陳彥婧,張麗丹,朱立艷,楊 引,劉 瑋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江蘇宿遷223800)
白內障是指眼球內部晶狀體代謝功能障礙,晶狀體皮質纖維水腫、蛋白質氧化,導致晶狀體發(fā)生退行性病理性改變的眼科系統(tǒng)疾病。患者常表現為自覺視物疲勞模糊、眼痛眩光以及色覺辨識程度下降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黃斑裂孔、視網膜脫落甚至失明等并發(fā)癥。嚴重危害患者健康,影響日常生活[1]。白內障超聲乳化抽吸+人工晶體植入術因操作便捷、損傷性小以及臨床效果顯著,是臨床首選治療方法。但手術患者對疾病認知度低,自身生理及心理等方面需求未得到滿足,術后感染風險增加,臨床效果欠佳[2]。因此,實施科學合理、及時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關鍵。全程精準化健康教育通過全程實時系統(tǒng)跟蹤、嚴密觀察患者病程發(fā)展情況,應用互聯網現代化信息技術將疾病相關專業(yè)知識及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講解,增加患者自我護理重視程度的同時,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廣泛應用于眼科疾病護理領域[3]。本研究通過對白內障日間手術患者實施全程精準化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探討其應用效果?,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9月1日~2021年3月31日本院收治的74例白內障超聲乳化抽吸+人工晶體植入術日間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白內障診斷標準:經角膜內皮細胞檢查、眼部B超、后節(jié)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OCT)等檢查發(fā)現視物能力顯著下降,對于顏色的敏感程度減弱以及屈光發(fā)生晶狀體散光性改變等;②符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指征;③患者和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肺、肝、腎功能衰竭;②顱腦外部重創(chuàng)損傷出血以及顏面部皮膚受損程度嚴重;③合并凝血功能異常;④合并代謝功能障礙;⑤合并惡性腫瘤、急性腦梗死以及嚴重心律失常。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7例。研究組男20例、女17例,年齡(57.51±1.34)歲;體質量指數(BMI)(20.41±1.26);病程(4.41±1.36)年;空腹血糖水平(5.52±1.34)mmol/L;基礎疾病史20例;發(fā)病位置:左眼20例,右眼17例;血小板計數(129.51±1.37)×109/L;視力(0.22±0.05);眼壓(21.59±1.43)mm Hg(1 mm Hg=0.133 kPa)。對照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57.49±1.33)歲;BMI(20.37±1.21);病程(4.38±1.37)年;空腹血糖水平(5.49±1.33)mmol/L;基礎疾病史19例;發(fā)病位置:左眼21例,右眼16例;血小板計數(129.47±1.33)×109/L;視力(0.23±0.04);眼壓(21.63±1.41)mm H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原則。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護理。①心理護理:幫助患者熟悉院內環(huán)境,告知科室相關規(guī)章制度,減輕其陌生感;手術前,護理人員及時關注患者心理變化,向患者講解手術流程及目的,減輕患者恐慌、抵抗等負性情緒。②提高治療配合程度及依從性:護理人員以和藹的態(tài)度,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專業(yè)、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問,增加患者信任感的同時,有利于提高患者對白內障手術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③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正確的自我護理,告知飲食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保持排便順暢,預防用力排便導致眼壓增高。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全程精準化健康教育。①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通過發(fā)放健康手冊、??埔曨l播放等形式向患者闡述白內障相關的專業(yè)理論知識、疾病成因及術后自我護理注意事項等。將健康手冊和健康知識視頻放置于病室或門診走廊處的書架或電視投屏上,以供患者及家屬隨時學習,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與掌握程度,提高治療依從性。護理人員還可通過互聯網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建立移動醫(yī)療信息平臺系統(tǒng),詳細詢問患者自身用藥史、疾病史、具體住址以及聯系方式等基本資料,建立電子信息檔案,并將患者住院期間的生化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結果實時上傳[4]。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或家屬在手機移動設備上下載醫(yī)療系統(tǒng)APP,正確查詢信息,利于患者實時掌握自身疾病發(fā)展情況、手術流程以及術后注意事項等,減輕焦慮、恐慌等不良心理情緒。②出院隨訪:出院后由護理人員持續(xù)隨訪,采用微信、電話、上門隨訪等方式告知患者疾病知識及注意事項,及時調整、指導患者自我護理措施。醫(yī)院定期組織經驗分享會、專家講座和交流會、知識問答游戲等活動,鼓勵患者參與互動,利于患者及時調整自我護理措施,提高護理有效性。
1.3 觀察指標 ①舒適感知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舒適度,總分10分,分數越低表明患者舒適程度越好。②出院準備度:采用本院自制的出院準備度量表(RHDS)評估患者出院準備度,總分22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出院準備度越好[5]。③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采用本院自制的眼科日間手術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調查量表,包括患者相關疾病知識、自我護理知識、合理用藥、日常預防知識掌握情況,總分0~25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越好[6]。
2.1 兩組VAS、RHDS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VAS、RHDS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評分比較(分,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臨床醫(yī)學診療技術、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持續(xù)增長的負擔壓力及機電輻射等不良因素,導致人們基礎疾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白內障作為眼科疾病中較為多見的晶狀體退行性病理性異常改變疾病,白內障位居全球致盲率疾病首位,患病率高達46%,50歲以上者是高發(fā)人群,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7]?;颊吣挲g較大,自身免疫能力逐漸衰退,眼球內部在外部強光刺激、電子產品輻射以及機體內部遺傳因素的影響下,晶狀體蛋白質的氧化速度加快,視纖維網細胞水腫,導致晶狀體代謝功能發(fā)生異常障礙,若不及時治療,重則出現黃斑病變、失明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生命安全[8]。因此,實施及時、系統(tǒng)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尤為重要。
全程精準化健康教育作為現階段護理理念較為人性化、護理方法科學合理化的護理干預措施,通過對以往常規(guī)護理進行優(yōu)化升級,很好地彌補了傳統(tǒng)護理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1),RHD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9]。分析原因:護理人員為改善實施日間手術治療的白內障患者因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較少而產生的焦慮、恐慌等不良心理情緒,可通過互聯網移動醫(yī)療信息平臺,為患者建立個人信息檔案,使患者實時掌握自身病程發(fā)展,減輕患者焦慮、恐慌等不良心理情緒,提高患者舒適程度[10]。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分析原因:通過微信交流平臺及專家講座的出院隨訪知識健康教育方式,調動了患者專業(yè)知識學習與自我護理的主動性,增加了患者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
綜上所述,對白內障日間手術治療患者實施全程精準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舒適度、出院準備度及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