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青
卡佛有篇非常著名的小說叫《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么》,簡直堪稱經典之中的經典。說老實話,第一次讀到時我并沒有完全領略到它的絕妙,更沒有體會到那種好得一下子將我砸暈的感覺。小說的情節(jié)很簡單,就是四個朋友在一起喝酒聊天。他們是兩對夫妻,敘述者“我”和妻子勞拉,還有心臟病醫(yī)生梅爾·麥克吉斯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特芮薩。小說幾乎通篇都是對話,不知可不可以這么說,小說本身沒有行動線,甚至沒有推動性動作,如果給一個作家出題讓他去寫這樣一篇小說,我個人認為不僅難度巨大,而且多半要砸鍋。然而卡佛做到了,這篇小說通透,凝練,沒有一點花哨的東西,卻直抵愛情的真相,對我來說,百讀不厭。
第一個故事是醫(yī)生的太太特芮薩講的,發(fā)生在她和前任同居者艾德之間的事情。這其實是一個關于愛和死的高濃度故事。艾德非常愛她,愛到想殺死她。他揍她,還威脅要殺掉她丈夫,她認為這是愛情。后來這個男人往自己嘴里開了一槍,他死的時候特芮薩在房間里陪著他,梅爾讓她回家,她不肯,他們大吵一架。她說,艾德沒有別的親人。
另一個故事是梅爾講的,仍是一個關于愛和死的故事,雖然不像前一個那樣暴力,卻同樣震撼。一對老夫妻在高速公路上開車出了車禍,撞他們的是一個喝醉了酒的十幾歲孩子,他當場死亡,老夫婦被撞得面目皆非,命懸一線。經過手術,兩位老人渾身纏滿繃帶,但仍然頑強地活著。梅爾是他們的醫(yī)生,每天去看望他們。老頭兒抑郁了好一陣,他說不是這場事故讓他傷心,而是他不能轉動頭看到自己的老太婆讓他心碎。梅爾說:“我是說,看不見那個狗日的女人,這簡直要了那個老狗屁的命?!?/p>
這兩個故事之間,穿插的是他們四個人的愛情和感悟。他們和現(xiàn)任的關系都不錯,但也都有各自的感情經歷。特芮薩遇到暴戾的艾德,梅爾離婚后給前妻的贍養(yǎng)費不僅養(yǎng)著她和孩子,連她的男朋友也一起養(yǎng)著。他非常不爽,他前妻蜜蜂過敏,他說:“如果我不祈禱她再婚,就祈禱她被一群狗日的蜜蜂蜇死?!边@當然是句玩笑話,但他的情緒卻昭然若揭。
卡佛小說的一大特點是凝練,沒有什么鋪墊,瞬間進入情境。讀他的小說,會感覺一件事剛剛結束,馬上又將出現(xiàn)另一件事。有人用“極簡主義”來夸獎他,但他本人并不喜歡。海明威是他推崇的作家,但他并非海明威的傳人,他用短篇小說開辟了自己的天地。他在訪談里多次說到他寫短篇改了又改,刪了又刪,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不僅削到骨頭,甚至削到骨髓。在我看來,這是兩個濃縮的故事,而卡佛卻大方地把這樣兩道大菜擺到了同一個宴席上,而且,還加了許多鮮美的配菜。
卡佛的小說篇幅不算很長,容量卻極大。他小說中的愛情散發(fā)著苦澀的味道,而且總彌漫著痛感。他的筆調是日常的,說的就是生活里的事,是你我他都會遇到的,戀愛、分手、結婚、離婚,就像水流過來,又像水流過去,但水流過后,一定會留下痕跡,甚至是破壞和摧毀。所以,他筆下最微小的細節(jié)也能觸動人心。比如在《學生的妻子》中,他開篇寫男主人公給妻子讀他崇拜的詩人里爾克的詩,她聽了幾分鐘就閉上眼睛睡著了;寫他們一起去野餐,她把鍋燒煳了;寫他們一起看日出,發(fā)現(xiàn)日出的情景“很可怕”。改編成電影的《羽毛》也是一篇非常動人的小說,通篇以一個接一個不具備美感、甚至看上去令人膈應和不快的細節(jié)展現(xiàn)了巴德一家的生活,到最后卻發(fā)散出華美的光彩。小說寫的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人的情愛?!拔摇焙吞珣焦び寻偷录胰コ燥垼患易≡诮纪?,他們到達時,他家養(yǎng)的一只孔雀從樹上撲下來,嚇了他們一跳,隨后是他太太厄拉放在電視機頂上的一副整形前的牙模,也令他們驚愕和恐怖。通過閑聊他們得知,她結婚以后用老公的錢去做了很貴的牙齒整形,這當然不光是錢的問題,還包括丈夫對她濃濃的愛意。緊接著重頭戲來了,他們的孩子出場,那是一個奇丑無比的嬰孩,而他們夫婦卻視若珍寶。在這一系列的“意外”沖擊之下,男女主人公的情緒卻完全轉向了另一向度,他們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上了床,打算生個孩子。他們幾乎是下意識地認同并模仿這對夫婦的生活。小說的結尾是他們有了孩子,雖然孩子性格有點問題,但只要巴德問起,他會說“一切都很好”。小說的最后一筆是,那天結束做客,女主人送了幾根孔雀毛給他太太作為紀念。一邊是很重很難的生活,一邊是很輕很美的羽毛,這一筆不僅暗示了灰暗日子里平凡夫妻相濡以沫的珍貴,也讓庸常的生活升華起來,有了幸福的意味。
在《親密》中,“我”去西部辦點事,就在前妻居住的小鎮(zhèn)停留了一下。前妻對他說了許多指責的話,卻透露出他們曾經有過很深的愛情。前妻說:“自從你離開以后,什么都不重要了……就像是我停止了生活。我從來沒有感覺這么糟糕過。我覺得我的心都要碎了?!彼械挠H密都是曾經的親密,現(xiàn)在她已經再婚,跟他們的過去拜拜了。即使他給她跪下來,過去的也無法召回。他走出前妻家的時候,看見別人家的孩子在街道上扔橄欖球,樹葉不斷往下落,他想到的是該有人掃掃這些落葉了?!惺裁幢雀糁鴷r光眺望余情更加惆悵和哀傷?
另一篇提到打掃落葉的小說是《牛肚湯》。男主人公和女鄰居偷情,但他并不想給她終身承諾,現(xiàn)在她的丈夫知道了這件事,他的太太也知道了這件事,他們都處在一個嚴峻的時刻。而在這個時候,“我”找到的一個舒緩的方式卻是去掃別的鄰居家院子里的樹葉。小說中寫道:“難道這就是命運?一個人到中年的男人和他鄰居的老婆發(fā)生關系,與一個憤怒的最后通牒扯到了一起?這是什么樣的一個命運???”小說中穿插了一段就像是不經意的回憶,男主人公的朋友阿爾弗雷多在爐子前做牛肚湯,而他喝醉了,等他醒來,牛肚湯已經讓別人喝得精光。他的感嘆是:“我可能到死都喝不上牛肚湯了。但又有誰能知道?”
悲哀到難與人說,甚至無法面對自己,這是卡佛筆下的愛情之痛,是面臨危機之痛,是生活中全線潰敗之痛?,F(xiàn)在對此有共鳴的人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
卡佛小說中的日?,嵓毝椒玻瑓s又非常深刻。在《不管誰睡了這張床》中,從一個打錯的電話開始,寫一對被吵醒的夫妻閑談,這是一對感情非常好的夫妻,他們講各自的夢,甚至計較對方的夢里有沒有自己,告訴對方自己的身體狀況,隱瞞身體的不良信號也是為了不讓對方擔心。他們說到的一個核心話題是,當有一天自己躺在病床上,要不要對方幫忙拔掉管子。小說快結束時,男主人公的感受是:“我覺得該談的都已經談過了,能考慮到的都已經考慮到了。我已經筋疲力盡了?!逼椒采罾锏纳钋橐惨粯恿钊似v不堪。
《你們?yōu)槭裁床惶鴤€舞?》同樣提到了床。這個婚姻生活中的象征物被一個剛剛離婚的男人擺在院子里甩賣,顯得觸目驚心。一對年輕的情侶來揀便宜貨,這個男人請他們喝酒,又把唱機打開,請他們跳舞。男人對女孩說:“我希望你喜歡你的床?!彼昧恕澳愕摹保崆鞍涯菑埓步o預付了出去。小說沒有寫男人和前妻是怎么回事,只用他對這對年輕情侶的默默觀察來映襯自己的過去,就像水中的倒影,如虛如幻,傳遞出的感傷卻真切非常。
卡佛說:“你不是你的人物,但你的人物是你。”
卡佛是一個從底層一路奮斗抵達成功的小說大師,他對社會和生活有深刻的了解和洞悉,而且他極具智慧,用文學揭示了世界和人性的真相。1938年,他出生在美國俄勒岡州的克拉茨卡尼鎮(zhèn),父親是鋸木廠工人,高中畢業(yè)后他也去鋸木廠工作了六個月,隨后從事了包括送貨員、加油站員工、庫房碼貨員和醫(yī)院清潔工等工作。他十八歲就和十六歲的女朋友結婚,二十歲不到就成了兩個孩子的父親。他在小說《距離》中寫道:“這個十八歲的男孩,在和他十七歲的女朋友結婚時,他們自己還是孩子呢,但他們愛得死去活來。沒隔多久他們就添了個女兒?!边@和他本人的經歷十分相似。讀他的小說總能感覺到,他的經歷和小說人物有一種呼應,甚至可以說是一種互文性。他度過了長長的經濟困難的歲月,1967年才得到第一份白領工作。他在窘迫的生活中開始小說創(chuàng)作,并一直堅持到了生命最后。
卡佛說自己是一個靠直覺寫作的作家,他只是模模糊糊地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然后通過一遍又一遍的修改來發(fā)現(xiàn)和完善。他認為寫作是一種發(fā)現(xiàn),他筆下的愛情遵循的是一種發(fā)現(xiàn)、重新評估、再呈現(xiàn)的螺旋推進模式,總是從平淡的境遇或是困境進入未知,透辟之外又極好地保留了小說的神秘感。他用極度鎮(zhèn)定的眼光看世界,看人生,看愛情,他說,我只想盡我所能寫好、寫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