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廣學
高村豆腐是廣東省云浮市高村鎮(zhèn)最出名的一道美食。當?shù)丶壹覒魬舳紩龆垢抑谱髟牧?、制作方法、烹飪方法以及做出來的豆腐味道幾乎都一樣,形成了顯著的地方特色,因此以地理位置給其命名,叫作“高村豆腐”。
高村豆腐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荷包豆腐”。荷包,即錢包,古人稱之為“荷囊”。荷者,負荷;囊者,袋也。所謂“荷囊”,即用來盛放零星細物的小袋?;浾Z、客家語和閩南語中常用荷包指代錢包。
高村豆腐其實是一種“釀豆腐”。釀,即 “襄(鑲)”,意為“包裹”“包容(異物)”,即把餡料包裹在豆腐里頭再炆煮。荷包豆腐之名來源于它的制作方法和炆煮方法。高村人釀豆腐的方法是用刀把整塊的豆腐從側(cè)面中部處剖開四分之三左右,把餡料放進夾層里,再合上夾住餡料。豆腐釀好了,接下來便是炆煮。炆煮的第一個工序就是“煎”,即把釀好的豆腐兩面煎至金黃。煎好的豆腐水分減少、硬度增加,可以拿起來把玩,其外形還真像一個荷包,把這豆腐稱為“荷包豆腐”,真是名副其實啊。
制作高村豆腐,除了釀的方法特別外,其餡料的制作也特別講究。高村人釀豆腐的餡料多種多樣,主料豬肉、牛肉、魚肉、鳥肉、蝦肉均可,其中以五花豬肉為上。另外可加些冬菇、香腸、臘肉等混入剁碎調(diào)至黏泥狀即可。
高村人喜歡用馬蜂巢中尚未出蜂房的幼蜂和蜂蛆、蜂蛹來做豆腐餡料,別具風味。以幼蜂、蜂蛆、蜂蛹代替一部分肉,將其剁爛后為糊狀,水分有點多,可酌情添加生粉增稠。幼蜂、蜂蛆、蜂蛹所含蛋白質(zhì)豐富,以其替代部分肉料,烹飪出來的豆腐尤為甘甜可口,別有一番風味。然而這種做餡料的馬蜂幼蟲收集時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可遇不可求。
高村豆腐以嫩滑見長。嫩滑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其一,高村豆腐所蘊含的水分較別處的豆腐要高;其二,高村人點豆腐的功夫了得,點得恰到好處。做豆腐用的石膏放多了,做成的豆腐太老,多氣孔,藏不住水分。石膏放少了,豆腐不成型。只有放得剛剛好的,點出來的豆腐才夠嫩滑;其三,高村人有烹飪的秘方,他們習慣在炆煮豆腐的時候適當加入高村土產(chǎn)的芋頭或新鮮的淮山,此二物有增滑的作用。
雞和豆腐是高村人接待貴客的主菜。雞是自家養(yǎng)的“走地雞”,豆腐是親自推石磨做出來的。淳樸的村民用自己最愛的、最好的東西招呼客人,從來都不敢有絲毫馬虎,并形成了一種文化傳統(tǒng)。如果到高村的人家做客,餐桌上有豆腐有雞肉,那便是最好最高的禮遇了,千萬別嫌棄人家張羅的菜式太少了。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的進步,吃高村豆腐這個菜變得容易多了。做豆腐可以用電動打漿機,也可以給傳統(tǒng)的石磨裝上馬達,同樣可以節(jié)省許多推石磨的力氣和時間。如果連做豆腐的時間也騰不出來,可以上市場去買現(xiàn)成的。過去家家戶戶自己做的豆腐,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商品,可以在市場里買到。如果連做飯的時間也沒有的話,還可以選擇去飯館里吃。現(xiàn)在高村隨便一家飯館都可以吃到地道的高村豆腐,店家不同,風味依舊。
高村豆腐早已走出大山,進入都市里的食肆了。在云浮市區(qū),許多飯館都有高村豆腐這個菜式供客人選擇,其豆腐也是高村人在高村當?shù)氐亩垢庸ぷ鞣蛔龊?,再運送到市區(qū)。高村現(xiàn)在有多家豆腐加工作坊,生產(chǎn)出來的豆腐供應高村市場、飯館和云浮市區(qū)飯館,生意做得很紅火。據(jù)調(diào)查,高村的豆腐加工作坊基本是需求多少,便生產(chǎn)多少,形成了生產(chǎn)、銷售一條龍的格局。
說句實在話,想吃地道的高村豆腐,我覺得還是到高村吃好。也許行至半路,你便能隱約聞到那炆煮高村豆腐散發(fā)出來的清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