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云
(高貴云紫砂工作室 江蘇 宜興 214200)
“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這是清代文人汪文柏在《陶器行》之中的記載和描述,表現(xiàn)的是宜興紫砂泥料的珍貴勝過了人間的珠寶玉石,其中盡管有著夸張的成分,但是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已經(jīng)對于紫砂非常的重視,而且許多的能工巧匠在不斷地傳承和創(chuàng)新之中,賦予了紫砂藝術更多的文化內(nèi)涵。當我們在剛開始接觸紫砂藝術的時候,可能最為關注的就是其中的造型元素,畢竟第一眼的感受最為重要,所以從紫砂圓融飽滿的圓器,到橫平豎直的方器,還有惟妙惟肖的仿生器、韻律感十足的筋紋器等,都展示出紫砂藝人們精湛的技藝水準和對于周圍景物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抽象演繹,在力求實用的基礎上面,寄托著我們內(nèi)心豐富的情感世界和對于人生的感悟,讓我們在喝茶品茗的過程之中,能夠最大程度地放松自己的身心,沉浸在禪茶一味的美好世界之中,感受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熏陶,提高自己的藝術審美和文化修養(yǎng)。
圖1 六方仿古圖
這件紫砂藝術作品“六方仿古壺”采用了傳統(tǒng)的紫砂方器造型設計,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藝術享受和情感的體驗,特別是當我們直到“一方抵十圓”的行業(yè)背景之后,這樣的選擇更加地難能可貴,需要作者更多的心血和付出。六方在方器之中還是比較的常見,器型端莊穩(wěn)重,線條比較流暢,在剛?cè)嵯酀谐尸F(xiàn)出一種和諧之美。此壺壺身脫胎于仿古器型,清晰的棱線和肩部的鑲接自然,張力十足,平整的壺底非常實用,壺嘴胥出于壺身,婉約小巧,出水爽利,與之相呼應的壺把也是圈卷自然,端握舒適,和壺嘴形成良好的空間形態(tài),肩部的棱線貫穿始終,壺蓋也是六方,壓合壺口,嚴絲合縫,氣密性良好,上面的壺鈕一脈相承,拿捏稱手。壺身的陶刻裝飾充滿了人文韻味,在松樹之下,躺臥著一位高士,聆聽松風陣陣,無論是老樹虬枝,還是細微的松枝刻繪,都令人嘖嘖稱贊,還有高士的神態(tài)和服飾恰到好處,寥寥幾刀就把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精氣神韻展示得淋漓盡致。
眾所周知,紫砂仿古是非常經(jīng)典的傳統(tǒng)圓器,也是非常實用的器型之一,受到了廣大壺友們的親睞和喜愛,由此衍生出來的仿古器型也非常之多,六方仿古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他結(jié)合了方器的特征,把方中寓圓,圓中帶方的方圓之道巧妙地展示出來,也是紫砂藝人們呈現(xiàn)自身實力的扛鼎之作。從整體上來看這件紫砂藝術作品《六方仿古壺》,是一件綜合性的紫砂代表作品,它把傳統(tǒng)的仿古器型和方器的設計融合起來,同時在輔助以陶刻裝飾,營造出一種剛正不阿的性格特征,這也是作者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執(zhí)著于方器的紫砂藝人都具有鮮明的個性,以及對于紫砂藝術不懈的執(zhí)著,這樣的作品在茶座之上,一定會是耀眼的明星,無論是實用價值,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出茶葉的滋味,還是藝術審美的特征都非常明顯,讓我們沉浸在紫砂藝術營造的氛圍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紫砂方器,對于我們普通的壺友來說,可能只是視覺的一種不同,圓器、方器、仿生器、筋紋器等,在其外觀的區(qū)別后面,其實是理念、技藝和審美的巨大區(qū)分。紫砂方器最最要的特質(zhì)之一,就是紫砂藝人采用了全手工的鑲接泥片成形的方式,這樣就可以徹底地區(qū)分開拉坯和模具的陶瓷、玻璃等等材質(zhì)的茶具,同時根據(jù)藝人不同的習慣和愛好,來充分地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所以,紫砂方器對于我們行業(yè)內(nèi)的匠人來說,也具有非凡的意義。
一般情況之下,一把好的方器,其設計、制作周期恒定更加地長久,耗費的精力也更多,而且整口等等工序也更加地費時費力,在同等條件之下,鮮有人愿意專攻方器。與此同時,紫砂方器其中蘊藏的方圓之道,也更加地符合我們國人的行為處事方式,這也正是我們廣大壺友喜歡方器的緣由之一。紫砂陶刻作為紫砂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主題的升華和氛圍的烘托方面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松樹在陶刻的題材之中也經(jīng)常可以看到,和高士的搭配更是把我們中國文人的那種氣質(zhì)和對于世俗的厭惡之情充分地展示出來,也是紫砂陶刻之中非常重要的表現(xiàn)題材,從過去歷史上的書法、繪畫等等題材,到今天陶刻的演繹,充滿了一脈相承的歷史感。這件紫砂藝術作品《六方仿古壺》就是把我們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作品仿古,經(jīng)過作者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之后,成為了一件六方作品,于此同時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仿古那些樸實的特點和實用的性能,在投茶和沖泡的方便程度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時把高士臥松聽風的形態(tài)展示得惟妙惟肖,這樣的作品用來品茗飲茶,宛如在松風竹韻之中徜徉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之河中,也讓今天的我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夠靜下心來,享受著片刻的安寧,在紫砂藝術營造的禪茶一味的氛圍之中,品味茶葉的徐徐清香,摩挲紫砂的質(zhì)樸肌理,在長期的把玩之中,形成如同玉石一般的光澤,這也是歲月帶給我們的饋贈,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傳承。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葉的國家之一,飲茶之風盛行由來已久,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之中,形成了內(nèi)容豐富的茶文化,深遠影響著我們國人的生活方式和藝術審美。
在宜興紫砂藝人不斷的傳承和發(fā)展之中,紫砂藝術和茶文化交相輝映,功同構(gòu)建了我們國人內(nèi)心的精神世界,同時也把這種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中華文明的延續(xù)和弘揚。小小的一把紫砂壺,蘊藏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積淀,在水與火的淬煉之下,煥發(fā)了新的生命與活力,也帶給了我們更多的藝術享受,在飲茶的同時,感悟到更多的中國哲學思想,引起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強烈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