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涵
(浙江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生成長成才和全面發(fā)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叭恕笔侵溉珕T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高校在實踐中積極構建“三全育人”機制,探索“三全育人”的新格局,圍繞新時代高校“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和“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部署和規(guī)劃了“三全育人”的原則、要求和舉措。近年來,國內(nèi)眾多學者對“三全育人”體系建設的模式機制與創(chuàng)新路徑進行了研究。王浩等[1]研究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三全育人”工作體系的建設;朱平[2]以全員育人為中心,研究了高?!叭恕斌w系協(xié)同與長效機制的建構;秦月等[3]以貴州師范學院為例,研究了“三全育人”涵養(yǎng)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于天奇[4]在其博士論文中研究了立德樹人視閾下高校“三全育人”的創(chuàng)新路徑。從現(xiàn)有的研究來看,學者們對“三全育人”所進行的研究,大都偏重于模式機制與創(chuàng)新路徑,主要是根據(jù)個別學校的經(jīng)驗進行的實踐交流或反思,或者只是對“三全育人”中的某個方面進行了相關研究,對“三全育人”作整體研究的還比較少,尤其是將高校構建“三全育人”機制納入績效評價體系的研究更不多見,對“三全育人”的成果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績效評價體系。
本文基于AHP(層次分析法)評價,收集分析浙江省某高?!叭恕钡南嚓P數(shù)據(jù),從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個維度構建樣本高?!叭恕笨冃гu價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測算出其“三全育人”績效評價結果,根據(jù)評價結果,為“三全育人”方面的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
AHP,即層次分析法。這是一種多目標、多準則的決策方法,把決策因素分解成三個層次:目標、準則、方案,然后對主觀判斷進行客觀的量化,采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的一種綜合性評價方法。層次分析法是屬于主觀賦權法,其優(yōu)點在于能利用有限的定量信息,用數(shù)學方式來具體的量化決策,從而使求解多目標、多準則的問題更加迅速[5]。
“全員育人”是指高校教師履行教書育人職責,高校行政人員履行管理育人職責,后勤人員履行服務育人職責?!叭^程育人”是指大學生從入校到畢業(yè)的整個大學時代,學校根據(jù)社會形勢的變化,學生成長的不同過程,有計劃逐步進行育人工作。“全方位育人”是指高校利用各種教育載體、各種合理的教育手段育人,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課堂教學內(nèi)外,貫穿于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校園引導和社區(qū)管理等環(huán)節(jié),形成立體的、多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網(wǎng)絡。盡管“三全育人”工作目標可以很明確,但是很難對“三全育人”工作的指標進行科學量化,完成“三全育人”工作指標時很容易陷入敷衍應付的狀態(tài)。大多數(shù)高校下轄部門眾多,有教學、科研、學工、后勤等等部門,要對承擔教學任務的教學院系、對學生工作管理的各部門、對后勤服務各部門的育人工作進行考核,工作量很大。盡管各高校根據(jù)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了任務細化以及職責分工,但在此過程中并未形成統(tǒng)一的評判標準,只能用主觀判斷來評分,缺乏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因此,建立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只有在合理建立績效評價體系的前提下,高?!叭恕钡目冃П憩F(xiàn)才能被如實評價。所以,基于科學性原則、一致性原則、可行性原則,本研究嘗試選用層次分析法(AHP)來進行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績效評價。
層次分析法將決策因素分解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方案層,然后構建判斷矩陣A=(aij)n×n。此處根據(jù)Saaty[6]建議引用數(shù)字1~9及其倒數(shù)作為標度,以確定aij的值。專家定性描述各層評價指標的重要性,然后利用數(shù)值來量化每一層的評價指標。筆者選取浙江某高校為樣本點,通過實地調(diào)研,收集該?!叭恕狈矫娴南嚓P數(shù)據(jù)。多次對該校部分專家進行走訪,就該?!叭恕钡目冃П憩F(xiàn)以及各個指標如何賦權更能合理反映該校情況,聽取了他們的意見。此后,對這些專家及部分師生作了問卷調(diào)查, 請他們在問卷調(diào)查表中對每個指標項所對應的“很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很不重要”選項進行勾選。然后將相同的問卷在網(wǎng)上也作了調(diào)查,采用“線上+線下”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確定權重,對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和專家評價意見進行綜合處理,從而得出判斷矩陣各指標之間的重要性判斷值。結合實地調(diào)研得到的數(shù)據(jù)與專家的判斷值對判斷矩陣賦值,構造判斷矩陣。
結合當前高校“三全育人”的績效評價的實際需要,初步構建“三全育人”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評價體系的準則層可分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個維度,然后據(jù)此來確定高校“三全育人”的績效評價體系,見表1。
假設準則層為元素Pi,其中判斷矩陣的元素aij表示因素Pi和因素Pj相對于目標層H的重要值之比:αij=Pi/Pj。針對浙江省某高校,根據(jù)實地調(diào)研及專家的意見賦值(見文[6]P165),可得3階判斷矩陣
用和積法(見文[7]P397),可求得判斷矩陣A的最大特征值λmax以及對應的特征向量為
作一致性檢驗得
CI=(λmax-n)/(n-1)=(3.0008-3)/2=0.0004
RI的值從文[5]P167表8-2中查得:RI=0.58,于是CR=CI/RI=0.0004/0.58=0.00069≤0.1 , 故一致性檢驗通過。
根據(jù)專家意見賦值,P11,P12,P13對P1的成對比較矩陣即判斷矩陣為
同樣,P11,P12,P13對P2,P3的成對比較矩陣為
分別計算一致性檢驗指標得:CI2=0.037,RI2=0.58,CR2=0.064≤0.1;CI3=0.001,RI3=0.58,CR3=0.002≤0.1,均通過一致性檢驗。
故得:W1=0.505,W2=0.293,W3=0.202。
對層次總排序組合權向量W=(W1,W2,W3)T,將相應數(shù)據(jù)代入作組合一致性檢驗:
說明層次總排序的結果通過了組合一致性檢驗,可以接受該分析結果。
同理可得其它幾組層次總排序組合權向量及各指標層權重的結果,這些檢驗結果也全部都通過了一致性檢驗,見表2。
表2 各指標層的權重
研究高?!叭恕钡目冃гu價體系,并應用于實際考核,使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可以更加客觀地評價“三全育人”工作績效,從而為決策提供依據(jù)。下面對上文所述“三全育人”的績效評價模型指標體系進行分析,看所構建的績效評價體系是否貼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從一級指標來看,根據(jù)權重分配,“全員育人指標”所占比重為0.500,高于其他兩個一級指標的權重,可見高校全體教職員工全身心投入育人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高校工作的主線,這與本文研究高?!叭恕钡目冃гu價的目標是相符的?!叭恕笔歉咝H尕瀼芈鋵嵙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的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遵循的理念。高校全體教職員工執(zhí)行中央決策,貫徹中央各項育人方針政策是高校工作的重心,這決定了高校辦學是否在正確的路線上。其他兩個一級指標的權重表明,“全過程育人”與“全方位育人”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密不可分。而二級指標的數(shù)據(jù)也說明了權重的分布與實際情況是大致相符的。這里以第一個一級指標所轄情況為例。在“全員育人指標”下設的3個二級指標中,“高校教師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情況”的權重為0.505;“高校行政人員履行管理育人職責情況”的權重為0.293;“高校后勤人員履行服務育人職責情況”權重為0.202。其中,“高校教師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情況”的權重比其他兩個指標要高許多,這與實際情況也是相符合的。說明在高校教書育人工作中,教師是主體,是理所當然的中堅力量,其重要性是無可替代的。通過對該模型指標體系的分析可以看到,本文所構建的樣本高校“三全育人”的績效評價模型是合理有價值的。
綜上所述,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網(wǎng)絡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這“十大育人”計劃為抓手,各司其職,加強協(xié)同,切實形成“三全育人”工作的強大合力。我們既要推動“三全育人”工作,又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懈怠,真抓實干不放松,創(chuàng)新思維,把高校立德樹人的工作做得更好。
依據(jù)本文構建的高校“三全育人”的績效評價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從宏觀層面給予一些“三全育人”工作上的建議。微觀層面,具體的各個單位及個人“三全育人”的工作績效排名排序,則要用到更全面、更細致的數(shù)據(jù),而這些數(shù)據(jù)是很難獲得的。從高?!叭恕笨冃гu價模型分析結果可見,“三全育人”應以高校專業(yè)課教師及思政課教師為主體,形成專任教師、輔導員、黨政人員、宿管教師、后勤人員的互動,將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結合,充分調(diào)動全校教職工的工作熱情,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有效形成“三全育人”的機制,構建“大德育”的工作格局,堅持“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時時育人、處處育人”的原則。育人課程要“點石成金”,不斷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育教學方法,培育一批課程思政典型案例和“示范課堂”。育人過程要“化分為合”,要將育人工作貫穿學生從入學到畢業(yè)的各階段,覆蓋全校各班級,融入學生學習生活各方面,推進教學、管理、服務等協(xié)同聯(lián)動,共唱育人“合奏曲”。建好社會實踐“第二課堂”、網(wǎng)絡思政“第三課堂”,實現(xiàn)課內(nèi)課外、線上線下全方位育人。高校要明確目標定位,將立德樹人作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根本遵循,堅持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己任,聚焦高素質(zhì)人才培養(yǎng)、高水平創(chuàng)新引領,將“三全育人”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思政工作質(zhì)量的關鍵舉措;找準薄弱環(huán)節(jié),將工作創(chuàng)新作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根本方法;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將健全機制作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根本保證。高校應建立責任落實機制,建立協(xié)同聯(lián)動機制,對學校、院(系)、各部門黨政領導,除明確規(guī)定“三全育人”職責外,還應要求他們在“立德樹人”中起示范和表率作用。同時,合理制定面向全體教職員工的“三全育人”考核評價辦法,建立激勵表彰機制,持續(xù)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將“三全育人”績效納入各單位和個人的年終考核之中,并與績效工資、職務職稱晉升掛鉤,對不履行職責的行為嚴格執(zhí)行紀律,落實責任追究。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倚重全體教職員工,尊重他們主人公的地位,引導教師樹立“一盤棋”意識,發(fā)揮不同崗位、不同類別的教師育人職能,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三全育人”平臺、實踐基地和精品項目,只有這樣才能把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