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見葉衍蘭信札考釋"/>
□ 朱萬章
葉衍蘭(1823-1897)是晚清時期詞人、學者和畫家。他字南雪,號蘭臺,廣東番禺人,清咸豐六年(1856年)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散館主事、軍機章京等,擅詩詞書畫,著有《海云閣詩鈔》①、《秋夢盦詞》(圖1)。他在繪畫上的最大成就在于摹繪了《清代學者象傳》和《歷代文苑象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在清代學術史和肖像畫方面居功厥偉。在既往的研究中,學界對葉衍蘭的關注,多側(cè)重其詩詞和《清代學者象傳》,如肖自力、毛慶耆的《葉衍蘭》②,陳永正的《嶺南文學史》③,左巖的《葉衍蘭的詩學觀念與創(chuàng)作》④,吳學婷的《〈清代學者象傳〉的生成與傳播》⑤,聞婧的《〈清代學者象傳〉的圖文依據(jù)及學術貢獻》⑥等即是如此,而對其信札及書法均較少涉及。筆者近日在搜集整理晚清時期書畫文獻時,赫然發(fā)現(xiàn)六通葉衍蘭信札,其中一通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本”),有三通曾經(jīng)錢鍾書(1910-1998)的父親錢基博(1887-1957)收藏(以下簡稱“錢藏本”),刊載于《復堂師友手札菁華》⑦,另有兩通收藏于恭王府博物館(以下簡稱“王府本”)。這批信札,未見于《葉衍蘭集》刊布,屬葉氏佚文。六通信札不僅涉及勘訂書籍、刻書、詞學和交游,亦可概見葉衍蘭的書寫風格,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與學術價值。
圖1 [清]楊鵬秋 葉衍蘭像 30.2×17.4cm 紙本設色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國博本”葉衍蘭信札的受信人是“益齋”,正文凡三頁,附件一頁。正文三頁均為仕女畫花箋,分別為深紅、淺綠和淺紅三種顏色。第一頁所繪仕女佇立于樹下,長裙飄逸,左上側(cè)有題識:“惜花圖,云藍閣屬,余伯寫。”第二頁所繪仕女倚靠在山石上,向著右下側(cè)叢竹回眸,左側(cè)亦有幽篁數(shù)叢,右上側(cè)題識:“美人須息總平安,余伯為云藍閣寫?!钡谌撍L仕女端坐于梅花樹下,雙手持笛,作沉思狀,右上側(cè)題識:“江城笛韻,云藍閣屬,余伯寫”(圖2)。信札全文:
圖2 [清]葉衍蘭 致許增信札 23×12.4cm×3 紙本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益齋仁兄大人閣下:
昨奉上已日惠緘,并書本各件,備殄種切,敬沈履綦懋暢,纂著日隆,嘯傲湖山,相羊翰墨,致足樂也,何羨如之!弟如恒病礫,乏善可陳,假允未就,逸情頓減。拙作仰蒙賜教,并代索仲修先生題詠,獎飾逾恒,適增顏汗。去冬已寫付手民,梓已得半。仲翁刪改,悉已遵行。惟粵東刻手工價雖廉,而耽延特甚,大約夏秋間始能蕆事,容再寄呈。承示杭省刻資較粵數(shù)倍,非工拙相去懸殊。蒙允代付剞劂,深感高情??桃延苫涢_雕,似無庸改弦易幟也。首刻叢書,精工之至,疊叩惠賜,感謝真如,愧無以報,奈何?星海為弟世交,緣歲豐才,其學正未可量現(xiàn)。未旋粵,晤時當代達雅懷。公束兄魚雁常通,當時有唱和。許季仁太守亦屢致書函而皆未謀面。湖海懷人,寸心千里,愛而不見,傷如之何?蕓詞一章,敬求指政,并致仲翁一函,乞轉(zhuǎn)交為禱,風便時惠數(shù)行以能得念,幸甚。專肅鳴謝,復請道安,惟照不備。
弟葉衍蘭頓首
孟夏四日
第一頁右下側(cè)鈐朱文方印“一點新愁寸心萬里”,第三頁落款處鈐朱文方印“蘭臺”,左下側(cè)鈐白文方印“寫十年幽恨分付吟箋”。
“益齋”為許增(1824-1903),字邁孫,號益齋,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喜好書畫收藏,長于勘訂書籍,輯有《榆園叢書》;又擅詩詞,著有《煮夢庵詞》,匯刻前人詞二十八種為《榆園叢刻》。
“星海”為梁鼎芬(1859-1920),字星海、伯烈,號節(jié)庵,與葉衍蘭同為廣東番禺人。清光緒六年(1880)進士,歷官湖北安襄鄖荊道、按察使,署布政史,擅詩詞書畫,著有《款紅樓詞》。據(jù)信中所言,葉衍蘭與梁鼎芬兩家為世交,梁鼎芬比葉衍蘭小36歲,兩人屬典型的忘年交。梁鼎芬曾為葉衍蘭寫傳,并有《雁來紅唱和·惜紅衣》、《菩薩蠻·和葉南雪丈》(十首)、《江南好·南雪丈有鴛鴦詩,爰題一詞,不敢步韻也》、《菩薩蠻·題葉南雪丈藏清微道人空山聽雨圖》、《一剪梅·題葉南雪丈梅雪幽閨畫扇》、《水龍吟·葉南雪屬賦并蒂蓮,同辛白、香雪》諸詞,而葉衍蘭則為其寫有《賀新郎·賀梁節(jié)庵鼎芬新婚》一詞。更重要的是,梁鼎芬成為葉衍蘭和譚獻之間的魚雁使者,如在光緒二十一年(1895),譚獻在其《復堂日記》中有“得星海鐘山寄葉叟南雪篆聯(lián)小字各體書扇面一。七十三翁手書遠寄,予方廢十指,愧此神交”⑧,可看出梁鼎芬在葉、譚交游中的角色。
“公束兄”為張鳴珂(1829-1908),字玉珊,一字公束,號窳翁,浙江嘉興人。清咸豐十一年(1861)拔貢,官至江西義寧知州,擅詩詞,兼擅書畫,著有《寒松閣詞》和《寒松閣談藝瑣錄》等。信中談及“魚雁常通”,在《葉衍蘭集》中,至少可見有四通葉衍蘭致張鳴珂的書札(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藏)⑨。而信札所言兩人“時有唱和”,在其詩文集中則較為多見。葉衍蘭有《水龍吟·張公束東大令鳴珂郵示新詞,賦此寄贈》詞曰:
水風吹冷霓裳,海山誰譜琴天趣。江湖載酒,頻年漂泊,京華羈旅。絕代銷魂,秋千花影,獨吟愁句。想銀河滌筆,萬紅香沁,白云在、春深處。綠皺池波幾許。寫幽懷、相思情緒。秋蘭一朵,孤芳遙寄,楚騷煙語。邀笛蘋洲,凄涼夜月,舊盟鷗鷺。問何時倚醉,更闌剪燭,話西窗雨。⑩
信中談及“蕓詞一章,敬求指政”,乃書寫于素色花箋,附紙于信札之后(圖3),其文曰:
圖3 [清]葉衍蘭 致許增《鎖窗寒》詞稿 20.2×14.3cm紙本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落拓江湖,頻年載酒,踏歌呼侶。纏綿寄恨,影痩萬花紅處。訴衷情、素琴獨張,自彈夜月秋聲碎。謝詞仙拂拭,芳襟遙證,剪燈悽語。愁緒。傷心淚。且細數(shù)箏言,靜邀笛趣。雙鬟賭唱,莫問旗亭金縷。悵天涯、日暮碧云,懷人添賦相思句。感飛蓬、書客飄零,斷腸幽夢阻。調(diào)寄鎖窗寒,譚仲修大令代訂詞集,賦此寄謝益齋仁兄大人正拍。弟葉衍蘭稿。
巧合的是,前述信札中談及委托許增轉(zhuǎn)交給“仲修”的信札,就是“錢藏本”中的其中一通,凡三頁,分別寫在印有蘭花的朱絲欄花箋上(圖4)。其文曰:
圖4 [清]葉衍蘭 致譚獻信札之一 紙本 錢基博舊藏
仲修先生仁兄大人閣下:
夙企香生幾畹,鸞儀未就。麈教碧云千望,憩任依馳,敬維纂著日隆,祉祺霞蔚,定符私珍。弟賦性迂縱,委懷染翰,裁紅剪翠,半最離愁,蜉噪蛩吟,不成聲響。前呈拙集,深愧東顰,仰蒙俯賜題評,優(yōu)加獎飾,逾增顏汗。惟喜駑殆鈍,足今始識途。欽佩之余,最深欣教。奉來玉照,神采秀發(fā),恍挹芝百,謹什襲珍藏以當親炙。大著數(shù)種,承益齋兄兩次寄來,詩文皆漢魏遺音,詞則姜、張正軌?!逗D中》之選,格律精嚴,盥誦回環(huán),久已欽遲在挹,故敢以巴人俚曲塵潤騷壇,猥荷葑菲,不遺,指其紕繆,一字之師,情同受業(yè),定文銘感,永矣勿忘。去冬已寄付梓人,現(xiàn)僅刻上卷,謹將賜改之處,悉行更正,間以己意參易之內(nèi),有一二髫年之作,不忍棄置,姑仍其舊。其余即遵教刪去,剞劂將竣,垂刊匪易,只可略為將就也?;浿锌淌止r雖廉而耽延實甚,大約夏秋間始能蕆事,容再呈教。蕓詞一闕,聊表謝忱,另錄敬求雅教。湖天在望,心與信來,專肅鳴謝。祗請道安,諸惟靄照不備。
弟葉衍蘭頓首
孟夏四日叩
三頁右下角均鈐朱文方印“基博”,第一頁右下角還鈐白文方印“黃金鑄出相思淚”,第三頁左下角鈐朱文方印“一點新愁寸心萬里”,葉衍蘭落款處押白文方印“衍蘭之印章”。
圖5 [清]葉衍蘭 致譚獻《鎖窗寒》詞稿 紙本 錢基博舊藏
此信之外,葉衍蘭尚有另外兩通信札致譚獻,“錢藏本”中受信人為“復堂”者,即與“仲修”是同一人,都是譚獻。其中一通凡三頁,書寫在紅色信箋上(圖6)。其文曰:
圖6 [清]葉衍蘭 致譚獻信札之二 紙本 錢基博舊藏
復堂先生閣下:
今春正月奉寄復函,夏間又有拙刻《八艷圖詠》一本,交星海代寄,諒邀青覽,購屬一年,未蒙環(huán)示,竊甚疑之,邇維纂著日隆,興居迪吉南皮移節(jié),閣下兩湖講席,定必辭歸,家道相羊,諒增佳勝。前聞疊有傷感之事,天厄才人,大率類此。佛經(jīng)云:毒來燕受,惟有曠觀,一切以頤養(yǎng)天和可耳。粵中春夏之交,疫癘橫行,弟亦遭殤女之痛,親友中傷亡相繼,時憬于懷。半年來,日惟焚香寫經(jīng),冀為鄉(xiāng)閭資福,未知能消災于萬一否?前后寫出《關圣覺世真經(jīng)》七十多本,同人見即索去,特寄呈二本祈教之?!度以~》之選,敘文寄到,猥荷品題,實增慚恧,惟選出之目未見寄來,翹盼甚殷,求賜寄勿遲為禱。各集內(nèi)撰次標調(diào)、標題,一紙即可盡錄。到粵時照寫入詞,即克付梓。工竣寄呈數(shù)十本以備分選,如歸入尊刻叢書,內(nèi)俾賤名附驥,尤深感也。《篋中》初、續(xù)刻,近來又增幾許,續(xù)二弟卅二頁以后如有添入者,望賜寄數(shù)篇以便釘入前書卅二頁以前,不必重寄也。歲暮天寒,積懷成痛,風便求賜徠音,幸甚,盼甚。專肅祗請道安,惟照不備。
弟葉衍蘭頓首
嘉平月八日
拙詞添刻十余首順呈大教,余一本望代余送益齋。久未得益齋書,同此懷想,晤時乞代道念。
在其落款處鈐白文押印“曼伽白箋”。三頁信札右下側(cè)均鈐朱文方印“基博”,在第一頁右下側(cè)另鈐白文方印“黃金鑄出相思淚”,第三頁左下側(cè)則鈐朱文方印“一點新愁寸心萬里”。
信中所言“前后寫出《關圣覺世真經(jīng)》七十多本”,乃是在遭受親友傷亡的悲痛之下寫成?!蛾P圣覺世真經(jīng)》的全稱為《關圣帝君覺世真經(jīng)》,又被稱為《覺世寶訓》或《覺世真經(jīng)》,是一部道教經(jīng)典,相傳是由關帝降筆所作,旨在勸喻世人行善,積德修身。在葉衍蘭存世的書法中,便有一卷《關圣帝君圣覺世真經(jīng)》,以小楷書寫,在正文之外,葉衍蘭有題識:“敬惜字紙,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初三日,葉衍蘭熏沐敬書第九十八本”,無印?!肮饩w二十一年”即1895年。信中談到已抄寫“七十多本”,則此信的時間當在1895年以前。
按葉衍蘭的《秋夢盦詞續(xù)》增加了《千秋歲引》等四十五首,而《秋夢盦詞再續(xù)》則增刻了《慶春澤慢·柬冒鶴亭廣生》等十九首,故此次向譚獻“順呈”的詞應為《秋夢盦詞再續(xù)》本。有意思的是,此處則是由譚獻代送許增(益齋),可見葉衍蘭、譚獻、許增三人親密無間的交游狀態(tài)。
另有一通凡兩頁,也書寫在紅色箋紙上(圖7)。其書文曰:
圖7 [清]葉衍蘭 致譚獻信札之三 紙本 錢基博舊藏
復堂先生有道:
辱示瓊簡,籍啟渴悰,知動靜咸宜,幸甚幸甚?!度以~》垂蒙選次費神,慚感。蘊梅同選爾撰弁言,剞劂告竣,即當呈教。近來想纂著日隆,叢書定有續(xù)刻,《篋中詞》又增幾許,賜讀為快。雨湖經(jīng)心,皋比歸處,名山半業(yè),定不縱耶。時事如此,可為病哭?;?/p>
人日居厝薪中,桃源無路,奈何?極目深皋,
心馳神溯,專肅復請道安,惟照不備。
弟葉衍蘭頓首
五月廿五日
“王府本”葉衍蘭兩通信札的受信人均為“靜瀾”。其中一通書寫在印有紫砂壺造型的花箋上,壺身上有“玉照清華”四字,凡兩頁,一頁為暗紅色,一頁為暗黃色(圖8)。其文曰:
圖8 [清]葉衍蘭 致衛(wèi)榮光信札之一 紙本 恭王府博物館藏
靜瀾老前輩大人閣下:
春間獲侍教言,快抒積愫。荷蒙嘉貺,銘感靡涯。別后縈思,無時或釋。前欣悉榮晉浙藩之喜,尚未肅緘馳賀,歉仄奚如。頃奉蘭緘,彌深葭溯。敬候勛祺駿遹,臺祉駢蕃,指顧封折,心傾頌祝。侍如恒儤直,乏善可陳,昕夕從公,時虞勛越。惟望南針頻錫,俾獲遵循,是所切禱耳。都門一切如常,西陲軍務甚為得手。烏魯木齊各城收復后,賊匪麇集,瑪納斯南城,各軍協(xié)力進攻,正可收聚殲之效,日間必有捷音矣。知系藎廑,借堪布告。專此肅復,并鳴謝忱。敬請勛安,恭賀大喜。惟照不備。
侍葉衍蘭頓首
九月二十日,十一月初九日到
另有一通書寫在印有花樹的紅色花箋上,印有“月明有犬吠花村”,凡一頁(圖9)。其書文曰:
圖9 [清]葉衍蘭 致衛(wèi)榮光信札之二 紙本恭王府博物館藏
孫世嫂家信一函送上,敬懇榮便帶往與淮項,統(tǒng)覓妥人送交師母查收。前送呈學內(nèi)彭茍亭系致送四兩,黃濟川送八兩,學上均誤書六兩(緣侍塾付后始交來,本非誤也),祈更正為禱。昨蒙重賜,慚謝曷勝,容再趨送,并謝一切。敬請靜翁老前輩大人行安。侍葉衍蘭頓首。初一日。
信中所示,乃葉衍蘭委托衛(wèi)榮光帶家信給“孫世嫂”,及有關銀兩交接及更正事宜等,均屬日?,嵤?。
從葉衍蘭致衛(wèi)榮光信札不難看出,其內(nèi)容多涉及公務與日常事務,并未涉及葉衍蘭詞學及藝術等方面。這與前述致許增、譚獻信札形成鮮明的對比。
從以上諸信札中可看出,除衛(wèi)榮光為純粹的政界友朋和孫世嫂情況不詳外,其他受信人及信中所涉諸家均為晚清時期在詞學或詩學方面卓有建樹之人(見表1)。小中見大,由此及彼,在零篇短箋中,可看出葉衍蘭的主要交游關系,顯示出葉衍蘭在此方面用力甚勤,浸淫尤深。又因填詞、選詞和付梓等相關事宜,自然也就涉及編書、校書和刻書等。因此,在以上諸札中,大抵可窺見晚清學者葉衍蘭在政務之余的日常狀態(tài)。
表1 葉衍蘭信札關涉交游對象
觀其眾多的小楷之作,大抵可見其雖植根于王羲之等前賢,但其運筆及筆法已脫去畦徑,沉穩(wěn)而嚴整,精致而端莊,屬典型的學者書風。與包括《清代學者象傳(第一輯)》在內(nèi)的諸多小楷不同的是,以上諸信札介乎行書和楷書之間。二者相比較而言,這些小行楷信札用筆較為隨意,純屬隨興而筆,筆到意到,因而更見其不拘成法的筆意,是在精整的小楷之外的另類風格,彰顯其多方面的書寫特色(圖10)。
圖10 [清]葉衍蘭 清代學者象傳·傅山 29.9×15cm×2 紙本設色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圖11 [清]葉衍蘭 篆書四屏 139.5×31cm×4 紙本 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注釋:
①《清代翰林名錄》誤作“《海岳樓詩集》”,見朱汝珍輯《清代翰林名錄》卷七,劉建業(yè)點校,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第356頁。
②肖自力、毛慶耆《葉衍蘭》,載毛慶耆主編《嶺南學術百家》,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40-645頁。
③陳永正主編《嶺南文學史》,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641-645頁。
④左巖《葉衍蘭的詩學觀念與創(chuàng)作》,《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⑤吳學婷《〈清代學者象傳〉的生成與傳播》,《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21年第1期。
⑥聞婧《〈清代學者象傳〉的圖文依據(jù)及學術貢獻》,《哈爾濱學院學報》2016年第5期。
⑦錢基博整理編纂《復堂師友手札菁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第1064-1072頁。
⑧[清]譚獻《復堂日記續(xù)錄》,謝永芳《葉衍蘭年譜》,《詞學》2012年第1期總第57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86頁。
⑨《代名人書札(第二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413-419頁。
⑩[清]葉衍蘭《秋夢盦詞鈔》卷二,《葉衍蘭集》,謝永芳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