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其萍
(臨沂市河東區(qū)人民醫(yī)院超聲科,山東臨沂 276034)
子宮內膜病變是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根據其病變性質可分為惡性病變(子宮內膜癌)、良性病變(以子宮內膜息肉為主),其中,子宮內膜息肉具有惡變風險,被認為是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且由于子宮內膜癌與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治療方法存在差異,因此,臨床需對子宮內膜癌與子宮內膜息肉進行盡早診斷,明確子宮內膜病變性質,以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控制患者病情進展[1]。彩色多普勒超聲(彩超)檢查是臨床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主要方法,可分為腹部彩超、經陰道彩超,前者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患者接受度高等優(yōu)點,在基層醫(yī)院得到普及,但其圖像清晰度受限,而經陰道彩超提高了超聲圖像的清晰度,但經陰道彩超需將探頭置入陰道內,部分患者對其接受度不高[2]。為探討經陰道超聲鑒別診斷子宮內膜癌和子宮內膜息肉的效果,本研究選取134 例子宮內膜病變患者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臨沂市河東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34例子宮內膜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前瞻性研究?;颊吣挲g20~69歲,平均年齡(43.59±8.52)歲;體質量 指 數(BMI)17.65~25.89 kg/m2, 平 均 BMI(21.73±2.64)kg/m2;婚姻狀況:已婚106例,未婚28例。本研究經臨沂市河東區(qū)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子宮內膜癌篩查和早期診斷專家共識(草案)》[3]中子宮內膜病變的診斷標準,因下腹疼痛、陰道持續(xù)異常流血就診,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定性檢測結果為陰性,排除妊娠情況,初步判斷為子宮內膜病變,需進一步檢查來明確子宮內膜病變性質;②年齡>18歲;③既往有性生活史。排除標準:①存在意識障礙及精神異常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③合并陰道炎、性病及宮頸感染。
1.2 研究方法 134例子宮內膜病變患者均接受經陰道彩超檢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美國GE公司,型號:VOLUSON E8)進行檢查。檢查前通知患者自行排空膀胱,隨后囑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檢查醫(yī)師站在患者兩腿中間,對患者陰道出血情況進行處理。將適量醫(yī)用滅菌超聲耦合劑(青島海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魯械注準20172640783,規(guī)格:250 mL/瓶)涂抹在經陰道彩超探頭頂端(探頭頻率為5.0~7.5 MHz),在探頭上套上一次性乳膠避孕套后將探頭置入陰道。超聲探頭抵達陰道后穹隆處即可停止深入,從多個切面(橫向、縱向及扇形)開展對于患者盆腔的掃描,觀察患者子宮回聲情況,測量子宮內膜厚度,觀察子宮內膜病灶內部及周邊血流信號。將經陰道彩超圖像交給兩名具有豐富超聲診斷經驗的超聲科醫(yī)師,由其負責閱片和診斷。將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進行比較。
1.3 觀察指標 ①分析經陰道彩超診斷子宮內膜癌的價值。②分析經陰道彩超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價值。敏感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準確度=(真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經陰道彩超診斷子宮內膜癌的價值分析 在134例子宮內膜病變患者中,經手術病理診斷,37例子宮內膜癌,34例子宮內膜息肉,63例子宮內膜增生。經陰道彩超診斷子宮內膜癌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率分別為100.00%、97.94%、98.51%,其診斷結果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876,見表1。
表1 經陰道彩超診斷子宮內膜癌的價值分析(例)
2.2 經陰道彩超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價值分析 經陰道彩超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率分別為100.00%、97.00%、97.76%,其診斷結果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之間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847,見表2。
表2 經陰道彩超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價值分析(例)
子宮內膜病變,以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較為常見,兩者的病變性質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為保證子宮內膜息肉和子宮內膜癌患者在發(fā)病后均能得到有效的治療,臨床主張在治療前先鑒別診斷子宮內膜息肉和子宮內膜癌,再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案,避免過度治療和治療不足等情況。
手術病理檢查被認為是子宮內膜病變診斷時的金標準,可通過在宮腔鏡手術中采集病灶組織,進行病理檢查,來明確病變性質,但手術病理檢查需在手術后開展,且其檢查結果等待的時間長,臨床不建議將其作為子宮內膜病變診斷的初步診斷方法,還需尋找子宮內膜病變術前診斷方法。影像學方法是子宮內膜病變術前診斷時常采用的方法,以超聲為主,超聲作為無創(chuàng)的影像學方法,常用于診斷婦產科疾病。超聲主要利用不同組織對超聲波的反射特點不同來生成超聲圖像,醫(yī)師可在超聲圖像中對病變組織形態(tài)及內部回聲和血流信號分布情況進行觀察。以往二維超聲屬于平面成像,其圖像清晰度不足,無法立體顯示檢查部位情況,而三維超聲以二維超聲為基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患者開展超聲掃描,不僅提高了超聲圖像的清晰度,還實現(xiàn)了對病變部位的立體顯像。
根據在婦科疾病診療過程中應用的超聲探頭掃描途徑,將婦科超聲檢查分為腹部彩超、經陰道彩超,其中,腹部彩超檢查具有操作簡便的優(yōu)點,可獲取子宮超聲圖像,醫(yī)師可根據超聲圖像觀察子宮情況,但腹部彩超探頭在檢查時需隔著患者腹壁對其盆腹腔內情況進行掃描,其圖像往往會受到患者腹壁脂肪組織的影響,還可能受到膀胱充盈程度及腸腔脹氣的影響,導致圖像清晰度不足,對微小子宮內膜病變的顯示不夠清晰,因此,在子宮內膜病變診斷時,如患者具備經陰道彩超檢查指征,應盡可能選擇經陰道彩超[4-6]。經陰道彩超檢查主要是通過將超聲探頭置入患者陰道內從多個方位對子宮及附件區(qū)進行掃查,在檢查時緊貼于患者陰道內宮頸處,可確保獲取清晰的超聲圖像。其圖像分辨率高,醫(yī)師可通過觀察超聲圖像中子宮內膜病變組織內部的彩色血流信號情況,對子宮內膜病變的血供情況進行觀察,進一步判斷子宮內膜病變的良惡性[7-8]。此外,經陰道彩超檢查的圖像顯示不會受到腹部脂肪組織的影響,圖像清晰度較高,且在檢查前患者無需通過飲水、憋尿來使膀胱達到充盈狀態(tài),避免患者在超聲檢查前等候時間過久而使其產生抵觸情緒。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子宮內膜癌診斷時,經陰道彩超敏感度、特異度、準確率分別為100.00%、97.94%、98.51%,經陰道彩超診斷結果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之間呈高度一致,Kappa值為0.876,說明經陰道彩超檢查對于子宮內膜癌具有良好的診斷價值,與張娟平[9]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在張娟平的研究報道中,彩超對于子宮內膜癌的檢出符合率達到90.0%,均證實了彩超用于子宮內膜癌診斷中的良好價值。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子宮內膜息肉診斷時,經陰道彩超敏感度、特異度、準確率分別為100.00%、97.00%、97.76%,經陰道彩超診斷結果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之間呈高度一致,Kappa值為0.847,說明應用經陰道彩超對于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價值較好,診斷準確性高,可避免發(fā)生漏診及誤診,此研究結果與駱圣娟等[10]的研究結果具有相同之處,兩項研究均發(fā)現(xiàn)陰道彩超對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價值良好,敏感度、準確率均達到90%以上。
綜上所述,經陰道彩超診斷子宮內膜癌與子宮內膜息肉的準確性較高,診斷價值較好,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