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龍、肖勇、張國棟、王華吉 /北京航天發(fā)射技術研究所
當前,軍品任務呈現(xiàn)出型號種類多、研制周期短、批產任務量大、批產任務緊急以及邊研制、邊定型、邊批產的“三邊”任務特點,對承制單位的研制能力、生產能力、產品質量控制能力提出重大挑戰(zhàn)。尤其在競爭性采購大背景下,同一型號批產往往由多家單位同時配套,對批產產品的質量控制與生產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單位最終的配套數(shù)量,對單位的整體經濟效益產生直接影響。
“三個面向”質量分析方法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充分分析現(xiàn)行質量分析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2019 年首次提出“面向產品、面向流程、面向組織”的質量分析方法,是對質量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和挖掘的一種工作方法。北京航天發(fā)射技術研究所通過對單個問題深入剖析,對多發(fā)問題的產品、多發(fā)問題的單位和復雜問題的系統(tǒng)分析,找原因、找規(guī)律并充分舉一反三,從產品、流程、組織上實現(xiàn)系統(tǒng)提升。通過面向產品、流程、組織的質量分析工作,不斷將質量工作落實到全員、全要素、全過程,持續(xù)改進形成與形勢任務相匹配的質量能力,有效推動“三高”發(fā)展。
“三個面向”質量分析是針對型號發(fā)生的質量問題,從產品、流程和組織3 個維度分析產生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查找問題背后的隱患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提出并落實改進措施的一種工作方法,確保航天產品質量不斷提升,研制技術和管理流程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質量保證能力不斷增強。研究所基于對“三個面向”質量分析方法的理解,并結合當前批產任務特點,形成基于“三個面向”的高質量保批產總體工作思路,如圖1 所示。
圖1 “三個面向”批產保障管理方法關系框圖
面向產品層面。主要是對以往批產產品出現(xiàn)的產品質量問題進行分析,梳理出批產產品較為典型的質量問題,并針對典型質量問題,在當前型號產品開展舉一反三,形成產品層面的產品質量特性項目,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減小批產產品質量問題發(fā)生。
面向流程層面。對當前批產產品的驗收過程、驗收流程進行分析,并著重分析在多點配套、供應商級次較多現(xiàn)狀下,驗收過程存在的問題、漏洞和重復低效環(huán)節(jié)。針對識別出的問題,進行驗收流程改進優(yōu)化,提升驗收流程的有效性、科學性。
面向組織層面。對當前的批產保障能力進行分析,并圍繞任務量大、配套點多、任務緊急、產保隊伍人少等典型批產任務特點,提出批產保障隊伍能力提升方面的措施,從組織層面提升批產保證整體水平。
(1)批產產品質量問題分析
面向產品的質量分析是以質量問題技術歸零工作為基礎,對本單位同類產品、具有相同原理設計和相同工藝設計的其他產品,開展橫向分析,全面舉一反三,落實改進措施,確保單位內同類產品及相關產品的技術要求和質量要求橫向一致,實現(xiàn)相關產品質量的共同提升。
以問題為導向就是要聚焦已發(fā)生的質量問題,在質量問題歸零的基礎上,將歸零成果進一步轉換為組織的共同財富。因此,圍繞高質量保批產,首先要做的就是對以往批產型號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結合研究室前2個季度的質量分析會,并對近幾年批產質量問題進行分析,形成分析結果見表1,當前批產質量問題的原因分類如圖2 所示。
圖2 批產產品驗收質量問題的原因分析分類
表1 以往型號批產質量問題梳理分析
第1 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對產品的特性識別不充分或不合理,沒有圍繞產品功能、性能進行特性分析、分解,尤其對于生產工序較多、流程較長、外協(xié)單位較多的產品,對產品過程關鍵特性識別不全面、不精準,導致最終驗收的數(shù)據有效性打折扣。
第2 方面原因主要是對產品特性驗收的驗收方法、測量要求、檢測基準、合格判據等的要求不細致,導致獲得的產品數(shù)據不真實、無效。
第3 方面原因主要是對產品特性邊界識別不準確,導致出現(xiàn)產品超差時,問題處理無依據。
(2)面向產品的質量特性再識別
針對當前某型號的批產產品開展了產品特性再識別工作,特性再識別分析流程如圖 3 所示。
圖3 產品特性再識別流程圖
典型單機產品分析結果如圖4 所示,并按此分析方法完成其他零部件產品的特性分析(見表2)。
表2 系統(tǒng)特性匯總
圖4 典型單機產品特性識別結果
通過對產品從功能、性能、物理特征等層面的產品特性再識別,明確了各產品的特性特征量、生產測試要求、合格判據,并形成了關鍵要素表及管件指標控制表,為產品驗收提供了清晰、有效的驗收依據。
(1)驗收流程問題分析
面向流程的質量分析以第一時間、第一空間為什么不能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為導向,對問題涉及的技術、管理等相關流程進行分析,查找各流程中可能存在漏洞、重復低效、不合理等方面的隱患和薄弱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明確改進措施,實現(xiàn)相關流程的持續(xù)改進和優(yōu)化,提升流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因此,結合面向流程的分析方法,首先對現(xiàn)有批產產品的驗收流程、過程進行分析,對流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識別。
《Dc9001.23-2018 產品質量評審管理程序》規(guī)定了產品驗收一般需要明確驗收項目、驗收依據、驗收方式?!禗c9001.18-2018外包過程質量控制程序》規(guī)定了對需要的航天型號供應商進行全領域、全級次、全過程、全要素管理,并將航天產品質量保證要求和相關標準傳遞到最末端供應商。同時,按照《航天產品外包質量管理要求》,產品總體部門遵循“誰外包、誰負責”的原則,逐級落實外協(xié)外包產品質量管理責任,以確保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滿足要求。
對以上質量體系要求落實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關于產品的質量控制要求、驗收要求一般通過“技術條件”的形式進行規(guī)定和下發(fā),而技術條件的編制通常與圖紙配套,即一份圖紙對應一份技術條件。技術條件一般會對質量控制要求、驗收指標、驗收方法做出較為詳細的要求,但受總體承制單位工序外包、二次配套等方面的影響,技術條件在驗收時機和不同工序的驗收項目方面規(guī)定的不是特別細致,導致對批產產品在全級次工藝商的驗收項目、驗收及時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圖 5 所示。因此,需結合批產產品的全級次管理,開展批產驗收流程優(yōu)化工作。
圖5 批產全級次驗收問題關系
(2)驗收流程改進優(yōu)化
首先,需要了解批產產品的主要工藝流程。只有掌握了產品自身的工藝流程,才能針對不同工序制定相關特性的驗收項目。研究所針對某型號產品開展工藝流程分析工作,典型產品的工藝流程如圖 6 所示。
圖6 典型產品工藝流程圖
其次,基于產品工藝流程開展全級次供應商梳理。只有掌握了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各工序的全級次配套情況,才能針對不同階段制定中間過程產品出廠前重點檢查驗收項目,實現(xiàn)對生產過程重要指標、數(shù)據驗收的及時性,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降低或化解風險等級。某型號典型產品的產品外包、工序外包統(tǒng)計情況見表3。
表3 某批產產品的產品外包、工序外包全級次統(tǒng)計
最后,基于前面產品特性梳理結果,并結合產品全級次配套關系,形成面向全級次供應商的精細化驗收表格,如圖 7 所示。通過精細化驗收表格,將產品特征量、驗收方法、驗收單位(也可稱作驗收時機)融合在一起,有效解決了產品全級次驗收的難題,顯著提升驗收流程的有效性、可執(zhí)行性。
圖7 典型產品全級次工藝上精細化驗收表格
面向組織的質量分析以面向產品、面向流程的質量分析為基礎,從人員能力與意識、責任落實、技術條件、資源保障和持續(xù)改進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隱患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完善職責,落實改進措施,不斷提升組織的質量保證能力。針對某型號批產任務,主要從批產任務特點分析、批產保證隊伍能力提升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面向組織的質量分析以面向產品、面向流程的質量分析為基礎,從人員能力與意識、責任落實、技術條件、資源保障和持續(xù)改進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隱患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完善職責,落實改進措施,不斷提升組織的質量保證能力。針對某型號批產任務,主要從批產任務特點分析、批產保證隊伍能力提升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首先,進行批產任務特點分析。該批產任務具有批產任務急、批產任務量大、配套單位多的特點,同時受人力資源條件限制,導致無法對每個配套單位配置獨立的全職監(jiān)造及檢驗人員。實際采用的是每個監(jiān)造人員分管多個配套廠家,根據任務緊急程度進行機動性流轉驗收。這對每個監(jiān)造人員的個人能力提出較高要求,要求監(jiān)造人員對所監(jiān)造產品的產品特性、生產流程、驗收方法充分掌握,以滿足高任務量、快速批產情況下的高質量、高效率保批產工作。
針對以上特征,研究所聚焦批產隊伍人員能力提升,分別開展了“系統(tǒng)級精細化驗收分析報告”“全級次產品驗收細則”驗收文件編寫,以及對監(jiān)造人員進行驗收基本能力培訓等工作。共完成系統(tǒng)級精細化驗收分析報告1 份,單機級驗收細則8 份,實現(xiàn)從驗收文件、技術交底、人員培訓考核等方面細化提升,有效提升批產保證隊伍的能力素質,實現(xiàn)高質量、高效率保批產工作。
基于“三個面向”的高質量保批產管理方法在某型號減震系統(tǒng)中成功應用,有效化解了該批產產品在批產任務周期短、批產任務量大、人力資源不足等多限制條件下的批產質量風險,優(yōu)化批產保證隊伍人員60%,無重大質量問題發(fā)生,各產品按時、高質量交付。
研究所形成了一套高效、高質量的批產保證管理辦法,有效提升批產產品全級次驗收及質量控制水平,提升了對批產產品驗收的及時性、驗收數(shù)據的有效性,實現(xiàn)對批產質量問題的提前辨識、提前處理,降低了批產質量問題的后效影響,推動實現(xiàn)對批產保證工作的“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發(fā)展目標。批產保證管理方法能有效化解批產任務量大、批產周期緊、批產保證人員少等多條件限制下的批產質量風險,提高批產驗收效率,減少批產人員投入,可在其他軍品型號批產保證工作中推廣應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