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根 王文升
(1.安康市人民醫(yī)院,陜西 安康 725000;2.安康市中醫(yī)醫(yī)院,陜西 安康 725000)
脊髓損傷是一類嚴重損傷,發(fā)生機制為脊髓反射、感覺、運動等主要功能在受到損傷的情況下發(fā)生障礙[1]。近年來,其發(fā)病率、致死率在不斷提升的社會現(xiàn)代化程度、飛速發(fā)展的交通工具的作用下日益提升。在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醫(yī)學的作用下,雖然有越來越多的脊髓損傷患者存活,但是大部分有殘疾殘留,對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2]。相關醫(yī)學研究表明[3],在脊髓損傷的治療中,中醫(yī)治療能夠為患者功能康復提供有利條件。本文研究了脊髓損傷治療中電針聯(lián)合復元活血湯加減治療對患者神經功能康復、神經營養(yǎng)因子和炎癥因子的影響。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脊髓損傷患者132例,依據(jù)治療方法分為電針聯(lián)合復元活血湯加減治療組(復元活血湯加減組)、電針聯(lián)合通絡化痰膠囊治療組(通絡化痰膠囊組)兩組。復元活血湯加減組66例患者年齡16~56歲,平均(38.26±6.45)歲,女性16例(24.24%),男性50例(75.76%)。在病程方面,7~15 d 32例(48.48%),16~34 d 34例(51.52%);在損傷平面方面,胸段脊髓38例(57.58%),腰段脊髓28例(42.42%);在損傷類型方面,創(chuàng)傷性46例(69.70%),非創(chuàng)傷性20例(30.30%);在美國脊柱損傷協(xié)會(ASIA)殘損分級方面,B級22例(33.33%),C級20例(30.30%),D級24例(36.36%)。通絡化痰膠囊組66例患者年齡17~57歲,平均(39.42±6.85)歲,女性18例(27.57%),男性48例(72.73%)。在病程方面,7~15 d 30例(45.45%),16~34 d 36例(54.55%);在損傷平面方面,胸段脊髓36例(54.55%),腰段脊髓30例(45.45%);在損傷類型方面,創(chuàng)傷性44例(66.67%),非創(chuàng)傷性22例(33.33%);在ASIA殘損分級方面,B級22例(33.33%),C級22例(33.33%),D級22例(33.33%)。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排除標準見相關文獻[4]。
1.2方法 (1)通絡化痰膠囊組:首先給予患者基礎治療,以緩慢的速度給予患者靜脈滴注200~400 mg單唾液酸四已糖神經節(jié)苷脂鈉注射液,每天1次,持續(xù)6周。并給予患者肌肉注射20 μg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每天1次,持續(xù)4周。然后給予患者電針聯(lián)合通絡化痰膠囊治療,具體操作為:1.電針治療。將相應脊髓損傷截斷夾脊穴、關元穴、足三里穴、八髎穴、合谷穴、肩髃穴、上巨虛穴、環(huán)跳穴、腎俞穴、曲池穴等穴選取出來,常規(guī)消毒后應用針灸針(漢醫(yī)牌,規(guī)格:0.3 mm×40 mm),得氣后提插捻轉對針感進行強化,將電針儀(G6805-2型)連接起來,分別應用連續(xù)波、斷續(xù)波治療痙攣性癱瘓、遲緩性癱瘓,每次30 min,每天1次,10 d為1個療程,共治療6個療程,每兩個療程之間間隔3 d;2.通絡化痰膠囊治療。讓患者口服3粒通絡化痰膠囊,每天3次。(2)復元活血湯加減組:基礎治療、電針治療方法同上,復元活血湯具體藥方為:大黃15 g,炮穿山甲15 g,川芎12 g,地龍10 g,當歸10 g,地鱉蟲10 g,桃仁10 g,北柴胡10 g,甘草片5 g,紅花5 g。如果患者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肝腎不足,則將大黃去除,將熟地黃30 g,桑寄生30 g,續(xù)斷15 g,山茱萸10 g加入其中;如果患者神倦、食少便溏等脾氣虧虛,則將大黃去除,將黃芪30 g,麩炒白術15 g,黨參片15 g加入其中。用煎藥機煎煮2次,將400 mL混合藥液提取出來,每天1劑,每天2次,早晚各1次。4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觀察指標見相關文獻[5]。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康復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ASIA痛覺、觸覺、運動評分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復元活血湯加減組患者的ASIA痛覺、觸覺、運動評分均高于通絡化痰膠囊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營養(yǎng)因子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外周血NGF、BDNF水平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外周血S-100β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復元活血湯加減組患者的外周血NGF、BDNF水平均高于通絡化痰膠囊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外周血S-100β水平低于通絡化痰膠囊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營養(yǎng)因子水平比較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外周血IL-β、TNF-α、PCT、CRP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復元活血湯加減組患者的外周血IL-β、TNF-α、PCT、CRP水平均低于通絡化痰膠囊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6],黃芪能夠對脊髓損傷后脂質過氧化反應進行抑制,促進脊髓繼發(fā)性損害的減輕,恢復神經功能,對神經進行保護;當歸能夠提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對缺血神經元凋亡進行抑制,修復神經,保護神經;川芎能夠對脂質過氧化過程、自由基產生進行抑制,對血液流變學進行改善,對正常的離子代謝功能進行維持,促進脊髓水腫的減輕,對神經細胞進行保護;紅花能夠將抗炎、抗細胞凋亡、抗氧化作用發(fā)揮出來,對損傷脊髓周圍組織神經細胞凋亡進行抑制,保護受損脊髓組織。相關醫(yī)學研究表明[7],在脊髓損傷的治療中,電針配合內服復元活血湯加減方治療能夠恢復患者的神經功能,對患者的感覺、運動能力進行改善,為神經營養(yǎng)因子表達提供有利條件,對炎癥反應進行抑制。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復元活血湯加減組患者的ASIA痛覺、觸覺、運動評分均高于通絡化痰膠囊組,和上述研究結果一致。原因為電針夾脊穴能夠對局部血液循環(huán)進行改善,對自由基釋放進行抑制,對患者體內鈣離子升高進行抑制,為神經生長因子釋放提供有利條件,促進脊髓神經再生,對痙攣狀態(tài)進行改善,促進感覺、運動功能的提升[8]。本研究結果還表明,治療后,復元活血湯加減組患者的外周血NGF、BDNF水平均高于通絡化痰膠囊組,外周血S-100β水平低于通絡化痰膠囊組。治療后,復元活血湯加減組患者的外周血IL-β、TNF-α、PCT、CRP水平均低于通絡化痰膠囊組,和上述研究結果一致,說明電針聯(lián)合內服復元活血湯加減方治療能夠為脊髓損傷患者的神經營養(yǎng)因子表達提供有利條件,對炎癥反應進行抑制,從而有效修復患者神經細胞及功能。
綜上所述,脊髓損傷治療中電針聯(lián)合復元活血湯加減治療較電針聯(lián)合通絡化痰膠囊更能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功能康復,改善患者神經營養(yǎng)因子和炎癥因子,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