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帶教過程中,弟子們圍繞“相火氣機學說”提出疑問,師徒解答之間,教學相長,中醫(yī)思維得到升華。為更好地總結及傳承老師的學術經(jīng)驗,便于臨床醫(yī)師學習,我們將平時跟診、帶教中的一些師徒問答提煉、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學習。
楊老師,您“相火氣機學說”中所論述的君火、相火的涵義是什么?
《素問·天元紀大論》中“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用君火和相火代表暮春時節(jié)和盛夏時節(jié)兩個階段的氣候和物候特點,這是對君火、相火最早的描述。在《內經(jīng)》中君火、相火均指外界火熱,后世諸多醫(yī)家逐步將相火理論延伸至人體臟腑中來。
在我的“相火氣機學說”中,君火指的是促使自然萬物生長和變化的最高主持者;而相火指的是在君火的指揮調攝下,具體完成和促進自然界萬物生長變化以及人體生命活動的發(fā)育之火。所以“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另一層含義,是指在君火主持調攝作用正常時,相火在本位的作用才能更充分地發(fā)揮。
在我看來,古人將人體在生、長、壯、老、已的整個生命過程中不斷變化的生命現(xiàn)象、生命活動和能量的轉化歸結于相火的具體作用,將人身的精神、思維、意識活動及生命變化的進行規(guī)律理解為君火的主導作用。所以,簡單理解,在作用方面,君火是神明之火,是相火之主,可充養(yǎng)心理、精神、意識、節(jié)律等;相火是人體生長發(fā)育之火,是生命之火,可溫養(yǎng)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腠理毛竅等。
肝為厥陰,中見少陽之化。肝主藏血,故云體陰;肝主疏泄,故云用陽。且肝與膽相表里,內寄相火。肝的體陰用陽之特點,決定了肝的陰陽對立統(tǒng)一關系。只有在血養(yǎng)其本、氣資其用的前提下,肝才能調暢敷和而不病,否則最易導致“陽有余,陰不足”的病理變化。五志化火或感受邪毒或不當飲食等皆可引起局部內生火熱,我在臨床肝病的辨治中,把肝病所產(chǎn)生的局部內生火熱按病理相火這一理論去研究,提高了對肝病病機的認識水平,同時也進一步豐富、完善了相火學說。
概括而言,君火更強調在功能方面的作用,而相火涵蓋兩大方面,除相應的功能作用外,還具有物質性,由人體中蘊含的諸多生命要素構成。
老師,您的相火觀具體是什么?
楊老師,您能給我們講解一下氣機的含義嗎?
在此基礎上,我對于相火理論進行了拓展,我認為相火是中醫(yī)對人體生命能量的高度概括的稱謂,它是指人體生命的原動力,也可稱之為人的“生命之火”。相火在人體運行時是一種“氣”態(tài)物質,中醫(yī)稱之為精微物質、真元之氣。它包含諸多方面,如血液、津、水、氣、精微物質、各種營養(yǎng)素、激素、電解質等生命要素。
清代醫(yī)家黃元御注重氣機,提出“一氣周流”理論(中土為軸,樞運四維)。他認為,中土脾胃之氣是機體陰陽升降、臟腑運動變化的動力和樞軸。中土左旋,肝木隨己土上升,肝氣溫升化熱生心火,腎水隨肝木左升而上濟心火;中土右轉,肺金隨戊土下降,肺氣清降化寒生腎水,心火隨肺金右降而下溫腎水。
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身體各部悉具相火。相火在位時,全身臟腑器官及周圍皮毛均依賴相火得以溫煦。相火在臨床應用時應分為生理性相火和病理性相火兩種。其生理性相火《內經(jīng)》稱之為“少火”,為相火之“?!?,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相火之“變”為病理性的相火,《內經(jīng)》稱之為“壯火”,是導致人體病變的原因,古人對其有不同稱呼,如陰火、邪火、天火、人火、龍火、雷火、賊火等,我認為稱其為“炎火”更合適。相火學說就是研究人體組織、功能、生命物質、生命現(xiàn)象及能量運動的生命科學。
試驗數(shù)據(jù)為3次重復試驗的平均值,用SPSS.19軟件進行“one-way ANOVA”差異顯著性分析。p<0.05表示差異顯著,p>0.05表示無顯著差異,a、b、c、d、e、f不同字母代表差異顯著;用Origin 8.5軟件作圖。
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結合產(chǎn)品總出成和綜合售價兩個方面的綜合考慮,在毛雞只重為5.10×500g時,有相對較高的總出成和最高的綜合售價。所以,確定車間肉雞屠宰中毛雞的最佳只重為5.10×500g,對養(yǎng)殖端的毛雞養(yǎng)殖的最佳只重范圍提供一定理論依據(jù),進而對屠宰車間的最大化價值生產(chǎn)提供一定的原料支持。
您的“六型相火”理論是如何提出的?
“相火學說”是元代醫(yī)學家朱丹溪在《格致余論》中提出的,是在《內經(jīng)》“少火”“壯火”學說的基礎上,繼承劉河間“火熱論”、李東垣“陰火論”,吸收了陳無擇、張子和的若干觀點而形成的。這一學說發(fā)展和完善了內生火熱理論,使中醫(yī)學對火熱證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規(guī)律的認識等都有了長足進步。他認為,“君火”指人體正常神明活動,“相火”是人體正常的局部熱能,反常的“相火”是人體內局部內生火熱。我在對相火學說多年學習研究,深入領悟相火學說之要旨之后,應用“相火論”指導肝病診治,臨床取得顯著療效。
圖2為熱氣循環(huán)流程。熱氣循環(huán)流程是指當壓縮機的操作點達到S2時,為防止壓縮機操作點接近或達到S1(圖1),從壓縮機出口止回閥的上游(盡可能靠近壓縮機出口)將壓縮機出口氣體通過喘振控制調節(jié)閥循環(huán)到壓縮機入口,增大壓縮機流量以避免喘振工況的發(fā)生。熱氣循環(huán)流程中出口管道的體積較小,有利于提高壓縮機喘振系統(tǒng)的反應速度;較小的出口管道系統(tǒng)體積有利于快速降低出口管道系統(tǒng)的壓力,在壓縮機緊急停車時,有利于控制喘振。但其系統(tǒng)容積較小,壓縮機啟動過程中容易由于壓縮機出口氣體過熱而引起壓縮機喘振。
2018年,空調在庫存周期及景氣周期的雙重壓力下,增長放緩趨勢日益明顯。從第二季度開始,補庫存周期結束,市場銷售就落入負增長區(qū)間。而在疊加地產(chǎn)不景氣后,空調增長壓力在第四季度凸顯,并將至少持續(xù)到2019年第一季度。
有報道稱,患者每日皮下注射磺達肝癸鈉7.5mg,連續(xù)使用4周后痊愈[8];也有報道推薦”,患者在未停用華法林的基礎上,聯(lián)用依諾肝素(1.5 mg·kg-1·d-1)5天后,癥狀好轉,并在華法林的后續(xù)治療中,紫趾綜合征未再復發(fā)[9]。
元代醫(yī)家朱丹溪將反常相火分為濕熱相火和陰虛相火二型。但我認為,在臨床肝病辨治分類時,按其所分二型相火,病理分類不足,而且所列舉的補陰諸丸和越鞠丸、二陳湯等方對肝病的治療也不夠。因此,根據(jù)自己治療肝病幾十年的體會,在丹溪所分二型相火證治的基礎上,按疾病的發(fā)展過程將病理性相火分為六型:郁熱相火、血熱相火、濕熱相火、瘀熱相火、陰虛相火、相火虛衰。即按異常相火產(chǎn)生的病理變化,根據(jù)其從氣分郁熱到血分郁熱,進一步發(fā)展到濕熱、瘀熱,直至陰虛及相火虛損,提出了系列異常相火的病理機制,并自擬經(jīng)驗方分別治之。以上內容補充了相火分型及治療的不足,臨床應用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對于相火的理解和認識根于古代醫(yī)家對相火的研究,其中朱丹溪的相火理論即“相火學說”和“內生火熱理論”,與實際結合最為緊密,對我影響最大。丹溪認為君火與相火有很大的不同,他借用這兩個名詞說明人體生理、病理情況下產(chǎn)生不同火熱的概念,認為君火是人體的正常神明,相火為人體正?;蚍闯5木植炕馃?。
中醫(yī)認為,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的物質。換言之,人的形體構成就是以氣為基礎的物質聚合。同時氣也是人體的代謝能量,即人體能量活動的物質基礎是氣?!鹅`樞·決氣》認為,人體的精、氣、津、液、血、脈,都可以統(tǒng)稱為“氣機”;機,可以解釋為機要、機制、樞機等意思,本意為機動。氣機就是氣的運動機制。人體的氣是不斷運動著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它流行于全身各臟腑、經(jīng)絡、組織器官等,無處不在,時刻推動和激發(fā)著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
為什么相火學說可以指導肝病的診療?
歷代醫(yī)家對氣機的理解不同,存在諸多爭論。我對氣機的概念認識是:①氣機是人體氣的運動機制,其基本形式為升降出入。②氣機是人體所有氣運行的方向與規(guī)律,包括元氣、宗氣、衛(wèi)氣、營氣等。
老師,那您如何認識人體的氣機失調呢?
氣機為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氣機運動貴沖和,升降出入有序,運行不息,周流全身而百病不生。如果氣機運動失常(氣機失調),引起郁滯內生或氣機逆亂,進而影響津、液、精、血的生化輸布,從而引起濕阻、水停、痰凝、血瘀、血虛、出血等,形成各種疑難雜癥。正如《丹溪心法·六郁》所言:“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梢?,氣機失調是疾病發(fā)生的根本原因。
人類社會競爭激烈,易致七情失常,進而導致氣機失調,百病由生。如《素問·舉痛論》所載:“余知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景岳釋云:“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凡表里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氣”??梢姡瑲鈾C運動在人體生理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氣機失調也是人體疾病的關鍵所在,故調暢氣機在中醫(yī)調治中尤為重要。
省委第十巡視組對省民族宗教委黨組巡視整改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和實地檢查 11月7日,根據(jù)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安排,省委第十巡視組組長楊榮新、副組長施傳革一行六人,對省民族宗教委黨組巡視整改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和實地檢查。委黨組班子成員、副巡視員、機關和委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及群眾代表共95人參加了巡視整改滿意度測評大會,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省民族宗教委黨組書記李四明向大會通報了巡視整改工作情況,省委第十巡視組楊榮新組長就此次測評及實地檢查進行了動員和說明,省民族宗教委干部群眾現(xiàn)場對巡視整改情況滿意度進行投票。會后,巡視組對機關和委屬單位整改情況進行了實地檢查。
老師,您在治療氣機失調的疾病時,所強調的左升右降、心腎相交、龍虎回環(huán)是怎么回事呢?
我的老師麻瑞亭老先生是清代御醫(yī)黃元御的第五代傳人,精研黃氏醫(yī)學,臨床宗氣機升降學說。我隨他跟診時,麻老常言:“臨證一定要明白,肝氣升而肺氣降,心火下蟄于腎,腎水上奉于心;脾主升清,胃主降濁;心腎為升降之根,肝肺為出入之本,脾胃居中洲,斡旋氣機,交通水火,為升降出入之樞。若一旦為八風所感、飲食情志所傷為病,則脾氣下陷而胃氣上逆。脾陷則遏肝腎升達之路,致使肝腎下陷;胃逆則阻心肺沉降之路,致使心肺逆升。如此,則心腎不交,氣血紊亂,上熱而下寒。欲復其心腎交泰、龍虎回環(huán)、陰平陽秘、氣血和平之常,首當調理脾胃,復其脾胃升降之常,使中焦暢通無阻。更以溫升肝腎之藥,使肝腎之氣升達;以降心肺之藥,使心肺之氣潛降。如此則心腎自然交泰,龍虎自能回環(huán),陰平陽秘,氣血調和,諸病向愈?!?而這左升右降、心腎相交、龍虎回環(huán)便是麻老對氣機認識的總結。
在我看來,左升右降指的是脾氣左升,肝腎亦隨之而升;胃氣右降,心肺亦隨之而降。心腎相交容易理解,指的是水火既濟。龍虎回環(huán)指的是中焦斡旋氣機,肝氣左升,肺氣右潛。而這三組臟腑的氣機運動形式便構成了一個氣的圓運動模型,即“一氣周流”學說。
您在臨床上如何運用“一氣周流”理論,有哪些體會呢?
觀察組治療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血細胞比容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黃元御認為中土斡旋于四維之間,提出內傷雜病的治療應注重恢復脾升胃降功能,如此方能龍虎回環(huán),左升右降,陰平陽秘,從而治愈疾患。所以,治療內傷雜病首重顧護中氣,升清降濁,運轉四象,達到恢復“一氣周流”之目的。立方遣藥,須注重健脾和胃、疏肝利膽、理氣降逆、扶陽抑陰。由于氣機升降出入有序,故能氣血和暢,陰陽調和,生生不息。若氣機郁滯,必然導致升降出入失常,氣血陰陽紊亂,臟腑功能失調而致病。臨床應用很容易掌握,比如此次新冠病毒引起疫病流行,經(jīng)過前期治療,病情控制,但有相當多的患者急性期后進入恢復階段,癥狀仍未完全消失,肺部影像顯示炎癥亦未完全吸收,失于治療將會影響患者身心健康。針對本病病機要點,我在辨證施治時運用黃元御“一氣周流”理論及“相火氣機學說”,治以左升肝脾、右降肺胃、培土生金為大法,調節(jié)氣機郁滯、痰濕阻滯的病理狀態(tài),恢復“一氣周流”。方選黃元御“黃芽湯”崇陽培土,建中氣之治;左升肝脾,用“達郁湯”;右降肺胃,用“下氣湯”。同時結合本病生理病理特點,在三方基礎上化裁而成“宣肺達郁湯”用于臨床治療,恢復“一氣周流”,效果甚好。
老師,氣機理論在臨床中怎么指導肝病的治療呢?
肝為將軍之官,為風木之臟,主藏血,主疏泄,為魂之處,血之藏,筋之宗,與春氣相通應。這些都是關于肝臟的基礎知識。此外,肝體陰而用陽,肝多用陽事而善疏通、發(fā)泄,可條達全身氣機,調節(jié)全身氣血周流,維持人體陰陽平衡;肝體為陰,性柔潤而宜肝木,既可疏泄生發(fā),又可制約生發(fā)太過。
“呃,你這個會不會買貴了?我之前被騙了之后,找人問了問,聽說8-1 0萬比較合理。”孟導試著問問,總感覺這個中年人也吃了悶虧。
我們常說“肝膽相照”,提到肝就不得不說膽腑,膽為中清之腑,內寄相火,最宜通降。肝與膽表里相合,升降相宜,對全身氣機升降起著主導作用。肝為樞機,可出可入,可升可降,其推動陰陽升降出入,氣血流通,保持陰陽平衡,并主持氣機的調暢,故曰“肝主氣機”。當氣的運動出現(xiàn)異常變化,升降出入之間失去協(xié)調平衡時,稱“氣機失調”,可表現(xiàn)為氣滯、氣逆、氣閉、氣郁、氣虛、氣脫等。
我在臨床過程中,根據(jù)肝臟體陰用陽的生理特點,結合肝主氣機理論,認為肝臟疾病的發(fā)病多為氣血陰陽的失調和紊亂,可概括為肝氣失敷和、肝血失奉守、肝陰失承平、肝陽失固密4個類型進行辨證分治。方藥多用自擬經(jīng)驗方與經(jīng)典方相結合,臨床療效顯著。
1.2.2.1 成立專門病房環(huán)境管理小組,護理管理者定期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宣貫“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yǎng)、安全”的6s管理理念。6S管理的理念是提高效率,保證質量,使工作環(huán)境整潔有序,預防為主,保證安全。每位護士都是成員,明確自身職責,落實6s管理。執(zhí)行6S的好處 :學習6S精益管理中在于學神,不在于形 。6s精益管理的精髓是:人的規(guī)范化及地、物的明朗化。通過改變人的思考方式和行動品質,強化規(guī)范和流程運作,進而提高科室的管理水準,從而達到 人--規(guī)范化 ,事--流程化,物--規(guī)格化。
楊老師,您提出的“相火氣機學說”在臨床上還有哪些指導意義?
相火的本質是生命之火,是人體的清陽,是生命的能量。而氣機的本質是人體所有氣態(tài)生命物質(包括真氣、元氣、營氣、衛(wèi)氣、宗氣等)的運行變化的機理(包括方向和規(guī)律)。所以“相火氣機論”就是研究人體生命之火及其運動變化機理的理論。“相火氣機學說”是中醫(yī)對人體生理、病理探討的新的認識模式,它可以把中醫(yī)原先的各種認識模式,如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經(jīng)絡學說、五運六氣學說、命門學說、三焦學說、氣機學說等全部動員起來,并進行深化分析的博大精深的模式。
我認為,“相火氣機學說”的臨床模式是中醫(y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獨特的推理模式,它可以把辨證論治中常用的六經(jīng)辨證、臟腑辨證、八綱辨證、衛(wèi)氣營血辨證等,以辨證的核心內容,即相火氣機運行失常為辨證主體而統(tǒng)一起來,串聯(lián)成一個整體,以形成一元化解釋,這可能是中醫(yī)學未來發(fā)展的新的里程碑。
我在數(shù)十年臨床診治實踐中,學習和運用“相火氣機學說”,深深體會到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踐研究是提高學術水平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