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洋, 趙洪山, 彭偉, 胡春東, 楊志剛, 董瀚2,
(1.清華大學(xué) 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 北京 100084;2.鋼鐵研究總院, 北京 100081;3.上海大學(xué) 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 上海 200444;4.上海大學(xué) (浙江)高端裝備基礎(chǔ)件材料研究院, 浙江 嘉興 314100)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可見,矛與盾的斗爭自古有之。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進步,武器彈藥的侵徹能力不斷提高,對應(yīng)“盾”的防護能力也在不斷增強與進步,為較準確地評價防護材料抵抗各種侵徹彈丸的能力,各種防彈標準應(yīng)運而生且內(nèi)容不斷充實和完善。
由于各國制式槍彈口徑及彈藥結(jié)構(gòu)的差異,根據(jù)受到威脅程度的不同分別制定了各自相關(guān)的防彈標準。美國國家司法協(xié)會自1972年發(fā)布第一部防彈衣標準NIJ 0101.00,至今已經(jīng)50年。在長達半個世紀里,美國的防彈衣標準經(jīng)歷了8次修訂和完善,其中2008年發(fā)布的NIJ 0101.06是目前世界范圍內(nèi)防彈衣防護等級評定應(yīng)用最廣泛的防彈標準之一。針對防彈頭盔防護能力的等級劃分,美國司法協(xié)會修改完善了NIJ 0106.01防彈頭盔標準,該標準對射擊實驗的裝備和實施細則做了詳細說明。此外,由美國商業(yè)保險實驗室制定的防護設(shè)備防彈標準UL 752也是國際上應(yīng)用較為廣泛的防彈標準之一;俄羅斯作為軍事大國,制定發(fā)布的防彈標準較多,其中應(yīng)用較廣泛的有GOST 34286—2017《防彈衣分類和一般規(guī)范》和GOST 34282—2017《裝甲防護車輛 一般技術(shù)要求》;英國防彈衣最新標準是2017年發(fā)布的HOSDB《警用防彈衣標準》,替換了HOSDB《警用防彈衣標準》2007版;德國防彈衣標準應(yīng)用最多的是SCHUTZKLASS標準2008版,裝甲車輛防護標準常用的為VPAM-APR防彈標準—2021;歐盟EN 1522—1998《窗、門、鎖扣防彈要求和分類》和EN 1063—1999《建筑玻璃、安全玻璃窗、防彈玻璃抗彈實驗和分類》替換了老舊的德國DIN 52290防彈標準和英國BS 5051防彈標準,是目前歐盟成員國應(yīng)用較多的兩部防彈標準;北約作為一個影響力較大的國際軍事組織,制定發(fā)布了許多軍事設(shè)施和裝備的標準,其中防彈標準應(yīng)用較多的有STANAG 2920《個人裝甲材料和戰(zhàn)斗服裝的彈道測試方法》和STANAG 4569《裝甲車輛成員防護等級》;我國各種防彈標準也在隨著防護材料和威脅程度的變化而不斷完善,目前應(yīng)用較多的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yè)標準GA 141—2010《警用防彈衣》、GA 164—2018《專用運鈔車防護技術(shù)要求》、GA 165—2016《防彈透明材料》、GA 293—2012《警用防彈頭盔及面罩》、GA 423—2015《警用防彈盾牌》、GA 668—2006《警用防暴車通用技術(shù)條件》等。
伴隨著武器彈藥侵徹力度的提升和防護材料技術(shù)的進步與發(fā)展,各國相應(yīng)的防彈標準不斷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與完善,使其更加符合新形勢下的防護要求。因此了解和掌握不同國家最新的防彈標準和技術(shù)要求對于我國從事相關(guān)行業(yè)的研究人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評價裝甲防護材料抗彈性能的方法主要有3種:第1種是根據(jù)抵抗槍彈威脅程度進行材料抗彈能力等級劃分;第2種是測定其防護系數(shù);第3種是測定防護材料的極限穿透速度。防彈標準多采用第1種方法,后兩種方法多用于裝甲鋼等均質(zhì)裝甲抗彈能力的評價。本文將從防彈衣、防彈頭盔、裝甲車輛防護、透明材料和其他防護設(shè)備4個方面對國內(nèi)外現(xiàn)行常用的防彈標準防護等級進行歸納、總結(jié)和分析,并對防護級別和主要侵徹彈丸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和對比,同時簡要介紹了部分標準中對彈丸類型和靶試條件及合格判據(jù)的具體要求和說明。同一標準中,每個級別的彈丸侵徹能量不同,對于初始動能的計算采用如下公式:
式中:為彈頭質(zhì)量;為彈速,槍口與測速裝置距離較近,由于風(fēng)阻等引起的速度變化較小,因此將標準中彈速作為槍口初速來計算初始動能。與彈藥工程相關(guān)的名詞術(shù)語縮寫如表1所示。
表1 彈藥相關(guān)術(shù)語縮寫Table 1 Terms and abbreviations related to ammunition
防彈衣是單兵(警)防護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幫助穿戴人員抵抗彈丸和破片的侵徹?,F(xiàn)代防彈衣的雛形是一戰(zhàn)時期天然纖維加蠶絲防彈背心和二戰(zhàn)期間錳鋼片和亞麻布的簡單搭配。隨著防彈衣防護性能的發(fā)展與進步,如何評價其防護能力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防彈標準在此需求背景下制定并不斷修訂完善。
1.1.1 NIJ 0101.06防彈衣標準
美國是世界上擁有私人槍支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由此引發(fā)的槍擊發(fā)案率非常高。美國國家司法協(xié)會2008年發(fā)布的NIJ 0101.06防彈衣防彈標準成為目前國際上防彈衣防護評定應(yīng)用最多的標準之一,我國出口國外的防彈衣大多按照此標準進行測試與評定。
NIJ 0101.06防彈標準防護等級劃分及相關(guān)測試條件如表2所示,該標準將防護性能劃分為5個等級(特殊測試未列入等級劃分),分別為抵抗手槍彈丸威脅的ⅡA級、Ⅱ級、ⅢA級,抵抗步槍彈丸威脅的Ⅲ級、Ⅳ級,取消了NIJ0101.04A標準中的最低防護等級Ⅰ級。標準中規(guī)定同一防護等級中列出的兩種槍彈類型全部測試,如ⅡA級測試的兩種彈丸分別為9×19 mm全金屬被甲圓頭鉛心彈和.40 S&W全金屬被甲平頭鉛心彈,兩種彈頭結(jié)構(gòu)不同,因此穿甲破壞效果也不同。由于材料抗彈性能與自身溫度有一定關(guān)系,大部分防彈標準要求測試的防護裝備需進行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實驗,該實驗是指將防彈衣經(jīng)高溫、高濕、機械磨損、浸泡處理,旨在考察經(jīng)此類處理后防彈衣的抗彈性能。NIJ 0101.06標準對測試樣品的數(shù)量、大小型號及彈著點的位置均作了要求,硬質(zhì)防彈衣中插板的樣品尺寸≤254 mm×305 mm。
表2 NIJ 0101.06防彈衣防彈能力等級劃分Table 2 NIJ 0101.06 Body armor protection rating
1.1.2 NIJ 0101.07防彈衣標準
NIJ 0101.07防彈衣標準草稿于2018年發(fā)布并公審復(fù)評,旨在用于替換NIJ 0101.06防彈衣標準。新版標準將防彈衣劃分為防手槍彈HG級和防步槍彈RF級兩大類,彈丸初始動能從最低防護等級634 J至最高防護等級4 124 J。各防護等級劃分及相關(guān)射擊要求如表3所示。 NIJ 0101.07標準中取消了新舊防彈衣彈速差異,全部采用高彈速。此外還取消了NIJ 0101.06標準中的ⅡA級,與 NIJ 0101.06相比,新標準增加了測試步槍彈丸的種類,RF1等級的防彈衣需要測試M80、M43、M193的射擊實驗,3種彈丸既有全威力高動能彈丸,又有高穿透彈丸,對防彈衣防護級別的要求既要能抵抗全威力彈丸,又要能抵抗中間威力彈和高穿透彈丸,表明防彈標準對防護材料防彈性能要求越來越嚴格。RF2等級防彈衣在RF1等級基礎(chǔ)上增加了SS109彈丸測試,該彈丸與M193彈丸尺寸相同,但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及彈心材料有差異,SS109為鉛心底座鋼制尖頭彈,侵徹穿透能力優(yōu)于M193。新舊兩個標準最高防護級別均要求能抵抗.30-06 M2全金屬銅被甲尖頭穿甲彈的侵徹,彈心材質(zhì)為硬質(zhì)鋼心,硬度為 785 HV。 此外,靶試測試結(jié)果要求彈坑部位未出現(xiàn)可視性通透裂紋,且最大背痕凹陷深度≤44 mm。
表3 NIJ 0101.07防彈衣標準防護能力等級劃分Table 3 NIJ0101.07 Body armor protection rating
1.1.3 GOST 34286—2017防彈衣分類和一般規(guī)范
俄羅斯GOST 34286—2017防彈衣分類和一般規(guī)范于2017年發(fā)布,該標準將防彈衣防彈能力劃分為BR1~BR6共6個等級,如表4所示。此標準還對防彈衣防刺、防獵槍、防破片能力進行評級,等級代號分別是S級、S1級和S2級。標準中BR1~BR3是抵御手槍威脅的防護等級,3個等級要求接受測試樣品被有效擊中后背面襯底材料凹陷深度≤17 mm。由于BR3級測試彈頭采用硬度較高的強化鋼心彈,即使彈丸動能小于BR2級測試彈丸,但防護級別卻更高。BR4~BR6是抵抗步槍威脅的防護等級,新標準中這3個級別防彈性能要求靶板未穿透即可,未對靶板背面襯底材料凹陷深度作要求。該標準的最高防護級別為BR6級,接受測試彈丸為12.7×108 mm全金屬鋼被甲尖頭穿甲燃燒彈,彈丸初始動能16 602 J,是目前所有防彈衣標準中最高的防護等級。
表4 俄羅斯GOST 34286防彈衣防護等級劃分Table 4 Russia standard GOST 34286 armored clothing protection rating
1.1.4 HOSDB-2017警用防彈衣標準
英國內(nèi)政科學(xué)發(fā)展部于1993年發(fā)布警用防彈衣標準第1版,經(jīng)歷了20多年的修改和完善,于2017年發(fā)布最新的防彈衣標準,該標準將防彈衣防護等級劃分為HO1~HO4四個等級和防霰彈槍SG1級,此外還將.357 Magnum和SS109兩種彈丸列為特殊級別,如表5所示。HO1、HO2級防彈衣用來抵御手槍彈丸威脅,這兩個級別防御的槍彈類型相同,彈速不同。HO3、HO4級防彈衣用來抵御步槍彈丸威脅。相對于2007版防彈標準,新標準HO3等級增加了AK47射擊M43彈丸(7.62×39 mm)的測試。最高防護級別HO4測試彈丸為7.62×51 mm SAKO公司生產(chǎn)的.308Win 480A POWERHEAD全銅開尖彈,該彈為全銅制造,在彈尖處有開口,并加裝塑料風(fēng)帽,此風(fēng)帽在侵徹過程中輔助彈頭擴張,該彈頭結(jié)構(gòu)較為特殊,形貌如圖1所示。特殊級別中的3種武器彈藥未在英國警察隊伍中列裝,因此將其歸納為特殊級別。該標準對靶板背痕深度要求隨防護等級不同而有變化,如表5所示。
表5 英國HOSDB-2017防彈衣標準防護等級劃分Table 5 Protection rating in HOSDB Body Armor Standard 2017 (UK)
圖1 SAKO公司.308 Win 480A POWERHEAD彈頭形貌Fig.1 Macroscopic feature of .308 Win 480A Powerhead
1.1.5 SCHUTZKLASS防彈衣標準2008版
SCHUTZKLASS防彈衣標準2008版是德國應(yīng)用較多的防彈標準之一,該標準將防彈衣及插板防彈能力分為SKL~SK4五個等級,各等級劃分及射擊條件如表6所示。防彈衣插板測試樣品的尺寸要求為350 mm×400 mm,該標準沒有樣品浸水后的射擊要求,但有接觸性射擊測試要求,有別于其他防彈標準。抗彈性能要求彈丸未穿透樣品,彈坑部位未出現(xiàn)可視性通透裂紋,且樣品背部彈痕深度<42 mm。
表6 德國SCHUTZKLASSE防彈標準(2008)防護等級劃分Table 6 Protection rating in SCHUTZKLASSE standard for bullet resistance (2008) (German)
1.1.6 GA 141-2010警用防彈衣
我國防彈標準的制定相較于歐美等國家起步稍晚,但經(jīng)過20多年的發(fā)展已經(jīng)較為完善。防彈衣標準現(xiàn)行版本為2010年發(fā)布的GA 141—2010《警用防彈衣》標準,該標準將防彈衣防護等級劃分為 6級,如表7所示,并對防彈衣的試驗方法和檢驗規(guī)則做了詳細要求,1~4級防護等級測試彈丸均為手槍彈丸,初始動能在249~753 J之間,3級防護和4級防護測試彈丸尺寸結(jié)構(gòu)相同,但二者彈心材質(zhì)不同,4級防護測試彈丸為鋼心彈,其侵徹能力優(yōu)于具有相同初始動能的3級防護測試彈丸。5級防護測試彈丸為7.62×39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鋼心彈,彈丸初始動能2 116 J,該防護級別接近 NIJ 0101.07 中的RF1級。6級防護測試彈丸為7.62×54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鋼心彈,彈丸初始動能3 307 J。該標準對樣品防彈性能要求為所有彈頭未穿透防彈衣,無可視性通透裂紋,且背痕深度≤25 mm,低于美國NIJ0101.06標準(≤44 mm)背痕深度。對測試樣品進行高低溫和浸水濕熱環(huán)境預(yù)處理后稱為舊防彈衣。浸水實驗時長30 min,高溫實驗溫度為70 ℃±2 ℃,相對濕度80%,處理時長240 h。
表7 警用防彈衣防護等級劃分Table 7 Police ballistic resistance of body armor protection rating
1.1.7 防護等級對比與分析
以防護級別為橫坐標,彈丸初始動能為縱坐標,對上述6個常用防彈衣標準各防護等級的侵徹彈丸初始動能進行對比和分析,結(jié)果如圖2所示,同一等級中若測試2種或3種槍彈,對比時選用這幾種彈丸動能的最大值,未將獵槍、霰彈槍、破片等防護級別列入圖2。
圖2 常用防彈衣各防護等級彈丸初始動能對比Fig.2 Comparison of muzzle kinetic energy on body armor protection levels
從彈丸初始動能來看,目前防彈衣防彈標準中防護級別最高的是俄羅斯GOST 34286—2017標準中的6級防護,測試彈丸為12.7×108 mm全金屬鋼被甲尖頭穿甲燃燒彈,彈頭質(zhì)量48.2 g,彈丸初始動能16 602 J,明顯高于其他標準中測試彈丸的初始動能;其次為美國NIJ 0101.07標準中的RF3級和 NIJ 0101.06 中的Ⅳ級,測試彈丸均為.30-06全金屬銅被甲尖頭穿甲彈,該彈丸尺寸為7.62×63 mm,彈頭質(zhì)量10.7 g±0.1 g,彈丸初始動能4 124~4 163 J。 我國GA 141—2010標準最高防護6級測試槍彈為79/85式狙擊步槍發(fā)射53式7.62×54 mm全金屬鋼被甲尖頭鋼心彈,彈頭質(zhì)量9.6 g,彈丸初始動能3 307 J。圖2表明,我國防彈標準中手槍和步槍各防護等級測試彈丸的初始動能均比國外同等級偏低。
從各等級測試彈丸結(jié)構(gòu)和材質(zhì)看,中、俄、德三國測試彈丸多用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彈丸,俄羅斯測試彈丸彈心大多為強化鋼心彈,硬度較高,侵徹能力較強,而且BR5-BR6級測試彈丸采用含有燃燒劑的穿甲燃燒彈,穿甲毀傷作用更大。我國測試彈丸彈心材質(zhì)多為低碳鋼,彈心硬度偏低,英、美兩國防彈標準各等級測試多采用全金屬銅被甲彈丸,彈丸彈心材質(zhì)多為鉛合金,硬度較低。俄羅斯 GOST 34286—2017標準在BR3防護等級中測試手槍彈丸為9×19 mm的穿甲彈,彈丸初始動能雖然只有588 J,但其彈心硬度高,穿透能力好,因此威脅程度高于其他標準同級別手槍彈丸。
對比各國防彈衣標準防護等級,我國GA 141—2010標準中5級防護能力介于NIJ 0101.06標準的ⅢA級與Ⅲ級之間,接近NIJ 0101.07標準的 RF1級和HOSDB—2017標準中的HO3級,略低于GOST 34286—2017標準的BR4級;GA 141—2010標準中6級防護能力接近NIJ 0101.07中的RF2級和德國SCHUTZKLASS—2008標準中的SK3級,介于 GOST 34286—2017標準中的BR4與BR5級之間,低于HOSDB—2017標準中的HO4級。我國軍用防彈衣標準GJB 4300A—2012最高防護等級的測試彈丸為7.62×54 mm穿甲燃燒彈,該彈丸彈頭質(zhì)量10.45 g,初始動能3 428 J,該等級防護能力接近 NIJ 0101.07 標準中的RF3級,GOST 34286—2017標準中的BR5級,優(yōu)于HOSDB—2017標準中的HO4級和SCHUTZKLASS—2008標準中的SK4級。除上述6部防彈標準外,北約制定發(fā)布的STANAG 2920個人裝甲材料和防彈衣彈道測試方法也是經(jīng)常用到的防彈標準,該標準主要用來測試樣品抵御子彈、破片、飛鏢3種侵徹體的值,并未進行防護等級劃分,因此本文未將該標準列入對比分析中。
經(jīng)過上述對比與分析可知,我國GA 141—2010標準中各防護等級測試彈丸初始動能均低于其他國家防彈標準中同級別測試彈丸,同等級測試彈丸種類也少于國外防彈標準,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國內(nèi)外制式槍彈類型、私有槍支數(shù)量、槍擊案件發(fā)生率、防護裝備使用環(huán)境等因素有差異所導(dǎo)致。
防彈頭盔是用于保護頭部免受彈丸或炮彈破片傷害的一種單兵防護裝備,其防護能力對提高被保護人員的生存能力、減少傷亡至關(guān)重要。隨著材料發(fā)展,防彈頭盔的制作材料也由開始的金屬材料逐漸發(fā)展成為芳綸、超高分子聚乙纖維、纖維增強型樹脂基等復(fù)合材料。
1.2.1 NIJ 0106.01防彈頭盔標準
隨著槍彈威脅程度的加劇,美國司法協(xié)會修訂完善了NIJ 0106.01防彈頭盔標準,對防彈頭盔必須滿足的性能做了相關(guān)規(guī)定及要求,頭盔的防彈性能等級劃分如表8所示。該標準將防彈頭盔劃分為Ⅰ級、ⅡA級、Ⅱ級和ⅢA級。Ⅰ級防御的彈丸威脅和NIJ 0101.04A防彈標準中Ⅰ級相同。ⅡA和 Ⅱ級要求防御的槍彈類型一致,彈速不同,產(chǎn)生不同的初始動能來劃分防彈頭盔的防護能力。ⅢA級是修訂后增加的防護級別,防御彈丸威脅和NIJ 0101.06中ⅢA相同。防彈頭盔標準NIJ 0106.01修訂版綜合了防彈衣標準NIJ 0101.04A和NIJ0101.06中手槍彈丸威脅的防護等級。
表8 防彈頭盔NIJ 0106.01(修訂版)防彈標準等級劃分Table 8 Protection rating in NIJ Standard 0106.01 for Ballistic Helmet (modified) (US)
該標準要求每個防護等級的兩種槍彈類型均要測試,每個頭盔在常溫下接受4次射擊,彈著點位置分別為頭盔的前后左右的中間區(qū)域,4次射擊結(jié)束后,如果未發(fā)生穿透和通透性裂紋,則對第2個經(jīng)過浸水實驗預(yù)處理后的頭盔進行上述射擊實驗,防彈性能要求與常溫下頭盔相同。
1.2.2 GA293—2012警用防彈頭盔及面罩
GA293—2012《警用防彈頭盔及面罩》標準將防彈頭盔防護能力劃分為兩個等級,如表9所示,每個等級只需測試一種彈丸即可。該標準各等級防彈性能要求每個頭盔射擊次數(shù)5次,比NIJ0106.01標準射擊次數(shù)多1發(fā)。彈著點位置分別為頭盔前后左右頭頂各1發(fā),彈丸有效擊中目標后,彈擊面背部未出現(xiàn)穿透或看不到彈頭,彈坑背痕高度≤25 mm,彈著點間距及距邊緣距離≥50 mm,且懸掛緩沖系統(tǒng)無零件脫落。
對防彈面罩的防彈要求為:按表9中規(guī)定的防護等級測試,0°角正面射擊一次,彈丸未穿透面罩,內(nèi)側(cè)無飛濺物,連接鎖緊裝置不能分離,彈著點距邊緣距離≥30 mm。1級防護面罩要求質(zhì)量≤1 200 g,2級防護面罩要求質(zhì)量≤1 500 g。此外,GA 293—2012標準對防彈頭盔及面罩的耐水性能、高低溫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阻燃性能,對面罩的透光率、光畸變性能、防霧性能均做了要求。
表9 防彈頭盔防護等級劃分Table 9 Bulletpro of helmets protection rating
1.2.3 防護等級對比與分析
如圖3所示,對NIJ 0106.01(Modified)防彈頭盔、GA 293—2012這兩個標準中各防護等級彈丸初始動能進行比較,我國防彈頭盔的防護等級劃分數(shù)量少于美國NIJ0106.01(Modified)標準,且同級別彈丸初始動能也小于NIJ0106.01(Modified)標準。在射擊次數(shù)方面,我國GA 293—2012標準規(guī)定每頂頭盔接受前、后、左、右、頂部共計5次射擊,NIJ 0106.01(Modified)標準中規(guī)定每頂頭盔只接受前、后、左、右4次射擊即可,相對于GA 293—2012標準減少一次頂部射擊。目前防彈頭盔主要用來抵擋手槍彈或者低能量彈丸破片,對步槍彈或者高能量的彈丸破片,防彈頭盔尚不能形成有效防護。NIJ 0106.01(Modified)標準同一個防護等級均需測試幾種不同的彈丸威脅,GA 293—2012標準每個等級只測試一種彈丸威脅,我國防彈標準可適當增加每個等級測試彈丸威脅的種類。此外,兩個標準均對阻燃、耐水等其他性能做了要求。
圖3 防彈頭盔各防護等級彈丸初始動能對比Fig.3 Comparison of muzzle energy on the ballistic helmet protection levels
現(xiàn)代化裝甲防護車輛既能為車內(nèi)乘員在復(fù)雜惡劣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中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又可以搭載配備偵察和攻擊敵人的武器,因此成為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不可或缺的軍事裝備。裝甲車輛防彈標準對相關(guān)車輛進行防彈能力等級劃分,可以準確地幫助行動指揮者選擇合適的裝甲車輛應(yīng)對危險環(huán)境中各種彈丸或破片的威脅。
1.3.1 STANAG 4569裝甲車輛乘員防護等級
北約是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軍事組織,該組織制定發(fā)布的STANAG 4569裝甲車輛乘員防護等級對輕型裝甲車輛防彈抗爆性能進行等級劃分,本文主要對標準中所測動能彈的防護等級進行對比分析。
該標準定義了裝甲車輛抵抗動能彈和炮彈破片的6種防護級別,如表10所示。測試彈丸口徑范圍從5.56~30 mm不等,其中包括AP、API、APDS、APFSDS等多種大口徑彈丸,5級和6級防護測試彈藥形貌如圖4所示。模擬彈丸破片尺寸規(guī)格為 20 mm 級,破片材質(zhì)選用冷軋退火態(tài)4337H鋼或4340H鋼,熱處理后硬度30 HRC±1 HRC。該標準中對動能彈的射擊次數(shù)要求為300 mm×300 mm區(qū)域內(nèi)垂直靶面射擊3次,防彈性能要求為靶板未產(chǎn)生可視性裂紋且背面未產(chǎn)生飛濺碎片。
表10 北約標準STANAG 4569對動能彈及破片的防護等級劃分Table 10 NATO STANAG 4569 protection rating for KE projectile and FSG
圖4 北約防彈標準STANAG 4569中5級、6級防護要求測試彈丸形貌對比Fig.4 Comparison of penetrator morphology of level 5&6 on the bulletproof standard STANAG 4569
STANAG 4569—2014標準1級防護測試彈丸有3種,分別是M193、SS109、M80彈,該防護等級接近NIJ0101.07中RF2等級。2級防護測試7.62×39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穿燃彈,彈頭質(zhì)量7.77 g,初始動能1 877 J,雖然彈丸初始能量不及 1級防護測試M80彈,但硬質(zhì)鋼心穿燃彈侵徹破壞能力優(yōu)于M80彈。此外,所有等級測試彈速均略低于標準彈速該標準是目前國內(nèi)外常用防彈標準中防護級別要求最高的標準之一。
1.3.2 GOST 34282—2017裝甲防護車輛通用技術(shù)要求
GOST 34282—2017《裝甲防護車輛通用技術(shù)要求》于2017年發(fā)布,是俄羅斯專門針對裝甲車輛進行防護能力評價的標準。此標準將防彈材料的防護級別劃分為BR1~BR6和防獵槍的S1共7個級別,各防護等級測試所用武器彈藥和GOST 34286—2017《防彈衣分類和一般技術(shù)規(guī)范》相同,如表11所示,在GOST 34286—2017《防彈衣分類和一般技術(shù)規(guī)范》基礎(chǔ)上刪掉了防刺級別和防破片級別。彈丸射擊次數(shù)根據(jù)受測靶板面積來確定,靶面積≤250 mm×250 mm時,射擊1發(fā)彈丸;靶面積在 250 mm×250 mm至500 mm×500 mm之間時,射擊2發(fā)彈丸;面積≥500 mm×500 mm時,射擊3發(fā)彈丸,彈著點位置不做要求。射擊方位為靶試目標的任意方位,射擊角度為0°角。該標準對各等級防彈性能要求是未穿透靶板和背部不產(chǎn)生飛濺碎片即可。
表11 俄羅斯GOST 34282裝甲專用車輛防護等級劃分Table 11 Armored cars protection rating in GOST 34282 standard (Russia)
1.3.3 VPAM-APR-2021防彈標準
VPAM防彈標準由德國獨立評測機構(gòu)——防彈材料和結(jié)構(gòu)認證中心制定發(fā)布。該標準多用于裝甲防護車輛的防彈能力評定,尤其在民用防彈車輛領(lǐng)域應(yīng)用較多,其他領(lǐng)域的防護裝備也經(jīng)常采用該標準進行防護等級測試。該標準根據(jù)測試子彈的威脅程度將防護材料細分為10個防護級別和一個特殊級,如表12所示,各等級測試彈丸口徑從 5.5~14.5 mm,彈丸初始動能從168~26 308 J。靶板彈著點位置要求為:500 mm×500 mm的區(qū)域內(nèi),射擊次數(shù)為3次,3個彈著點構(gòu)成正三角形,且彈著點間距為120 mm±10 mm。
表12 VPAM-2021防彈標準等級劃分Table 12 Protection rating in VPAM-2010 bulletproof standards
VPAM-APR-2021標準9級防護測試彈藥為7.62×51 mm P80穿甲彈,彈丸被甲材質(zhì)為全金屬銅被甲,彈心為硬質(zhì)鋼心,彈頭公稱質(zhì)量9.6 g,而SCHUTZKLASS防彈衣標準2008版SK4級防護測試彈藥同樣為7.62×51 mm P80穿甲彈,彈丸被甲材質(zhì)為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彈心為硬質(zhì)鋼心,彈頭公稱質(zhì)量9.7 g±0.2 g。
1.3.4 GA 164—2018專用運鈔車防護技術(shù)要求
GA 164—2018《專用運鈔車防護技術(shù)要求》標準對運鈔車防彈性能劃分為兩類,其中A級、B級測試槍彈為79式7.62 mm輕型沖鋒槍發(fā)射DAP51B式7.62×25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圓頭鋼心彈,彈丸初始動能為753 J;C級防護抗彈性能試驗為56式?jīng)_鋒槍發(fā)射7.62×39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鋼心彈,彈丸初始動能為2 116 J。等級劃分和射擊條件要求如表13所示,防彈性能要求為對運鈔車駕駛艙、水箱、油(電源)箱射擊時子彈未穿透,且透明防護板內(nèi)側(cè)不產(chǎn)生飛濺物。除運鈔車駕駛艙門射擊孔處的射擊次數(shù)為1次外,其余防彈受試部位均為3發(fā)彈。該標準對彈著點位置做了一定要求。
表13 運鈔車防彈性能等級劃分Table 13 Protection rating for cash transport vans
1.3.5 GA 668—2006警用防暴車通用技術(shù)條件
根據(jù)GA 668—2006《警用防暴車通用技術(shù)條件》,對該類型車輛的防彈性能劃分為A級、B級、C級三個等級,如表14所示。
表14 警用防暴車防彈性能等級劃分Table 14 Bulletproof performance rating for police anti-riot vehicles
A級防護和GA 164—2018標準中的A級、B級相同,測試彈丸為7.62×25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圓頭鋼心彈;B級防護測試彈丸56式7.62×39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鋼心彈,彈頭質(zhì)量8.05 g,彈頭直徑和長度分別為7.62 mm和26.8 mm,長徑比約為3.5。C級防護測試彈丸為DBP87式5.8×45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鋼心彈,彈頭質(zhì)量4.15 g,彈頭直徑和長度分別為5.8 mm和25 mm,長徑比約為4.3,在一定范圍內(nèi),長徑比與侵徹能力正相關(guān),5.8 mm彈丸穿透性能更好,造成的威脅程度更大,因此防護級別的判定還與測試彈丸的結(jié)構(gòu)相關(guān)。
1.3.6 防護等級對比與分析
圖5為裝甲防護車輛常用防彈標準各防護等級測試彈丸初始動能的對比,STANAG 4569—2014標準中5級和6級炮彈初始動能分別是96 141 J和186 543 J,遠高于其他防護等級的初始動能,未在圖5中列出。STANAG 4569標準中的2級和VPAM-APR-2021標準中的8級測試彈丸均為7.62×39 mm全金屬被甲尖頭穿燃彈,彈丸初始動能雖然較低,但穿甲彈彈心硬度約65HRC,且彈頭內(nèi)部裝有燃燒劑,其威脅程度高于M80或SS109彈。因此防護級別的高低還與測試彈丸的彈心材質(zhì)有關(guān)。STANAG 4569三級測試彈丸為7.62×51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鎢心穿甲彈和7.62×54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鋼心穿燃彈,彈丸初始動能分別為3 633 J和3 792 J。GOST 34282—2017防彈標準BR5級和 VPAM-APR-2021標準10級測試彈丸同為7.62×54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穿燃彈,但二者要求彈速不同,因此侵徹穿透能力不同。STANAG 4569—2014是目前輕型裝甲防護車輛防彈標準中等級要求最高的標準之一。
圖5 裝甲車輛常用防彈標準各等級測試彈丸初始動能對比Fig.5 Comparison of muzzle energy from the testing of armor vehicle protection levels in the commonly used ballistic standards
國內(nèi)標準對運鈔車和警用防暴車的防彈水平要求較低,最高防護級別為GA 668—2006《警用防暴車通用技術(shù)條件》標準中C級,測試槍彈為95式步槍射擊5.8×42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鋼心彈,彈丸初始動能1 795 J,其防護水平接近于STANAG 4569—2014一級和VPAM-APR-2021的7級,介于俄羅斯GOST 34282—2017中的BR4和BR5級之間。
1.4.1 設(shè)備防彈標準UL 752
美國的防彈標準除了NIJ系列之外,另外一個較為常用的防彈標準是UL 752。該標準由美國保險商實驗室制定發(fā)布,主要用于評定透明材料、建筑物、防彈車輛等設(shè)備的防護能力,共劃分10級和一個S級,如表15所示。
表15 設(shè)備防彈標準UL 752防護能力等級劃分Table 15 Bullet resistance equipment standard UL752 protection rating
此標準對靶板彈著點位置,測試樣品數(shù)量,測試靶板溫度分別作了不同的規(guī)定。對測試防護樣品的防彈性能要求是彈丸未穿透樣品,背部未產(chǎn)生碎片或產(chǎn)生的少量碎片未對靶板背部457 mm處的瓦楞紙板(厚度3.2 mm)產(chǎn)生損壞。樣品尺寸305 mm×305 mm,除此之外,對靶板彈著點的位置做了要求。防護等級1~3要求3個彈著點構(gòu)成一個三角形,且每兩個彈著點至少間隔102 mm±12.7 mm。從初始動能來看,4級、5級測試彈丸的初始動能明顯高于6級和7級,但射擊彈丸數(shù)量和射擊位置要求不同。4級、5級的彈丸射擊數(shù)量各為1發(fā),彈著點在靶板中間位置;6級、7級、8級的彈丸射擊數(shù)量各為 5發(fā),且彈著點要求落在邊長114 mm的正方形4個頂角和中心位置,對防彈材料的抗彈性能是一個非??量痰囊蟆R虼思词?級、5級的初始動能高于 6級、7級,但抗彈性能仍低于6級、7級防彈材料,表明等級防護能力的劃分與彈著點的位置和單位面積的射擊次數(shù)也有一定關(guān)系。
1.4.2 EN 1063—1999防彈標準
EN 1063—1999《建筑物玻璃、安全玻璃、防彈玻璃實驗和分類》是歐洲標準委員會為評價透明材料的抗彈性能而制定的防彈標準,是目前歐盟成員國應(yīng)用最多的防彈標準之一,防護能力等級劃分如表16所示。該標準將靶板材料防護性能劃分為 7級。 EN 1063 前3個級別測試彈丸和EN 1522相同;EN 1063中的BR5級只需測試.44 Magnum全金屬銅被甲平頭鉛心彈,而EN 1522中的FB4級需測試.357 Magnu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錐鉛心彈和.44 Magnum全金屬銅被甲平頭鉛心彈;EN 1063中的BR5級和EN 1522中的FB5級均需測試SS109彈;EN 1063中的BR6級只測試M80彈,而EN 1522中FB6級則需分別測試M80彈和SS109彈;兩個標準中的最高防護級別BR7級和FB7級相同,測試7.62×51 mm穿甲彈。EN 1063將霰彈槍威脅等級列為SG1和SG2兩個級別,2019版未正式發(fā)布。每件靶板的射擊次數(shù)除SG1為1發(fā)彈外,其余均為每塊靶板3發(fā)彈。
表16 EN 1063防彈標準防護能力等級劃分Table 16 Protection rating in EN1063 bulletproof standard
1.4.3 EN 1522—1998防彈標準
EN 1522—1998窗、門、鎖扣防彈要求和分類是歐洲標準委員會1998年發(fā)布的防彈標準,主要用于對非透明裝甲材料的防彈能力進行評定。防護等級分類如表17所示。FB1~FB4為防護手槍彈丸威脅的等級,彈丸初始動能在168~1 510 J之間。FB5~FB7為防護步槍彈丸威脅的等級,彈丸初始動能在1 805~3 294 J之間。該標準最高等級FB7測試彈丸7.62×51 mm全金屬銅被甲尖頭穿甲彈,初始動能為3 294 J,彈心硬度63 HRC,僅從測試彈丸威脅程度來看,介于UL752標準8級與9級之間。該標準將霰彈槍威脅單獨列為FSG級。
表17 EN 1522—1998標準防彈等級分類Table 17 Protection rating in EN 1522—1998 bulletproof standard
1.4.4 GA 165—2016防彈透明材料
我國對防彈透明材料制定的最新防護標準為GA 165—2016《防彈透明材料》。該標準將防彈透明材料的防護性能分為6級,如表18所示。1級、2級測試槍彈類型和GA 141—2010《警用防彈衣》標準相同;3級防護測試槍彈類型為79式 7.62 mm 微型沖鋒槍發(fā)射7.62×25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圓頭鋼心彈;4級防護測試彈丸7.62×39 mm 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鋼心彈,其彈丸威脅程度介于 EN 1063 標準BR4級與BR5級之間,EN 1522標準FB4級與FB5級之間;5級防護測試彈藥為7.62×54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鋼心彈,其彈丸威脅程度接近于EN 1063標準BR6級和EN 1063標準FB6級;最高防護級別為6級,測試槍彈類型為 85式 7.62 mm狙擊步槍射擊7.62×54 mm穿甲燃燒彈,彈丸威脅程度高于EN 1063和EN 1522防彈標準最高等級防護測試彈丸。由于UL 752對彈著點位置和彈擊次數(shù)做了特殊要求,未將GA 165—2016標準中各防護等級與UL 752各等級作比較。
表18 防彈透明材料防彈性能等級劃分Table 18 Ballistic transparent material protection rating
該標準要求彈頭或彈片未穿透靶板,同一防護級別中如靶板背面有飛濺物但沒有穿透測試瓦楞紙板,定義為A類防彈級別,如靶板背面無飛濺物則定義為B類防彈級別。此外,標準中對靶板的靶試實驗環(huán)境溫度做4個等級劃分,分別為Ⅰ級(0 ℃,40 ℃)、Ⅱ級(-10 ℃,-55 ℃)、Ⅲ級(-25 ℃,-55 ℃)、Ⅳ級(-55 ℃,-85 ℃),高低溫處理時間均為3 h。
1.4.5 GA 423—2015警用防彈盾牌
防彈盾牌根據(jù)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一般分為手持式盾牌和輪式盾牌。GA 423—2015《警用防彈盾牌》防護等級劃分和測試槍彈與GA 141—2010《警用防彈衣》相同,如表7所示,但射擊次數(shù)不同,每塊盾牌常溫下射擊次數(shù)為盾體9次,觀察窗1次,射擊孔蓋板 1次,共計11發(fā),高低溫和浸水后的射擊次數(shù)如表19 所示。對盾牌防彈性能要求為彈丸有效擊中目標后,彈擊面背部未出現(xiàn)通孔或通透性裂紋。高溫處理溫度為55 ℃中保持3 h,取出后5 min之內(nèi)完成射擊實驗,低溫處理溫度為-22 ℃中保持3 h,取出后5 min之內(nèi)完成射擊實驗。
表19 警用防彈盾牌射擊實驗要求Table 19 Shooting experiment requirements of police ballistic shields
GA 423—2015《警用防彈盾牌》對防護面積和盾牌質(zhì)量、彈著點位置做了要求,手持式盾牌防護面積≥0.16 m,單個盾牌質(zhì)量≤6 kg;輪式盾牌防護面積≥0.5 m,防護等級6級的單個盾牌質(zhì)量≤35 kg,其余單個盾牌質(zhì)量≤28 kg。此外,還應(yīng)對其進行阻燃性能檢驗、漆膜附著力檢驗、把手與盾體之間連接強度檢驗等。
1.4.6 防護等級對比與分析
圖6為透明材料或其他防護設(shè)備防彈標準中各等級測試彈丸初始動能的對比,從彈丸侵徹能量上來看,此類防彈標準最高防護級別是美國UL 752防彈標準中的10級防護,測試彈丸為12.7×99 mm全金屬銅被甲尖頭鉛心彈,彈丸初始動能16 816 J。
圖6 透明材料或其他防護設(shè)備防彈標準各等級彈丸初始動能對比Fig.6 Comparison of muzzle energy from the transparent material or equipment protection level testing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ndards
我國此類防彈標準中的最高防護級別是 GA 165—2016《防彈透明材料》標準中的6級,測試彈丸7.62×54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穿燃彈,彈丸初始動能3 428 J。這兩個防護級別均高于 EN 1063—1999和EN 1522—1998標準中的7級防護。
UL752防彈標準中4級、5級測試彈丸威脅程度遠大于6級、7級,但4級、5級均射擊1發(fā)彈丸,6級、7級防護射擊5發(fā)彈丸,且彈著點位置要求是在邊長114 mm的正方形內(nèi)4個頂點和兩條對角線的交點,表明單位面積內(nèi)的射擊次數(shù)也是裝甲材料防護等級評定的影響因素。
對常用防彈標準中一些小口徑步槍彈丸進行分析與對比,如表20所示。由于同種彈藥在不同的防彈標準中采用參數(shù)不一致,表20中各彈藥部分參數(shù)優(yōu)先選取應(yīng)用最廣泛的防彈標準中的數(shù)據(jù),其次選取簡氏彈藥手冊和美國陸軍小口徑彈藥數(shù)據(jù)技術(shù)手冊中的標準值。中、俄、德三國防彈標準測試彈藥彈頭被甲多為全金屬覆銅鋼被甲,英、美兩國所用測試子彈彈頭被甲多采用黃銅制成。
表20 防彈標準中各等級測試常用步槍武器子彈參數(shù)Table 20 Bullet parameters for level test of common rifles accroding to the bulletproof standards
常用防彈標準等級測試中的7.62×51 mm NATO標準彈丸主要有M80、M993、P80這3種全威力彈,共涉及14部防彈標準,涵蓋了防彈衣、裝甲防護車輛、透明材料和其他防護設(shè)備等應(yīng)用領(lǐng)域。M80和P80這兩種彈丸的彈頭被甲既有全金屬銅被甲又有全金屬覆銅鋼被甲,NIJ 0101.06標準中Ⅲ級防護測試彈丸為全金屬鋼被甲M80彈,而在UL 752標準8級和STANAG 4569—2014標準1級防護中測試全金屬銅被甲M80彈。P80彈在VPAM-APR—2021、EN 1522、EN 1063這三部標準為全金屬銅被甲,在SCHUTZKLASSE—2008防彈衣標準中為全金屬覆銅鋼被甲。此外,3種7.62×51 mm NATO彈的彈芯材質(zhì)也不同,M80為鉛心彈,P80為硬質(zhì)鋼心彈,M993為鎢心彈。
7.62×39 mm口徑彈丸是國內(nèi)外防彈標準等級測試中常用的一種中間威力彈,共涉及12部防彈標準。該尺寸彈丸主要有56式7.62 mm普通彈(俄羅斯57N231)和56式7.62 mm穿甲燃燒彈兩種。兩種彈藥彈頭被甲均為全金屬覆銅鋼被甲,普通彈彈心材質(zhì)為低碳鋼,硬度較低,穿燃彈彈心為經(jīng)過熱處理的硬質(zhì)鋼。適配射擊槍械為AK47步槍,這是目前世界上現(xiàn)存數(shù)量最多的槍支,通過對比美標NIJ和英標HOSDB的新舊標準可知,新標準均將步槍AK47發(fā)射7.62×39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鋼心彈加入到防護等級測試的槍彈體系中。
7.62×54 mm口徑彈丸主要有53式7.62 mm普通彈、53式7.62 mm穿甲燃燒彈(俄羅斯7BZ3)兩種,本文共涉及9部防彈標準用其進行防彈能力等級測試,該口徑彈丸普通彈和穿燃彈彈頭被甲均為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彈頭形狀均為尖頭。普通彈彈心材質(zhì)為低碳鋼,硬度較低;穿燃彈彈頭為經(jīng)熱處理的硬質(zhì)鋼。此外兩種彈彈頭長度不同:普通彈彈頭直徑和長度為7.87 mm和33.3 mm,彈頭長徑比為4.2;穿燃彈彈頭直徑和長度分別為7.87 mm、37.9 mm,彈頭長徑比4.8。僅從長徑比來看,后者侵徹能力更優(yōu)異。
常用防彈標準等級測試中的5.56×45 mm NATO標準彈主要有M193和SS109(M855)兩種,共涉及9部常用防彈標準。兩種彈頭被甲均為全金屬銅被甲。M193彈心材質(zhì)為鉛心,彈頭直徑和長度分別為5.66 mm、19.2 mm,彈頭長徑比3.4;SS109(M855)彈心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較為特殊,由鉛心底座和鋼制侵徹尖頭組成,因此具有優(yōu)異的侵徹穿透能力和出色的彈道性能。彈頭直徑和長度分別為5.66 mm、23 mm,彈頭長徑比為4.1。美國相關(guān)研究機構(gòu)在SS109(M855)彈頭基礎(chǔ)上進一步優(yōu)化,研制出了侵徹鋼頭外露的M855A1彈,彈道性能及侵徹能力更優(yōu)于M855彈,因此優(yōu)化彈丸結(jié)構(gòu)是提高彈丸侵徹破壞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6種常用彈藥形貌結(jié)構(gòu)如圖7所示。
圖7 防彈標準中6種常用小口徑彈丸形貌對比Fig.7 Morphology and size comparison of small-caliber bullets according to the ballistic protection standards
1972年美國發(fā)布世界第一部防彈標準 NIJ 0101.00至今已經(jīng)50周年,經(jīng)過半個世紀的發(fā)展,各個國家針對各種防護裝備所制定的防彈標準日趨完善,標準分類也更為細致。
1)從防彈標準的應(yīng)用范圍來看,可以將防彈標準分為防彈衣、防彈頭盔、裝甲防護車輛、透明材料和其他防護設(shè)備四大類。有些防彈標準應(yīng)用范圍較為固定,如NIJ 0101.06主要針對防彈衣所制定,有些防彈標準較為通用,如北約防彈標準STANAG 4569,雖然主要用于裝甲防護車輛,因其防護級別較高,一些防彈衣硬質(zhì)插板為展示自身防彈性能良好,也會采用這個防彈標準進行測試。
2)從防彈標準的使用對象來看,從最初的警務(wù)或軍事人員發(fā)展到如今有安保需求的普通民眾,如NIJ 0101系列防彈衣標準名稱從最初的警用防彈衣標準更改為后來的個人防彈衣標準,再到現(xiàn)在的防彈衣標準。德國VPAM-APR—2021防彈標準主要應(yīng)用于民用防護車輛領(lǐng)域。
3)從防彈標準的防護等級來看,同等級測試槍彈類型越來越多,測試彈丸的威力也越來越大。NIJ 0101.07 在NIJ 0101.06的測試基礎(chǔ)上增加了 7.62×39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鋼心彈和5.56×45 mm 全金屬銅被甲尖頭鉛心彈(M193),取消 NIJ 0101.06 中防護級別最低的ⅡA級;俄羅斯GOST 34286—2017防彈標準最高防護級別從舊標準防御7.62×54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穿甲燃燒彈升級為防御12.7×108 mm全金屬覆銅鋼被甲尖頭穿甲燃燒彈,也是目前防彈衣標準中最高防護等級。
4)防護等級的評定不僅由各等級測試彈丸初始動能大小決定,還與測試彈體結(jié)構(gòu)、彈心材質(zhì)、單位面積射擊次數(shù)、射擊角度、靶板面密度有關(guān)。
5)不同的防彈標準中對同一種彈藥采用的彈丸參數(shù)有所差異,NIJ 0101.06中IV級防護測試彈丸M2 AP初速878 m/s,美國商業(yè)保險實驗室制定的UL 752防彈標準中9級防護測試彈丸同為 M2 AP,但彈速為標準彈速828 m/s。
我國相關(guān)防彈標準的制定起步稍晚,內(nèi)容大多參照NIJ系列的防彈標準并結(jié)合國內(nèi)實際面臨的槍支彈藥威脅而制定,經(jīng)過近些年的發(fā)展與完善,相關(guān)防護裝備對應(yīng)的防彈標準分類也較為齊全。但與美俄等軍事強國相比,我國制定的防彈標準防護級別偏低,測試槍彈的種類較為單一。我國是一個防護裝備出口大國,每年有大量質(zhì)優(yōu)價低的防護用品和裝備出口至世界的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由于各國制式彈藥和使用槍支環(huán)境的差異,國內(nèi)外常用防彈標準在測試彈丸種類和威力方面有明顯差距,隨著武器彈藥威脅程度提高,我國防彈標準可適當添加測試彈丸種類或提高各防護等級測試彈丸威力,來對防護裝備的抗彈性能各項指標進行更精確劃分。此外,現(xiàn)代化的防彈裝備多趨向于高科技化和人工智能化,這也是今后相關(guān)防彈標準需要完善進步的方向。
感謝劍橋大學(xué)羅炳程博士后、上海大學(xué)韋習(xí)成教授、上海大學(xué)陸恒昌講師、中國鋼研集團王存宇教授、范建文教授在相關(guān)標準搜尋收集工作中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