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波
郭永懷,1909 年4 月出生于山東榮成,著名力學家、應用數(shù)學家、空氣動力學家,早年留學美國,世界頂級科學家。1956 年,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國,投身國防事業(yè)。1968 年12 月5 日,郭永懷連夜回京向黨中央?yún)R報試驗關鍵資料,不幸因飛機失事壯烈犧牲。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血肉之軀保護了重要數(shù)據(jù)資料。1999 年9 月18 日,郭永懷被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他是23 位“兩彈一星”元勛中唯一一位在我國核彈、導彈和人造衛(wèi)星三個領域都作出重要貢獻且以身殉國的科學家。
為了讓郭永懷“無私奉獻、以身許國”的家國情懷在新時代煥發(fā)新光芒,2016 年,榮成市建設了郭永懷事跡陳列館,展館先后榮獲全國軍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國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國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成為傳承軍工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
陳列館展覽面積2000 平方米,全面展示了郭永懷“無私奉獻、以身許國”的家國情懷。
2016 年4 月,榮成市委、市政府啟動了郭永懷事跡陳列館建設,籌備小組走訪了郭永懷生前工作過的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fā)展中心等單位和郭永懷的同事、學生、親屬,先后在北京和榮成召開展館建設座談會,聽取專家意見、征集文物資料。座談會得到力學所、中物院、氣動中心、中科大等單位,以及李佩、胡文瑞、張涵信、俞鴻儒、李家春、李偉格等同志的大力支持。郭永懷的學生俞鴻儒院士捐贈了JF12 激波風洞模型,這是按照郭永懷生前規(guī)劃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激波風洞;李家春院士捐贈了自己保存了50 多年、由郭永懷親自編寫的《邊界層理論講義》手稿;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贈了郭永懷參與研制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1 ∶1 模型……短短時間,大家先后捐贈實物300 多件、照片500 多張、文字資料1000 多份,為展館建設提供重要保證。如今,這些珍貴的文物資料,就靜靜地陳列在展館里,無聲地向觀眾訴說著郭永懷不平凡的人生歷程。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關心下,在郭永懷生前工作單位以及郭永懷同事、學生、親屬的支持幫助下,郭永懷事跡陳列館僅用3 個月建成,2016 年7 月試運行,2016 年10 月16 日正式開館。陳列館展覽面積2000 平方米,全面展示了郭永懷“無私奉獻、以身許國”的家國情懷,成為開展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軍工文化教育、科普教育、學生研學教育的重要場所。
在國家文物局和山東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榮成市委、市政府在郭永懷的家鄉(xiāng)————滕家鎮(zhèn)西灘郭家村修繕了郭永懷故居,2020 年10 月16 日正式開放,成為郭永懷事跡陳列館的重要補充。
為了更好宣傳郭永懷的事跡,郭永懷事跡陳列館還制作了360°全景網(wǎng)上展館,開通語音導覽系統(tǒng),方便觀眾隨時隨地參觀學習,打造“永不閉館”的教育陣地。
對“永懷精神”跨越時代的傳承,讓我們再次感受到展館建設的價值和意義。
郭永懷事跡陳列館特別重視發(fā)揮展館的社會教育功能,聘請國內著名的專家學者進行業(yè)務培訓,通過精雕細琢,培養(yǎng)了一支專業(yè)化的講解團隊和志愿者隊伍,他們苦練內功,用真情實感打動觀眾,已累計進行一萬多場次講解。
每到暑期,館里都會迎來一批大學生志愿者,他們來自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2017 年7 月,他們第一次來到館里,原計劃參觀半天,參觀結束后,他們主動要求留下來在展館做了一周的志愿服務。2018 年,參與志愿活動的學生更多了,后來他們在學校成立了郭永懷事跡宣講小組,堅持在學校宣傳郭永懷事跡。建館以來,已經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國防大學等20 多所高校在這里設立教育基地。同時,還有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中國核學會、中國航空學會等10 余個科研機構設立教育基地;山東省黨史研究院、科技廳、工業(yè)和信息化廳、社科聯(lián)、科協(xié)等10 余個部門單位設立主題教育基地。這種對“永懷精神”跨越時代的傳承,讓我們再次感受到展館建設的價值和意義。
為更好地宣傳以郭永懷為代表的科學家精神,我們成立了郭永懷事跡宣講團,把宣講科學家精神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與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結合起來,做到常講常新。先后開展郭永懷事跡“進機關”“高校行”“校園行”“走基層”等活動,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等地舉辦宣講550 多場次,所到之處,郭永懷的事跡深遠而持久地感染著每一個人。特別是2019 年6 月,中共山東省委舉辦了郭永懷事跡報告會,時任山東省委書記親自主持了報告會。郭永懷事跡宣講團被中央宣傳部授予“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被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授予“全省博物館十佳社會教育案例”稱號。
“走出去”宣講的同時,我們還堅持“請進來”。郭永懷事跡陳列館聯(lián)合榮成市教育部門設立了“永懷講堂”,邀請郭永懷的同事、學生及著名專家學者,為學校師生講述郭永懷及其他老一輩科學家的感人事跡,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科普教育。先后邀請中國科協(xié)科學家精神報告團、青海原子城“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以及胡文瑞院士、李家春院士、戴世強教授、楊佳教授等在榮成授課29 場?!坝缿阎v堂”被山東省文物局授予“全省博物館優(yōu)秀社會教育活動案例”稱號。
我們注重以文藝作品宣傳郭永懷事跡,參與創(chuàng)作音樂劇《愛在天際》、話劇《佩瑜懷瑾》、京劇《郭永懷》、廣播劇《郭永懷》等文藝作品,其中,廣播劇榮獲山東省“五個一”精品工程獎。編輯出版畫冊《家國情懷 大師風范————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和書籍《郭永懷李佩夫婦感動中國的人生》《紅色膠東經典故事繪本————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等。
每年的郭永懷誕辰紀念日、犧牲紀念日,我們都會舉辦系列紀念活動,邀請郭永懷生前工作單位和郭永懷的同事、學生、親屬參加。先后舉辦紀念郭永懷誕辰110 周年、犧牲50 周年等大型紀念活動,產生了很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在我們的努力下,新聞媒體紛紛宣傳報道,新華社、人民日報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社等中央媒體先后報道郭永懷事跡和郭永懷事跡陳列館的工作。我們還配合央視《國家記憶》欄目制作5 集專題片《“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郭永懷夫人李佩》,參與山東衛(wèi)視、湖南衛(wèi)視、江蘇衛(wèi)視、江西衛(wèi)視、上海東方衛(wèi)視等媒體制作紀錄片、專題片,讓更多觀眾通過媒體了解郭永懷的事跡。
郭永懷的家國情懷和大師風范,深深感動了廣大企業(yè)家。歌爾集團捐資200 萬元設立“永懷教育獎”,獎勵榮成市教育系統(tǒng)取得創(chuàng)新成果的教師,在每年郭永懷犧牲紀念日發(fā)放,已頒發(fā)5 屆。泰祥集團捐資59 萬元設立“永懷鄉(xiāng)村教師獎”,獎勵榮成市鄉(xiāng)村教育戰(zhàn)線的鄉(xiāng)村教師,在每年郭永懷誕辰紀念日發(fā)放,已頒發(fā)2 屆。
郭永懷事跡陳列館注重加強館際交流合作,先后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館、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中國兩彈城、西南聯(lián)大博物館、錢學森圖書館等10 余個展館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定期開展合作交流;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館、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中國兩彈城共建“兩彈精神”展陳基地聯(lián)盟,每年輪流主辦共建會議,實現(xiàn)資源共享、共同發(fā)展。
郭永懷事跡陳列館積極走出去辦展,擴大影響力,先后舉辦郭永懷事跡高校巡展、“兩彈精神”巡展等活動,在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地舉辦交流巡展20多場次。同時,為中國共產黨歷史展、山東省黨史展和國家博物館“兩彈一星”主題展,提供展品和資料。
郭永懷事跡陳列館還積極開展學術交流,主辦郭永懷精神研討會、紀念郭永懷誕辰110 周年座談會等全國性學術會議,參加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紀念氫彈爆炸50 周年研討會、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立60 周年座談會、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紀念郭永懷犧牲50 周年學術研討會、錢學森科學與教育思想研討會等主題學術交流活動。
作為永懷先生的家鄉(xiāng)人、永懷事跡的講述人,郭永懷事跡陳列館將以更強的責任和擔當,把永懷先生的事跡展示好、把永懷先生的故事講述好、把永懷先生的精神傳承好,讓更多人走近永懷、學習永懷、感悟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