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芳,張 茜,張 禹,駱祥偉,朱友志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01醫(yī)院放射科,安徽 合肥 230031)
原發(fā)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是較少見的侵襲性結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累及大腦、脊髓、眼和/或軟腦膜等,其中95%以上病理亞型為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相比外周DLBCL,PCNSL常更具侵襲性,病情進展快,雖然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有效,但預后仍較差[1]。尋找并識別新的治療靶點,對于改善PCNSL患者預后至關重要。Toll樣受體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信號通路可能是PCNSL腫瘤細胞增殖的關鍵[2]。MR檢查是診斷及鑒別診斷PCNSL的重要工具;MR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可反映組織彌散情況,為診斷疾病提供更多信息。本研究觀察PCNSL的TLR4及其下游分子蛋白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 NF-κB)表達水平與DWI表觀彌散系數(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收集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01醫(yī)院2011年1月—2020年12月17例經活檢或手術病理證實的PCNSL(病理類型為DLBCL)患者,男10例、女7例,年齡34~69歲、平均(52.8±11.46)歲,均無免疫缺陷疾病,MR檢查前均未接受免疫、手術治療或立體定向活檢。排除標準:①顱外淋巴瘤病史;②影像學顯示顱外系統(tǒng)性淋巴瘤、縱隔和/或腹膜后淋巴結腫大;③骨髓穿刺檢查發(fā)現(xiàn)淋巴瘤骨髓浸潤;④查體發(fā)現(xiàn)淺表淋巴結腫大。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Siemens Verio 3.0T MR儀、標準頭顱線圈行頭部掃描。先采集常規(guī)T1WI、T2WI及液體反轉恢復序列圖像,之后采集DWI及增強T1WI。DWI參數:采用平面回波成像序列,TR 5 500 ms,TE 100 ms,b值分別取0和1 000 s/mm2,層厚5.5 mm,層間距0.5 mm,矩陣192×192,F(xiàn)OV 240 mm×240 mm。
1.3 圖像分析 由2名具有3年以上神經系統(tǒng)影像學診斷經驗的主治醫(yī)師在不知曉病理結果的情況下共同閱片,意見不一致時與另1名影像科副主任醫(yī)師討論決定。參考軸位T2WI及增強T1WI所示病灶強化位置,于軟件自動生成的ADC圖上病灶最大層面隨機勾畫3個面積>15 mm2的ROI,盡量避開腫瘤壞死區(qū)、周圍水腫區(qū)及腦脊液,測量其ADC值,取平均值為病灶ADC值。針對多發(fā)病灶,按上述方法逐一勾畫病灶ROI,獲得其ADC值,以根據病灶數量計算得出的平均值為結果。取2名醫(yī)師測量結果的平均值進行分析,ADC值取整數,單位為×10-6mm2/s。
1.4 測定TLR4及NF-κB 蛋白 對病理組織切片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由2名具有3年以上病理學診斷經驗的主治醫(yī)師共同分析,測定并記錄TLR4及NF-κB表達水平,以2名醫(yī)師測量結果的均值為最后結果。采用Image Pro-Plus 6.0軟件(Media Cybernetics公司),對每個樣本隨機選取3個視野測量累積光密度(integrated option density, IOD)和面積(area),計算其平均光密度(mean density, MD)作為TLR4或NF-κB的表達水平:MD=IOD/area。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分析軟件。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觀察TLR4表達水平、NF-κB表達水平及ADC值的相關性。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MRI表現(xiàn)及病理結果 17例中,9例為單發(fā)(圖1)、8例為多發(fā)PCNSL(每例2~3個病灶,圖2),共26個病灶。MRI顯示PCNSL病灶邊界清楚,均呈T1WI稍低信號、T2WI稍高信號,增強掃描呈均勻或不均勻明顯強化(圖1A、2A),DWI均呈稍高信號,ADC圖呈稍低信號(圖1B、2B),ADC值為460×10-6~1 034×10-6mm2/s,平均(756±147)×10-6mm2/s;周圍腦實質見輕-中度水腫。
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結果顯示,TLR4的MD值為0.02~0.11,平均0.06±0.03;NF-κB的MD值為0.04~0.15,平均0.08±0.03。
2.2 相關性分析 PCNSL病灶TLR4表達水平與NF-κB表達水平無明顯相關性(P=0.11);TLR4表達水平與ADC值呈負相關(r=-0.76,P<0.01,圖3);NF-κB表達水平與ADC值無明顯相關性(P=0.16)。
DWI可于分子水平觀察活體組織內水分子布朗運動,利用其ADC值可量化分析組織的水分子彌散狀態(tài)。一項針對100例乳腺癌患者分析其ADC值與腫瘤組織學相關性的研究[3]結果顯示,ADC值與腫瘤細胞數量、腫瘤組織學分級及Ki-67指數呈負相關,且ADC值較高者經治療后效果較佳,提示ADC值用于預測乳腺癌細胞增殖及侵襲性具有重要價值。梁煜爽等[4]觀察41例頭頸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化學治療后其ADC值升高,且Ki-67表達與ADC值呈負相關,表明ADC值對評估淋巴瘤療效及預后具有一定價值。ADC值這種可能反映惡性腫瘤微觀環(huán)境及相關分子蛋白含量的潛力在腦腫瘤中也有所體現(xiàn),如BAI等[5]發(fā)現(xiàn)腦膠質瘤的ADC值與其Ki-67、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及AQP4表達呈顯著負相關。
PCNSL的細胞核質比高,腫瘤細胞排列緊密,細胞密度高,導致水分子彌散受限,DWI多呈高信號,ADC值降低;與高級別星形細胞瘤及腦轉移瘤相比,PCNSL的ADC值更低[6-7]。INSUN等[8]對70例免疫功能正常PCNSL患者的ADC值與Ki-67表達及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進行相關性研究,發(fā)現(xiàn)ADC值較低者OS較短,ADC值與Ki-67表達呈負相關。ZHANG等[9]得出類似結果:ADC值與無進展生存期呈正相關,與Ki-67呈負相關。上述研究表明,ADC值可反映PCNSL的腫瘤細胞增殖程度及預后。
本研究發(fā)現(xiàn),PCNSL的TLR4表達水平越高,則ADC值越小,而其NF-κB表達水平與ADC值之間無明顯相關。TLR4是模式識別受體家族的一員,參與機體對微生物的防御,不僅在免疫細胞表達,也在腫瘤細胞表達,其激活對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知 TLR4信號通路中,一條是TLR4與相應配體結合后激活下游的銜接蛋白髓樣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 MyD88),進而激活NF-κB和轉錄因子活化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 AP-1),誘導炎癥因子及趨化因子產生,參與炎癥、腫瘤等多種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稱為MyD88依賴性途徑;另一條通路不依賴MyD88信號,其主要接頭蛋白為Toll/IL-1受體同源區(qū)(Toll/IL-1 receptor homologous region, TIR)結構域銜接分子(TIR domain-containing adaptor protein including interferon, TRIF),后者可活化干擾素調節(jié)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 IRF3)及NF-κB,介導下游信號傳導通路,誘導產生Ⅰ型干擾素和炎癥因子[10-11]。激活TLR4有助于淋巴瘤細胞增殖及免疫逃逸能力提高[12]。
一項針對DLBCL中NF-κB信號通路的研究[13]結果顯示,NF-κB表達水平與OS相關。王蕾等[14]分析118例DLBCL患者的預后與TLR4及NF-κB表達水平的關系,發(fā)現(xiàn)TLR4及NF-κB表達陽性患者生存率顯著低于陰性表達者。中樞神經系統(tǒng)DLBCL的TLR4表達水平明顯高于正常B細胞和全身DLBCL[15]。據報道[2],PCNSL患者普遍存在MyD88 L265P突變,即MyD88蛋白編碼區(qū)第265位的亮氨酸錯義突變?yōu)楦彼幔鳰yD88是TLR4的銜接蛋白,故認為PCNSL發(fā)生、發(fā)展或與TLR4-MyD88-NF-κB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有關。另一項研究[16]發(fā)現(xiàn),TLR4-MyD88-STAT3通路信號傳導在PCNSL發(fā)病機制中具有關鍵作用,TLR4及磷酸化信號傳導與轉錄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p-STAT3)表達水平及PCNSL患者預后相關。作為引起這一系列信號傳導的起始跨膜蛋白,TLR4信號轉導路徑的激活與PCNSL進展密切相關;而對于TLR4通過MyD88介導的傳導機制目前仍存在爭議。本研究結果顯示PCNSL的TLR4與NF-κB表達水平無明顯相關性,推測原因可能在于NF-κB信號通路激活還受B細胞受體信號通路介導,對于其在PCNSL進展中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本組TLR4表達水平與PCNSL病灶的ADC值呈負相關,而ADC值可反映腫瘤細胞的增殖活性,故推測TLR4表達水平與PCNSL進展相關,這與既往研究[2,16]結果相符,或可為未來以TLR4路徑作為干預PCNSL的新靶點提供依據。本組PCNSL病灶ADC值與其NF-κB表達水平無明顯相關性,提示TLR4被激活后,其下游信號通路及相應分子蛋白表達復雜多變,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PCNSL的TLR4表達水平與ADC值呈負相關;DWI有助于反映PCNSL的TLR4信號轉導通路分子蛋白表達狀態(tài),可為在體監(jiān)測TLR4信號通路信息提供影像學依據。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①樣本量小;②針對病灶最大層面勾畫ROI,未能反映全腫瘤異質性;③缺少長期隨訪資料,亦未能分析TLR4表達水平與PCNSL患者生存期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