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鳳蘭,林芳宇,朱偲琪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廣東廣州,510080)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ndeydisease,CKD)是一組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并造成嚴重疾病負擔的慢性進展性疾病,具有患病率高、知曉率低、預后差和醫(yī)療費用高等特點,成為世界范圍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近年來,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據(jù)2017年最新的研究報告,全球約10%的成年人患有腎疾病,且大多數(shù)人對患病并不自知[1-2]。慢性腎臟病如能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病情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甚至可以逆轉,所以對人群普及腎病知識的意義重大[3]。研究顯示[4-6],慢性腎炎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較低,導致疾病的控制率低,并發(fā)癥增加、腎功能損害嚴重,加速疾病的惡化,同時,腎病患者的腎病知識知曉率和認識率不高,增加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導致腎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差,因此迫切需要創(chuàng)新健康教育方式,滿足患者日益增加的健康教育需求。傳統(tǒng)的腎病健康教育方式包括單向口頭講解、宣傳欄、宣傳單張等,宣教方式單一,在信息化的今天群眾接受度不高,導致健康教育效果不明顯。近年來,基于互聯(lián)網平臺的短視頻迅猛發(fā)展,逐漸形成“冷”知識“熱”傳播的效應,表明短視頻知識傳播正成為一種新的趨勢。短視頻具有視頻制作簡單、動態(tài)感官刺激強、傳播模式碎片化等特點,更易被大眾群體接受[7-8]?;仞伣虒W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宣教后,用自己的語言對所接收的信息進行二次表達,對其理解不正確或不徹底的內容,教育者再次進行評估和干預,直至其完全正確掌握為止[9]。研究結果顯示[10],視頻宣教結合回饋教學可進一步鞏固患者對視頻內容的理解掌握及記憶程度。為提高患者對腎病知識的知曉率,本研究將短視頻宣教結合回饋教學應用于腎病患者疾病知識的健康教育中,經過實踐取得較好的效果,現(xiàn)將方法和結果報道如下。
采用便利抽樣方法,2020年1月至12月,選擇在本院腎內科住院的慢性腎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腎炎診斷標準[11];②患者能熟練應用智能手機進行微信掃碼填寫問卷;③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意識不清;②有嚴重精神障礙。樣本量計算:參照兩獨立樣本均數(shù)檢驗公式[12],n1=n2=2[(tα/2+tβ)σ/δ]2,選擇20 例慢性腎炎患者進行預實驗,結果為患者對腎病知識知曉率的標準差為13.62%,干預前后差值為20%,α 取0.05,β 取0.10,最終計算得到每組需要樣本110 例,增加20%的失訪率,每組至少需要132 例。選擇2020年1月-6月在本院腎內科住院的慢性腎炎患者204 例設為對照組,男96 例(47.06%),女108 例(52.94%),年齡18~72 歲,平均(38.57±8.11)歲;學歷為碩士及以上8 例(3.92%),本科70 例(34.31%),大專44 例(21.57%),中專及高中51 例(25.00%),初中及以下31 例(15.20%);付費方式為醫(yī)保130 例(63.73%),公費11 例(5.39%),農村合作醫(yī)療38 例(18.63%),自費及其他25 例(12.25%)。選擇2020年7月-12月在本院腎內科住院的慢性腎炎患者209 例設為試驗組,男96 例(45.93%),女113 例(54.07%),年齡18~73 歲,平均(38.62±6.69)歲;學歷為碩士及以上9 例(4.30%),本科68 例(32.54%),大專47 例(22.49%),中專及高中52 例(24.88%),初中及以下33 例(15.79%);付費方式為醫(yī)保136 例(65.07%),公費14 例(6.70%),農村合作醫(yī)療31 例(14.83%),自費及其他28 例(13.40%)。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患者入院后采用自行設計問卷,了解患者腎病知識知曉情況,然后采用本院自行制定宣傳單張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宣傳單張內容包括腎臟最主要的功能;慢性腎炎最主要的幾大癥狀;正常人24h 的尿量范圍;少尿和無尿的標準;預防慢性腎炎每天攝入食鹽量;慢性腎炎尿液異常最常見癥狀;如懷疑患上慢性腎炎,體檢時主要的檢查項目;慢性腎病尿毒癥替代療法的措施;人體的正常血壓;尿常規(guī)留置的最佳時間及方法?;颊咴谟^看宣傳單張前后掃碼填寫腎病知識知曉率問卷。對患者回答錯誤的問題,研究者現(xiàn)場指導患者從宣傳單張中找到相關知識,再次強化教育,并囑咐患者把宣傳單張保管好,需要時可以及時查看。
1.2.2 試驗組 應用短視頻結合回饋教學法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
1.2.2.1 成立短視頻制作小組 小組成員包括健康教育??谱o長1 名、??谱o士1 名、腎專科教授2名、腎科護長2 名;健康教育??谱o長作為視頻的總負責人,護長具有腎內科臨床工作經驗,同時具備健康教育工作經驗,全面負責視頻制作工作。健康教育??谱o士完成視頻各小節(jié)的圖片制作,腎專科教授及護長負責對內容的專業(yè)性實施質控。邀請視頻制作公司人員共同完成視頻的剪接和后期配音,視頻選擇畫面清晰的圖像為背景,采用藝術字體標注,凸顯短視頻的主題,為觀看者提供良好的視覺體驗。視頻制作成功后,健康教育??谱o士負責對2名研究者進行培訓,統(tǒng)一調查時的指導用語和相關問題的解答,考核通過后方可實施短視頻的健康教育工作。
1.2.2.2 視頻宣教內容制定 參考慢性腎炎相關健康教育文獻[13-15],結合臨床健康教育單張內容及腎科教授、護長的意見制定視頻初稿,由視頻制作小組成員集體討論修改形成終稿。視頻內容與宣傳單張的內容一致,但知識點更簡化,采用問答的方式將宣傳單張的內容細化為10 個知識點,知識點1:腎臟最主要的功能是清除廢物和多余的水分;知識點2:慢性腎炎最主要的癥狀是水腫、貧血、高血壓和尿液改變;知識點3:正常人體24h 尿量范圍是1000~2000mL;知識點4:少尿為24h<400mL,無尿為24h<100mL;知識點5:預防慢性腎炎,每天鹽的攝入量要小于5g;知識點6:尿液性質最常見的兩種異常是血尿和蛋白尿;知識點7:高度懷疑慢性腎炎時,應檢查血壓、尿常規(guī)、肌酐及腎臟超聲;知識點8:慢性腎病尿毒癥的替代療法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移植;知識點9:人體正常血壓,收縮壓為90~130mmHg,舒張壓為60~85mmHg;知識點10:尿常規(guī)留置的最佳時間是清晨第1 次尿,方法為取中段尿(中間段),儲存4h 以上。10 個知識點重點突出,讓患者能在1min 的時間內完成腎病知識的強化記憶。
1.2.2.3 短視頻及回授教學法的實施 回授法也稱為“后教學”,即在健康教育后,讓受教育者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教育信息的理解,對受教育者理解錯誤或未能理解的信息,教育者再次進行強調,指導受教育者正確掌握所有信息為止[9]。由2 名經統(tǒng)一培訓的研究者到腎病病區(qū)對患者實施慢性腎炎的健康教育,研究者采用智能手機打開視頻,在患者方便和愿意的時間(一般選擇9~11am,3~5pm)讓患者觀看視頻,視頻時間是1min,患者觀看完畢后如果有相關問題,也可以現(xiàn)場咨詢研究者并得以解決?;颊咴谟^看視頻前后掃碼填寫腎病知識知曉率問卷。視頻觀看完畢后,根據(jù)需要,研究者可以通過微信或者郵件的方式將視頻分享給患者,保證患者可以居家進行視頻的多次反復觀看,有利于強化患者對腎病知識的健康教育。
在參考相關文獻[16-18]和結合本調查目的基礎上自行設計腎病知識知曉率調查問卷,選取6 名本科以上學歷、20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的專家進行評審,其中4 名為腎臟病護理專家,選取在本院住院的20 例慢性腎炎患者進行預試驗,結果顯示問卷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866,內容效度指數(shù)為0.920。問卷包括3 個維度共10 個條目,維度1:腎病的功能及癥狀,包括腎臟最主要的功能、慢性腎炎癥狀、何為少尿和無尿、慢性腎炎尿液異常4 個條目;維度2:腎病的檢查及治療,包括慢性腎炎體檢的最主要檢查項目、慢性腎炎的替代療法、尿常規(guī)留置的時間及方法3 個條目;維度3:腎病預防知識,包括正常24h 尿量、預防慢性腎炎每天食鹽攝入量、人體的正常血壓3 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10 分,回答正確給予10 分,回答錯誤給予0 分,總分100 分。腎病知識知曉率的計算方法=正確分/總分×100%,根據(jù)患者每道題是否回答正確計算患者的腎病知識知曉率,知曉率最低為0%,最高為100%。例如,某患者10題中有7 道題回答正確,3 道題回答錯誤,則該患者的腎病知識知曉率為70%。
研究者到腎病??撇^(qū)收集慢性腎炎患者的資料。兩組患者均通過掃二維碼填寫社會人口學資料和腎病知識知曉率問卷。填寫完畢提交成功后,研究者給對照組患者觀看宣傳單張,給試驗組患者播放腎病知識短視頻,兩組患者均在1min 內完成宣傳單張和超短視頻的觀看。接下來,再次掃二維碼填寫問卷,重復讓患者填寫腎病知識知曉率問卷。調查對象必須回答完畢所有的問題才可以提交問卷,調查以無記名方式進行,保證調查對象在不受影響的情況下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共調查430 份問卷,排除答案有明顯規(guī)律或缺乏值>20%的問卷,回收413 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6.05%,其中對照組共調查215 份問卷,回收204 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4.89%;試驗組共調查215 份問卷,回收209 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97.21%。
所有資料收集均由通過培訓的2 名研究者讓患者填寫完畢,填寫問卷前有詳細的說明,填寫問卷過程中有任何問題,均可以現(xiàn)場咨詢研究者,且問卷調查只限于患者本人完成,不能與同病房的家屬相互溝通討論題目的答案,保證患者填寫的信息能正確反映患者對腎病知識的知曉程度。
采用SPSS20.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及構成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的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腎病知識知曉率比較見表1。從表1可見,干預前兩組患者腎病知識知曉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91);干預后試驗組患者腎病知識知曉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腎病知識知曉率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腎病知識知曉率比較(%,±S)
組別試驗組對照組n 209 204 t P干預前44.39±21.55 45.17±22.80 1.309 0.191干預后92.56±11.95 81.74±12.51 5.996<0.001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患者對腎病知識的知曉率均低于50.0%,表明慢性腎炎患者對腎病知識的知曉率較低,結果提示,現(xiàn)有的健康教育方式未能提高腎病患者對腎病知識的知曉率,慢性腎炎患者較少關注最基本的腎病知識,這不利于腎病的康復。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通過住院期間護士的面對面宣教、宣傳單張和宣傳欄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出院后患者容易遺忘,且居家治療期間較少能得到專業(y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出現(xiàn)問題時,網上的相關健康教育知識比較泛,良莠不齊[19-21]。以上原因,導致患者腎病知識知曉率較低。
研究表明[22],在醫(yī)院或者社區(qū)對人群實施健康教育后,40%~80%的信息會被人群直接忘記,或有近50%的信息理解是錯誤的,因此及時糾正極為必要。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健康教育單張的不足之處日漸顯現(xiàn),滿足不了患者日益增長的健康教育需求。首先,傳統(tǒng)健康教育單張由圖像、數(shù)字和文字構成,內容較為單調,患者的信息感受真實度不高,不利于提高患者的參與積極性;其次,傳統(tǒng)宣傳單張的信息容納和存儲能力十分有限,與之相比,短視頻擁有更多的版面和表現(xiàn)空間,患者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再者,傳統(tǒng)教育單張傳播方式多為單向傳播,只能確保信息的輸出而無法獲得相關的反饋,患者無法判斷教育信息是否真正傳達。視頻具有時效短、感染力較強、互動性較強等特點[22-23],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育單張的不足,在當代健康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研究結果顯示[24],視頻教育聯(lián)合回饋教學法,是一種雙向信息的傳遞模式,可提高接收信息的正確性。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試驗組患者腎病知識知曉率為(92.56±11.95)%高于對照組的(81.74±12.5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本研究根據(jù)傳統(tǒng)健康教育單張的不足之處,將腎病相關知識制作成1min短視頻,能夠從圖文聲影多角度反映問題,將深奧、枯燥的理論知識配上精簡的解說旁白,形象而具體,這種直觀方便的學習方法,彌補了傳統(tǒng)健康教育后患者對知識內容概念不清、掌握不牢等不足,同時通過包括評估-解說-再評估3 步驟回饋教學法,促使患者強化對正確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患者對腎病知識的知曉率。
本研究結果表明,短視頻結合回饋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慢性腎炎患者疾病知識的知曉率。相對于傳統(tǒng)的宣傳單張,短視頻具有獨到的優(yōu)勢,將會成為今后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