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琴華 時嫻 陸翰梅 任建枝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yī)院生殖醫(yī)學中心,廈門 361000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治療不孕不育的有效輔助手段,但目前該技術的成功率還比較有限[1-2]。研究表明,對于大多數(shù)不孕癥夫妻來說,時間長、成本高且復雜的治療情況對患者造成較大的生活壓力,從而發(fā)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3-4]。心理困擾指的是一種以焦慮、抑郁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不愉悅情感體驗[5]。首次IVF-ET失敗夫妻產(chǎn)生心理困擾容易造成惡性循環(huán),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以及再次妊娠[6]。所以,重視并處理首次IVF-ET失敗患者的心理狀況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研究主要以不孕女性為主,較少開展有關不孕不育夫妻為整體的研究?;诖?,本研究通過探討首次IVF-ET失敗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困擾現(xiàn)狀,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旨為臨床治療及護理提供干預依據(jù)。
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選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yī)院160對首次體外胚胎移植失敗夫妻為研究對象,其中女性年齡20~42(30.04±5.27)歲,男性年齡20~45(32.58±5.13)歲。(1)納入標準:①≥20歲;②符合IVF-ET適應證[7];③為首次采用IVF-ET;④自愿參加本次研究。(2)排除標準:①有認知功能障礙;②存在精神疾??;③近6個月內遭受重大心理創(chuàng)傷;④合并惡性腫瘤。本研究已獲得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2.1、調查工具(1)一般資料調查表。根據(jù)本次研究目的,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咨詢專家意見自行設計本次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年齡、文化程度、居住地、不孕時間、不孕類型。(2)簡易心理狀況調查表[8]。該量表主要反映的是個人焦慮、抑郁的情況,共10個條目,總分10~50分,10~15分表示心理無困擾,>15~21分表示心理有輕度困擾,>21~30分表示中度困擾,≥30分表示重度困擾。(3)心理彈性量表[9]。該量表共包含力量、堅韌性、樂觀性3個維度,共25個條目,0~4分依次表示“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值越高表示心理彈性越佳。(4)簡易應對方式量表[10]。該問卷共有20個條目,包含積極應對量表和與消極應付量表,分值為0~3分。其中積極應對總分為0~36分,消極應付總分為0~24分,分數(shù)越高則表示常采用該應對方式。(5)領悟社會支持量表[11]。該量表主要反映是個體的社會支持水平,總共10個條目,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3個維度,分數(shù)越高表示該方面的支持度越高。
2.2、質量控制 由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的專業(yè)人員向首次IVF-ET失敗的160對夫妻發(fā)放問卷,同時講解本次研究的目的以及意義,并統(tǒng)一指導問卷的填寫方式,本次調查采用匿名填寫方式。所有問卷當場發(fā)放、當場回收,回收時對所有問卷進行全面檢查,有遺漏及時提醒研究對象補充。共發(fā)放350份,有效回收320份,回收率為91.43%。
采用SPSS 22.0軟件分析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心理困擾得分與心理彈性、簡易應對方式、領悟社會支持得分間的相關性;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影響該人群心理困擾的因素。當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60對首次IVF-ET失敗患者及其配偶中,260例(81.25%)存在心理困擾,60例(18.75%)無困擾,且IVF-ET失敗患者的心理困擾得分高于配偶得分(P<0.05),具體量表得分見表1。
表1 首次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及配偶的心理困擾、心理彈性、簡易應對方式、領悟社會支持得分情況(分,±s)
表1 首次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及配偶的心理困擾、心理彈性、簡易應對方式、領悟社會支持得分情況(分,±s)
組別患者配偶t值P值例數(shù)160160心理困擾22.48±6.8119.57±6.383.945<0.001心理彈性27.58±6.3428.57±6.271.4040.161簡易應對方式積極應對22.37±5.2722.47±5.170.1710.864消極應付10.12±4.3110.25±4.220.2730.785領悟社會支持家庭支持21.44±3.8421.51±3.810.1640.870朋友支持19.24±3.9719.37±3.510.3100.757其他支持20.23±3.7720.34±3.570.2680.789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消極應付方式與心理困擾得分呈正相關,心理彈性、積極應對、領悟社會支持與心理困擾得分呈負相關(均P<0.05),見表2。
表2 160對首次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彈性、簡易應對方式、領悟社會支持得分與心理困擾得分的Pearson相關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年齡、不孕時間、不孕類型均是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困擾的影響因素(均P<0.05),見表3、表4。
表3 首次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心理困擾現(xiàn)狀單因素分析(分,±s)
表3 首次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心理困擾現(xiàn)狀單因素分析(分,±s)
因素年齡20~30歲>30~45歲文化程度高中(中專)及以下大專及以上居住地農(nóng)村城鎮(zhèn)不孕時間1.5~3.0年>3.0年不孕類型原發(fā)性不孕繼發(fā)性不孕例數(shù)6694 6298 7189 9169 7684心理困擾得分20.35±5.3523.98±7.8422.39±6.4822.54±7.0222.63±6.7122.36±6.8920.89±6.5524.58±7.1525.57±8.1619.68±5.59 t值3.2660.1360.2493.3925.148 P值0.0010.8920.8040.001<0.001
表4 首次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配偶心理困擾現(xiàn)狀單因素分析(分,±s)
表4 首次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配偶心理困擾現(xiàn)狀單因素分析(分,±s)
因素年齡20~30歲>30~45歲文化程度高中(中專)及以下大專及以上居住地農(nóng)村城鎮(zhèn)不孕時間1.5~3.0年>3.0年不孕類型原發(fā)性不孕繼發(fā)性不孕例數(shù)7585 6892 7189 9169 7684心理困擾得分18.44±5.9620.57±6.7519.50±6.1619.62±6.5419.35±6.0919.75±6.6118.61±5.9320.84±6.9718.12±5.8520.88±6.86 t值2.1030.1180.3942.1832.724 P值0.0370.9070.6940.0310.007
心理困擾得分為因變量,將上述分析中有差異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采用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年齡、不孕時間、不孕類型、消極應付方式均是共同影響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困擾的危險因素,而心理彈性、社會支持度是心理困擾的保護因素。見表5。
表5 160對首次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夫妻心理困擾現(xiàn)狀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不孕不育是指已婚成年男女已同居并有>1年正常性生活,且在無任何避孕措施的情況下懷孕失敗[12]。IVF-ET作為臨床上治療不孕癥的一種有效措施,已獲得臨床的廣泛認可,但由于遺傳、病理等因素造成了IVF-ET的成功率較低[13]。IVF-ET失敗患者多存在心理負擔問題,然而較少報道患者及配偶的心理困擾現(xiàn)狀[14]。因此,本研究對首次IVF-ET失敗的患者及配偶的心理困擾現(xiàn)狀進行調查,以期為臨床治療及護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jù)。
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心理困擾得分為(22.48±6.81)分,配偶心理困擾得分為(19.57±6.38)分,提示該人群普遍存在心理困擾問題,臨床護理應重視該人群的心理狀況。另有結果顯示,患者的心理困擾程度高于配偶,受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不孕癥的患者在心理上往往會產(chǎn)生自卑、孤獨、愧對家人的想法,普遍面臨著來自家庭、社會、經(jīng)濟及治療所帶來的重重壓力[15-16]。因此,心理困擾程度高于配偶,加之女性的卵巢儲備功能會逐漸下降,因此加重女性的心理困擾會更高[17]。為減少患者及配偶的心理困擾現(xiàn)狀,進一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影響該人群的影響因素,結果顯示,年齡、不孕時間、不孕類型、消極應付方式均是共同影響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困擾的危險因素,而心理彈性、社會支持度是心理困擾的保護因素。提示臨床上可根據(jù)上述因素予以對應的護理干預,且可多方面尋找有效的方式來提高心理彈性和社會支持度。隨著年齡的增加及不孕時間的加長,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困擾程度會加重,會擔心受孕概率,逐漸失去治療信心[18]。不孕類型是原發(fā)性不孕的家庭心理困擾會更高,可能因繼發(fā)性不孕家庭已有過妊娠經(jīng)驗,對IVF-ET治療更有信心,而從未有過妊娠經(jīng)歷的家庭長期不孕使雙方懷疑彼此的生育能力,夫妻感情受到嚴重影響,IVF-ET失敗則會加重雙方的困擾心理[19-20]。領悟社會支持得分高者,心理困擾程度越低,因不孕癥家庭在疾病的應激作用下難免會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困擾,而IVF-ET失敗會加重心理困擾程度,家庭、社會支持會幫助該人群緩解負面心理,更好適應并積極治療[21]。因此,醫(yī)護人員可對該人群建立豐富的社會性平臺,從而營造良好的病區(qū)氛圍,調動其與社會聯(lián)系、溝通的能力[22]。本研究顯示,消極應付方式也會增加不孕家庭的心理困擾,與康曉菲等[23]研究報道相似??赡苡捎贗VF-ET失敗后不孕家庭的壓力增加,面對助孕治療不積極或對于治療存在排斥感,進而對IVF-ET技術存在懷疑,因此,不會積極主動尋求社會、醫(yī)護人員的幫助,從而加重心理困擾[24-25]。此外,男性比女性更不善于尋求社會幫助,消極應付助孕治療,會加重其心理困擾[26]。本研究顯示,心理彈性是該人群心理困擾的保護因素,與既往研究[27]相符??赡芤驗楦咝睦韽椥缘幕颊呒捌渑渑紝Σ挥录懈叩倪m應能力,即使在首次IVF-ET失敗后仍相信該治療方式,進而積極尋找更多的社會資源,能盡快從助孕失敗事件中走出[28]。國外研究指出,患者經(jīng)3個月心理彈性干預后,顯著改變了其情況耗竭與困擾現(xiàn)狀[15]。因此,臨床上可通過開展心理咨詢室等心理資源以排除心理困擾的危險因素,或利用網(wǎng)絡平臺提高心理彈性,從而降低患者及配偶的心理困擾[29]。
綜上所述,首次IVF-ET失敗的患者及其配偶普遍存在心理困擾現(xiàn)狀,且受年齡、不孕時間等因素的影響,臨床上可基于本研究結果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案,以緩解該人群的心理困擾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