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鳳
心律失常是近年來比較常見的心臟疾病,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該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同時出現了年輕化的發(fā)病趨勢。心律失?;颊叩男呐K跳動節(jié)律以及頻率出現異常,進而產生心悸、暈厥以及頭暈等癥狀,甚至導致患者猝死。目前臨床抗心律失常藥物種類較多,在藥物療效方面差異較大,所以急需探尋效果確切且安全性良好的用藥方案。胺碘酮是心律失?;颊咧委熤械某S盟幬?對于改善心功能以及降低猝死風險有重要幫助。美托洛爾是一種β 受體阻滯劑,此藥物的負性肌力作用突出,在改善心功能以及降低竇房結自律性等方面有重要幫助[1]。本文分析對于心律失?;颊咴谥委熤新?lián)合應用胺碘酮與美托洛爾的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20 年1 月~2021 年2 月本院收治的74 例心律失?;颊?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7 例。觀察組男20 例、女17 例;年齡43~79 歲,平均年齡(59.7±6.5)歲;發(fā)病時間4 個月~9 年,平均發(fā)病時間(3.6±1.8)年;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16 例,Ⅲ級21 例。對照組男19 例、女18 例;年齡42~79 歲,平均年齡(59.6±6.5)歲;發(fā)病時間3 個月~9 年,平均發(fā)病時間(3.7±1.8)年;NYHA 心功能分級:Ⅱ級17 例,Ⅲ級2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n,)
注:兩組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胺碘酮治療,即給予胺碘酮片口服,0.2 g/次,3 次/d,結合患者的病情調整口服劑量,共計治療4 周。觀察組應用胺碘酮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胺碘酮用法用量同對照組;美托洛爾片口服,50~100 mg/次,2 次/d,共計治療4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經治療心悸等癥狀基本消失,NYHA心功能分級提升2 級,復查心電圖可見心律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有效:癥狀表現顯著改善,NYHA 心功能分級提升1 級,復查心電圖未見陣發(fā)性心動過速情況;無效:癥狀表現無變化,NYHA 心功能分級未改善以及心電圖結果仍然存在異常??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對比兩組治療前后QT 離散度,采用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③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血壓和HR 水平,血壓包括SBP、DBP。④對比兩組治療中的藥物不良反應,如低血壓、胃腸道反應、竇性心動過緩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30%,高于對照組的 83.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治療前后的QT 離散度對比 治療前,兩組QT 離散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QT 離散度(43.26±2.09)ms 低于對照組的(47.95±3.18)ms,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QT 離散度對比(,m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QT 離散度對比(,m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壓與HR 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SBP、DBP、HR 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SBP、DBP、HR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壓與HR 水平對比()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壓與HR 水平對比()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4 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41%,其中發(fā)生胃腸道反應1 例,竇性心動過緩1 例;對照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11%,其中發(fā)生低血壓1 例,胃腸道反應1 例,竇性心動過緩1 例。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214,P=0.643>0.05)。
心律失常是近年來發(fā)病率較高的心臟疾病,該疾病的發(fā)生對患者的健康與安全構成較大威脅,若未能妥善給予治療容易導致不良預后。心律失常的病理學特征包括組織復極彌散性異常升高、心肌細胞膜電位缺乏穩(wěn)定性以及心肌自律性異常升高等,該疾病的發(fā)生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影響,與此同時也會導致原發(fā)病進一步加重。目前胺碘酮是治療心律失常十分常用的藥物,此藥物能夠阻斷介導復極的相應鉀通道,進一步延長患者的心臟動作電位時程,與此同時還可增加患者心肌組織細胞有效不應期[2,3]。胺碘酮也是目前對于室上性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等患者進行治療的常用藥物,并且在陣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顫動等疾病預防中也具有確切療效,應用其他藥物治療無效的心房顫動、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以及陣發(fā)性心房撲動等患者通過給予胺碘酮治療,也可有效改善預后,避免持續(xù)性的心房顫動[4-6]。在對心律失?;颊哌M行治療中,其目標是糾正患者心臟存在的異常病理,恢復其生理狀態(tài)。通過給予胺碘酮治療能夠充分發(fā)揮多種藥理作用,有利于減少患者的心室顫動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在改善心功能方面有重要幫助。
美托洛爾的應用有利于對β 腎上腺素受體進行充分抑制,同時還可控制交感神經效應,緩解β 腎上腺素受體所誘發(fā)的心律失常。近年來藥理學研究發(fā)現[7-10],美托洛爾在應用中能夠對鈣離子內流進行充分有效的限制,幫助控制SBP 以及減少心輸出量,同時還可降低患者的HR 水平,特別是對兒茶酚胺等物質的過度大量釋放能夠充分發(fā)揮拮抗作用,從而可降低患者竇性自律性,對于預防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有重要作用,同時還可改善心肌電穩(wěn)定度[11,12]。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給予胺碘酮治療的同時加用美托洛爾進行治療,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30%,高于對照組的 83.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QT 離散度(43.26±2.09)ms低于對照組的(47.95±3.18)ms,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SBP、DBP、HR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聯(lián)合應用胺碘酮與美托洛爾更有利于提高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療效果。本研究中,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出現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患者的用藥耐受度良好。提示,胺碘酮與美托洛爾聯(lián)合治療對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確切,同時確保用藥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于心律失常患者應用胺碘酮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能夠有效改善臨床指標,提升治療效果并確保用藥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