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友,羅文奇,陳肖瑜,杜春平,黨裔武
皮膚黑色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 SKCM)是起源于黑色素細胞的惡性腫瘤,其具有高度侵襲性、早期易轉移等特點,導致SKCM患者預后不佳和病死率高[1]。因此,SKCM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尤為重要。紡錘體與著絲粒相關蛋白3(spindle and kinetochore associated complex subunit 3, SKA3)是SKA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員之一,其主要通過調節(jié)微管結合因子來維持有絲分裂期間染色體的精確分離,確保有絲分裂的生物學進程[2]。研究表明SKA3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SKA3過表達可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和侵襲,是預后不良的預測因素,其在乳頭狀甲狀腺癌[3]、乳腺癌[4]、肺癌[5]、肝癌[6]等腫瘤中高表達。目前,關于SKA3在SKCM中的文獻報道甚少。本文通過免疫組化法及公共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分析SKA3在SKCM中的表達、對預后的影響及其潛在分子機制,為進一步研究SKA3在SKCM中的診療、發(fā)生發(fā)展的作用機制提供線索和依據(jù)。
1.1 材料收集2017年1月~2021年2月廣西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存檔的43例SKCM根治性手術標本及其配對的正常皮膚標本,患者術前均未行放、化療或分子靶向治療。本實驗經廣西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免疫組化 采用免疫組化SP 9000法染色,SKA3抗體(稀釋比1 ∶400,bs-7848R,北京Bioss公司)。結果判讀:(1)按陽性細胞百分比計分:陽性細胞數(shù)<5%為0分,5%~25%為1分,26%~50%為2分,51%~75%為3分,76%~100%為4分。(2)按陽性細胞百分比計分:未著色為0分,淺黃色為1分,棕黃色為2分,棕褐色為3分。將兩項得分結果相乘:0~3分為陰性,4~12分為陽性。
1.2.2公共數(shù)據(jù)提取 從基因芯片表達數(shù)據(jù)庫(GEO)獲得SKCM組織中SKA3基因芯片的表達數(shù)據(jù)。篩選出3個數(shù)據(jù)集信息如下:GSE114445(16例SKCM和11例正常皮膚組織樣本)、GSE7553(82例SKCM和4例正常皮膚組織樣本)及GSE15605(58例SKCM和16例正常皮膚組織樣本)。
1.2.3數(shù)據(jù)分析 GEPIA(http://gepia.cancer-pku.cn)是基于TCGA和GTEx數(shù)據(jù)庫中的腫瘤和正常樣本進行基因表達的在線分析網站。GEPIA在線數(shù)據(jù)分析SKA3 mRNA在SKCM和正常對照組織中的表達差異。利用Linkedomics(http://www.linkedomics.org/login.php)在線數(shù)據(jù)網站篩選SKA3基因的共表達基因。DAVID(https://david.ncifcrf.gov/tools.jsp)數(shù)據(jù)庫對SKA3基因的共表達基因進行GO基因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String(https://string-db.org/)在線蛋白互作分析軟件分析SKA3蛋白上下游的關系。TISIDB(http://cis.hku.hk/TISIDB/)軟件分析472例SKCM組織的RNA測序數(shù)據(jù),分析SKA3表達與活化CD4+T細胞、不成熟B細胞、肥大細胞、Ⅰ型輔助T細胞以及效應記憶CD8+T細胞的相關性。
1.3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χ2檢驗分析SKA3蛋白表達與SKCM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單因素方差分析TCGA和GTEx數(shù)據(jù)庫中SKA3 mRNA在SKCM組和正常對照組間的差異。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SKA3 mRNA表達在GEO高通量芯片表達數(shù)據(jù)集腫瘤組和正常對照組間的差異。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檢驗比較SKA3高表達組和低表達組間的總生存期和無瘤生存期。Spearman相關分析篩選與SKA3共表達的基因,篩選標準為:P<0.05,r>0.4或<-0.4。Spearman法分析SKA3表達與免疫細胞浸潤的相關性。
2.1 TCGA和GTEx數(shù)據(jù)庫分析SKA3 mRNA在SKCM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患者預后的關系GEPIA數(shù)據(jù)庫顯示,與正常對照組相比,SKA3 mRNA在SKCM組織中明顯高表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PM中位數(shù)值:SKCM組=4.840,正常組=0.620,P<0.05,圖1)。通過GEPIA在線分析網站分析SKA3 mRNA與SKCM患者預后的關系,其中SKA3 mRNA高表達組與低表達組樣本各229例,生存分析結果提示,SKA3 mRNA高表達組SKCM患者的總生存期和無瘤生存期均顯著短于低表達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總生存期:HR=1.3,P=0.035;無瘤生存期:HR=1.3,P=0.018,圖2)。
圖1 TCGA和GTEx數(shù)據(jù)庫分析SKA3 mRNA在SKCM組織中的表達:TPM.每百條讀數(shù)轉錄本;*P<0.05
圖2 SKA3 mRNA表達與SKCM患者預后的關系:A.總生存期;B.無瘤生存期
2.2 GEO數(shù)據(jù)庫分析SKA3 mRNA在SKCM組織中的表達利用GSE114445、GSE7553、GSE15605三個數(shù)據(jù)集分析SKA3 mRNA在SKCM和正常對照組織間的表達差異。與正常組織(GSE114445:4.814;GSE7553:6.656;GSE15605:4.940)相比,SKA3 mRNA在SKCM中的表達均上調(GSE114445:5.119;GSE7553:8.473;GSE15605:6.05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圖3)。
圖3 GEO數(shù)據(jù)庫分析SKA3 mRNA在SKCM中的表達
2.3 SKCM中SKA3蛋白表達及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免疫組化法檢測43例SKCM組織和配對正常皮膚石蠟組織中SKA3蛋白表達,結果顯示SKA3蛋白在SKCM組織中的陽性率(55.81%)高于正常皮膚組織(2.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圖4)。SKA3蛋白表達水平與公共數(shù)據(jù)庫中SKA3 mRNA表達水平一致。χ2檢驗分析顯示,SKA3表達與患者年齡(P=0.018)、淋巴結轉移(P=0.004)、脈管內癌栓(P=0.034)相關,與患者性別、腫物直徑、Breslow厚度、Clark分期、神經侵犯無關(P>0.05,表1)。
AB
表1 SKA3表達與SKCM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2.4 SKA3共表達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Linkedomics數(shù)據(jù)庫中篩選獲得SKA3的共表達基因396個,其中呈正相關者有358個(P<0.05,r>0.4),呈負相關者有38個(P<0.05,r<-0.40)。GO基因富集發(fā)現(xiàn),SKA3基因編碼的蛋白主要定位于細胞質、紡錘體極、中心體、著絲點等上面;分子功能主要有蛋白質結合、ATP結合、DNA結合、蛋白激酶結合等;而生物學過程主要集中于細胞分裂、有絲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凝聚力、DNA復制等。KEGG信號通路主要為細胞周期、DNA復制、卵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p53信號通路等。
2.5 SKA3基因的上下游相關基因用String網站分析SKA3基因上下游相關基因的關系,得到相應的網絡圖(圖5)。PPI富集P值=1.0e-16,相互作用節(jié)點數(shù)10個,分別為SKA1、SKA2、BUB1B、CCNB1、SPDL1、BUB1、BOD1、NDC80、PLK1、CENPE。其中SKA1、SKA2及BUB1B蛋白與SKA3蛋白聯(lián)系最為密切(Score=0.99)。
圖5 SKA3基因與上下游基因的調控關系
2.6 SKA3與腫瘤免疫細胞浸潤的關系SKA3與活化CD4+T細胞的免疫浸潤水平呈正相關(r=0.386,P<2.2e-16),與不成熟B細胞(r=-0.255,P=2.06e-08)、肥大細胞(r=-0.248,P=5.2e-08)、Ⅰ型輔助T細胞(r=-0.256,P=1.87e-08)以及效應記憶CD8+T細胞(r=-0.246,P=6.58e-08)的免疫浸潤水平呈負相關(圖6)。
圖6 SKA3與腫瘤免疫細胞浸潤的關系:A.SKA3與活化CD4+T細胞的免疫浸潤水平呈正相關;B.SKA3與不成熟B細胞免疫浸潤水平呈負相關;C.SKA3與肥大細胞免疫浸潤水平呈負相關;D.SKA3與Ⅰ型輔助T細胞免疫浸潤水平呈負相關;E.SKA3與效應記憶CD8+T細胞的免疫浸潤水平呈負相關
高度侵襲性和易早期遠處轉移是SKCM的特征,SKCM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延長患者生存周期至關重要[7]。腫瘤的發(fā)生與細胞異常分裂密切相關,在有絲分裂中細胞通過雙極紡錘體分裂成兩個相同的子細胞。在這個過程中,精確的染色體分離依賴于染色體與動態(tài)微管尖端之間的牢固連接,SKA3是微管結合調控的關鍵,通過調節(jié)微管結合因子來維持有絲分裂期間染色體的精確分離[2]。SKA3在多種腫瘤中均過表達,據(jù)文獻報道SKA3基因在肺腺癌中表達上調,與患者年齡、性別、病理分期、N分期和M分期顯著相關[5]。本組通過分析公共數(shù)據(jù)庫TCGA、GTEx中的SKCM數(shù)據(jù)集以及GEO高通量芯片GSE114445、GSE7553及GSE15605三組數(shù)據(jù)集,均發(fā)現(xiàn)SKA3 mRNA在SKCM組織中表達上調。為進一步驗證生物信息學結果,本組免疫組化結果顯示SKA3蛋白在SKCM中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皮膚組織,且與患者年齡、淋巴結轉移、脈管內癌栓相關,提示SKA3可能是SKCM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因子。SKA3高表達組患者的總生存期和無瘤生存期均低于低表達組,提示SKA3高表達患者的預后更差。以上5個不同數(shù)據(jù)集的結果均提示,SKA3表達與SKCM患者的預后顯著相關。
功能富集分析結果顯示,SKA3基因編碼的蛋白主要定位于細胞質、紡錘體極、中心體、著絲點等上面;分子功能主要有蛋白質結合、ATP結合、DNA結合、蛋白激酶結合等;而生物學過程主要集中于細胞分裂、有絲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凝聚力、DNA復制等。KEGG信號通路主要為細胞周期、DNA復制、卵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p53信號通路等。研究表明,通過調控細胞周期依耐性激酶CDK2及p53蛋白磷酸化,SKA3可促進肝癌細胞的生長和遠處轉移[8]。Li等[9]研究發(fā)現(xiàn),SKA3通過調節(jié)Akt/GSK-3β軸心激活Wnt/β-catenin信號通路,促進膠質母細胞瘤腫瘤細胞的增殖和侵襲。SKA3還可以作為miR-455-3p的靶基因參與調控腎透明細胞癌的惡性進展[10]。王亞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SKA3在結直腸癌中高表達,敲減SAK3表達可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遷徙,這可能與抑制PI3K/Akt信號通路有關。同樣,Liang等[12]體外實驗也發(fā)現(xiàn)沉默SKA3可顯著抑制SKCM細胞的增殖、侵襲和上皮-間充質轉化,并誘導其細胞凋亡,沉默SKA3可降低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Akt抑制顯著逆轉SKA3過表達誘導的對SKCM細胞的致癌作用。以上證據(jù)提示,SKA3可能通過調控細胞周期和多種信號通路參與了惡性腫瘤的進展。本組前期實驗發(fā)現(xiàn)SKA3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表達上調,且與患者預后和腫瘤的免疫細胞浸潤相關[3]。本實驗通過分析SKA3與腫瘤免疫細胞浸潤的相關性,發(fā)現(xiàn)SKA3與活化CD4+T細胞呈正相關,與不成熟B細胞、肥大細胞、Ⅰ型輔助T細胞以及效應記憶CD8+T細胞呈負相關,這提示在SKCM中SKA3也可能與免疫細胞浸潤相關,為個體免疫治療提供了可能的分子靶點。然而SKA3促進腫瘤發(fā)生的分子機制仍需更深入的基礎實驗研究。
綜上所述,本實驗通過免疫組化染色結合公共數(shù)據(jù)庫測序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SKA3 mRNA和蛋白在SKCM中高表達。SKA3可能是SKCM的潛在診斷和預后分子標志物,對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可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SKCM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