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奇 江蘇省宜興市新芳小學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中小學“雙減”政策的貫徹與實施過程中,大量具體、繁重且復雜的工作都需由中小學班主任來落實。班主任是班級事務管理者、班集體建設指導者,是所有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家庭、學校、社會溝通的聯(lián)絡者,是促進和推動“雙減”政策全方位落地的不可替代的力量,由此可見,班主任在“雙減”的實施過程中地位特殊、責任重大。
所謂的“雙減”政策,即“減少作業(yè)負擔”和“減少校外培訓負擔”,是針對當前社會內卷嚴重而出臺的新政策,其根本目的在于讓教育回歸本真,從根源上重塑教育生態(tài)?!半p減”政策著眼于構建高質量現(xiàn)代化教育體系,凸顯學校的教育主陣地地位,從而實現(xiàn)良好教育生態(tài)的建設,既能使家長的焦慮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緩解,又能有效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班主任是班級的“大家長”,小學班主任既承擔著任課教師的任務,又承擔著維持班級秩序、對學生育人育德的重要使命。“雙減”政策實施以來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現(xiàn)實問題需引起我們關注。
“雙減”政策的實施,使得教學方法、作業(yè)設計及課后服務等隨之發(fā)生改變,然而部分班主任并未深刻意識到“雙減”產(chǎn)生的“連鎖反應”,片面地認為“雙減”政策更多的是針對學科教學,對班主任工作并未形成較大影響,這就導致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體系調整上的意識缺失。也有的班主任認為“雙減”政策著力減輕學生的負擔,這也意味著教師和班主任的負擔也會降低,卻未意識到其實質是要在課后服務及班級管理上做“加法”,作業(yè)量、作業(yè)時間雖然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整體教學目標卻依舊未變。由于班主任對“雙減”政策的認知偏差,導致當下班級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出現(xiàn)下滑。
管理方法決定了班級管理的整體質量。當下部分小學班主任的觀念較為陳舊,仍在采用傳統(tǒng)的管理手段,沒有遵循“雙減”政策的理念,未結合學生自身情況制定與其相適應的管理體系,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工具未得到應用,已經(jīng)很難滿足當代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如部分小學班主任仍在采用說教式管理,沒有做到和學生平等交流,缺乏“以情動人”和“以德服人”,管理方法老套、單一,學生無法在心理上產(chǎn)生共鳴,最終使得管理成效大打折扣。在管理工具上,部分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展開主要依賴于規(guī)章制度,在施行規(guī)章制度時,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本領,存在較強的機械性,即嚴格、單調地按照規(guī)章制度辦事,沒有考慮現(xiàn)實情況和學生的實際需求,以至于學生的可接受性不足,成為影響班級管理質效提升的重要因素。
家校合作是信息化背景下運用最為廣泛的管理手段之一,學生的管理不是班主任一個人可以搞定的事情,而是一個家庭、學校、教師等方面共同協(xié)作的過程。班主任是家校合作的關鍵主體,尤其是在“雙減”政策下,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班主任的工作也需要延伸到學生的課后服務工作中,這些工作包括學生的放下學、課后延時、線上家長溝通服務等,工作量更加巨大。然而,部分班主任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只在當學生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學習問題或者行為習慣問題時,才會與家長進行溝通,平時與家長交流的時間十分有限,更多的是詢問學生的課后學習、課后作業(yè)情況等,家校合作的整體質量不高。
“雙減”政策的出臺對當前教育的課堂教學、作業(yè)設計及課后服務指明了方向。作為新時期的小學班主任,要深刻學習領悟“雙減”政策,基于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狀況對班級管理體系進行全面優(yōu)化,讓整個班級風氣更加積極向上,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和諧輕松的班級氛圍中,在確保教學效果的同時,減少學生的學習負擔、生活負擔。
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先接納你、認可你,進而喜歡你、信任你、敬重你、喜歡你所教的內容,并將之轉化為能力、情感和價值觀念。因此,教育是一門內外結合、縱橫交錯的立體藝術,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創(chuàng)造空間。
要充分展現(xiàn)班主任管理藝術的深度,在思與行中,拓深對“雙減”理念的思考,感悟教書育人的使命。
首先,班主任要樹立正確的工作理念,深刻研究“雙減”政策提出的新要求、新標準,結合“雙減”政策的標準重新調整班級管理模式、方法。其次,班主任要深刻意識到“雙減”減的是學生負擔,增加的是教師的專業(yè)本領?!半p減”不僅需要切實保障教學質量,還需要注重對課后服務、班級管理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優(yōu)化,是一個做“加法”的過程,需要班主任在實踐中總結出更加優(yōu)質的工作路徑。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習的點燃者、困惑的點撥者、生命的點化者,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角色,因此,教師與學生課內外相處時要學會溝通、學會表達、學會換位思考。
“雙減”要求教師放手、放權,要求學生學會自律、自控,學會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要讓學生潛意識跳出固定型思維,走向成長型思維,這就要求教師要感染、熏陶、培養(yǎng)“明生”(明學、明標、明世)。總之要讓學生成為“雙減”最直接、最大的受益者。
從近些年小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許多班主任的教育管理理念較為陳舊。班主任應基于“雙減”政策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在班級層面,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我管理機會,秉持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方針,堅持以生為本。小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我意識,也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性。因此,在管理模式上,班主任不應過于強調所謂的規(guī)章制度,要信任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自我管理空間。
班主任要結合小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構建出系統(tǒng)化、流程化、結構化的班級管理體系,形成良好的班風。在作業(yè)方面,班主任可組織構建“一幫一”計劃,針對部分學生自我發(fā)展意識缺失、不愛學習、不愛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問題,班主任可以安排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輔導,班干部或者小組長進行監(jiān)督,并積極聯(lián)系父母。在日常班級管理方面,班主任可以建立“責任到人”制度,針對班級中一些衛(wèi)生打掃、值日問題,教師可以制定“班級值日表”,表中明確規(guī)定每一名學生的值日任務,明確學生的目標和職責,做到有的放矢。在課堂教學方面,班主任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做到恩威并施、樹立威信,又要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從而保持課堂紀律的穩(wěn)定。通過構建系統(tǒng)化的班級管理體系,保障教學活動、管理活動的梯度性展開,從而達到提升班級管理效率的目的。
小學班主任管理內容較為繁雜,在“雙減”政策下,為保障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班主任可以制定相應的教學管理評價表,就學生的值日情況、衛(wèi)生打掃、課堂表現(xiàn)、班級表現(xiàn)及課業(yè)交流活動等進行綜合評價。在日常班級工作中,班主任可利用信息技術將學生的值日情況、班會表現(xiàn)等情況記錄下來,并在學期前、學期中、學期末三個時段繪制相應的評價圖,對學生在班級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管理和教育。為保障評價機制的公平性,班主任可引導學生在群體中開展互評,或針對個人的綜合表現(xiàn)開展自評。在完成表格登記、學生評價搜集等工作之后,將各個環(huán)節(jié)所整理到的評價信息集中起來,對學生的班級管理參與情況、自我管理情況發(fā)起科學、正面的評價活動,對每個學生都投入相應的關注,以公平意識達成“公平管理”的高級目標,讓班級管理工作真正走向高效。
課后服務是“雙減”政策下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要貼合“雙減”政策的內涵,建立完整、有效的課后服務體系,真正落實減負增效。首先,班主任要從時間上做出合理安排,要根據(jù)小學生貪玩、率性、活潑的性格特征,將課后服務內容規(guī)劃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家庭作業(yè)完成時間,需要班主任發(fā)揮出自身的監(jiān)督作用和服務作用,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幫助學生高效地完成家庭作業(yè)。第二階段是針對課程教學,班主任通常兼任著學科教師的任務,針對學生課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班主任可以單獨開設一節(jié)時間較短的教學課程,讓學生的學習時間達到標準,確保學生在負擔減少的同時提升學習成效。而第三階段則是需要發(fā)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時間段,該時間段需要班主任針對學困生、優(yōu)等生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做到幫助學困生專項答疑,幫助優(yōu)等生發(fā)展綜合素養(yǎng)、收獲更多的知識。同樣,班主任也可以設計興趣小組,讓一些有興趣特長的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課后學習中來,通過課后服務體系建設,幫助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成,真正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最后,班主任要有效幫助家長解決學生放學后的接送問題、學習問題。課后服務可以作為班主任教學、管理的第二課堂,班主任要領悟課后服務的真諦,結合本班級的實際情況,做好課后服務的綜合管理、評價考核等,從根本上保障課后服務質量。
“雙減”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方聯(lián)動,充分發(fā)揮學校的主體育人作用,明確家庭、學校和社會各方的責任,建立健全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機制。
教師與學生家長應該是戰(zhàn)友、同盟軍,故教師可向家長群體借力、借智、借道,同時與家長相識、相知、相行,共同做孩子成長的護航人。
班主任要引導家長成為“雙減”政策的“神助攻”。要理解、接納、執(zhí)行“雙減”政策,做“雙減”政策創(chuàng)造性實施者。要讓家長教育理性回歸,從被動的、消極的教育“綁架”轉向主動的、積極的教育參與,從唯分數(shù)、唯升學轉向注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每個家庭都應當努力完成好家庭的使命,要做孩子理想的引領者、品格的鍛造者、習慣的培養(yǎng)者、閱讀的陪伴者。孩子正在成長過程中,家長應多關注與孩子的心靈溝通與行為互動,要在和諧輕松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給予孩子積極影響,要懂得和尊重孩子的成長節(jié)奏和規(guī)律,主動與學校和班主任協(xié)同聯(lián)動,共同給予孩子全面而健康的成長和教育環(huán)境。
學生的管理工作是一個協(xié)同、共育的過程。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與家長緊密聯(lián)系,家?;幽軐W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既能有效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又能提高教育管理質量。因此,在課后階段,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QQ等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就學生的學習問題、生活問題等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形成家校協(xié)同聯(lián)動管理機制。班主任也可以定期進行“家訪”,將學生在校內的情況告訴家長,共同商討解決對策。班主任和家長也可以通過校園網(wǎng)站上的“學生活動欄”“學生發(fā)展點滴”“班級主題活動”“照片展”等與家長進行互動。
班主任想要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一定要從自身出發(fā),在任何時候都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談舉止,提高對于自身的標準和要求,通過自身來為學生樹立一個積極的榜樣。首先,班主任要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再對學生開展思想教育。其次,班主任要在課下多與學生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不要給學生講空洞的大道理,而是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針對具體問題去尋找解決辦法和疏導方式,保證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再次,班主任要虛心接納學生提出的建議,學生可以匿名向班主任提出建議,班主任可以在課堂上對于一些建設性意見給予肯定,并且表明自己會虛心接受和改正,提高學生的歸屬感。
“雙減”背景下,要讓家長相信:沒有輔導班,沒有大量的作業(yè),學生照樣可以在學校學得好,考得好。這都需要班主任的身體力行。
首先,教師應轉變教育觀念,從學生那一個個獨特的生命出發(fā),遵循教育規(guī)律,樹立“立德樹人”“多元智能”的教育觀念,既要傳授學生知識,啟迪學生智慧,又要潤澤學生的生命,成全學生的成長。
其次,教師要提高備課實效,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細心選題,分層作業(yè),分層批改,分層過關,確保實效。
最后,要改變評價方式,遵循“多元智能”的理念,從學生的性格特點、特長愛好、人際關系、行為習慣等方面給予多維評價,對學生的成長進步、一點一滴的變化客觀評價,讓學生“看見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讓每一個學生都陽光自信,充滿成功感。
在“雙減”背景下,班主任要引導家長遵循國家的“雙減”政策,引導班級教師因材施教、分層作業(yè)、提高實效,引導學生緊跟教師的步伐,在學習上、心理上、能力上取得自己的成功,從而減輕這種“雙減”焦慮感。
以前,教師更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F(xiàn)在,教師需要全方位觀察、記錄學生的成長。“雙減”之后,教育評價的變革影響著小學低學段的育人培養(yǎng)方向,這就需要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特長和短板、人際交往能力等,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雙減”不僅減去了學生身上沉重的書包,還減去了學生身上各種無形的負擔。為了守護學生的快樂童年,班主任重任在肩。
賡續(xù)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涵養(yǎng)師德,做眼中有光、心中有愛的教師;解放思想,做順應發(fā)展、傳遞正能量的教師;提升自我,做不負時代、敢于突破的教師。在思與行中,拓深對“雙減”理念的思考,感悟教書育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