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導
(河南大學,河南 開封 475001)
公示語是指在對公眾進行指示、提示、警示的標語。我國的公示語翻譯研究起步較晚,但是研究成果卻頗為豐富,筆者在中國知網輸入“公示語翻譯”主題,相關的論文多達3459條,涉及的理論包括生態(tài)翻譯學、語用翻譯理論、互文性翻譯理論和修辭翻譯理論等。
從1994年到2004年間知網僅收錄3篇與之公示語翻譯相關的文章[1]。隨著我國國際化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學者將目光投向了公示語翻譯領域,自2005年至今,知網收錄的以公示語翻譯為主題的文獻多達2400多篇。
2005年9月,中國翻譯協(xié)會下發(fā)《關于開展開“完善城市公示語翻譯”活動的通知》,正式拉開了公示語英譯研究的序幕,作為我國國際交往中心的北京率先開展雙語標識規(guī)范活動,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籌辦更是將公示語英譯研究推向了高潮。
2013年我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lián)合發(fā)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以下簡稱為《規(guī)范》)。該規(guī)范解釋了各個公共服務領域公示語的術語和定義,并對典型的案例做了示范翻譯;申明了公示語譯寫原則、譯寫方法和書寫要求。
《規(guī)范》包括通則、交通、旅游、文化娛樂、體育、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郵政電信、餐飲住宿、商業(yè)金融等十個部分。該規(guī)范涉及領域齊全,譯文具有相當的權威性,但現(xiàn)實中的公示語英譯現(xiàn)狀并不理想,“one time cup”“slip carefully”等令人不知所云的錯譯、誤譯比比皆是,公示語英譯規(guī)范化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2001年我國清華大學胡庚申教授首次提出了生態(tài)翻譯(Eco-Translatology)概念,他認為翻譯就是“適應與選擇”,翻譯生態(tài)可以被喻為自然生態(tài),翻譯過程是以譯者為中心的適應與選擇過程[2],生態(tài)翻譯學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是至少包括了“生態(tài)學”(Ecology)和“翻譯學”(Translatology)的交叉學科。王暢[3]從語言、文化、交際三個維度分析了醫(yī)院公示語的英譯原則;商靜[4]以生態(tài)翻譯學理論為基礎科學評價了景區(qū)公示語翻譯質量。陳錦陽[5]以橫店影視城的公示語英譯文本為例,在分析誤譯的基礎上從語言、文化和交際三個維度對案例進行提升,截至目前,生態(tài)翻譯學理論已經被廣泛運用。
公示語譯寫之前,必須先清楚公示語的功能是什么?為什么要將其翻譯成其他文字?
公示語的目的是對公眾進行提示、行為規(guī)勸甚至限制命令,具有很強的語言功能和社會價值,規(guī)范的、有溫度的公示語能夠很好地展現(xiàn)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和跨文化交流水平。
交通領域的公示語可分為道路交通信息和公共交通信息,比如,與功能設施信息相關的公示語:收費站Toll Station,免費停車場Free Parking,公交車道Bus Lane,民航售票處Airport Tickets。
表示警示警告類型信息如道路施工Road work,連續(xù)彎路Curves Ahead等可以用名詞或者名詞性短語陳述,或者保持車距Keep Distance,注意野生動物Watch for Animals等動詞性短語。部分公示語可直接采用標志,比如,禁止鳴笛圖標和道路變窄圖標。
表示明確限令禁止的信息更多采用Do Not+V.,No+N.或者No+V.+ing格式表達:禁止酒后駕車Do Not Drink and Drive,禁止機動車駛入No Motor Vehicles,禁止超車No Overtaking。對特別強調的警示性公示語可以使用字母全部大寫的方式呈現(xiàn),例如停車讓行STOP。
指示指令信息一般譯寫為祈使性短語:保持車距Keep Distance,小心駕駛Drive With Caution,前方學校請慢行School Ahead//Slow Down,非機動車道行駛Non-Motor Vehicles Only。
在譯寫景區(qū)景點名稱時,常常會使用漢語拼音加英語的方式進行,比如,泰山Mountain Tai,少林寺Shaolinsi Temple,其基本原則是名稱的專名部分使用拼音,而后面的通名部分“山”“寺”則使用英文翻譯。但是如果有的翻譯已經深入人心則采用約定俗成的譯法,比如,長江Yangzi River。
《規(guī)范》第三部分規(guī)定屬于中國獨有的建筑形式樓、閣應該與專名一起使用漢語拼音拼寫,另外可以根據對外服務的需要加英文予以解釋,例如,滕王閣譯為Tengwangge Tower,愛晚亭為Aiwanting Pavilion。
相比交通領域,景點景區(qū)內的限令禁止類公示語較少用祈使句譯寫,而是加上了Please,例如,請勿吸煙Please Do Not Smoking,請勿依倚靠Please Do Not lean on Door,或者是No+名詞(No Photography)或者現(xiàn)在分詞形式(No Littering),表示嚴重危及生命安全的時候才使用Prohibited,比如,嚴禁攜帶爆炸物Explosive Strictly Prohibited。
商場里最常見公示語之一是與消費行為相關的標識,例如,收銀處Cashier,退換商品處Refunds and Exchanges,買一送一Buy One Get One Free,特價Special Offer,打八折20% Off。關于支付方式:現(xiàn)金支付Cash Only,接受支付寶支付Wechat Pay Accepted,接受銀聯(lián)卡支付UnionPay Accepted。
店名也有不同翻譯:花店Flower Shop,干洗店Laundry,書店Bookstore,食品店Food Store。樓層的翻譯大多使用簡寫:一樓(地上)1 F,負一樓B 1。
區(qū)別不同電梯:直梯Lift or Elevator,觀光電梯Sightseeing Elevator,貨梯Freight Elevator。
不同的洗手間:公共洗手間Restroom or Washroom or Toilet,而標示在具體洗手間入口的時候常常省略通名,只標示性別,男洗手間Men或者Gents,女洗手間Women or Ladies,殘疾人洗手間Disabled Only。
筆者認為可以將公示語翻譯錯誤類型大致分為以下幾種,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公示語翻譯錯誤類型
從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出發(fā),致使這些錯誤產生的原因可以歸為拼寫錯誤(例1)、格式錯誤(例2)、選詞錯誤(例3)等語言維度錯誤。
例4目的是號召大眾節(jié)約用水,所以不應該使用命令語氣,應加上Please使口吻更適合交際目的。老、弱、病、殘、孕座位(例5)是請?zhí)厥獬丝蛢?yōu)先乘坐的善意,但是Seats for Disabled既沒有概括完整的群體也在西方文化中形成了歧視,Priority Seats更符合文化適應原則。有些場合因為安全因素或者衛(wèi)生因素不允許寵物進入(例6),但《規(guī)范》通則認為只有當涉及公共生命財產安全時,才使用Forbidden或 者Prohibited[6],因 此 對 寵 物 來 說Forbidden顯得過于嚴重,No Pets或者Pets Are Not Allowed更能顯示文明的溫度。
語言維度的轉換元素包括語音、語義和語法,但是公示語在語言維度轉化的時候,最先被漏譯的就是語音方面的對等?!胺疾菀酪?,請君憐惜”韻腳明晰,讀之朗朗上口,典故“芳草”出自《離騷》,一個“君”字恭維了您的身份,疊字“依依”更讓人心生憐憫,一個有文化有修養(yǎng)的人如何會踐踏美好的事物?勸說公眾愛護花草的目的達到了。譯文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雖然言簡意賅,但是在語義上對等的是請勿踐踏,而且源文本押韻、疊音等因素消失了,建議譯寫為:Thanks for Your Grace,Keep off the Grass。
在用詞方面,我們常常遇到的困難是沒有對等的事物,比如,慶豐包子鋪譯寫為Qing Feng Steamed Stuffed Bun Shop,“慶豐”作為專名應該使用漢語拼音拼寫,但是“慶豐”是一個詞語,漢語拼音為Qingfeng;包子作為中國特有的食物也屬于專有名詞,應譯寫為Baozi;因為慶豐包子鋪不僅出售包子,還提供小吃、飯菜等,所以有飯館兒的意思,綜上建議慶豐包子鋪譯寫為:Qingfeng Baozi Restaurant。
在語法方面,《通則》有明確指示:可數名詞在表示處所公示語中應使用復數形式,觀光車乘坐點應譯寫為Sightseeing Buses,而觀光車實物應標記為Sightseeing Bus。用數字表示位置的時候數字放在名詞后面,如Gate 6;用方位詞表示位置時方位詞在名詞前面:South Gate。
公示語的交際目的主要包括對公眾進行單方面的信息提示提醒、行為勸說和限制。為了達到上述不同的交際目的譯者應該采取不同的譯寫策略。
以請勿吸煙為例,毫無疑問吸煙是不文明行為,粘貼在一般公共場所時主要表達提示提醒,可譯作No Smoking,粘貼在室內或者公共交通內時主要表達的是勸說意圖,所以“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或者“Please Do Not Smoking”更適應所處的環(huán)境生態(tài),但是加油站內的版本最好譯寫為Smoking Prohibited。
語言風格服務于交際目的,休閑類公共場合公示語的翻譯可以使用修辭手法以達到與原文本相似的藝術風格,但是由于交通安全領域語境的嚴肅性和環(huán)境的急迫性,譯寫風格應以簡潔為主,“司機一滴酒,親人兩行淚”在以警示警告為目的的交際氛圍下,只能譯為Do Not Drink and Drive。
總之,生態(tài)翻譯學認為只有達到特定交際目的翻譯才是適合的翻譯。從這個角度來說,交際維度高于語言維度和文化維度。
譯者是否需要在文化維度對公示語進行轉換呢?答案是肯定的?!爱惢焙汀皻w化”是譯者面對文化差異時選取的不同文化傾向。異化更傾向保留文化差異,向讀者展示異域文化;歸化更傾向消除文化差異,使讀者感受不到文化沖突。例如,Baozi是異化,Steamed Stuffed Bun是歸化,二者各有利弊。
不論是異化還是歸化都要為完成公示語的交際目的服務,而公示語英譯的服務對象是母語為英語的讀者,所以應該使用他們習慣的表述方式,也就是歸化傾向。例如,消防應急面罩對應的是Fire Mask,否定格式未成年人不得入內對應的是肯定表達Adults Only,肯定格式請保管好您的個人物品對應的是否定格式Please Do Not Leave Your Personal Belongings Unattended,血液中心暗喻為Blood Bank等,雖然多有不同,但是應該選擇適應目的語文化生態(tài)的歸化傾向。
公示語在文化維度的轉換還包括對詞匯的選擇。筆者認為如果該詞匯表示具體實物的時候應該傾向于異化處理,因為物體本身可以釋義。比如,《紅樓夢》里的瀟湘館,瀟湘館因院內多湘妃竹而得名,所以Bamboo Lodge比Naiad House更合適;但是當詞匯所表示的是延伸義的時候,歸化更能幫助讀者理解,比如賈寶玉住的怡紅院,紅色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象征著尊貴、喜慶,但是在西方文化里紅色通常與血腥關聯(lián),故而House of green delights比Happy Red Court更能適應目的語文化生態(tài)。
一個城市的公示語翻譯水平能夠直觀地體現(xiàn)該城市對外交流水平、文化軟實力水平、文化傳播水平、城市形象和國際化程度,因此,應該提高公示語翻譯戰(zhàn)略高度,在智力、財力方面加大投入非常有必要。
公示語翻譯過程除了涉及譯者,還包括原作者、讀者、委托者等多個因素。同時,翻譯不僅僅是語言之間的轉換,更涉及交際、文化與社會等更廣闊的層面[7]。阻礙譯寫的原因包括譯者翻譯素質導致的錯誤,比如也包括源文語義不明導致的歧義,或者受眾文化背景差異而導致的誤解,甚至是委托方監(jiān)管不到位而導致的失誤等。
在技巧上,譯者要不斷提升素質,從語言、文化、交際三個維度進行對等轉換;在時間上,公示語譯寫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譯寫成果要接受社會的優(yōu)勝劣汰;在評價上,對譯寫成果的評價應該是全方位的,包括除了譯者的反思、委托者的評價之外,更重要的是受眾的反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