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君,竇君霞,鄭文軒,梅麗華,孟寧,于曉涵,韓坤宸,馬金克,李銳定,李全陽,
(1.廣西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廣西南寧 530004;2.泰山職業(yè)技術學院生物技術工程系,山東泰安 271000)
從健康走向衰老是生物體都會經歷的復雜過程。促成衰老的諸多復雜因素可歸結為內部個體遺傳因素和外部環(huán)境因素,而飲食則被認為是關鍵的環(huán)境因素之一。飲食中的蛋白質營養(yǎng)能夠通過調節(jié)機體總能量攝入、生長發(fā)育、肥胖以及代謝疾病的發(fā)生,影響機體的健康狀況,因而受到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已有研究證明利用飲食中不同的蛋白質營養(yǎng)方式對動物及人體進行干預具有調節(jié)血糖、改善生殖狀態(tài)、降低疾病發(fā)病率以及促進代謝健康等功效。此外,相關研究表明,通過調節(jié)蛋白質與碳水的比例能夠有效促進健康長壽。Le Couteur 等通過小鼠實驗證明了低蛋白高碳水飲食與健康長壽有關;Dorling 和Caro 等發(fā)現低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以及低脂肪飲食能夠改善小鼠的健康,延長其壽命;Richardson 等發(fā)現在早衰小鼠中,限制飲食中的支鏈氨基酸水平能夠促進代謝健康,并且在生命之初就遵循這種飲食方式的雄性小鼠壽命延長了30%。以上研究表明,調節(jié)飲食中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比例可作為促進健康長壽的一種干預措施。
雖然高蛋白飲食可用于實現減肥并改善肌肉功能和質量,但有研究發(fā)現高蛋白質飲食會給疾病風險人群帶來許多不良效果。長期蛋白質攝入過多,會產生有害的含氮廢物,造成腎臟負擔。有綜述性研究提出,降低蛋白質消耗量與更低的死亡率和糖尿病發(fā)病率有關。并且越來越多前瞻性臨床試驗表明,高蛋白飲食可能與胰島素抵抗、糖尿病、肥胖和高死亡率之間存在關聯。因此關于飲食中蛋白質的營養(yǎng)方式仍然是個具有爭議的問題。這些研究體現了蛋白質營養(yǎng)方式的重要性,但沒有提及以長壽為導向的蛋白質營養(yǎng)理想模式。
廣西長壽地區(qū)具有獨特的飲食模式,該地區(qū)的長壽現象與其日常飲食密不可分。課題組前期調查研究發(fā)現,廣西飲食模式具有明顯的低蛋白含量的特征,該飲食模式當中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為1:4。對該飲食模式進一步調查分析,探索動物在長壽飲食模式指導下的蛋白質營養(yǎng)方式的健康狀況,也許有助于理解該蛋白質營養(yǎng)方式在健康長壽中扮演的角色。為此本研究將分析借鑒廣西長壽老人飲食熱量和營養(yǎng)素供應比例,以該長壽飲食模式下的蛋白質供給方式為干預因子。在保持各試驗組熱量和脂肪攝入穩(wěn)定基礎上,以梯度擴大研究范圍,將小鼠飲食中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作為調控方法,設計不同的蛋白質營養(yǎng)飼喂方式,探究長壽飲食模式指導下的低蛋白質飲食對抗衰老的作用,以期為長壽飲食模式下的蛋白營養(yǎng)方式提供理論依據。
72 只8 周齡C57/BL 小鼠(雌雄各半)北京斯貝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號:SCXK(京)2019-0010,試驗動物倫理審查批準號:2022-GXU-009);標準飼料、試驗組飼料 符合GB 14924.3-2010《試驗動物配合飼料營養(yǎng)成分》并按照要求的營養(yǎng)成分配比制造,江蘇協同生物有限公司;D-半乳糖 上海麥克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葡萄糖飲品 吉林天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多聚甲醛 賽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DA 試劑盒、TAOC 試劑盒、HE 染色液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4%多聚甲醛 河北博海生物工程開發(fā)有限公司。
Morris 水迷宮設備 上海欣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Pico17 低溫冷凍離心機 美國Thermo 公司;立式高壓滅菌鍋 上海三申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超凈工作臺 蘇州安泰空氣技術有限公司;TG16W 微量高速離心機 長沙平凡儀器儀表有限公司;DNP-9082BS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 上海新苗醫(yī)療器械制造有限公司;CKX41 倒置顯微鏡 日本Olympus 公司;Leica EG1160 石蠟包埋機、Leica 1020 自動脫水機、Leica RM2235 石蠟切片機 德國Leica 公司。
1.2.1 飼料設計與制備 本試驗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在控制能量不變的情況下結合GB14924.3-2010,以Ain93 標準飼料為基底,以玉米淀粉、麥芽糊精、酪蛋白、L-胱氨酸、蔗糖、纖維素、豬油、混合維生素V10037、混合礦物質S10022G、酒石酸氫膽堿為配置原料,分別制成脂肪均占熱量供能比25%,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供能比(protein/carbohydrate)分別為P/C=1/2 的高蛋白飼料(P 供能25%,C 供能50%),P/C=1/3 中蛋白飼料(P 供能18.75%,C 供能56.26%),P/C=1/4(P 供能15%,C 供能60%)和P/C=1/5(P 供能12.5%,C 供能62.5%)的低蛋白飼料的四種試驗組飼料。
1.2.2 動物分組及處理 72 只8 周齡小鼠適應性喂養(yǎng)一周后,隨機分為6 組,雌雄各半,每組12 只。分別為:D-gal+P/C=1/2 組、D-gal+P/C=1/3 組、D-gal+P/C=1/4 組、D-gal+P/C=1/5 組、衰老對照組、年輕對照組。在試驗期間,每只小鼠每日頸背部皮下注射150 mg/kg 的D-gal 溶液8 周,年輕對照組小鼠不間斷每日頸背部皮下注射8 周相應體積的生理鹽水。D-gal 的注射劑量和時間參考多篇文獻確定。于SPF 級動物房飼養(yǎng)試驗小鼠,晝夜12/12 h 循環(huán)光照,環(huán)境溫度(22±1)℃,相對濕度60%,自由飲水飲食,每7 d 記錄一次體重,造模的同時,每只小鼠以3 g 為基準,不同試驗組投喂對應飼料。
1.2.3 Morris 水迷宮試驗 Morris 水迷宮系統是由一個高50 cm、直徑為120 cm 的圓形水池及一個平臺、自動圖像采集和處理系統組成的測試設備,廣泛應用于研究與空間學習和記憶相關的大腦區(qū)域的功能評價,水迷宮試驗于飲食干預開始后第8 周開始,方法參照[23?24]文獻進行。整個實驗為期6 d,試驗前5 d 進行定位航行試驗,第6 d 進行空間探索試驗。定位航行測試是對小鼠水迷宮學習和信息記憶能力的獲取水平衡量,每天訓練4 次,使小鼠分別從四個象限的入水點處面朝池壁進入水中,追蹤小鼠從觸水至找到并站立于水中隱蔽的平臺之上所用的時長,即逃避潛伏期,若小鼠入水后歷時60 s 未找到平臺,則將小鼠從水中緩緩拉上平臺,讓其在平臺上觀察學習10 s,準備進行下一次訓練;追蹤和記錄其潛伏期,空間探索試驗是測試小鼠在學習尋找平臺5 d后,將隱藏在水下的平臺撤掉,所有小鼠固定從任意選擇的同一入水點進入水中,追蹤其在原平臺位置停留的時間和穿越原平臺所在區(qū)域的次數。
1.2.4 抗氧化指標的測定 行為學試驗結束之后,所有小鼠禁食但不禁水12 h,稱量并記錄體重,乙醚麻醉后,眼球取血,于冰上解剖迅速取出肝組織,在9%生理鹽水中漂洗,經濾紙吸干殘余水分,稱重后記錄數據,并迅速保存于?80 ℃冰箱。測定當天,取出肝組織,準確稱取檢測所需組織重量,加入重量4 倍體積的生理鹽水,在冰水浴中機械勻漿,制得肝組織勻漿液,4 ℃、12000 r/min 條件下離心5 min,取上清液測定MDA 和T-AOC 含量。
1.2.5 腦組織切片 同上操作取得全腦,稱重后固定在4%多聚甲醛中24 h 以上,脫水處理并以軟、硬石蠟進行包埋,接著用石蠟切片機對樣品切片,在水浴鍋中展片,再用蘇木素-伊紅染液染色,脫水后中性樹膠封片,CKX41 倒置顯微鏡(400×)觀察HE 染色顯示的海馬區(qū)形態(tài)學特征。
1.2.6 健康綜合指數評分方法建立 主成分分析是對多個變量間相關性進行考察的一種多元統計方法,將原來眾多具有一定相關性的指標降維處理成一組新的無相關性的綜合指標的數據分析方法。通過分析具體情況,本研究選取了T-AOC、MDA、體重變化量及目標象限停留的時間這4 種指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各項指標進行評分,以精確反映每項指標對健康的影響作用效果,形成CHS。具體做法是首先利用R 語言的SCALE 函數對研究所得數據進行標準化,然后進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結果假設如表1 所示:
表1 主成分分析結果Table 1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sults
累積解釋度達到85%(假設m>0.85)即為最適宜,進而確定主成分數。則CHS 公式如下:
式中:x表示各試驗組小鼠指標進行標準化后的取值;a為各組第一主成分值;b為各組第二主成分值;c為各組第三主成分值d為各組第四主成分值;v為樣本在各主成分的方差解釋度;m為樣本在個各主成分下的累計方差解釋度。
體重作為衡量機體生長的一項指標,常用于反映機體的健康狀況。由表2 可知,試驗進行8 周后,各組小鼠體重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衰老對照組和年輕對照組體重增加量最多,分別增加了2.11和2.26 g(<0.05),可能是由于衰老對照組代謝減緩,未消耗的熱量儲存在小鼠體內導致體重上升,年輕對照組小鼠代謝高食欲好,導致體重增加較多。高蛋白飲食組P/C=1/2 組和中蛋白飲食組P/C=1/3 組小鼠體重分別增加了1.72 和0.58 g。兩組低蛋白飲食P/C=1/4 組和P/C=1/5 組小鼠隨著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的上升體重也增加,分別為0.68 和1.45 g(<0.05)。說明廣西長壽飲食模式下的P/C=1/4 低蛋白飲食對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生長發(fā)育沒有不良影響,沒有導致體重下降和營養(yǎng)不良,且相對高蛋白飲食會減緩體重增加,導致維持小鼠體重穩(wěn)定的良好效果。各組間初始體重無顯著差異,組間最終體重差異也不顯著。Simpson 等發(fā)現當蛋白質過低時,小鼠會出現補償性飲食行為,即出現類似暴食的行為,用增加攝食總量來滿足所需的蛋白質,同時高碳水飲食也意味著更高熱量,本研究認為P/C=1/5飲食組小鼠體重上升較多為同樣原因。
表2 廣西長壽飲食模式下的蛋白質營養(yǎng)方式對D-gal 致衰老小鼠體質量的影響Table 2 Effects of protein nutrition strategy under Guangxi longevity diet pattern on body weight of D-gal induced aging mice
表3 顯示在5 d 定位航行試驗中,各組小鼠逃避潛伏期的變化情況。第1 d 定位航行試驗當中,衰老對照組逃避潛伏期時間最長。各組小鼠的逃避潛伏期隨著訓練時間延長均明顯縮短,但衰老對照組小鼠第5 d 的逃避潛伏期仍然較長,第5 d 與第1 d 對比,衰老對照組逃避潛伏期縮短125.75%,年輕對照組逃避潛伏期縮短193.49%,P/C=1/2 組和P/C=1/3 組逃避潛伏期分別縮短173.50%和148.51%(<0.05)。低蛋白飲食P/C=1/4 組和P/C=1/5 組分別縮短232.05%和180.16%(<0.05),接近于年輕對照組。逃避潛伏期下降程度大于衰老對照組。張丹丹等研究發(fā)現,連續(xù)42 d 腹腔注射40 mg/kg 大蒜素使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逃避潛伏期下降了98.68%。相比較而言,本研究中廣西長壽飲食模式下的低蛋白飲食組下降程度更大些,低蛋白飲食P/C=1/4 組和P/C=1/5 組進步為明顯,說明該組小鼠學習記憶能力突出。表明廣西長壽飲食模式下的較低蛋白飲食結構具有改善學習記憶的能力。
表3 廣西長壽飲食模式下的蛋白質營養(yǎng)方式對D-gal 致衰老小鼠在水迷宮中逃避潛伏期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protein nutrition strategy under Guangxi longevity diet pattern on escape latency in D-gal induced aging mice in water maze
各組小鼠在平臺象限內的運動情況路線見圖1??梢悦鞔_看出年輕對照組小鼠有向目標象限運動的趨勢,且相比衰老對照組在目標象限稍有停留,并穿越了平臺。與年輕對照組相比,低蛋白飲食組P/C=1/4 組與P/C=1/5 組小鼠多在目標象限內運動,且在目標象限內運動的路程和停留時間更長,穿越平臺次數更多。此外,P/C=1/4 組小鼠穿越平臺次數比P/C=1/5 組略多。衰老對照組小鼠入水后僅圍繞入水象限運動,沒有穿過平臺,在目標象限內的運動路程和停留時間均低于實驗組,表明衰老對照組小鼠在前5 d 的定位航行試驗中強化學習記憶的效果較差。與衰老對照組相比,P/C=1/2 組和P/C=1/3 組小鼠在目標象限內的運動路程和停留時間都有所增加,且多次穿越平臺,但低于低蛋白飲食組P/C=1/4 組與P/C=1/5 組。說明低蛋白飲食對改善衰老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有效果。有關量化統計結果見圖2。
圖1 空間探索試驗各組小鼠典型路線Fig.1 Typical routes of mice in each group in the space exploration experiment
圖2 廣西長壽飲食模式下的蛋白質營養(yǎng)方式對D-gal 致衰老小鼠水迷宮試驗的影響Fig.2 Effect of Guangxi longevity diet pattern on water maze test of D-gal induced aging mice
由圖2 可知,與年輕對照組相比,衰老對照組小鼠逃避潛伏期較長、穿越平臺次數、目標象限停留時間及目標象限路程均有所下降(<0.05)。與衰老對照組相比,低蛋白飲食P/C=1/4 組逃避潛伏期顯著下降101.13%(<0.05),該組穿越平臺次數、目標象限停留時間和目標象限運動路程分別提高了98.16%、170.27%和98.30%(<0.05)。高蛋白飲食組P/C=1/2 組和中蛋白飲食組P/C=1/3 組與衰老對照組相比,逃避潛伏期均有縮短,其中P/C=1/2 組有顯著性差異;目標象限停留時間、穿越平臺次數也均有增加,但無顯著性差異(>0.05);目標象限路程增加,其中P/C=1/2 組具有顯著性差異(<0.05)。低蛋白飲食組P/C=1/5 組小鼠逃避潛伏期與衰老對照組相比縮短31.38%(>0.05),穿越平臺次數和目標象限停留時間以及目標象限運動路程均低于其他試驗組。因此認為本試驗的P/C=1/4 組低蛋白飲食結構能夠較好地維持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并有效逆轉了衰老小鼠學習記憶能力下降的程度,還發(fā)現當飲食中蛋白質比例過低,達到P/C=1/5時,小鼠的認知能力沒有提升反而減退。
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常用Morris 水迷宮試驗進行評價,王興會等研究發(fā)現連續(xù)4 周低脂飲食,能夠使定位航行試驗中的大鼠逃避潛伏期比正常飲食組縮短46.24%。陳克成等探究發(fā)現,連續(xù)6 周皮下注射100 mg/kg 鹿腦小分子活性肽使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穿越平臺次數上升49.72%。胡祖林等連續(xù)8 周攝入20 g/kg 的血人參提取物,發(fā)現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逃避潛伏期比模型組下降了48.67%。本研究中P/C=1/4 組經過連續(xù)8 周的飲食干預后顯著縮短了小鼠的逃避潛伏期(<0.05),提升了穿越平臺次數,目標象限停留時間和運動路程。比較而言,本研究的飲食干預不需要控制攝食量,易于實施且效果顯著,因此在對提高衰老小鼠學習記憶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較優(yōu)勢。
各種抗氧化物質和抗氧化酶等構成的總體抗氧化水平可用T-AOC 水平體現,可反映機體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從圖3A 可以看出,衰老對照組肝臟TAOC 水平顯著低于年輕對照組(<0.05)。低蛋白飲食P/C=1/4 組和P/C=1/5 組肝臟T-AOC 水平與衰老對照組相比,分別升高224.82%和172.26%(<0.05),與年輕對照組相比,分別升高85.41%和55.42%(<0.05)。高(P/C=1/2)、中(P/C=1/3)蛋白飲食組肝臟T-AOC 水平相對衰老對照組有顯著上升,分別為91.06%和102.19%(<0.05),與年輕對照組相比肝臟T-AOC 水平有上升,但不顯著(0.05)。溫奇龍等研究發(fā)現連續(xù)灌胃35 d 2.1 mg/mL 扶芳藤總三萜使致衰小鼠肝組織中T-AOC 含量提高87.23%(<0.05)。鄧洋等報道連續(xù)6 周灌胃劑量為10 g/kg的苦蕎茶能使D 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肝組織的T-AOC 水平顯著上升181%?;诖?,相比之下,認為本研究的蛋白營養(yǎng)施策方式能夠較好地減輕D-半乳糖誘導的肝臟氧化損傷,也較好地維持了機體內環(huán)境活性氧的動態(tài)平衡。
圖3 廣西長壽飲食模式下的蛋白質營養(yǎng)方式對D-gal 致衰老小鼠肝組織T-AOC 水平、MDA 含量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protein nutrition strategy under Guangxi longevity diet pattern on MDA content of T-AOC level in D-gal induced aging mice liver
MDA 是體內脂質D-gal 過氧化的代謝產物,含量過高會加劇細胞膜損傷,MDA 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機體脂質過氧化水平。由圖3B 可知,與年輕對照組相比,衰老對照組小鼠肝組織MDA 含量顯著上升129.81%(<0.05),表明致衰老小鼠機體內的脂質過氧化水平升高。低蛋白飲食P/C=1/4 組和P/C=1/5 組與衰老對照組相比肝組織MDA 含量均有明顯的下降,分別為213.33%和129.09%,與年輕對照組相比肝組織MDA 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不顯著。低蛋白飲食P/C=1/4 組與高蛋白飲食P/C=1/2 組相比肝組織MDA 含量顯著下降了108.60%(<0.05)。據報道,連續(xù)灌胃42 d 200 mg/kg 蕪菁中性多糖使D-半乳糖(D-gal)致衰老模型小鼠肝組織中MDA 含量下降93.27%。連續(xù)49 d 灌胃50 mg/kg維生素E 使D-半乳糖所致小鼠衰老模型小鼠肝組織中MDA 含量下降103.82%,均低于本研究中低蛋白飲食組的效果。表明較低低蛋白飲食可降低Dgal 致衰老小鼠肝組織脂質過氧化水平,尤其在P/C=1/4 組中脂質過氧化水平降低的效果更加明顯。
海馬區(qū)是腦組織邊緣系統的一部分,直接參與學習記憶過程。CA1 區(qū)與海馬區(qū)生理功能的發(fā)揮密切相關,對外界病理因素最為敏感,也是病理變化最早出現的部位,所以海馬CA1 區(qū)常作為腦損傷研究的一個典型區(qū)域。圖4 是本試驗小鼠海馬區(qū)域的切片顯微結構,觀察海馬切片圖可知,年輕對照組海馬CA1 區(qū)錐體細胞有3~4 層,排列整齊,細胞形態(tài)完整,核仁清晰。與年輕對照組相比,低蛋白飲食P/C=1/4 組小鼠海馬CA1 區(qū)錐體細胞有5~6 層,排列更為緊密整齊,細胞形態(tài)和結構較完整,核仁清晰,神經細胞數量增多,細胞凋亡及核固縮現象極少。衰老對照組海馬CA1 區(qū)錐體細胞排列相對疏松散亂,層次不清,且錐狀體細胞明顯較少。與衰老對照組相比,高蛋白飲食組P/C=1/2 中蛋白飲食組P/C=1/3 小鼠以及低蛋白飲食P/C=1/5 海馬CA1 區(qū)錐體細胞排列整齊,細胞形態(tài)結構較完整,邊界清晰,少見核固縮,海馬CA1 區(qū)錐體細胞有3~4 層,狀態(tài)更接近年輕對照組,但未見如P/C=1/4 組一樣的明顯錐狀體細胞豐富狀態(tài)。陳燏發(fā)現活性肽-N 對減緩衰老小鼠海馬CA1 區(qū)細胞神經元變性、壞死和凋亡的發(fā)生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比較而言,廣西長壽飲食模式下的蛋白質營養(yǎng)方式也具有預防衰老小鼠腦組織海馬區(qū)損傷的作用。
圖4 廣西長壽飲食模式下的蛋白質營養(yǎng)方式對D-gal 致衰老小鼠海馬區(qū)的影響(400×)Fig.4 Effects of protein nutrition strategy under Guangxi longevity diet pattern on hippocampus of D-gal induced aging mice(400×)
為了能夠綜合性地、量化地表征不同蛋白質營養(yǎng)方式對試驗動物衰老狀況的影響作用,根據多元統計分析理論,提出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對上述各組試驗動物的檢測結果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見表4。
以表4 所得結果,通過公式1,求得各試驗組各小鼠樣本(以S表示)綜合健康評分(CHS),具體結果見表5。
表4 主成分分析結果Table 4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sults
由表5 結果可知,本研究通過主成分分析、綜合健康評分等分析手段,量化表征出了每組小鼠健康狀況的具體優(yōu)劣程度。取各組的CHS 均值,這個均值就可以體現不同組別的總體健康水平,比較其數值大小就能夠給出優(yōu)劣順序,這樣6 組試驗動物的綜合健康指數均值由高到低的排序為:P/C=1/4 組>P/C=1/5 組>P/C=1/3 組>年輕對照組>P/C=1/2 組>衰老對照組(見表5)。分析還發(fā)現,在食物中蛋白質比率由高到低的變化過程中,試驗鼠的綜合健康評分均值有一個由逐步升高,之后達到峰值,而后降低的變化規(guī)律。P/C=1/2 和P/C=1/3 飲食組的小鼠單項指標和綜合健康評分均值逐漸上升,在P/C=1/4 時達到最高峰值,P/C=1/5 組的綜合健康評分均值又落后于P/C=1/4 組,有一個逐漸下降的情況,反觀最高峰值P/C=1/4 的狀態(tài)所對應的具體指標,發(fā)現此時試驗鼠體質量維持相對穩(wěn)定(表2),在水迷宮中逃避潛伏期最短(圖2),提示該組試驗鼠具備較好的學習記憶能力;該組的T-AOC 水平最高且MDA 含量下降明顯(圖3),說明該比例下的低蛋白質飲食干預能有效抑制脂質過氧化水平,維持機體健康;該組的海馬區(qū)細胞核仁清晰,保持了完整的結構形態(tài),神經細胞數量增多也說明了小鼠腦健康狀態(tài)良好(圖4)。
表5 各試驗組小鼠健康綜合評分(CHS)結果Table 5 Comprehensive health score of experimental mice groups
本研究設計了4 種比例的蛋白質營養(yǎng)方式,采用D-gal 致衰老小鼠進行了對比探究,結果發(fā)現廣西長壽飲食模式下的低蛋白飲食P/C=1/4 組小鼠體重維持相對穩(wěn)定,水迷宮試驗顯示該組的小鼠學習記憶能力最好,肝組織T-AOC 活力、MDA 含量的測定結果也表明,低蛋白飲食P/C=1/4 組的飲食對小鼠抗衰老效果最好,腦切片研究顯示低蛋白飲食P/C=1/4組飼料對D-gal 致衰老小鼠海馬CA1 區(qū)的保護作用優(yōu)于高(P/C=1/2)、中蛋白飲食組(P/C=1/3)或低蛋白飲食P/C=1/5 組。綜合研究結果,構建綜合健康評分,表明隨著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下降,各指標呈現逐步趨優(yōu)然后達到峰值,而后又出現劣化的特征。還發(fā)現當P/C=1/4 時,抗衰老效果最優(yōu)(綜合健康評分均值最高)。研究成果將對豐富人體膳食的營養(yǎng)理論、促進飲食健康和長壽具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