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丹
(福建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在服裝設計中,面料作為服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服裝的款式、風格和工藝等有著很大的限制。二次設計后的面料,可減少原面料本身所帶來的局限性,增加面料的豐富感、趣味性。同時面料對于服裝整體而言,也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尤其在禮服及高級定制設計中,對于面料的要求更為嚴格,需同時兼顧肌理、面料性能、禮服廓型及精美的視覺效果等,面料再造在其中成為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如刺繡、鏤空和扎染等。面料的表現手法及應用方式逐漸多樣化,且在禮服設計中,面料再造的形式及效果變化萬千,因此,從“面料再造在禮服設計中的應用研究”方面進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所謂“面料再造”,是以設計的需要對成品面料進行再次加工,使其具有獨特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效果,加工的方式可以是多種面料的結合設計,也可以是單獨一種面料的再設計。在服裝設計中,款式、面料、色彩、工藝等是其主要構成要素,其中面料的再造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服裝款式、面料、工藝等有著密切的關聯。在初學者學習服裝設計時,也通常被告知“面料是服裝的主題,先選擇面料,再進行效果圖的設計及款式圖的繪制”,由此可見面料對于服裝設計的重要程度。而再次設計的面料更具特色,可最大程度提升服裝品質及藝術效果,通過改變及設計視覺、觸覺、聽覺的藝術效果,使服裝更加立體豐富。同時,再次設計的服裝面料,已具服裝風格及特色的特性,本身算是一件服裝半成品,可使服裝設計師迸發(fā)出更多的靈感和激情。
服裝面料的形式美感主要體現在材質的肌理上,肌理是面料本身所具有的天然形成的特質,是可感受可觸摸的,如綢緞與亞麻料,皮料和羽絨,牛仔和色丁等,肌理的視覺效果不同,它所表現的藝術也就不同,而其中的創(chuàng)造力更是無法估量。面料再造是設計師喜好把本身的思維和感情表達在服裝設計面料的肌理上。面料再造表現手法多種多樣,主要可分為立體設計、增型設計、減型設計、編織設計及綜合設計等。
面料再造的立體設計,是使用經典手工或平車縫紉機等設備對面料進行縫合加工,也可運用各種高科技手段改變面料原有的形態(tài),形成立體的或鏤空的或雕浮般的肌理成果。常用的方法有:堆積、折、疊、凹凸以及皺褶等,常用于服裝的點綴設計和服裝整體設計的??偠灾扇〔煌椒?,挑選不同質材,使用不同加工手段,融合不同質材,并得到不同甚至意想不到的效果,是設計師對自己本身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和動手能力的挑戰(zhàn)。
面料再造的增型設計一般是用多種材料在原面料上進行粘合,點綴,壓合,刺繡,縫制,懸掛和增加其他面料或輔料等工藝達到的立體的、具有層次性的設計效果。其中除去原面料之外,進行增型的材料有多種選擇,如原面料與原面料的結合、原面料與線結合、原面料與其他面料的結合、原面料與不同材質的輔料結合及原面料與其他自然物或人工合成物的組合等,如縫上各種各樣的花邊、小鉆石、刺繡貼、鉚釘、仿真花、小扣子、小燈串和閃粉等。
面料再造設計的減型設計是一種損傷設計,對面料本身進行抽絲、蕾絲鏤空、破洞、燒花片、絲、剪和磨砂等,使面料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形成了真實與虛擬相結合的意象從而優(yōu)化服裝視覺形象,增加服裝個性化[1]。
面料再造的編織設計,是將各種面料、花邊和棉繩等進行編織,常見的編織方式主要有編織、包纏、釘串和盤結等,其在編織的過程中可形成不同的圖案及肌理。隨著針織服裝成為快時尚生活的基本核心,以編織為主的皮條繩、腰帶、腰封、各種花邊、鉤針織或針織單品與服裝面料進行結合,具有獨特的趣味,結合種種極富時尚潮流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作品,形成高低、交織、持續(xù)和對比的視覺沖擊。
面料再造的綜合設計,是將面料的立體設計、增減型設計及編織設計等進行綜合運用。在面料、設計中,常有多種加工手段相結合的方法,如縫制、抽絲、破洞、堆積和抽褶等,熟練運用各種設計相結合的方法可以使面料具有更加豐富的效果。
面料的二次設計是服裝設計中一種不可估量的力量,應探尋面料的質感和肌理的不同形式,運用新型、特殊和高科技的面料,將當代藝術中抽象、夸張和變形等表現方法靈活地運用到服裝面料的設計中。在當前社會中,服裝種類逐漸多元化,成衣、高級定制、禮服和漢服等逐漸流行于不同場合中,其中禮服的應用也逐漸廣泛,從之前的秀場、明星紅毯,逐漸到普通人群的約會、茶話會及派對中。針對于禮服的款式、面料等要求也不斷提高,從之前的緞面禮服,到現在各種新型面料、再造面料層出不窮,使得禮服的廓形款式、視覺效果愈發(fā)豐富,禮服的功能也不再僅限于禮儀。
面料再造在禮服中的應用方式種類較多,針對于整體禮服效果而言,可按照運用效果分為功能性和裝飾性兩種,功能性面料再造在禮服設計中常用于服裝結構及服裝具體實用功能上;裝飾性面料再造注重視覺效果,常作為點綴及美觀效果來使用。根據使用程度及位置可分為局部和整體兩種,其中兩者的效果及設計手法有所不同。
在當前社會,禮服設計已經不僅僅體現在廓型的變化,而是更加看重服裝的面料設計、構造以及細節(jié)處理,從而使服裝更加精美細致、更具有藝術效果。面料再造在禮服局部設計中,常以點綴的形式呈現,使其達到畫龍點睛之效果,其運用方式主要有點狀、線狀及面狀三種。點、線、面作為平面構成中的三大構成,在禮服設計中運用頻繁,不同于平面中的效果,在和面料進行組合再設計過程中,除了平面構成中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外,其立體效果、肌理效果及結合服裝所產生的設計感、趣味性是與眾不同的。
2.1.1 點狀運用
點狀運用是以不同大小、形狀的點所形成的圖案及肌理效果,以小面積的任何形狀組成的元素都可以看作為點,根據點的大小、形狀、位置及疏密組合程度可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感受。而在面料再造中的點的運用,除了產生上述視覺效果外,還可產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及不同材料的碰撞所展現的別具趣味的視覺感受。
2.1.2 線狀運用
線狀運用在視覺效果中具有指向性的作用,常用來進行分割、布局等,具有更強烈的表現性與沖擊性,其中隨著線的長短及粗細的變化,會形成點到線、線到線的不同視覺形象。線的粗細、長短及方向不同,產生的視覺效果不同,以及線的彎曲程度、虛實程度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禮服設計中,除了在平面構成領域所產生的效果外,其面料的不同、質感材料不同也有產生線狀的效果。
2.1.3 面狀運用
面狀運用主要是在點與線的基礎上所形成的較大面積的視覺效果,一般由線的移動、點的擴散或聚集所形成,從而給人以突出及明確的視覺感受,其中面的形狀、顏色及肌理不同,其所展示的視覺及心理效果不同。
在禮服設計中,面料再造的應用方式相互依存,點、線、面的關系亦是如此,禮服設計中的點、線、面的運用除了具有平面構成的視覺效果及心理感受外,還具有肌理效果及立體效果等。
面料再造在禮服整體設計中的運用大多是將所用面料全部進行再設計,且其設計大多為禮服全身采用同種面料或面料種類較少,其是針對局部設計而言。在整體設計中采用的再造方法主要有面料再造的立體設計、增型、減型、編織及綜合設計等。
綜上,通過分析研究面料再造在禮服設計中的案例,分析面料再造的表現手法及運用方式。因受人們的審美需求及情感需求等影響,面料再造逐漸流行,且在禮服設計中占據重要地位。面料再造在禮服設計中以局部設計及整體設計的形式運用,其視覺效果、廓形及效果皆會產生不同的變化。通過對面料再造在禮服設計中的運用的分析及歸納,對禮服的設計乃至服裝設計提供更多靈感及設計思路。
此設計實踐以夜晚的天空為靈感,提取天空漸變的色彩,并依據流行趨勢選擇藍色到銀色的漸變色為主色調,灰色及黑色為點綴色,達到全新的視覺效果。閃爍的星空與皎潔的月亮是天空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其美麗的外表與絢麗的色彩是眾多藝術工作者的靈感繆斯。在禮服設計中采用無規(guī)則的云朵造型、星空色彩及圖案等進行設計。飄逸靈動的云朵、閃爍耀眼的星空以及月亮等,可通過服裝面料及服裝造型表現出來。
《月落星沉》系列作為浪漫風格的禮服采用較大的裙擺廓形,上衣結構廓形為較為貼身的H 形,下身裙擺為A 形,H 型與A 型結合可使禮服莊重、華麗又充滿活力。其中A 型裙擺采用包圍式及半包圍式造型,半包圍式裙擺以斜向分割不對稱式樣為主,使覆蓋部分及裸露部分形成視覺對比,全包圍式裙擺視覺重心下移拉長身材比例。同時將不規(guī)則褶皺及無規(guī)則云朵造型以面料再造的形式進行詮釋,為厚重的禮服增加靈動活潑氣質。
在禮服設計中,面料的選擇尤為重要,《月落星沉》系列中的面料靈感主要為采用面料再造中的增型設計表達技法,以不同的輔料、絲線等結合于面料再進行設計。
如圖1 中,上身面料采用銀線和亮片以刺繡的形式點綴于灰色網紗之上。裙擺面料較為厚重,采用亮片輔料與網紗。由于亮片采用全覆蓋的形式,具有一定重量,故底網網紗需用較為厚實、高密度的深色網紗。亮片的選色采取深藍、淺藍到白色(銀色)漸變的色調,以手縫的形式將亮片以深至淺的色調排列至底網之上,形成一款視覺豐富、節(jié)奏感強的再造面料。無規(guī)則的云朵造型采用灰色網紗結合魚骨的再造設計。此次魚骨設計顛覆以往魚骨運用位置及手法,不再將其用于上身胸衣的塑形,而是作為無規(guī)則的廓形來使用。現如今,常見的魚骨主要有卷邊襯、膠狀魚骨、包膠鋁線和銅絲魚骨等,此系列魚骨輔料采用織帶包裹銅芯式定型魚骨,柔韌性較好,可隨意彎曲塑形,對于禮服中的不規(guī)則造型較為適合,將灰色網紗布邊以卷邊的形式包裹銅絲魚骨,再將面料另一布邊進行褶皺工藝處理,使該造型靈活多變。
圖1 《月落星沉》系列面料靈感
《月落星沉》系列采用面料再造中的增型設計,如圖2《月落星沉》系列效果圖中,將網紗與不同輔料結合,并將其運用于服裝整體廓形及細節(jié)之上,運用三種不同的面料再造,將星空的浪漫用禮服進行表達。將堆積、抽褶、層疊、點綴各種珠子、亮片和貼花等面料再造的表現手法運用到了禮服設計中,使得禮服造型感更強,細節(jié)更豐富。點綴貼片的面料對禮服設計局部起到點綴作用,面料中的星星點點突出了星空的主題,再將面料的堆積表現手法運用到服裝造型輪廓設計中,將整個服裝凸顯得更加大氣,造型感十足,同時又引人注目。
圖2 《月落星沉》系列效果圖
如圖3 所示,將堆積的再造面料用在禮服的整體造型中,再將點綴亮片的復合面料用在禮服主體面料中,面料再造設計針對禮服中的面料設計而言,在其廓形設計及色彩設計中有著獨特的視覺效果和感受。由此可見,面料再造在禮服設計中的運用比較廣泛,既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局部作用,又能扛起整體造型的重擔。
圖3 《月落星沉》系列成衣展示
面料再造設計對服裝造型、面料肌理及服裝層次等有著決定性作用,在禮服設計中,面料再造可采用立體設計、增型設計、減型設計、編織設計及綜合設計等手段技法,在禮服局部或整體以不同運用手法進行設計。通過對面料再造的研究,發(fā)現面料的可塑性及可設計性較高,可對此進行更多嘗試。本次設計實踐僅僅針對禮服這一款式進行實驗,并在設計中采用了立體設計及增型設計兩種表現技法,后續(xù)可針對不同服裝款式及造型或面料再造中的其他手法進行設計研究。隨著多元文化的發(fā)展及技術的創(chuàng)新,面料再造設計會有更多的表現手法及設計方式,如何解決服裝所需面料的局限性問題及如何進行面料再造設計是設計師們所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