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瓊:拉近心靈的距離》
《兒子成了父親死亡的旁觀者》
《全職媽媽的兼職“歷險”》
《劉仁文:社會巨變中更需閱讀經(jīng)典》
在《潘麗瓊:拉近心靈的距離》一文中,我看到了檢察官潘麗瓊感性的一面。接待來訪群眾時,潘麗瓊堅持用真心換真情,以行動暖人心,屢次化解信訪積案;在幫教涉案未成年人時,她又化身為有溫度的“知心姐姐”,一次次叩擊冰冷封閉的心門……作為一名基層檢察官,潘麗瓊把自己的信念、責任、愛心融入工作中,凡事都為老百姓著想,被稱為“群眾家門口的檢察官”。
貴州/檢察官/張強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父親不管不顧、父親去世后任由其尸體在家中腐爛……父子之間本該親密無間,為何卻走到這樣一步?讀完《兒子成了父親死亡的旁觀者》一文,便有了答案。但是,親子關(guān)系中的“坎坷”絕不是子女拒絕履行贍養(yǎng)老人法定義務(wù)的借口。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倡導(dǎo)的道德義務(wù),贍養(yǎng)父母更是子女不可逃避的法律責任。希望所有孩子都能被愛著健康長大,所有父母也都能被陪伴著幸福老去。
山東/教師/李靜嫻
《全職媽媽的兼職“歷險”》一文讓我看到了全職媽媽所面臨的再就業(yè)困境。全職媽媽全身心投入地照顧家庭和孩子,但她們的價值往往不被認可,甚至被忽略。由于長期離開工作崗位,甚至脫離社會,全職媽媽重回職場面臨挑戰(zhàn),有些全職媽媽選擇兼職來獲取收入,證明自己的價值,但其中的就業(yè)風險不容忽視,文中就有例子佐證。因此,在選擇之前,全職媽媽一定要慎重思考,明確自己的能力和知曉風險后再作出選擇,避免觸碰法律“紅線”。
安徽/律師/孫杰俊
讀完《劉仁文:社會巨變中更需閱讀經(jīng)典》一文,我和作者一樣,有一種窺見劉仁文教授內(nèi)心世界的感覺。作為國內(nèi)知名的法學專家,他在讀書上有著深刻見解——學法律的人不能只讀法律的書,還要廣泛涉獵其他領(lǐng)域的知識。這也給了我一定啟發(fā),“法律應(yīng)與詩書通”,我們讀書時不能僅停留在讀書的單一層面,還要去閱讀人性、閱讀生活、閱讀社會。
甘肅/學生/劉紫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