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孝渠 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乳腺外科 執(zhí)行主任、主任醫(yī)師
戴璇璇 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乳腺外科 副主任醫(yī)師
經過國內外40 余年的乳腺癌保乳實踐,現(xiàn)在業(yè)界普遍認同的觀點是乳腺癌保乳手術并不會降低患者的預后。因而,對于合適的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手術完全可行,并且保乳手術創(chuàng)傷小、患者痛苦小,在保留乳房外形完整性的同時,又兼顧了術后的功能恢復。
如果不能保乳,患者將永遠失去乳房嗎?隨著近代材料科學及整形美容醫(yī)學的發(fā)展,乳房重建術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一般來說,乳房重建術適用于大多數乳房被切除的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術包括自體組織重建和假體重建。自體組織重建是指將腹、臀、背等部位的組織轉移到胸部后,再進行血管吻合和塑形,以達到制作乳房的目的。該方法利用自身組織,相比之下外形更逼真,但由于要求供區(qū)有足夠的組織量,因此較適合中老年、已經生育、體態(tài)較為豐滿的患者。
假體重建指運用人工材料來填充出一個乳房外形,即用硅膠假體或者擴張器,來代替切除的乳房腺體,重塑乳房的外形。該方法創(chuàng)傷小,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該方法放置乳房假體需要一定的空腔,要求患者胸部有一定的軟組織厚度,對形體極瘦的患者不適合。目前運用較多,也較容易被大眾接受的手術方法便是假體重建。
根據重建的時機,乳房重建可分為即刻重建、延期重建與分期即刻乳房重建。即刻重建,指乳房重建可以在全乳切除的同時進行,優(yōu)點是可以保留乳房的重要解剖結構,節(jié)省手術費用,患者不會經歷失去乳房的痛苦,有助于術后心理調整。乳房重建也可以在全乳切除術后的數月或數年后進行,稱為延期重建。如果乳房全切術前無法確定是否術后需要放療,可先植入擴張器,根據術后病理學改變情況,擇期更換永久乳房假體或選擇自體組織乳房重建,這便是分期即刻乳房重建。
乳房重建術后,患者的康復及護理也十分重要。正確的康復鍛煉、飲食習慣及日常護理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復。
1.術后短期內限制上肢劇烈活動,以免引起假體移位。
2.術后1—2 天,可活動患側手腕、肘關節(jié),如握拳、伸指、屈肘?;贾灰碎L時間下垂,術后短期內肩關節(jié)自然內收制動。
3.術后2 天后在上述基礎上增加前臂鍛煉,多練習用患側手觸摸對側肩膀和同側耳朵。
4.當患者傷口愈合、拔除引流管且無皮下積液后,可循序漸進地進行肩關節(jié)運動。須注意,肩關節(jié)功能鍛煉應結合引流量、傷口愈合情況、皮下積液等自身情況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5.術后4 周內應穿戴壓力文胸和壓力繃帶。
1.宜攝入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2.慎用保健品和激素類食品。
3.限制攝入咖啡、高脂肪食物,戒煙酒。
1.禁止在患側上肢測血壓、注射、輸液等。同時要注意保暖,堅持功能鍛煉至與健康一側的功能水平相當。
2.假體乳房重建患者避免患側手臂負重和假體受傷,避免用力擠壓乳房,睡姿推薦“仰臥”,盡量避免長時間同方向側臥而加重假體負擔。
3.采用腹直肌進行乳房重建的患者在術后腹部切口須用腹帶加壓包扎,盡量避免腹部碰撞。若要咳嗽、打噴嚏時,必須用雙手壓住腹部。同時,患者要保持大小便通暢,避免增加腹內壓,引發(fā)切口疝等并發(fā)癥。
4.注意關注切口情況,如有局部發(fā)紅、切口裂開、皮溫升高、體溫升高等癥狀和體征時,懷疑有感染及時就診。
5.在患者傷口愈合、拔除引流管且無皮下積液時,可學習乳房按摩,以防假體包膜攣縮。
6.定期至醫(yī)院復查,術后2 年內每3 個月一次,2—5 年每半年一次,5 年以上每年一次。
7.作息規(guī)律,適當參加戶外活動,保持心情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