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保 唐 靜 聞治國 曹俊婷 張 博 邢光楠 謝 明 胡海峰 崔德福 侯水生*
(1.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yī)研究所,動物營養(yǎng)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93;2.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飼料研究所,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飼料生物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81;3.河北樂壽鴨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滄州 062250)
蛋氨酸(Met)是家禽飼糧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對生長發(fā)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飼糧中添加適宜水平的Met可提高家禽生長性能、繁殖性能、免疫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調(diào)節(jié)脂質(zhì)代謝等生理過程[1-4]。肝臟是家禽機體脂質(zhì)代謝的主要器官,約90%脂質(zhì)代謝發(fā)生在肝臟中,肝細胞生長狀況直接影響家禽機體脂質(zhì)代謝的能力。研究表明,體外培養(yǎng)的肝細胞系或分離的原代肝細胞能夠表現(xiàn)機體肝臟絕大部分的生理功能,保留和維持機體肝細胞的特性,反映體內(nèi)機體的生理代謝狀態(tài)[5],另外,利用體外肝細胞模型可以克服在體內(nèi)難以排除無關(guān)因素對脂質(zhì)代謝調(diào)控作用的不足。Qi等[6]研究表明,Met通過鈉離子依賴的中性氨基酸轉(zhuǎn)運蛋白2(sodium-coupled neutral amino acid transporter 2,SNAT2)-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信號通路調(diào)控奶牛乳腺上皮細胞乳脂肪合成和細胞增殖;申曉婷[7]研究表明,Met限制可能是通過減弱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對肌球蛋白輕鏈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磷酸化肌球蛋白輕鏈(phosphorylation of myosin light chain,p-MLC)信號通路的激活作用來保護腸上皮屏障功能;左方瑞[8]研究了不同形式的Met源在豬不同細胞系中的代謝特征以及對細胞功能的影響。眾多研究均主要集中在利用腸道細胞和乳腺上皮細胞模型研究Met調(diào)控豬和反芻動物腸道健康和乳腺中乳脂肪分泌的分子機制研究,然而關(guān)于Met調(diào)控體外肝細胞系和鴨原代肝細胞脂質(zhì)代謝方面的研究尚未見報道。因此,本研究選用了HepG2細胞和鴨原代肝細胞2種肝細胞模型,研究Met對肝細胞的生長和脂質(zhì)代謝的影響,以期為Met調(diào)控肝細胞生長和脂質(zhì)代謝方面提供理論基礎。
1.1.1 試驗細胞
HepG2細胞購自中國科學院細胞庫。鴨原代肝細胞由鴨胚分離并提純制備,具體步驟如下:選用14胚齡的鴨胚,消毒后取胚體肝臟組織置于磷酸鹽緩沖液(PBS)的培養(yǎng)皿中,清洗2~3次,手術(shù)刀切碎,加入37 ℃預熱的0.25%胰蛋白酶(約1 mL/鴨胚),用槍頭用力吹打1~2 min,加入等量含有胎牛血清(FBS)的培養(yǎng)基終止消化,100 μm細胞過濾篩過濾,7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培養(yǎng)基重懸細胞,重復離心2~3次,去除死細胞及雜細胞。加入2 mL無Met添加的培養(yǎng)基,細胞計數(shù),制備成細胞接種儲備液。取一定量的儲備液加入5 mL正常培養(yǎng)基中,把細胞接種到細胞瓶中,培養(yǎng)24 h,用于后續(xù)糖原染色試驗。
1.1.2 試驗試劑
DMEM培養(yǎng)基(不含Met)定制于大連美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CK-8試劑盒(cell counting kit-8)、L-谷氨酰胺、丙酮酸鈉購自于大連美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FBS、青霉素-鏈霉素(雙抗,10 000 U/mL)購自于美國Gibco公司;L-蛋氨酸(L-Met)、油酸(oleic acid)、十二烷基硫酸鈉(SDS)購自于美國Sigma公司;PBS購自美國HyClone公司;RNAiso Plus、反轉(zhuǎn)錄試劑盒、實時定量PCR(RT-PCR)反應相應試劑盒均購自于日本TaKaRa公司;甘氨酸、Tris、0.25%胰蛋白酶、20×Tris-HCl緩沖鹽溶液(TBS緩沖液)、吐溫-20、油紅O染色試劑盒(細胞專用)、RIPA蛋白裂解液(強)、糖原過碘酸-雪夫(PAS)染色液試劑盒購自于北京索萊寶生物公司;聚偏氟乙烯(PVDF)膜(0.45 μm)購自于美國Pall公司;96(384)孔熒光定量PCR板購自于美國Axygen公司;超敏電化學發(fā)光(ECL)化學發(fā)光試劑盒購自于北京蘭易科技有限公司;BCA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Western blot Stripping Buffer購自于美國Thermo公司;甲醇、乙二胺四乙酸(EDTA)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Western blot預制膠購自于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1 HepG2細胞試驗
1.2.1.1 培養(yǎng)基中添加Met對HepG2細胞存活率的影響
采用單因素試驗設計,在細胞培養(yǎng)基中添加不同劑量Met儲備液(100 mmol/L),使培養(yǎng)基中Met終濃度分別為0、12.5、25、50、100、200 μmol/L,共設置6個處理,每個處理5個重復。按照5 000個細胞/孔置于96孔板中,培養(yǎng)24 h,利用CCK-8細胞計數(shù)說明書測定細胞存活率。
1.2.1.2 培養(yǎng)基中添加Met對HepG2細胞脂質(zhì)沉積的影響
采用單因素試驗設計,在細胞培養(yǎng)基中添加不同劑量Met儲備液(100 mmol/L),使培養(yǎng)基中Met終濃度分別為0、25、200 μmol/L,且添加0.25 mmol/L油酸誘導細胞高脂模型。共設置3個處理,每個處理3個重復。將饑餓12 h的HepG2細胞按照8×105個細胞/孔置于6孔板中,不同Met濃度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4 h,按照CCK-8法測定細胞數(shù)目以及油紅O染色,評價細胞脂質(zhì)沉積狀況。
1.2.1.3 培養(yǎng)基中添加Met對HepG2細胞脂質(zhì)代謝相關(guān)基因和蛋白表達的影響
采用單因素試驗設計,在細胞培養(yǎng)基中添加不同劑量Met儲備液(100 mmol/L),使培養(yǎng)基中Met終濃度分別為0、25、200 μmol/L,共設置3個處理,每個處理3個重復。將饑餓12 h的HepG2細胞按照8×105個細胞/孔置于6孔板中,不同Met濃度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4 h,2個孔合并為1個重復,提取其總RNA或蛋白,用于后續(xù)RT-PCR和Western blot試驗,檢測HepG2細胞生長代謝相關(guān)基因和蛋白表達量。
1.2.2 鴨原代肝細胞試驗
1.2.2.1 培養(yǎng)基中添加Met對鴨原代肝細胞存活率的影響
采用單因素試驗設計,在細胞培養(yǎng)基中添加不同劑量Met儲備液(100 mmol/L),使培養(yǎng)基中Met終濃度分別為0、6.25、12.5、25、50、100、200 μmol/L,共7設置個處理,每個處理8個重復。按照8 000細胞/孔置于96孔板中,培養(yǎng)24 h,利用CCK-8細胞計數(shù)說明書測定細胞存活率。
1.2.2.2 培養(yǎng)基中添加Met對鴨原代肝細胞脂質(zhì)代謝相關(guān)基因和蛋白表達的影響
采用單因素試驗設計,在細胞培養(yǎng)基中添加不同劑量Met儲備液(100 mmol/L),使培養(yǎng)基中Met終濃度分別為0、25、100和200 μmol/L,共設置4個處理,每個處理5個重復。將分離出的鴨原代肝細胞按照2×106個細胞/孔置于6孔板中,在不同Met濃度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24 h,提取其總RNA和蛋白并測定其濃度,用于后續(xù)RT-PCR和Western blot試驗,檢測鴨原代肝細胞脂質(zhì)代謝相關(guān)基因和蛋白表達量。
1.3.1 細胞增殖活性試驗
利用CCK-8試劑盒檢測培養(yǎng)基中不同濃度Met對HepG2細胞或鴨原代肝細胞存活率的影響。流程如下:培養(yǎng)HepG2細胞或鴨原代肝細胞至70%~80%融合,利用無FBS添加的培養(yǎng)基饑餓細胞12 h,消化計數(shù),以5 000個/孔的密度接種至96孔板中,利用不同Met濃度的DMEM完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4 h,然后每孔加入10 μL CCK-8增強液,孵育0.5~2.0 h,在450 nm處測定吸光度(OD)值,通過OD值計算細胞的存活率,具體參照細胞增殖及毒性檢測試劑盒(CCK-8)說明書。
1.3.2 細胞油紅O染色和OD值測定
利用油紅O染色試劑盒評價培養(yǎng)基Met濃度對HepG2細胞脂質(zhì)沉積的影響。詳細步驟及注意事項參照油紅O染色試劑盒說明書。在顯微鏡下觀察拍照后,棄去蒸餾水,加入1 mL 100%異丙醇,孵育10 min,將油紅洗脫到異丙醇中,充分吹打,混合均勻,吸取200 μL加入至96孔板中,每個樣品3個重復孔,用酶標儀在520 nm波長測定其OD值,以100%異丙醇作為空白對照。根據(jù)測定的細胞存活率,計算單位細胞數(shù)目油紅O的吸光度(OD520 nm/細胞存活率)來表示細胞脂質(zhì)沉積狀況。
1.3.3 細胞mRNA提取及RT-PCR
利用不同Met濃度的DMEM完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HepG2或鴨原代肝細胞24 h,然后棄去上層培養(yǎng)基,PBS沖洗1~2次,加入RNAiso Plus提取總RNA,RNAase-free水復溶,測定每個樣品總RNA濃度和質(zhì)量,保證各樣品OD260/280在1.8~2.0之間,OD260/230大于2.0,并用焦碳酸二乙酯(DEPC)水稀釋總RNA濃度。按照TaKaRa Super RT Kit說明,把總RNA反轉(zhuǎn)錄成cDNA。引物采用Primer 6.0軟件設計(表1),由北京擎科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合成。以β-肌動蛋白(β-actin)作為內(nèi)參,采用SYBR Green熒光定量PCR對相關(guān)基因進行定量分析。RT-PCR反應體系為10 μL:2×TB Green Premix Ex Taq Ⅱ 5 μL,ROX Reference Dye Ⅱ 0.2 μL,引物各0.4 μL,cDNA模板1 μL,RNase-free ddH2O 3 μL。反應條件:95 ℃ 30 s預變性;隨后95 ℃ 5 s變性,60 ℃ 34 s退火,95 ℃ 15 s延伸,進行40個循環(huán);然后95 ℃ 15 s,60 ℃ 60 s,95 ℃ 15 s。根據(jù)熔解曲線得出的待測樣品Ct值,采用2-ΔΔCt法計算基因表達量。
表1 HepG2細胞和鴨原代肝細胞RT-PCR引物序列
1.3.4 細胞Western blot試驗
利用不同Met濃度的DMEM完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HepG2細胞或鴨原代肝細胞24 h,棄去上層培養(yǎng)基,PBS沖洗1~2次,加入裂解液提取蛋白,利用BCA法測定各樣品的蛋白濃度,各樣品加入相同劑量(20~30 mg)蛋白進行十二烷基磺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80 V恒壓10 min,然后140 V恒壓35~45 min),電泳分離蛋白轉(zhuǎn)印至PVDF膜上(130 mA恒流60 min),5%脫脂奶粉4 ℃封閉2 h,然后4 ℃孵育一抗過夜,用洗膜緩沖液(TBST)洗膜3~5次,每次5~7 min,室溫孵育二抗2 h(1∶5 000稀釋),利用TBST洗膜。然后孵育發(fā)光液1~3 min后,利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熒光圖像分析系統(tǒng)儀器(Tanon 5200 Multi多功能成像系統(tǒng))收集條帶曝光信號,最終使用圖象處理系統(tǒng)(Tanon Gis系列數(shù)碼凝膠圖像處理系統(tǒng))分析蛋白條帶的灰度值。以β-微管蛋白(β-tubulin)作為內(nèi)參,計算目的蛋白表達量。目的蛋白及內(nèi)參蛋白一抗信息如下:泛醌還原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脫氫酶Fe-S蛋白1(NDUFS1,b169540,1∶5 000)購自美國Abcam公司,β-微管蛋白(HX1829,1∶5 000)購自北京華興博創(chuàng)公司。
試驗數(shù)據(jù)經(jīng)過整理后,利用SAS 9.4統(tǒng)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當方差分析顯著時,采用Duncan氏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為差異顯著,數(shù)據(jù)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PAS染色可以把糖原或多糖等陽性物質(zhì)染成紅色或紫紅色,肝細胞中含有大量的肝糖原,因此PAS染色可以把肝細胞染成紅色,蘇木素可以把細胞核染成藍色,而成纖維細胞、血細胞以及其他雜細胞不會被染色。鴨原代肝細胞PAS染色如圖1所示,陽性染色細胞占絕大部分,肝細胞比例較大,表明分離的原代肝細胞純度較高,按照此方法分離純化可用于后續(xù)試驗。
圖1 鴨原代肝細胞PAS染色
由圖2-A可知,細胞培養(yǎng)基中Met濃度為0 μmol/L時HepG2細胞存活率顯著低于其他Met濃度(P<0.05),隨著細胞培養(yǎng)基中Met濃度升高,HepG2細胞存活率先增加后降低,在Met濃度為25 μmol/L時達到平臺,但培養(yǎng)基中Met濃度為25、50、100和200 μmol/L時HepG2細胞存活率無顯著差異(P>0.05)。因此,選擇0、25和200 μmol/L Met濃度進行后續(xù)試驗。
由圖2-B可知,細胞培養(yǎng)基中Met濃度為0、6.25、12.5和25 μmol/L時鴨原代肝細胞存活率顯著低于濃度為100和200 μmol/L時(P<0.05),隨著細胞培養(yǎng)基中Met濃度升高,鴨原代肝細胞存活率逐漸增加,在Met濃度為100 μmol/L時達到平臺。因此,選擇0、25、100和200 μmol/L Met濃度進行后續(xù)試驗。
A:HepG2細胞 HepG2 cells;B:鴨原代肝細胞 duck primary hepatocytes。
由圖3-A可知,與200 μmol/L Met組相比,0、25 μmol/L Met組脂滴數(shù)量明顯增加。由圖3-B和圖3-C可知,0、25 μmol/L Met組HepG2細胞增殖速率下降,與25、200 μmol/L Met組相比,0 μmol/L Met組細胞存活率顯著降低(P<0.05),但25、200 μmol/L組細胞存活率無顯著差異(P>0.05),這與上述的試驗結(jié)果一致。由圖3-D可知,25 μmol Met組OD520 nm顯著高于0、200 μmol/L Met組(P<0.05)。由圖3-E可知,200 μmol/L Met組OD520 nm/細胞存活率顯著低于0、25 μmol/L Met組(P<0.05),且0、25 μmol/L Met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A:細胞油紅O染色圖 image of cells oil red O staining;B:細胞存活狀態(tài)圖 image of cells growth condition;C:細胞存活率 cell viability;D:油紅520 nm吸光度 OD520 nm of oil red;E:520 nm吸光度/細胞存活率OD520 nm/cell viability。
由圖4可知,與200 μmol/L Met組相比,0、25 μmol/L Met組HepG2細胞脂肪酸β-氧化[(中鏈?;o酶A脫氫酶(ACADM)]、三羧酸循環(huán)[(二氫硫辛酸脫氫酶(DLD)]、呼吸鏈電子傳遞(NDUFS1)過程相關(guān)的基因表達量顯著下調(diào)(P<0.05),且0 μmol/L Met組HepG2細胞中NDUFS1蛋白表達量顯著下調(diào)(P<0.05)。
由圖5可知,與200 μmol/L Met組相比,0、25、100 μmol/L Met組鴨原代肝細胞三羧酸循環(huán)[蘋果酸脫氫酶(MDH)1、MDH2、DLD]和酮體生成[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合成酶2(HMGCS2)]過程相關(guān)的基因表達量顯著下調(diào)(P<0.05)。
圖5 培養(yǎng)基Met缺乏對鴨原代肝細胞三羧酸循環(huán)和酮體生成相關(guān)基因的影響
由圖6可知,與200 μmol/L Met組相比,0、25、100 μmol/L Met組鴨原代肝細胞呼吸鏈電子傳遞過程的相關(guān)基因[電子轉(zhuǎn)移黃素蛋白α亞基(ETFA)、電子傳遞黃素蛋白脫氫酶(ETFED)和NDUFS1]表達量顯著下調(diào)(P<0.05),且0、25 μmol/L Met組鴨原代肝細胞NDUFS1蛋白表達量顯著下調(diào)(P<0.05)。
圖6 培養(yǎng)基Met缺乏對鴨原代肝細胞呼吸鏈電子傳遞相關(guān)基因和蛋白的影響
本試驗在不含Met的培養(yǎng)基中添加不同濃度Met培養(yǎng)HepG2細胞和鴨原代肝細胞24 h后,與正常Met濃度(200 μmol/L)培養(yǎng)基相比,不添加Met或添加低濃度Met組的細胞存活率下降,機體生長代謝相關(guān)基因和蛋白表達量下調(diào),表明成功構(gòu)建HepG2細胞和鴨原代肝細胞Met缺乏模型。隨著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Met,HepG2細胞存活率在添加25 μmol/L Met時達到平臺,而鴨原代肝細胞存活率在添加100 μmol/L Met時達到平臺,其原因有可能是由于鴨原代肝細胞比HepG2細胞對培養(yǎng)基中Met更加敏感,鴨原代肝細胞需要更高濃度的Met來維持細胞的正常生長。
利用體外細胞模型來研究Met對不同細胞生長和增殖的影響均有所報道。體外奶牛乳腺上皮細胞培養(yǎng)試驗表明,與Met缺乏組相比,添加0.6 mmol/L Met顯著提高乳腺上皮細胞的增殖[9-10]。培養(yǎng)基中添加Met(0.2、0.5、1.0 mmol/L)可顯著提高豬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活力、形成管腔數(shù)目、總的節(jié)點數(shù)目以及總分支長度,表明Met可促進血管的生成[11]。Met缺乏在家禽組織細胞中也有些報道,體外試驗表明Met缺乏導致肉雞肝細胞G2M期阻滯,細胞增殖受到阻礙[12]。本試驗中,HepG2細胞和鴨原代肝細胞在不添加Met或添加低濃度Met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24 h后,其細胞增殖均顯著受到抑制,HepG2細胞脂質(zhì)沉積量顯著增加,表明培養(yǎng)基中Met濃度顯著影響肝細胞生長及脂質(zhì)沉積狀況。
Met是動物機體重要的必需氨基酸,是肉鴨飼糧中第一限制氨基酸,對機體生長及各代謝過程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調(diào)控作用。我們之前的研究表明,飼糧中Met缺乏可導致北京鴨體重顯著下降,脂肪沉積顯著增加[13-14],且肝臟蛋白組學研究表明Met缺乏導致北京鴨肝臟脂肪酸β氧化(ACADM、HADH、ACOX1)、三羧酸循環(huán)(DLD、MDH1、MDH2)、呼吸鏈電子傳遞(NDUFS1、ETFA、ETFDH)、糖酵解/糖異生(GAPDH、PGK1、TPI1)、酮體生成(HMGCS2)等過程受阻[15]。DLD是丙酮酸脫氫酶復合物的組成成分,可以將二氫硫辛酸和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轉(zhuǎn)化為硫辛酸和還原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16],丙酮酸脫氫酶催化丙酮酸氧化脫羧生成乙酰CoA,將糖酵解與三羧酸循環(huán)和脂肪酸合成聯(lián)系起來[17]。MDH1和MDH2是蘋果酸脫氫酶的2種同工酶,分別位于細胞質(zhì)和線粒體中,催化蘋果酸和草酰乙酸的可逆互相轉(zhuǎn)化[18]。ACADM是脂肪酸?;鵆oA脫氫酶家族成員之一,β-氧化過程起初階段重要的限速酶[19]。ETFA、ETFDH和NDUFS1是在呼吸鏈電子傳遞鏈過程中3種重要的催化酶,ETFA編碼電子傳遞黃素蛋白(ETF)的α亞基,ETF可以把電子對轉(zhuǎn)移給線粒體電子傳遞鏈,ETFDH接收脂?;鵆oA脫氫酶的電子傳遞至呼吸鏈[20-21]。NDUFS1是線粒體呼吸鏈復合體Ⅰ的亞基,在呼吸鏈復合體Ⅰ的裝配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22]。HMGCS2是肝臟線粒體酮體生成過程的關(guān)鍵酶,生成的酮體可經(jīng)血液進入肝外組織(腦、心臟等),為肝外組織提供能量[21]。研究表明,Met對脂質(zhì)沉積的影響可能主要是通過調(diào)控機體脂質(zhì)代謝相關(guān)基因和蛋白表達來實現(xiàn)的[4]。利用體外細胞模型可以更準確地驗證Met與相關(guān)基因和蛋白表達之間的關(guān)系。在本研究中,HepG2細胞和鴨原代肝細胞試驗中均發(fā)現(xiàn)Met缺乏導致上述關(guān)鍵蛋白表達量和基因表達量嚴重下調(diào),表明Met缺乏導致細胞體內(nèi)多種代謝過程受阻,導致細胞產(chǎn)生ATP不足,表現(xiàn)出生長受阻,體外細胞模型的研究結(jié)果與北京鴨肝臟體內(nèi)試驗結(jié)果[15]一致。
① Met缺乏導致HepG2細胞和鴨原代肝細胞存活率降低。
② Met缺乏導致HepG2細胞脂質(zhì)沉積增加。
③ Met缺乏導致HepG2細胞和鴨原代肝細胞脂肪酸β-氧化、三羧酸循環(huán)、呼吸鏈電子傳遞和酮體生成等過程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