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連安,莫讓瑜,譚均,潘媛,陳大霞
(重慶市中藥研究院,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重慶分中心,重慶市中藥良種選育與評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 400065)
全球變暖導致極端高溫天氣頻發(fā),高溫已成為影響植物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溫不僅影響植物的表型,還會破壞細胞穩(wěn)態(tài),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發(fā)育,甚至導致死亡[1]。研究表明,高溫脅迫會抑制植物各種生理和生化反應,包括水分利用、細胞膜穩(wěn)定性、光合作用、次級代謝產物和植物激素水平等變化[2]。因此,研究植物如何響應高溫脅迫對于提高植物耐熱性具有重要意義。
半夏(Pinellia ternate)是天南星科半夏屬植物,為我國傳統(tǒng)的常用大宗中藥材之一,具有悠久的藥用歷史,用于止咳祛痰、鎮(zhèn)吐、抗癌、抗早孕、抑制心律失常和炎癥等多種病癥[3]。目前,有關半夏的研究多集中于栽培技術[4]、有效成分[5]和藥理作用[6]等方面。半夏對高溫非常敏感,溫度過高會出現(xiàn)倒苗,人們逐漸關注到高溫對半夏的生理特性[7-8]、植物激素[9]和有效成分含量[10]等方面的影響。然而,從分子生物學水平上探究半夏在溫度脅迫下的應對機制,篩選半夏熱脅迫基因,提高半夏的耐熱性是減輕高溫對半夏生長造成傷害的最有效方法。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fā)展,轉錄組測序技術已普遍應用于藥用植物功能基因組的研究,能在單核苷酸水平對藥用植物的整體轉錄活動進行檢測,從而快速地獲取研究對象在某一狀態(tài)下的轉錄本信息[11-12]。轉錄組測序能研究藥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與調控,挖掘參與逆境脅迫調控的重要功能基因,有助于天然藥物的開發(fā)和高產抗逆品種的選育。通過轉錄組測序,已獲得高溫脅迫下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13]、薄荷Mentha haplocalyx[14]、黃花蒿Artemisisannua[15]等藥用植物轉錄組信息,為藥用植物的遺傳改良提供了豐富的基因資源。本研究對高溫脅迫下半夏葉片進行轉錄組測序分析,篩選和挖掘半夏熱脅迫基因,為培育半夏耐熱品種提供基因資源和理論依據(jù)。
半夏種源采自重慶市萬州區(qū),經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陳大霞研究員鑒定為天南星科半夏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的塊莖。選取大小一致的半夏塊莖播種于花盆中,培養(yǎng)基質為土壤∶蛭石=2∶1,每盆20顆,在人工氣候箱中培養(yǎng),白天溫度25℃,晚上溫度20℃,光周期為12 h光照12 h黑暗,光照4 000 lx。待半夏植株長到約15 cm時,在人工氣候箱中進行38℃高溫處理,12 h后取半夏葉片,用錫箔紙包裹儲藏于液氮中,待用。
采用植物總RNA提取試劑盒(TIANGEN)提取半夏葉片總RNA,用Nanodrop超微量分光光度計(Thermo)檢測RNA的濃度和純度,利用瓊脂糖凝膠電泳(150 V,20 min)分析RNA質量。檢測合格的6個半夏葉片RNA樣品委托北京諾禾致源科技股份有效公司進行cDNA文庫構建和轉錄組測序。
轉錄組原始數(shù)據(jù)經去除帶接頭和低質量的reads后,獲得Clean reads。利用Trinity軟件對Clean reads進行拼接和組裝,獲得不同大小的轉錄本(Transcripts)和基因(Unigenes)。
采用FPKM值估算基因表達水平,采用Cuf?flinks軟件對測序得到的FPKM值進行分析[16-17],以Padj<0.05(Padj為矯正后的P)且log2(fold change)≥2為標準篩選差異表達基因(DEGs)。
將DEGs與NR(NCBI non-redundant protein sequences)、NT(NCBI nucleotide sequences)、PFAM(Protein family)、KOG(euKaryotic Ortholog Groups)、Swiss Prot(Swiss Prot protein database)、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和GO(Gene Ontology)等數(shù)據(jù)庫進行比對,獲得DEGs的功能注釋信息,并對DEGs做GO和KEGG富集分析。
采用Primer Premier 5.0軟件設計基因特異性引物,內參基因為PtGAPDH[7](表1)。采用M 5 Super plus qPCR RT kit with gDNA remover試劑盒(Mei5bio),以500 ng RNA為模板反轉成cDNA。使用實時熒光定量試劑盒(Vazyme)進行qRT-PCR,20μL反應體系為:模板RNA 2μL、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各1μL(引物終濃度0.2μmol/L),10μL ChamQTMUniversal SYBR qPCR Master Mix,用ddH2O補足至20μL。所用程序為:94°C預變性5 min;94°C變性10 s,60°C退火30 s,72°C延伸40 s,40個循環(huán)。
表1 實時定量熒光基因引物序列Table 1 Real-time quantitative gene primer sequences
全部轉錄組數(shù)據(jù)可在美國國家生物信息中心(NCBI)SRA數(shù)據(jù)庫中查詢(PRJNA781127)。
經高溫脅迫處理后,半夏對照組(CK)和高溫處理組(T)樣本經轉錄組測序共獲得Raw reads 131 281 455條。將有接頭的、低質量的Raw reads進行過濾,對照組和高溫處理組分別獲得62 973 770條和65 240 619條Clean reads,共包含38.48 Gb Clean bases(表2)。經測序質量控制分析,6個半夏葉片測序樣本的Q20≥97.23%,Q30≥92.94%,GC con?tent≥48.84%(表2),表明這6個半夏葉片轉錄組測序的質量較高,可用于De novo組裝和數(shù)據(jù)分析。
表2 高溫脅迫下半夏轉錄組測序質量情況Table 2 Sequencing quality of transcriptome of Pinellia ternata under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通過Trinity軟件對過濾后的Clean reads進行拼接,共獲得281 189個轉錄本,總長度275 002 094 bp,平均長度978 bp,N50長度為1 270 bp(表3)。通過對所有轉錄本進行進一步聚類和組裝,共獲得91 526條Unigenes,總長度82 269 071 bp,平均長度899 bp,N50平均長度1 214 bp。Unigenes長度主要分布在300~500 bp,共有36 904個,占總數(shù)的40.32%;長度為500~1 000 bp的轉錄本29 243個,占比31.95%;長度為1 000~2 000 bp的轉錄本17 362個,占比18.97%;長度大于2 000 bp的轉錄本有8 017個,占比8.76%(表3)。轉錄本和Unigenes的分布趨勢不同,分布在500~1 000 bp的轉錄本最多,而Unigenes的數(shù)量隨序列長度的增加而減少。
表3 高溫脅迫下半夏轉錄組數(shù)據(jù)組裝統(tǒng)計Table 3 Assemble statistics of transcriptome data of Pinellia ternata under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將Unigenes序列分別在不同的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比對,共有45 409條Unigenes獲得注釋,占比46.61%。其中獲得注釋比例前三的數(shù)據(jù)庫是NR、PFAM和GO,分別占比39.47%(36130條)、30.05%(27 506條)和30.05%(27 505條)(表4)。根據(jù)NR數(shù)據(jù)庫中的物種注釋比對,發(fā)現(xiàn)大部分Unigenes(27.3%)的E值分布于10-15~10-5(圖1A);40.2%的Unigenes的序列相似度在60%~80%(圖1B);此外,分別有12.5%和12.1%的Unigenes注釋到非洲油棕和海棗(圖1-C)。
圖1 Unigene的NR注釋Figure 1 NR annotation of transcriptome for Unigenes
表4 Unigene的注釋統(tǒng)計Table 4 Unigenes annotation statistics
通過將對照組和高溫處理組的半夏葉片轉錄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以Padj<0.05(Padj為矯正后的P)且|log2(fold change)|≥2為判斷標準篩選DEGs。圖2結果表明:對照組和高溫處理組之間共篩選到1 716個DEGs,與對照組相比,高溫處理組中有1 138個DEGs表達量上調,578個DEGs表達量下調。
圖2 差異表達基因的火山圖Figure 2 Volcano map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將對照組與高溫處理組半夏葉片之間的DEGs進行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釋分析,611個DEGs被注釋到生物學過程、細胞組分和分子功能3大類,其中有356個DEGs表達量上調,255個DEGs表達量下調。圖3為DEGs在GO數(shù)據(jù)中顯著富集的GO term(P<0.005)。在生物學過程方面,除單有機體細胞器組織(22個,占3.60%)得到最顯著富集外,還有化學響應(20個,占3.27%)、激素響應(14個,占2.29%)、有機物響應(14個,占2.29%)和生長素響應(13個,占2.13%)等與逆境脅迫相關的GO term,說明高溫脅迫已影響半夏的正常生命活動。在細胞組分方面,DEGs主要富集在轉錄因子復合體(45個,占7.36%)、轉移復合體,轉移含磷基團(22個,占3.60%)和宿主細胞核(18個,占2.95%)等GO term。在分子功能方面,DEGs主要在內肽酶活性(27個,占4.42%)、血紅素結合(23個,占3.76%)和四吡咯結合(23個,占3.76%)等GO term得到顯著富集,說明高溫脅迫已導致植物細胞被破壞。
圖3 高溫脅迫處理下半夏轉錄組DEGS的GO分類Figure 3 Go classification of DEGs in Pinellia ternata transcriptom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treatment
將對照組與高溫處理組半夏葉片之間的DEGs進行全基因組及代謝途徑調控網絡富集分析,共有194個DEGs注釋到細胞過程(3條)、環(huán)境信息處理(2條)、遺傳信息處理(15條)、代謝(41條)和生物系統(tǒng)(2條)5大類63條KEGG代謝通路,其中有120個DEGs表達量上調,74個DEGs表達量下調。圖4為DEGs富集程度排名前30的代謝通路,獲得DEGs注釋數(shù)量最多的3個代謝通路為內質網蛋白質加工(68個,占35.05%)、內吞作用(25個,占12.89%)和剪接體(23個,占11.86%)。進一步對上調和下調的DEGs進行代謝通路富集分析,發(fā)現(xiàn)高溫脅迫后半夏葉片中表達量上調的DEGs主要與內質網蛋白加工、內吞作用和剪接體有關(圖5A);表達量下調的DEGs主要集中在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謝、淀粉和蔗糖代謝及半胱氨酸和氮代謝等代謝通路(圖5B)。
圖4 高溫脅迫下DEGs富集程度排名前30的代謝通路Figure 4 Top 30 of metabolic pathways enrichment of DEG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treatment.
圖5 高溫脅迫處理的半夏轉錄組DEGs KEGG通路富集分析Figure 5 KEGG pathway encichment of DEGs in Pinellia ternata transcriptom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treatment
2.6.1 半夏葉片植物激素相關DEGs分析 高溫脅迫可能會引起植物細胞內激素代謝和信號轉導發(fā)生變化。通過轉錄組測序分析發(fā)現(xiàn),高溫脅迫下生長素應答蛋白基因PtARP1、赤霉素調控蛋白基因PtGRP1和脫落酸應答元件結合因子基因PtABF表達量上調,而11個生長素應答蛋白基因PtARP、2個細胞分裂素信號途徑負調控基因PtARR(PtARR1、PtARR2)和赤霉素調控蛋白基因PtGRP2表達量下調,說明高溫脅迫下不同植物激素響應基因的表達模式存在一定的差異。
2.6.2 半夏葉片氧化還原系統(tǒng)DEGs分析 高溫脅迫下,植物體內產生活性氧會破壞細胞膜,而保護酶系統(tǒng)可以清除活性氧,減輕活性氧所造成的細胞損傷。轉錄組分析發(fā)現(xiàn):在高溫脅迫下,7個谷胱甘肽S轉移酶基因PtGST表達量不同程度上調,4個過氧化物酶基因PtPOD和2個過氧化氫酶基因PtCAT表達量下調(表6)。
表6 氧化還原系統(tǒng)DEGs分析Table 6 Analysis of DEGs involved in oxidation-reduction system
2.6.3 半夏葉片熱激蛋白DEGs分析 熱激蛋白是植物受到高溫脅迫后產生的一類新的蛋白質,可以提高植物的耐熱性。轉錄組分析發(fā)現(xiàn):半夏葉片中有23個熱激蛋白基因PtHSP在高溫脅迫下表達量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上調表達(表7)。這些結果表明高溫脅迫下,半夏葉片中的熱激蛋白基因表達量增加,對維持細胞穩(wěn)態(tài)、提高抵御高溫脅迫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表7 熱激蛋白相關DEGs分析Table 7 Analysis of DEGs encoding heat shock protein
為了進一步驗證轉錄組數(shù)據(jù),隨機選取9個在高溫脅迫下上調和下調的DEGs,分別是3個生長素應答蛋白基因PtARP(PtARP3、PtARP5、PtARP12)、細胞分裂素信號途徑負調控基因PtARR1、過氧化物酶基因PtPOD1、谷胱甘肽S轉移酶基因PtGST2和3個熱激蛋白基因PtHSP(PtHSP1、PtHSP2、PtHSP23),使用qRT-PCR技術進行驗證。圖6的結果表明,9個DEGs在高溫脅迫下的表達量變化趨勢與轉錄組測序結果基本一致,表明轉錄組測序結果相對可信。
表5 植物激素信號轉導途徑DEGs分析Table 5 Analysis of DEGs involved in 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
圖6 高溫脅迫下DEGs的qRT-PCR分析Figure 6 qRT-PCR analysis of DEG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短期或長期極端高溫天氣頻發(fā),給植物的產量造成嚴重的影響。高溫脅迫會改變植物形態(tài)、生理生化過程和基因表達,阻礙植物的正常生長發(fā)育,提高植物耐熱性已成為研究熱點。半夏的生長發(fā)育極易受到高溫的傷害,在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高溫脅迫會導致半夏地上部分倒苗,嚴重影響半夏的產量積累。薛建平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高溫脅迫時間的延長,半夏葉片、葉柄和塊莖中的SOD和POD活性逐漸下降,葉片和葉柄中的MDA含量顯著增加。因此,進一步闡明半夏響應高溫脅迫的生物學機制,對于提高半夏的耐熱性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本研究通過Illu?mina高通量測序技術對38℃高溫脅迫處理的半夏葉片進行轉錄組分析,樣本平均數(shù)據(jù)量為6.41 Gb,經Trinity軟件組裝獲得91 526條Unigene,平均長度899 bp,N50平均長度1 214 bp。半夏經高溫脅迫后共有1 716個DEGs差異表達,其中表達水平上調1 138個,下調578個。qRT-PCR分析表明9個DEGs在高溫脅迫下表達量變化趨勢與轉錄組結果基本一致,進一步驗證了轉錄組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
GO功能注釋分析表明高溫脅迫下DEGs主要集中在轉錄因子復合體、內肽酶活性、血紅素結合和四吡咯結合。轉錄組因子是一類能夠以序列特異性方式結合真核基因啟動子區(qū)域并且調節(jié)轉錄的蛋白質,在植物逆境脅迫中起著重要作用,當植物遭受高溫、干旱等逆境脅迫時,通過激活基因的轉錄表達來調節(jié)植物對逆境脅迫信號的反應。在擬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中,提高轉錄因子CBF1和CBF4的表達量可以激活冷脅迫相關基因的表達,并提高擬南芥的耐冷性[19-20]。在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中,過表達熱激轉錄因子HsfA1可提高番茄的耐熱性[21]。在GO分析中,富集DEGs最多的是轉錄因子復合體,說明高溫脅迫后半夏葉片中大量轉錄因子被激活,并通過誘導高溫脅迫基因的表達來調節(jié)半夏對高溫脅迫的應答。內肽酶是蛋白水解酶的一種,參與植物衰老、生物脅迫和非生物脅迫等生命活動。高溫脅迫下,內肽酶活性富集了較多的DEGs,表明高溫脅迫導致了半夏葉片內蛋白質代謝紊亂。KEGG代謝通路分析發(fā)現(xiàn)富集DEGs最多的代謝途徑是內質網蛋白質加工。內質網對蛋白質的加工主要包括糖基化、羥基化、?;投蜴I形成等,其中最主要的加工是糖基化,絕大部分內質網上合成的蛋白質都會被糖基化,蛋白質經過糖基化作用才能進行信號傳導和正確折疊。本研究中,內質網蛋白質加工代謝途徑富集了的DEGs最多,說明該代謝途徑在半夏響應高溫脅迫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22-23]。
高溫脅迫可引起植物體內激素含量和活性的變化,從而提高對逆境的抵抗或適應能力。半夏轉錄組DEGs注釋結果表明,生長素應答蛋白基因的表達受到高溫脅迫的雙向調控,其中表達水平下調的生長素應答蛋白DEGs明顯多于表達上調的DEGs。同時,高溫脅迫還促進了赤霉素調控蛋白基因Pt?GRP1和脫落酸應答元件結合因子基因PtABF的表達。研究表明,脫落酸應答元件結合因子ABF是一種bZIP轉錄因子,具有轉錄激活活性,參與植物非生物脅迫應答和脫落酸信號轉導,水稻Oryza sativa OsABF1/OsbZIP12受鹽、干旱和脫落酸等非生物脅迫誘導,上調其表達量可增加水稻的耐旱性[22-23]。本研究中,PtABF的表達量上調可能有助于提高半夏對高溫脅迫的抗性。
植物遭受逆境脅迫的主要特征是活性氧代謝的失調。高溫脅迫會導致植物細胞內活性氧大量積累,而酶促防御系統(tǒng)(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等)通過清除活性氧,減輕高溫造成的細胞膜和蛋白質損傷,增加對高溫脅迫的抗性。本研究中,7個谷胱甘肽S轉移酶基因PtGST的表達量在高溫脅迫脅迫下顯著增加,表明半夏通過谷胱甘肽S轉移酶清除高溫脅迫產生的活性氧和調控谷胱甘肽的代謝,以減輕高溫造成的損傷。
研究表明,高溫下植物產生的熱激蛋白HSPs可提高植物耐熱性,保護機體蛋白質免遭損傷或修復已受損傷的蛋白質,從而對植物起保護作用,并在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和抵御逆境脅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4]。在擬南芥中,過表達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LlHSP70基因可提高轉基因擬南芥對高溫的耐受性[25]。在擬南芥中過表達菊花Chrysanthemum HSP70基因可提高擬南芥對高溫、干旱和鹽脅迫的抗性[26]。本研究表明,半夏經高溫脅迫后葉片中27個PtHSP表達水平顯著上調,且PtHSP1、PtHSP3、
PtHSP4、PtHSP7、PtHSP9、PtHSP11、PtHSP13、PtHSP19、PtHSP20、PtHSP21、PtHSP22和PtHSP23在高溫處理后表達量上調3倍以上,說明PtHSP基因能迅速響應高溫脅迫,以維持半夏葉片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綜上,通過對高溫脅迫后的半夏葉片進行高通量轉錄組測序分析,挖掘到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氧化還原系統(tǒng)和熱激蛋白等候選基因,為培育半夏耐熱品種提供基因資源,也為一步深入研究高溫影響半夏的分子機制提供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