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偉,魏艷斌,杜歡歡
尿毒癥即慢性腎功能不全為多種因素引起的腎實質進行性、慢性損傷性病變,病人以基本功能喪失、腎臟萎縮、酸堿及電解質失衡等代謝產物潴留表現和多系統(tǒng)損害等為主要表現,最終可致死亡[1-2]。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是臨床常用替代治療手段,可有效清除病人機體內相關毒素水平,緩解臨床癥狀,提升存活率,但長期的MHD病人體能儲備和活力都明顯下降并且逐漸降低[3]。MHD病人60%~97%伴有疲勞感,生活水平顯著下降,故重視MHD病人相關干預對改善預后和治療效果意義重大[4]。有氧運動指有充足氧氣的條件下進行的體育運動鍛煉,對機體紅細胞攜氧能力和心肺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應用于行MHD的尿毒癥病人對其排出代謝廢物也有一定正向作用,然而該類病人機體整體狀態(tài)、功能均顯著下降,運動過程可引起其心率的顯著上升,強化運動同時的心率控制十分必要[5-6]。故本研究試對尿毒癥行MHD治療的病人在常規(guī)基礎上聯(lián)合基于安全心率控制的有氧運動,并觀察其效果和對病人運動耐力、心肺功能和疲乏感的影響?,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0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尿毒癥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08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滿足尿毒癥相關診斷[7],于我科接受MHD,透析頻率≥每周2次,且透析時間>3個月;簽署知情同意書,倫理委員會許可。排除標準:合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認知障礙者;合并骨骼肌、神經肌肉及關節(jié)活動嚴重障礙者;相關干預、治療禁忌證者;惡性腫瘤及不依從研究者等。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研究組各54例。常規(guī)組:女28例,男26例;透析治療時間7~61(32.44±7.37)個月;年齡27~61(45.06±8.58)歲。研究組:女24例,男30例;透析治療時間9~58(32.51±7.14)個月;年齡29~62(45.36±8.49)歲。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guī)組病人給予常規(guī)干預,透析過程中強化巡視保持環(huán)境舒適、安靜,密切觀察病人是否存在不適感;居家期間加強生命體征監(jiān)測和健康教育,如:日常選取寬松內衣,減少搔抓;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飲食宜低脂、低鉀、低鈉,優(yōu)先選取優(yōu)質蛋白攝入,同時鼓勵其合理、適當運動。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行基于安全心率控制的有氧運動。①有氧運動方案:參考有氧運動定義,制定運動強度在50%~70%,并據此對其目標心率進行計算,目標心率=靜息心率+運動強度百分比×(運動最大心率-靜態(tài)心率),靜態(tài)心率=靜息時病人所測得心率,最大運動心率=0.8×(220-目前年齡),運動實施期間,將智能心率監(jiān)控運動手表佩戴于病人腕部,實時查看病人即時心率,并根據計算所得心率設置報警閾值,當其心率>報警閾值,手表可進行自動報警。②有氧運動類型:詢問病人喜好,依據其喜好保持運動期間心率在安全范圍內,自主選擇功率自行車、快走、乒乓球、舞蹈、騎車、籃球、體能訓練、慢跑以及籃球等運動。③有氧運動時間:每周運動時長不少于150 min,運動每次持續(xù)時間30~60 min,盡量保證運動期間無中斷,每兩次運動間隔3 d以內,共干預3個月。④有氧運動頻率:運動頻率每周3次,運動前后進行5 min拉伸和熱身活動,保證運動的安全性和協(xié)調性。⑤有氧運動終止:病人運動期間出現耳鳴、冷汗、嘔吐、氣短胸悶、肌肉痙攣和胸痛等癥狀時;經手表監(jiān)測病人心率降低幅度>20/min時;期間出現背部、關節(jié)等部位疼痛時;運動強度費力時,滿足其一應立即停止。⑤隨訪:于病人入組時詳細解說計算運動心率的方法、有氧運動的作用和目的、運動閾值設置方式、終止指證以及運動頻率、時間等事宜,使病人充分認識基于安全心率控制的有氧運動,待其理解后發(fā)放記錄表,囑其以周為記錄單位,對自己運動執(zhí)行情況進行記錄,每月末回收,并及時分析給出建議。
1.3 觀察指標 ①血液透析情況:分別在干預前、3個月末檢測病人尿素氮(BUN),并計算其尿素清除指數(KT/V)及尿素下降率(URR)。②運動耐力和心肺功能:于干預前、3個月末分別對病人6 min步行距離(6MWT)、30 s負重屈肘次數進行測定,其中,6MWT測試通過在30 m走廊中設置起始和折返點,封閉后指導其行走,6 min內行走的總距離即為6MWT;30 s負重屈肘次數則令病人取坐位,選取優(yōu)勢手進行啞鈴持舉,女性重量5磅,男性重量8磅,進行屈肘,每次間隔3 min,連續(xù)測量3次,30 s內屈肘次數,取均值。心肺功能:由專業(yè)醫(yī)生測量并比較兩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等心肺功能指標。③疲乏感:疲乏狀況參照Piper疲乏修訂量表(PFS-R),包含認知、感知、情感和行為4項,含2道開放型問題和22個條目,每條目評分0~10分,每項得分為其均值,總分是22條目得分均值,其中,輕度疲乏0~3分,中度疲乏4~6分,重度疲乏>6分,量表重測信度0.98,總維度Cronbacha系數0.91[8]。分別于病人干預前、3個月末最近一次透析后評估。
表1 兩組病人干預前、3個月末血液透析情況比較 單位:分
表2 兩組病人干預前、3個月末運動耐力和心肺功能比較
表3 兩組病人干預前、3個月末疲乏感比較 單位:分
MHD為尿毒癥等慢性腎病病人終末階段治療的常用手段,可通過簡單彌散過程將病人體內毒素清除體外,快速改善病人癥狀[9],但對大、中分子的毒素清除作用有限,不斷累積下可出現皮膚瘙癢、貧血、肺感染及骨、礦物質等代謝紊亂等并發(fā)癥[10]。加上透析期間病人休息不足且睡眠較差,極易產生疲乏感,對其生活、工作等有著嚴重影響,故臨床常需配合合理、有效的干預達到改善預后效果[11]。有學者指出:臨床對行MHD病人的常規(guī)干預措施僅為對癥干預[12],對疲乏感、睡眠以及肢體活動改進效果有限,而一定的體力活動對其生活質量和活動能力有一定正向促進作用,運動分有氧和無氧兩種,其中,有氧運動可調動機體血液循環(huán)和肌肉相關因子且有較高安全性,故較為適用于行MHD治療的尿毒癥病人[13]。
有氧運動對調動肌肉活動和相關因子分泌、表達具有較好促進效果,還可減少骨骼肌、心肌細胞的凋亡,提升肌肉細胞中線粒體水平,改善肌肉強度和力量,預防肌肉萎縮,改善身體機能和活動能力[14]。但由于MHD尿毒癥病人身體機能、活力等顯著降低,進行有氧運動時需嚴格把控強度,以提升干預安全性[15]。心率控制為一種依據病人靜息心率、最大心率和年齡等指標,對運動期間適宜心率進行計算,其中,低于50%運動強度則為低運動量,50%~70%劃分為中等強度,75%以上是高強度,運動強度設置在50%~70%可保證有氧運動有效性,且病人疲勞感不會明顯加重,配合心率閾值設置、報警保證有氧運動的安全性,使干預方案更適用于尿毒癥MHD病人[16]。本研究中研究組3個月末KT/V、URR高于常規(guī)組,BUN低于常規(guī)組,6MWT、30 s負重屈肘、FEV1和LVEF高于常規(guī)組,LVEDD低于常規(guī)組,認知、感知、情感、行為及疲乏總分較常規(guī)組低(P<0.05),提示基于安全心率控制的有氧運動可有效提升尿毒癥MHD病人運動耐力、心肺功能、透析效果,還可改善其疲乏感。分析原因:連續(xù)、合理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加病人血中NO含量,提升腺苷依賴性的相關舒張血管敏感度,弱化血管受到乙酰膽堿能介導的收縮作用,使病人肌肉、呼吸系統(tǒng)供氧功能以及心肺功能得到進一步改善[17-18]。有氧運動還能夠調節(jié)病人磷清除、氧化應激以及微炎癥狀態(tài),改善透析引起的疲乏感,身體機能也有所提升,加上病人經鍛煉后機體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提升,新陳代謝能力和速率有效提升,肌酐以及尿素等分子的體內代謝進程進一步加強[19],透析充分性有效提高,還可使長期MHD引起的神經失衡也得到平衡,副交感、交感神經的異常興奮過程得以糾正,從而使病人睡眠以及透析疲乏感得以有效改善[20-21]。
綜上所述,尿毒癥MHD病人在常規(guī)干預基礎上行基于安全心率控制的有氧運動干預可有效提升透析充分性,還可提升其運動耐力和心肺功能,改善透析引起的疲勞感。本研究所選取病人均為MHD 3個月以上尿毒癥病人,對于疾病發(fā)展較輕,透析時長較短的病人接受基于安全心率控制的有氧運動干預是否有更好效果,以及不同程度病人運動最佳適宜強度尚未詳細量化,后期將擴大樣本量,進一步細化、全面研究,以期為該類干預方案的臨床標準化實施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