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義瓏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辛棄疾
醉里①挑燈②看劍③,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④。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⑤生前身后⑥名??蓱z⑦白發(fā)生!
【注釋】
①醉里:醉酒之中。②挑燈:撥動燈火,點燈。③看劍:查看寶劍,準(zhǔn)備上戰(zhàn)場殺敵的形象。說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際也不忘抗敵。④點兵:檢閱軍隊。⑤贏得:博得。⑥身后:死后。⑦可憐:可惜。
【背景】
辛棄疾年輕時參加抗金起義,失敗后南歸,極力主張收復(fù)中原,卻遭到朝廷排斥打擊,長期不得任用,閑居近二十年。這首詞是作者失意閑居信州(今江西上饒)時所作,寫于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寫給在抗金主張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陳亮。
【賞析】
辛棄疾一生有雄心抱負,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他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guān)切、憂慮,寄寓于詞作之中。這首詞充滿壯志豪情,不僅與婉約詞風(fēng)格迥異,也與同為豪放詞人的蘇軾作品大不相同,其基調(diào)豪邁高昂,大氣磅礴,繼承和發(fā)展了蘇軾的豪放派詞風(fēng),成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
上片描述軍旅生活。一、二句寫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燈芯觀看寶劍;早晨醒來時聽到了軍營里傳來的號角聲。開頭兩句便把鏡頭定在了軍營之中,這正是作者曾經(jīng)歷過而今已失去的生活情景。三至五句每句寫一事:在軍營里與部下分食牛肉;聽樂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戰(zhàn)場上檢閱軍隊,指揮戰(zhàn)斗。看寶劍,聽號角,分麾下炙,聽塞外聲,沙場點兵都是極雄豪、壯美的事,都是作者熱愛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記憶。被削去官職退居山林,詞人仍十分懷念軍中生活,渴望再有機會從軍殺敵,建立功業(yè)。
下片前兩句描寫戰(zhàn)斗場面。作者騎著飛快奔馳的的盧馬,猛力拉滿霹靂作響的雕弓。馬快弦急說明戰(zhàn)斗的激烈?!傲藚s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他要完成北伐金人、收復(fù)失地的大業(yè),贏得生前的功勛,身后的美名。率師北伐,統(tǒng)一南北,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寫到這里已達到這首詞的最強音。但結(jié)語卻只有五個字—“可憐白發(fā)生”。這五個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輕時的經(jīng)歷如今只是一種追憶;一方面說明自己已年近半百,兩鬢染霜,還能有機會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嗎?所以最后一句也是壯語,只是已變雄壯為悲壯,充滿了作者壯志不遂的抑郁、憤慨。
整首詞看似寫雄壯之場景,實則是為了抒發(fā)個人悲壯之心緒,以壯襯悲。從全詞看,壯烈和悲涼、理想和現(xiàn)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燈看劍,在夢中馳騁殺敵,在醒時發(fā)出悲嘆。這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民族的悲劇。作者的一腔忠憤,醒時夢中都不能忘懷,是他高昂而深沉的愛國之情、獻身之志的生動體現(xiàn)。
醉酒無眠撫長劍——讀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今夜的酒是那么苦澀
無法縫補的傷口
一直流淌著蒼茫的悲傷
月光不屬于自己的山河
命運銹跡斑斑
滿落塵埃的身心
渴望一場大雪紛飛
覆蓋所有的苦難
此刻 挑燈看劍
看見水與火的戰(zhàn)場
萬物被剝奪了生的權(quán)利
四處回蕩的號角
仿佛是一朵朵祥云掠過
秋天的那片沙場
永遠是最美的華章
密不透風(fēng)的夜
穿越戰(zhàn)馬 弓箭的往事
撫摸過家園流離失所的長劍
一寸寸山河走向回家的路
喝下最后一壺老酒
噴出一聲長嘆
灑滿天涯
此刻,天亮了
無限豪情寄夢中——《醉酒無眠撫長劍》創(chuàng)作手記
辛棄疾是南宋最偉大的愛國詞人,有將相之才而未展其用,將一腔忠憤寄之于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是他的一首傳世名篇。有人曾這樣評價過辛棄疾:少年英豪,壯志難酬;詞風(fēng)豪邁,橫絕古今;鐵板銅琶,千古詠嘆。辛棄疾雖已逝去,但他的詞千古永存,就好像一束光穿透了整個南宋王朝,穿越至今,傳遞著無限豪情壯志和愛國之情。
一杯酒,能怡情,也能遣憂;或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或建功立業(yè)心懷天下,或思親念友羈旅漂泊,或寄情山水豪邁樂觀,種種人間滋味、悲歡離合,都融化在這一杯酒里。那夜,辛棄疾喝的是一壺悲情的酒,苦澀到心靈深處。他倚在窗邊一杯杯自斟自酌,壯志難酬的他眸中滿是心酸。“今夜的酒是那么苦澀/無法縫補的傷口/一直流淌著蒼茫的悲傷/月光不屬于自己的山河/命運銹跡斑斑/ 滿落塵埃的身心/渴望一場大雪紛飛/覆蓋所有的苦難/此刻 挑燈看劍/看見水與火的戰(zhàn)場/萬物被剝奪了生的權(quán)利/四處回蕩的號角/仿佛是一朵朵祥云掠過/秋天的那片沙場/永遠是最美的華章”,想表達詞人此刻醉意中的心態(tài)和夢回戰(zhàn)場的心情。此時的他還站在那沙場上排兵布陣,意氣風(fēng)發(fā),黑發(fā)飄揚、雙目如炬,手中的利劍閃爍著森森寒光,宛若銀霜!
他沖入戰(zhàn)場,胯下的戰(zhàn)馬像的盧一樣跑得飛快,沿途殺敵勢不可當(dāng)!舉弓引箭,伴隨著那如雷的聲響,箭飛射而出,洞穿著敵人的胸膛!
忽地眼前一片恍惚,他已不在那戰(zhàn)場上排兵布陣,酒壇子滾到地上,看劍映出的那個人早已生了白發(fā),淚,悄然滑落,落入酒中化成一道霞光!“密不透風(fēng)的夜/穿越戰(zhàn)馬 弓箭的往事/撫摸見過家園流離失所的長劍/一寸寸山河走向回家的路/喝下最后一壺老酒/噴出一聲長嘆/灑滿天涯/此刻,天亮了”,這幾句詩是表達辛棄疾一夢醒來,可惜已是白發(fā)人的無限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