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惠 潘慧敏 查麗芬 顧 俊
1.南通大學醫(yī)學院,江蘇南通 226001;2.南通大學附屬丹陽市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江蘇丹陽 212300
肺癌是全球發(fā)病排名第二、死亡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2020 年新發(fā)病例220.7 萬例,死亡179.6 萬例,我國新發(fā)和死亡病例分別為81.6 萬例、71.5 萬例[1]。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最常見的類型,晚期患者5 年生存率不足20%[2-3]。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類不編碼蛋白質的RNA,可作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參與多種腫瘤的發(fā)生及發(fā)展[4]。研究報道,lncRNA膜相關鳥苷酸激酶包含WW 和PDZ 結構域2-反義RNA 3(membrane associated guanylate kinase,WW,and PDZ domain containing two-antisense RNA three,MAGI2-AS3)在乳腺癌、膀胱癌中低表達,與腫瘤細胞的惡性進展密切相關[5-6]。已有研究報道,lncRNA MAGI2-AS3在NSCLC 中表達下調[7-8]?;诖?,本研究分析lncRNA MAGI2-AS3 與NSCLC 患者病理參數(shù)及預后的關系。
選取2016 年8 月至2018 年8 月于南通大學附屬丹陽市人民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103 例NSCLC 患者,年齡42~82 歲,平均(58.74±10.26)歲。納入標準:①經病理確診為NSCLC;②初診且未接受放化療。排除標準:①造血免疫系統(tǒng)損害;②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疾病;③病理資料和隨訪資料有缺失;④年齡<18 歲;⑤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18-11024)。
術中切除的部分癌組織和距離癌組織>5 cm 的癌旁組織,立即經液氮冷凍保存,取出保存的組織標本50 mg,研碎,TRIzol 試劑盒(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60025)提取組織中總RNA,Narodrop 驗證DNA 濃度及純度,使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260/OD280為1.8~2.0;TaKaRa 逆轉錄試劑盒(北京寶日醫(yī)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20169769S)轉錄合成cDNA,進行qRT-PCR 擴增。lncRNA MAGI2-AS3 正向引物:5’-CACCTTGCTTGACAACTTGA-3’;反向引物:5’-CATTACAGCTCGGCTACTGC-3’,長度121 bp;內參GAPDH 正向引物:5’-AATGGGCAGCCGTTAGGAAA-3’;反向引物:5’-GCGCCCAATACGACCAAATC-3’,長度168 bp。反應體系共20 μl:2 μl cDNA,0.6 μl 正向引物,0.6 μl 反向引物,10 μl SYBR?Premix Ex TaqTMⅡMix,6.8 μl 雙蒸水。反應條件:1 次95℃10 min,40 次95℃10 s,60℃30 s,72℃30 s。采用2-ΔΔCt法計算lncRNA MAGI2-AS3 相對表達量,實驗重復3 次,取平均值。
根據(jù)lncRNA MAGI2-AS3 表達均值將患者分為高lncRNA MAGI2-AS3 表達組(≥lncRNA MAGI2-AS3表達均值)和低lncRNA MAGI2-AS3 表達組(<lncRNA MAGI2-AS3 表達均值)。兩組出院后通過門診或電話方式隨訪3 年,隨訪至2021 年8 月,統(tǒng)計兩組生存情況。
采用SPSS 26.0 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Kaplan-Meier法繪制NSCLC 患者生存曲線,組間生存率采用logrank 檢驗;多因素Cox 回歸分析NSCLC 患者預后影響因素。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NSCLC 組織中l(wèi)ncRNA MAGI2-AS3 表達(0.434±0.079)低于癌旁組織(0.969±0.24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1.075,P <0.001)。
不同TNM 分期、淋巴結轉移患者lncRNA MAGI2-AS3 表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lncRNA MAGI2-AS3 表達與NSCLC 患者病理參數(shù)的關系
隨訪3~36 個月,中位生存時間為28.095 個月。高lncRNA MAGI2-AS3 表達組(≥0.434,51 例)中位生存時間為30.991 個月,低lncRNA MAGI2-AS3 表達組中位生存時間為25.309 個月。兩組生存曲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log-rank χ2=5.127,P=0.024)。見圖1。
圖1 兩組生存曲線
以隨訪時間為時間變量,以年齡(≥60 歲=1,<60 歲=0)、分化程度(低未分化=1,中高分化=0)、TNM 分期(Ⅲ期=1,Ⅰ~Ⅱ期=0)、淋巴結轉移(是=1,否=)、lncRNA MAGI2-AS3(≥0.434=1,<0.434=0)、預后(死亡=1,存活=0)為因變量。多因素Cox 回歸分析顯示,腫瘤分化程度、TNM 分期、淋巴結轉移情況、lncRNA MAGI2-AS3 表達水平是NSCLC 患者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P <0.05)。見表2。
表2 NSCLC 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的多因素Cox 回歸分析
NSCLC 是一種侵襲性、生長迅速的惡性腫瘤,早期表現(xiàn)為咳嗽、呼吸困難、疼痛、體重減輕,但大多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常于晚期確診,總體生存率較低。近年來隨著腫瘤分子生物學的進展,出現(xiàn)了靶向和免疫療法,極大地延長了NSCLC 患者生存期,但僅部分患者臨床獲益,同時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獲得性耐藥越來越多[9-11]。近期一項關于晚期(Ⅲb~Ⅳ期)NSCLC患者真實世界研究報道,接受免疫患者1、2、3 年生存率分別為61.1%、16.5%、12.7%,相比未接受免疫治療患者,接受免疫患者1、2、3 年死亡風險比分別為2.15、1.23、1.00[12]。提示隨著治療時間延長,免疫療效降低,亟須尋找更多治療靶點。
表觀遺傳改變是惡性腫瘤最大特征之一,其異常改變與腫瘤發(fā)生及發(fā)展密切相關[13-14]。lncRNA 是一類長度超過200 個核苷酸的新興表觀遺傳調控分子,不僅能通過類似機制調控表觀遺傳通路本身的基因,還能通過競爭性結合特定蛋白或微RNA(micro RNA,miRNA),形成分子海綿效應,調控癌細胞生長、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學過程[15-17]。如lncRNA 長基因間非蛋白編碼RNA 240 能通過海綿miR-7-5p 上調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表達促進NSCLC 細胞侵襲和遷移[18]。lncRNA DNA 損傷激活的非編碼RNA 能通過海綿miR-363-3p 上調富集偽足的非典型激酶1 表達促進NSCLC 細胞上皮間質轉化和侵襲[19]。lncRNA MAGI2-AS3 定位于人染色體7q21.11,近年多項研究均報道了其與腫瘤的關系,如Li 等[20]研究報道,lncRNA MAGI2-AS3 在胃癌中高表達,能通過海綿miR-141 和miR-200a 上調溴結構域蛋白4 促進肝癌細胞增殖、侵襲和遷移。Liu 等[21]研究報道,lncRNA MAGI2-AS3 在肝癌中低表達,能靶向miR-23a-3p 調控第10 號染色體缺失磷酸酶及張力蛋白同源基因抑制肝癌細胞增殖、侵襲和遷移。本研究結果顯示,NSCLC 組織中l(wèi)ncRNA MAGI2-AS3 表達明顯降低,與既往研究報道一致[7]。進一步分析顯示,lncRNA MAGI2-AS3 表達與NSCLC 患者TNM 分期、淋巴結轉移有關,提示lncRNA MAGI2-AS3 在NSCLC 中發(fā)揮抑癌基因作用,lncRNA MAGI2-AS3 低表達導致NSCLC 惡性進展,其機制可能與lncRNA MAGI2-AS3 能調節(jié)張力蛋白同源基因表達有關。張力蛋白同源基因是一種具備雙重特性磷酸酶活性的腫瘤抑制基因,其脂質磷酸酶能通過催化磷酯酰肌醇3,4,5-三磷酸去磷酸化為磷酯酰肌醇4,5-二磷酸,阻斷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信號轉導途徑,阻止細胞快速生長和分裂,抑制NSCLC細胞增殖、侵襲行為和促進凋亡[22-23]。Hao 等[24]研究報道,lncRNA MAGI2-AS3 能通過海綿miR-23a-3p 上調張力蛋白同源基因表達,抑制腫瘤細胞活力和侵襲。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與lncRNA MAGI2-AS3 低表達組比較,lncRNA MAGI2-AS3 高表達組中位生存時間延長,lncRNA MAGI2-AS3 高表達是NSCLC 患者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顯示lncRNA MAGI2-AS3 可作為NSCLC患者預后評估指標,可能成為一種新型的靶點。
綜上所述,NSCLC 組織中l(wèi)ncRNA MAGI2-AS3 低表達,與TNM 分期、淋巴結轉移、預后不良有關,可作為NSCLC 患者預后評估指標。但這還需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證實,并進一步從分子方向研究lncRNA MAGI2-AS3 對NSCLC 患者預后的影響,了解其具體調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