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瓊,許倩倩,阿麗米拉·努合曼,張玲
(1.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干部保健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2.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起搏電生理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種心臟疾病發(fā)展的終末階段,主要表現(xiàn)為心臟發(fā)生器質(zhì)性或功能性損害[1]。由于CHF發(fā)病具有漸進性、持續(xù)性、反復性和頻繁性的特點,常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zhì)產(chǎn)生嚴重不良影響,這種負面影響的長期存在也使患者常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狀況[2-3]。目前,社會—心理—生物醫(yī)學模式越來越受到醫(yī)學領域的重視,認為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與心血管疾病的持續(xù)進展具有一定聯(lián)系,明顯的焦慮和抑郁行為是發(fā)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響因素之一[4-5]。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是含有20個項目的自評量表,其使用簡便,能直觀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觀感受及其在治療中的變化[6];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是含有20項、4級評分的自評心理量表,用于測量患者焦慮狀態(tài)輕重程度及其在治療過程中變化情況[7]。本研究對就診的CHF 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采集患者的臨床特征,采用SAS和SDS 自評量表獲取患者抑郁和焦慮評分,分析CHF 患者抑郁、焦慮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為臨床有效改善CHF 患者抑郁和焦慮狀態(tài)提供理論依據(jù)。
以2020年6月—2021年6月就診的60例CHF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依據(jù)2018年《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中慢性心力衰竭相關診斷標準[8]確診為CHF;(2)40~80歲;(3)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排除標準:(1)患有先天性心臟疾??;(2)神經(jīng)功能障礙或認知不足;(3)合并明顯肝、腎功能不全;(4)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1.2.1一般資料收集 采用本院自制的問卷收集患者一般資料,內(nèi)容主要包括研究對象的教育程度、以及月收入狀況等。
1.2.2抑郁程度的評判方法 采用SDS量表來評估,該量表含有20個反映抑郁主觀感受的項目,每個項目按癥狀出現(xiàn)的頻度分為4級評分,其中10個為正向評分、10個為反向評分,若為正向評分題依次評為1、2、3、4分,反向評分題則評為4、3、2、1。按照中國常模結果標準,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1.2.3焦慮程度的評判方法 采用SAS量表來評估,該量表分為4級評分,正向評分題依次評為1、2、3、4分,反向評分題則評為4、3、2、1;原始分乘以1.25得到標準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1.2.4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心功能分級[9]Ⅰ級,患者有心臟病,日?;顒恿坎皇芟蓿话泱w力活動不引起過度疲勞、心悸、氣喘或心絞痛等癥狀;Ⅱ級,患者有心臟病,體力活動輕度受限制,休息時無自覺癥狀,一般體力活動引起過度疲勞、心悸、氣喘或心絞痛;Ⅲ級,患者有心臟病,體力活動明顯受限,休息時無顯著癥狀,但輕度體力活動即可引起過度疲勞、心悸、氣喘或心絞痛;Ⅳ級,心臟病患者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休息狀態(tài)下也出現(xiàn)心衰癥狀,體力活動后明顯加重。
利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百分率)[n(%)]描述,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CHF 患者抑郁、焦慮狀況的影響因素。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0例CHF患者以年齡≥60歲的男性為主,BMI值大多位于正常范圍,單腎衰竭患者居多。病程、職業(yè)類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HF患者中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的人數(shù)占比最少,已婚患者比未婚患者數(shù)量多,月收入10 000元以上的數(shù)量少;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是否有吸煙史和不同NYHA分級方面的分布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CHF 患者一般資料
以SDS量表評分(≥53分)和SAS量表評分(≥50分)為標準,60例CHF患者中,18例CHF患者伴有抑郁,約占總人數(shù)30%,平均SAS評分(66.38±7.92)分;26例CHF 患者伴有焦慮,約占總人數(shù)43.33%,平均SAS評分(62.54±6.18)分。見表2。
表2 CHF 患者發(fā)生抑郁的單因素分析
18例SDS評分≥53分的CHF 患者與42例SDS評分<53分CHF 患者在NYHA 分級、吸煙史、合并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月收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和病程方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以是否伴有抑郁的慢性心力衰竭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進一步進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與已婚比較,未婚狀況對CHF 患者抑郁具有影響(OR=1.594,95%CI=1.005~2.526);與未合并心律失常比較,合并心律失常對CHF 患者抑郁具有的影響(OR=1.852,95%CI=1.041~3.294);與未合并2型糖尿病比較,合并2型糖尿病對CHF 患者抑郁具有影響(OR=1.758,95%CI=1.013~3.049);與未合并高血壓比較,合并高血壓對CHF 患者抑郁具有影響(OR=1.863,95%CI=1.033~3.360);與NYHAⅠ~Ⅱ級比較,NYHA Ⅳ級對CHF 患者抑郁具有影響(OR=2.425,95%CI=1.163~5.058)。見表3。
26例SAS評分≥50分的患者與34例SAS評分<50分患者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月收入狀況、合并心律失常、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及NYHA 分級方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CHF 患者發(fā)生焦慮的單因素分析[n(%)]
以是否伴有焦慮的慢性心力衰竭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進一步進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采用進入法。結果顯示,相比未合并心律失常,合并心律失常對CHF 患者焦慮具有顯著的影響(OR=2.314,95%CI=1.149~4.659);相比未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2型糖尿病對CHF 患者焦慮具有顯著的影響(OR=1.870,95%CI=1.005~3.481);相比NYHAⅠ~Ⅱ級,NYHA Ⅳ級對CHF 患者抑郁具有顯著影響(OR=2.627,95%CI=1.313~5.258);此外,5 000~10 000元月收入狀況(與5 000元以下比較,OR=0.511,95%CI=0.283~0.921),10 000元以上月收入狀況(與5 000元以下比較,OR=0.425,95%CI=0.209~0.865)是CHF 患者焦慮的保護因素。見表5。
表5 CHF 患者發(fā)生焦慮的多因素分析
近年來,軀體疾病伴隨心理疾病的問題引起臨床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明顯的焦慮和抑郁等癥狀被認為是發(fā)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預測因子之一[10-11]。CHF 患者伴有明顯的臨床癥狀,這些軀體負擔常帶給患者嚴重的精神壓力,容易引起焦慮和抑郁狀況的事實已被多項研究證實,不良負面情緒同時影響患者診斷、治療和預后[12-13]。因此,對于慢性心力衰竭伴有抑郁、焦慮的患者,研究其影響因素尤其是一些可識別的影響因素非常必要。本研究擬通過探討影響CHF 患者抑郁以及焦慮狀況的影響因素,以期為改善CHF 患者治療和預后提供理論依據(jù)。本研究結果表明,抑郁和焦慮在CHF 患者中是常見的,通過使用具備良好信效度的SDS和SAS量表,60例CHF患者中,18例CHF患者伴有抑郁狀況,占總人數(shù)30.00%;26例CHF 患者伴有焦慮狀況,占總人數(shù)43.33%。Yohannes等的研究顯示[14],CHF患者伴有焦慮狀況的比例為 11%~45%,發(fā)生抑郁的概率為 10%~60%。而2014年關于我國心力衰竭患者的Meta分析結果顯示,我國 CHF 患者焦慮與抑郁的發(fā)病率在40%左右[15]。本研究結果與既往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但抑郁發(fā)生率低于全國整體發(fā)生率,焦慮狀況發(fā)生率高于全國整體發(fā)生率,這可能與測評工具、樣本量大小及研究對象的臨床病理特征不同有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伴隨抑郁狀況的CHF 患者與未見抑郁的CHF 患者在NYHA 分級、吸煙史、合并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月收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和病程等方面有明顯差異,其中未婚狀況(OR=1.594,95%CI=1.005~2.526)、合并心律失常(OR=1.852,95%CI=1.041~3.294)、合并2型糖尿病(OR=1.758,95%CI=1.013~3.049)、合并高血壓(OR=1.863,95%CI=1.033~3.360)和NYHA 分級(OR=2.425,95%CI=1.163~5.058)對CHF 患者抑郁具有顯著影響作用。伴隨焦慮癥狀的CHF 患者與未見焦慮狀況的CHF 患者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月收入狀況、合并心律失常、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以及NYHA 分級方面有明顯差異,其中合并心律失常(OR=2.314,95%CI=1.149~4.659)、合并2型糖尿病(OR=1.870,95%CI=1.005~3.481)NYHA 分級(OR=2.627,95%CI=1.313~5.258)對CHF 患者抑郁具有顯著影響作用。此外,高水平月收入是CHF 患者焦慮的保護因素。既往Vieweg等[16]的研究顯示,伴有焦慮和抑郁狀況的CHF 患者能夠通過神經(jīng)內(nèi)分泌途徑引起交感神經(jīng)張力和血小板活性增加,過量釋放皮質(zhì)醇和兒茶酚胺等,損傷冠狀動脈內(nèi)皮,阻塞冠狀動脈引起心肌結構和功能損傷,從而加重CHF 患者的臨床癥狀。此外,長期服用維持和改善心功能及治療基礎心臟病的藥物、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經(jīng)濟負擔等因素也容易使許多CHF 患者產(chǎn)生焦慮或抑郁情緒,這同時也是引起心功能進一步惡化的原因之一[17]。NYHA等級高會造成患者長時間處于生活質(zhì)量受損的狀態(tài),這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情緒障礙。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較高,認知能力強,對治療效果的預期較低,而教育程度低的患者恰恰相反,他們對治療效果往往抱有過高期望,對疾病的認知度較低導致配合度較低,這種預期與現(xiàn)實的落差往往使得這類人群產(chǎn)生不良心理狀況[18-19]。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月收入狀況與CHF 患者焦慮狀況呈負相關,月收入越低的患者更容易處于焦慮情緒中。這可能是由于月收入低的人群,工作、生活壓力越大,這種來自外界的壓力促進了個人焦慮情緒的產(chǎn)生。
綜上所述,抑郁、焦慮狀況在CHF 患者中非常常見,這種不良情緒的發(fā)生主要與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心功能分級及合并其他疾病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