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蕾 | 深圳市南山區(qū)道新學校
活動教學法是以主題參與為內容,以主體互動為過程,以主體構建為結果,通過主體參與來完成教學,實現(xiàn)發(fā)展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根據(jù)教學要求和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慕虒W情境,并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程度和特點設置,讓學生憑自己的能力參與閱讀、討論、游戲、學具操作等去學習知識。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記、反復機械練習的單調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會通過聽覺、視覺、空間知覺、觸覺等在大腦指揮下協(xié)同活動而獲取知識。由此可見,活動教學法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下,是符合語文教學發(fā)展規(guī)律的,值得我們在語文教學的其他課型上嘗試的教學方法。
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習作內容為書信,屬于應用文體的寫作。以往教授此類應用文體,教學的重點都是放在應用文體的格式上,通過教師課堂上反復強調,讓學生牢記知識點。寫作時,學生通常會選擇遠方的親戚、朋友或者老師,給對方寫一封信。書信內容大部分處于虛構狀態(tài),僅僅是為了應付老師的作業(yè)而去寫作,尤其是隨著互聯(lián)網的飛速發(fā)展,書信這種通信手段已經逐漸淡出歷史的舞臺,更讓學生認為這方面知識學來無用,內心的排斥讓他們不僅記不住書信的格式,而且很難見到精彩的文章,更別提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了。鑒于以上問題,本單元的習作教學,我決定嘗試采用活動教學法。
之所以選擇活動教學法,是基于以下兩點思考:
一是語言是交際工具,任何工具都有一個特性,就是活動。工具是由人去操作的,人們要學會語言必須通過操作活動。習作教學本身就是體現(xiàn)語文工具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書信又是習作教學中的應用文教學,讓學生從虛擬應用走向實實在在的通信活動,讓語言作為工具,真實地應用,學生才能在活動中領會語言是交際工具,才能真真切切地想要學好語言。
二是語言是受規(guī)定制約的有目的的活動。語言自身有規(guī)則,社會交際有規(guī)范,掌握這些規(guī)則規(guī)范是一個由內化到外化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必須把思維與行動結合起來。書信作為一種應用文體,書信和信封的格式都有固定的書寫規(guī)范,這些社會交際的規(guī)范是需要學生掌握的。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睂W生只有在真實發(fā)生的通信活動中,才會更好地掌握這些規(guī)范。
我聯(lián)系了遠在吉林的朋友,她是吉林市第二實驗小學的教師,當我向她說明兩校學生進行書信交流活動的設想時,她非常支持,覺得這樣的活動對學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體驗。學生還沒開始交流,雙方的老師便有了無盡的期待。
寫作指導時,我向學生宣布,老師為他們尋找了北方的小朋友作為神秘的筆友,大家聽到將有一個神秘的小筆友,都高興得歡呼起來。我順勢提出問題:“可是筆友之間要如何交流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書信?!痹诮酉聛淼慕虒W中,學生們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求知欲望,書信的格式以及寫法等略顯枯燥的內容,在學生們的主動探究中順利學習完畢。
了解了書信的格式后,學生們便迫不及待地開啟了探索模式,七嘴八舌地問我——
“我可不可以給他寄一枚道爾頓幣?”
“老師,他得多久能收到我的信?會給我回信嗎?”
“老師,我究竟要在信里寫些什么內容呢?”
……
學生們興趣盎然。我告訴他們,你們的問題可以親自去問神秘的小朋友,可以向筆友介紹我們學校豐富多彩的活動,介紹美麗的深圳及深圳美食,還可以向他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
接著,我將提前聯(lián)系到的吉林市第二實驗小學學生的姓名分發(fā)給大家,并為他們準備了帶有道爾頓logo的信封和信紙,請他們謄抄好書信,由家長帶領將信件寄出,并拍照記錄下整個郵寄的過程。
再次上課時,我收集了學生們的書信情況,有的學生密密麻麻地寫了三頁信紙;有的學生神秘兮兮地告訴我,他在信里放了自己的照片;有的學生則驕傲地說:“我覺得我們學校最有特點的就是道爾頓幣,我不僅跟她介紹了我們的道爾頓銀行、道爾頓超市,還給他寄了一枚道爾頓幣?!笨粗⒆觽儫崆檠笠绲哪?,我知道第一階段的活動算初步成功了。
兩周后,我收到了吉林朋友發(fā)過來的視頻。我在課堂上向學生們宣布:“吉林的小朋友已經開始給我們寫回信啦!”教室里歡聲一片。接著我給學生們播放視頻,畫面上出現(xiàn)冰雪的世界,一片潔白。教室里靜悄悄的,所有的眼睛都聚精會神地盯著屏幕。當看到某一封信上出現(xiàn)了哪個同學的名字時,大家艷羨的目光立刻飛了過去。當屏幕上出現(xiàn)北方孩子滑雪的畫面時,學生們情不自禁地驚呼出來。我知道,這次活動的種子已經悄悄地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了。
又等待了差不多兩周的時間,趕在放寒假前,來自吉林小筆友的信件像雪花一樣紛紛而至。收到信的那天,學生們開心地叫出了聲,大聲叫著要立刻給對方再寫一封信,有的學生第一次沒寄自己照片的,這次嚷嚷著要補上。
收獲了學生們寫作的熱情,這次應用文體的寫作教學算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只是書信的活動卻并沒有就此停止……
這學期伊始,因為疫情再次席卷而來,我鼓勵所有的學生用電子郵件給同樣上網課的吉林小朋友送去溫暖和問候……
親愛的楚熹:
你好!今天聽新聞上說,你的城市新增病例很多,我很擔心你,想知道你現(xiàn)在怎么樣了??吹娇挂叩恼掌?,大家在雪地里排隊做核酸,天上還飄著雪花,那些穿著防護服的白衣天使們一直坐在那里工作,該有多冷啊。
……
希望疫情盡快結束,我們都能背起書包去學校,和想念的老師和同學見面。還希望你能來深圳玩,我?guī)闳ナ澜缰昂湾\繡中華。我也想去你們吉林,堆雪人,打雪仗,滑雪……
祝
健康快樂,學習進步!
你的朋友:俽然
2022年3月19日
疫情無情人有情,學生們一封封溫暖的信交到對方孩子手中,給封閉在家的學生們心中點亮了一盞燈,他們開心地用信件的形式聊了起來,互相鼓勵,互相安慰。有的學生覺得只有文字不夠,又給對方發(fā)去了自己從窗口拍的照片;有的學生將自己親手制作的手工作品寄給了筆友;有的學生站在陽臺上給對方錄了段視頻;有的學生通過回信得知自己小筆友的爸爸因為出差滯留在深圳,特意要來了小筆友爸爸的電話,送去了精美的禮物。甚至連平日里最不愛上語文課的淘氣包,也竟然在網課期間給自己的小筆友連寄了三封信,每次信一寄出,孩子們就開始急切地期待著筆友的回信,收到回信就開心得手舞足蹈,還互相分享。
應用活動教學法,將一場虛擬的書信寫作變成了自主循環(huán)的寫作活動,學生們的熱情也感染了家長,家長們也迫不及待地向我反饋孩子們的變化,他們在這次活動中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成長和變化,孩子們忽然變得會關心他人了,學習也更加主動了,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fā)展,沒有什么能比孩子的成長更讓家長開心了!我想,作為教師,我們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點亮學生求知的那盞燈的人。
一兩封信是無法提高學生們的寫作水平的,但是學生們有了傾吐的對象,有了傾吐的欲望,他們肯主動拿起筆想寫點什么,這不就是我們語文教師最想看到的畫面嗎?
“學”就是為了“用”,應用活動教學法讓學生把學到的書信知識運用到真實的交際中,達到了活學活用的教學目的,同時成功地激活了學生們的熱情。安排深圳的學生和北國江城的小朋友交筆友,距離和神秘讓學生們對這次活動充滿期待,這份期待則推動他們將所學知識牢記于心,期待將推動他們應用語言這一工具去嘗試寫書信,讓他們自發(fā)地參與進書信寫作中。
回顧這次習作教學,因為嘗試了活動教學法,把兩課時的教學變成了循環(huán)往復的書信往來活動,讓學生們在真實交際的過程中學習應用文體,同時交到了遠方的朋友,并學著去愛,學生收獲了知識,也收獲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