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順超,孫 勇,姚雙喜,陳愛芳
(應城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湖北應城 432400)
根據試驗示范安排,我們在田店鎮(zhèn)肖黃村、楊河鎮(zhèn)土陂村、四里棚辦事處三姜村進行了中稻(糯)機械精量穴直播試驗和示范。
等行機直播與人工撒播對比,采取大區(qū)對比,不設重復,大區(qū)面積666.67~1 333.33 m2,同田比較。精量穴直播機械采用乘坐式高速插秧機底盤作為動力行走部分(9.5~13.5 ps),排種器采用插秧機底盤動力輸出軸驅動和型孔排種輪,穴距和穴??烧{,以實現水稻精量穴直播。本試驗采用的技術參數為:行距20 cm,穴距15 cm,播種后平均播種3.3粒/穴,2.22萬穴/667m2,除去空穴率實播2.13萬穴/667m2,播種7.03萬粒/667m2,折合干種約1.76 kg/667m2。對照(ck)為人工撒播,播種10.39萬粒/667m2,折合干種2.6 kg/667m2。本試驗在應城市田店鎮(zhèn)肖黃村進行,供試品種為當地自留中糯常規(guī)品種。
寬窄行機械精量穴直播、等行機械精量穴直播和人工撒播(ck)三種方式,采用大區(qū)對比,不設重復,大區(qū)面積333.33 m2,同田比較。
1.2.1 寬窄行機械精量穴直播:寬行40 cm,窄行20 cm,平均30 cm,除去空穴實際平均穴距16 cm,平均播種3.3粒/穴,1.39萬穴/667m2,播4.59萬粒/667m2,約合干種1.2 kg/667m2。
1.2.2 等行機械精量穴直播:行距25 cm,除去空穴實際平均穴距17 cm、平均播種4.7粒/穴,1.57萬穴/667m2,播7.38萬粒/667m2,約合干種1.92 kg/667m2。
1.2.3 人工撒播(ck):播種123.3粒/m2,播8.22萬粒/667m2,約合干種2 kg/667m2。本實驗在應城市楊河鎮(zhèn)土陂村進行,供試品種為“珞優(yōu)8號”。
示范分別在田店鎮(zhèn)肖黃村、楊河鎮(zhèn)土陂村和四里棚辦事處三姜村進行。肖黃村示范面積2.33 hm2,前茬為油菜,機直播示范用種為雜交中稻和中糯常規(guī)品種。土陂村示范面積4.27 hm2,前茬均為白田,示范用種為“珞優(yōu)8號”,三姜村示范面積0.43 hm2,前茬油菜和地栽雙孢菇各一塊田,機直播示范用種為“鄂荊糯6號”。機播規(guī)格有等行或寬窄行。
安排于田店鎮(zhèn)肖黃村中肖組,該地區(qū)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土種為灰潮泥田,質地中壤,試驗田肥力水平綜合評定為中等。供試田塊面積0.2 hm2,其中667m2作機械精量穴直播,剩余1 334 m2進行人工撒播。試驗田前茬為白田。
實施于楊河鎮(zhèn)土陂村,該地區(qū)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種為馬肝泥田,質地中壤,土壤肥力中等。供試田塊面積0.1 hm2,1個處理333 m2。試驗田前茬為白田。
肖黃村示范田面積2.33 hm2,與試驗田屬同一點區(qū),土壤條件與試驗田基本相同。前茬為油菜,5月10日收割,產200 kg/667m2左右;位于土陂村的示范田面積4.27 hm2,與試驗田屬同一地區(qū),土壤條件基本相同。前茬為白田,位于三姜村示范田2塊,面積0.43 hm2,屬小丘陵低崗田,土壤質地為中壤,土種為雞干泥田,肥力水平為中等。2塊田前茬分別為油菜和地栽雙孢菇,油菜產210 kg/667m2,地栽雙孢菇產2 500 kg/667m2。
示范和試驗采取直播干種或催芽破胸直播的方式。播前施底肥(2 5%或4 5%復混肥)4 0~50 kg/667m2,機械翻整,耖平息泥,薄皮水播種。播種后保持水分自然落干至2葉1心,再復水追分蘗肥,尿素5~7.5 kg/667m2;曬田復水后追施穗肥,追尿素和氯化鉀各5 kg/667m2。地栽菇茬口,實行適量底肥和看苗追穗肥的方法。其它栽培管理同直播稻大田。
試驗和多點示范的主要生育期見表1,機械精量穴直播不同穴粒數莖蘗動態(tài)及成穗見表2。
表1 各類別(處理)生育期一覽表(單位:月/日、天)
表2 等行機播不同穴粒數莖蘗動態(tài)及成穗(珞優(yōu)8號)
對比試驗。各處理生育進程和全生育期變化不顯著,僅2天,機械穴直播不同穴粒數的分蘗發(fā)生和單株分蘗成穗差異較大。從最高苗數(穴莖蘗數)來看(6月10日),3株/穴本苗的平均單株分蘗9.5個,4株/穴的平均單株分蘗6.75個,7株/穴本苗的平均單株分蘗4.7個,其中以3株/穴本苗的平均單株分蘗最高,分別比后兩者多2.75和4.8個。由此說明,本苗數達到3株/穴以上時對分蘗的發(fā)生產生較大影響;從單株成穗和單株分蘗成穗看3株本苗的單株成穗和單株分蘗成穗分別為3.83穗和2.83穗,比4本苗的分別多0.46穗和0.46穗,比7本苗的分別多1.4穗和1.4穗。因此,穴本苗多于3苗對分蘗成穗產生不利影響,且浪費種子。
數據表明(表3),不論對比試驗還是多點示范,機械穴直播的產量結果均比人工直播的產量高,平均增產64.6 kg/667m2,增幅為11.4%。從經濟性狀結構來看,機械穴直播的有效穗數比人工直播的少,平均少3.46萬穗/667m2,但穗總粒和穗實粒分別比人工直播多30.25粒和29.21粒,而千粒重則差異不顯著。寬窄行與等行相比,等行增產優(yōu)勢更明顯,寬窄行的寬行稍大,加之穴粒不均勻,穗數不足,影響產量。由此說明,平衡生長、大穗多粒是機械穴直播增產的主要原因。
表3 各類別(處理)經濟性狀一覽表
1)行、穴距地設定。20 cm或25 cm行距(固定),15~17 cm穴距(可調),最大行穴距時可達到播1.5萬穴/667m2,但要保證空穴率不能超過5%,適合播種雜交水稻;最小行穴距時可達到播2.1萬穴/667m2,空穴率不超過5%,可播種常規(guī)水稻;(20~40)cm×15 cm寬窄行時可達到播1.4萬穴/667m2,空穴率不超過5%,適合播種雜交稻。關鍵問題是要保證穴距的可控度和較低的空穴率。
2)穴粒數的可控度。實踐中機播穴粒數變幅范圍0~8粒,平均為5粒左右。試驗表明,雜交水稻3株/穴本苗以上將影響分蘗發(fā)生,考慮發(fā)芽率和成苗率,適宜的穴粒數可設定種子2~4粒/穴,再調整行距,可成苗3萬/667m2以上,可保證成穗18萬/667m2以上,雜交稻用種量可降至1 kg/667m2左右。要求穴粒數可控度變幅范圍最多3個數量級,即1~3?;?~4粒。
3)整地質量要求。從試驗示范的情況看,機械精量穴直播要求田平、泥實、殘茬少。翻耕整地時應深翻壓殘茬,少整防爛泥,田平無水凼。爛泥田應在耕整后沉淀1~2天后排水再播種,防止種子深陷難以出苗或不出苗。播種溝不宜太深,以免埋種;排水溝在沉實田塊可不設定,以免播種溝水分不足影響出苗。
4)種子處理問題。實踐證明,選種、浸種后晾干播種較好,既加快播種后的出苗速度,也可防止根芽過長不利播種。
試驗和示范結果表明,機械精量穴直播節(jié)省種子用量10%~30%,出苗后個體空間分布均勻,生長發(fā)育平衡一致,通風透光條件好,能夠形成足穗大穗,為高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彌補了人工直播疏密不勻,生長發(fā)育和成熟不一致的弊病。人工直播簡便易行,節(jié)省了機械投入成本,若是嚴格按照規(guī)程分廂稱量勻播,出苗后及時移密補稀,仍然能夠協(xié)調好個體與群體之間的矛盾,促進平衡生長,發(fā)揮增產潛力。本試驗說明,人工直播要想充分發(fā)揮高產潛力,均勻播種是非常重要的。機械精量穴直播試驗和示范采用了常規(guī)糯稻和雜交水稻品種,播種量最少減至1.2 kg左右,減少用種10%~30%,是人工直播難以實現的,而且隨著機械的不斷完善,用種量還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