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崗
(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鎮(zhèn)城底礦,山西 太原 030053)
鎮(zhèn)城底礦井田位于西山煤田西北邊緣,井田南北長約3.6km,東西寬約5.9km,井田面積17.8km2,設計生產能力190×104t/a,現主要開采2#、3#和8#煤層。作為西山煤電的主力礦井,井田西部分布有西山義城煤業(yè)、華潤大雁礦、天池店煤業(yè)三座資源整合礦井。18105工作面現開采8#煤層,煤層平均厚度4.07m,受小窯采掘破壞影響,8#煤層上分層形成部分空巷和采空區(qū),老空積水形狀極不規(guī)則,分布空間錯綜復雜,老空水為礦井主要水害威脅。地表水系屬汾河水系,流經鎮(zhèn)城底礦東北部邊界外側,以縱向侵蝕為主。礦井煤層埋深較淺,且存在季節(jié)性洪水、礦井含水層涌水現象十分常見,涌水量和涌水水壓較大。
鎮(zhèn)城底礦18105 回采工作面位于井田西北部距邊界20m,界外有小窯井筒,最近距離35m。正副兩巷在掘進期間實施“長探+短探+班自探”揭露小窯空巷36處,煤壁大范圍滲水及鉆孔出水,掘進期間已疏放積水23000m3。工作面在回采期間面臨小窯老空積水威脅。在回采前,對18105工作面專項探放水布置100個鉆孔,其中工作面內部51個(包括物探異常區(qū)設計9個孔),外圍49個,鉆探總進尺4572m,排除了大面積老空積水威脅。但由于受小窯破壞影響,專項鉆探時均鉆探到小煤窯破壞區(qū),出現不回水及卡鉆現象,鉆孔無法達到設計長度而未有效打穿物探異常區(qū),未能完全符合“有采必探、有掘必探”的防治水規(guī)定。工作面留有鉆探盲區(qū),面臨獨頭巷道積水及物探異常區(qū)積水威脅。在工作面回采期間,接近物探異常區(qū)或者透水征兆區(qū)域,通過在工作面切巷進行鉆探,鉆孔布置形成網格化,將異常區(qū)域分割在小范圍網格內,并留設超前距離,排除水害威脅,確保工作面安全回采。項目的順利實施,對礦井防治水安全管理有著重大意義,老空水超前有計劃疏放,杜絕老空透水事故。
探查巷道迎頭前方100m 范圍內頂底板含水層富水性、小窯開采破壞情況,為工作面提供詳細水文地質資料。選用YCS512 型瞬變電磁儀進行瞬變電磁超前探測。測點布置:18105工作面迎頭,發(fā)射、接收線框沿水平、垂直方向呈扇面布置。采用中心回線裝置,發(fā)射線框采用多匝1.5m×1.5m 矩形回線。探測分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掃描,水平方向主要控制巷道兩側幫及前方的含水構造,垂直方向主要控制頂板、底板及前方的含水構造。水平方向掃描左右各50°范圍,每10°一個測點,共11 個測點,垂直方向相似,掃描上下各50°范圍,每10°一個測點,共11 個測點。瞬變電磁法超前探測示意圖如圖1所示。
掘進工作面設計8 個長探鉆孔,鉆孔長度為60m,幫距為20m,超前距30m。探水鉆孔按扇形分布,施工順序:1#→8#。掘進工作面長探鉆孔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掘進工作面長探鉆孔參數表
根據物探結果,確定鉆探重點區(qū)域,正常煤層布置6 個孔,重點區(qū)域布置8~10 個孔,孔長設計60m,超前距留30m,幫距控制20m;嚴格按設計畫眼定位,探孔角度不得超過設計±3°,不合格必須重新補打。打鉆時,若出現遇采空卡鉆,補充增加探孔數量,探清空巷準確位置,按有計劃揭露空巷貫通管理;打鉆時,若出現鉆孔出水,補充探孔設計,增加探孔數量,有計劃控制放水量,確定積水威脅解除,方可恢復掘進。嚴格控制掘進距離和幫距;根據實際鉆探的數量、角度、深度,及時填繪1∶100大樣圖,按幫距不小于10m要求,嚴格控制允許掘進距離。長探結束,孔號實行插桿編號管理,做到鉆探留痕,工作面長探孔若入幫入頂,剩余孔少于2個,必須補孔打鉆。長探鉆探點實行,實行掛牌管理;定期不定期觀測出水點水量變化情況,出水量及時填入觀測牌板。
掘進工作面短探鉆孔布置圖如圖2 所示。探測迎頭前方長探盲區(qū),鉆孔按扇形布置3個鉆孔,孔深5m,超前距3m,探五掘二。每個鉆孔距離底板不低于1.8m;1#、3#鉆孔距離左右?guī)透?.5~1.0m,在水平方向與煤幫的夾角為30°,與巷道豎直方向的仰角為20°,2#鉆孔與巷道的掘進方向一致,與巷道豎直方向的仰角為20°。
掘進面在長探打鉆基礎上,同時要嚴格執(zhí)行短探,納入掘進作業(yè)工序,每班落實自探;工作面上分層有采空,下分層為實體煤,短探眼布置3 個孔,探下分層老空;工作面為實體煤,短探眼布置5個孔,其中3個孔探上分層老空,2 個孔探下分層老空。工作面頂板有淋水、長探孔有滲水等特殊情況,確認前方無積水威脅,短探眼布置6個孔。短探執(zhí)行“探五掘二”,即探5m,無異常,只準往前掘進2m;工作面遇大采空等特殊情況,不需短探時,經總工程師同意。鉆探工具配置:采用ZQS-50/1.8S 手持式氣動鉆機,鉆桿長5m、?32mm,鉆頭?42mm;工作面配備鉆頭3 個,鉆桿2 根,封孔圓木楔10 個。短探檢查納入工作面開工許可條件之一。探眼施工時,眼深必須達設計要求,如打鉆遇老空、破碎帶,眼深達不到設計,必須在距該眼30cm 周邊重新補打;若補打2個眼仍達不到設計深度,方可不再補打。短探眼角度允許偏差值±3°,眼深不小于設計20cm,不合格眼必須重新補打,探眼符合要求。短探眼超前距必須保證不小于3m,否則不得掘進。短探時,發(fā)現鉆眼水壓、水量突然增大、頂鉆等透水征兆時,根據變化情況,采取補打長探眼等措施,確認無水害威脅后,方可恢復正常掘進。
18105 回采工作面推進至距離物探異常區(qū)20m時,停止回采進行網格化鉆探。在工作面切巷針對物探異常區(qū)布置鉆孔與工作面垂直,孔間距3m,孔深設計長度覆蓋異常區(qū)。鉆機采用ZQJC-200/5 氣動鉆機,該鉆機小巧輕便,使用直徑為?34mm長1.0m的鉆桿,鉆頭直徑?45mm。經過鉆探驗證無水害威脅,下發(fā)允許回采通知單,繼續(xù)回采通過異常區(qū)。
回采工作面圈出后,根據物探成果報告,編制鉆探驗證設計;物探異常區(qū),鉆孔間距為10m;正常區(qū)段鉆孔間距為50m,確保鉆孔對工作面全面覆蓋;鉆探驗證時,因采空卡鉆長探未覆蓋的區(qū)域,實行網格化補探;按照鉆孔間距3m,在切巷內沿推進方向長探,超前安全距不少于20m;回采面出現透水預兆,必須立即停止推采,對工作面進行網格化打鉆放水,打鉆放水情況進行安全許可評價,只有解除積水威脅后,方可恢復工作面正常推采。
鎮(zhèn)城底礦18105工作面由于受小窯破壞影響,專項鉆探時均鉆探到小煤窯破壞區(qū),出現不回水及卡鉆現象,鉆孔無法達到設計長度而未有效打穿物探異常區(qū)。通過“長探+短探+班自探”實踐,在工作面順槽巷道掘進2950m,鉆探進尺28528m,超前長探96 次空巷及采空區(qū),其中探出積水老空21 次,疏放積水2.88×104m3,解決在正副兩巷打鉆留有鉆探盲區(qū),在18105工作面回采期間,接近物探異常區(qū)或者透水征兆區(qū)域,通過在工作面切巷進行鉆探,鉆孔布置形成網格化,將異常區(qū)域分割在小范圍網格內,并留設超前距離,排除水害威脅,保證礦井回采工作面的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