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芳 唐銘鈺 張 靜 潘春紅 殷 勇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呼吸科,上海 200127)
支氣管哮喘(以下簡稱哮喘)是較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目前認為該病是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共同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特征為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氣道高反應性以及慢性炎癥,臨床表現主要有急慢性發(fā)作的氣急、喘息、胸悶、咳嗽等[1]。雖然我國哮喘的控制水平逐漸提高,但仍存在用藥以及疾病管理不規(guī)范等問題,如β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的過度和不合理使用,造成哮喘藥物依賴和副反應[2]。因此尋找一種安全、高效的治療方案,對于有效控制病情,減輕患者心理、經濟負擔來說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中醫(yī)治療兒童哮喘能夠標本兼顧,對緩解呼吸系統(tǒng)癥狀、改善肺功能、控制病情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3]。中醫(yī)學認為“哮病”不外乎內、外誘因引觸,造成痰阻氣道,氣道痙攣,肺失宣降,肺氣上逆,導致痰鳴、氣喘[4-5]。臨床治療哮喘需要根據患者病情辨證論治,遵循個體化治療原則。有學者調查顯示,兒童哮喘急性發(fā)作以冷哮證較為常見,治宜宣肺散寒,化痰平喘[6]。麻芍平喘湯為當代名中醫(yī)韓明向教授經驗方。本研究采用麻芍平喘湯化裁治療兒童哮喘急性發(fā)作期冷哮證35例,并與β2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等常規(guī)治療35例對照,觀察療效及對肺功能的影響,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我院兒科門診哮喘急性發(fā)作期冷哮證患兒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齡5~12歲,病程6~30個月,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每組各35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病例選擇
1.2.1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參照《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版)》[7]。中醫(yī)診斷參照《支氣管哮喘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2012)》[8]冷哮證的診斷標準。主癥:①呼吸急促,喘憋,喉中哮鳴有聲;②胸膈滿悶;③咳不甚,咯痰稀白。次癥:①口不渴或口渴喜熱飲;②形寒怕冷;③面色青晦。舌脈:舌苔白滑,舌質淡;脈弦或浮緊。滿足所有主癥、舌脈,以及≥2個次癥即可診斷。
1.2.2 納入標準 符合西醫(yī)及中醫(yī)診斷標準;年齡5~12歲;輕、中度哮喘發(fā)作;近1周無相關藥物治療史;患兒家屬對治療方案知情同意。
1.2.3 排除標準 重度、極重度急性發(fā)作者;合并肺炎、肺結核等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桓?、腎功能不全;有相關藥物過敏史。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予β2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等常規(guī)治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AstraZeneca Pty Ltd,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40475,2 mL∶1 mg)1 mg霧化吸入,每日2次;硫酸特布他林霧化吸入用溶液(AstraZeneca AB,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40108,2mL∶5 mg),體質量<20 kg每次2.5 mg,≥20 kg每次5 mg,霧化吸入,每日2次;吸入用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Laboratoire Unither,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50173,2 mL∶500 μg),體質量<20 kg每次1 mL,≥20 kg每次2 mL,霧化吸入,每日2次。治療2周。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予麻芍平喘湯加減治療。藥物組成:炙麻黃、生姜各10 g,五味子 9 g,款冬花8 g,赤芍、半夏各7 g,甘草6 g,細辛 3 g。每日1劑,清水煎煮2次,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溫服。
1.4 觀察指標
1.4.1 癥狀消失時間 記錄2組患兒咳嗽、氣促、哮鳴音癥狀消失時間。
1.4.2 中醫(yī)證候評分 比較2組患兒治療前后冷哮證相關證候評分變化。根據無、輕、中、重程度,主癥采用0、2、4、6分記分,次癥采用0、1、2、3分記分,得分越高相應的證候越嚴重[9]。
1.4.3 肺功能指標 采用pneumo型兒童肺功能檢測儀[德國耶格(JAEGER)公司]檢測2組患兒治療前后第 1 s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呼氣流量(PEF)。
1.5 療效標準 臨床控制:癥狀消失,肺部哮鳴音明顯減輕,證候積分變化率≥95%;顯效:哮喘癥狀顯著改善,肺部哮鳴音明顯減輕,積分變化率≥75%,<95%;有效:哮喘癥狀有所減輕,肺部哮鳴音明顯減輕,積分變化率≥30%,<74%;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9]。證候積分變化率=(治療前證候積分-治療后證候積分)/治療前證候積分×100%。
2.1 2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咳嗽、氣促、哮鳴音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2.2 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 治療后,2組中醫(yī)證候各項評分均顯著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 分,
2.3 2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比較 治療后2組FEV1、FEV1/FVC、PEF均顯著高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比較
2.4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7.14%(34/35),對照組總有效率82.86%(29/35),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019年發(fā)布的中國肺健康研究(CPH)流行病學調查報告表明,我國哮喘病例基數超過4000萬,發(fā)病率約為1%~4%,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兒童高于成人[10-11]。天氣變化、情緒波動、過敏或病毒性感染等均可誘發(fā)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發(fā)病后患兒在短時間內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咳喘等癥狀,一旦病情控制不理想,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水電解質紊亂、肺功能減退、呼吸衰竭,甚至威脅患兒生命。因此,規(guī)范化的診斷和治療對提高兒童哮喘的控制水平以及提升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西醫(yī)治療兒童哮喘主要采用β2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等藥,以舒張氣道平滑肌,促進氣道上皮纖毛擺動,排出氣道分泌,緩解氣道阻塞,減少血管通透性,控制氣道炎癥等,從而有效緩解氣道阻塞。其中布地奈德作為具有高效局部抗炎效果的糖皮質激素,能通過增強內皮細胞、溶酶體膜穩(wěn)定性,抑制免疫反應,抑制支氣管收縮物質的合成和釋放等減輕哮喘癥狀[12]。特布他林為選擇性β2受體激動劑,有助于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抑制造成氣管痙攣物質的釋放,增強支氣管黏膜纖毛上皮異物清除能力[13]。異丙托溴銨對支氣管平滑肌M受體有較高選擇性,是支氣管擴張藥物,能減輕支氣管痙攣、喘息癥狀[14]。同時,采用吸入給藥的方式,能使藥物直達病灶,于局部維持較高的濃度。但仍存在控制效果不佳或癥狀反復的病例,長期用藥還有可能導致不良反應。因此,優(yōu)化治療方案,提升病情控制效果一直是兒童哮喘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15]。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在哮喘的治療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根據患者的中醫(yī)辨證分型進行辨證論治,遵循個體化治療原則,能夠標本兼治。
哮喘屬于中醫(yī)學“哮病”“喘證”范疇。肺、脾等功能不足,致津液輸布異常,凝而為痰,痰飲內伏,加之感受寒、熱等外邪,引動伏痰,阻塞氣道,令氣機升降不利而發(fā)為“哮病”“喘證”,因此急性期常見冷哮、熱哮證。明·戴思恭提出了哮喘“宿根之說”,謂:“喘氣之病,哮吼如水雞之聲,……坐臥不安此謂嗽而氣喘,或宿有此根,如遇寒暄則發(fā)。”認為哮喘為“宿有此根”,受寒后誘發(fā),寒邪在哮喘發(fā)作中起重要作用[16]。兒童肺臟嬌嫩,易感寒邪,寒邪客肺,致肺失治節(jié),宣降不利,“寒主收引”,寒邪侵襲,使氣管痙攣,觸動伏痰,痰氣搏結,阻塞氣道,發(fā)為喘息[17]。治以宣肺散寒、化痰平喘為主。麻芍平喘湯加減方方中麻黃味辛、微苦,性溫,入肺經,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滇南本草》記載其“治鼻竅閉塞不通,……肺寒咳嗽”,是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要藥,為君藥。細辛、五味子、生姜為臣,其中細辛味辛,性溫,入心、肺經,解表散寒,祛風通竅,溫肺化飲;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心經,收斂固澀,益氣生津,多用于久嗽虛喘,還可防止麻黃辛散太過,肺氣不收;生姜味辛,性微溫,入肺、脾經,解表散寒,具有溫中、溫肺、止嘔、止咳等效果。款冬花、赤芍、半夏為佐藥,款冬花味辛、微甘,性溫,以花蕾入藥,能鎮(zhèn)咳、祛痰、平喘;赤芍味苦,性微寒,入肝經,可防痰瘀互結,郁而化熱;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肺經,主燥濕化痰,消痞散結。甘草為使藥,調和藥性。諸藥共奏化痰平喘、散寒宣肺等功效[18-1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咳嗽、氣促、哮鳴音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中醫(yī)證候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加用麻芍平喘湯能夠提高兒童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癥狀的控制效果。
肺功能是判斷哮喘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其中FEV1、FEV1/FVC、PEF是臨床常用的肺功能檢測指標,對哮喘患兒肺功能及治療方法的有效性有良好的評估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FEV1、FEV1/FVC、PEF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西藥聯合麻芍平喘湯治療兒童哮喘急性發(fā)作期冷哮證能夠促進患兒肺功能的改善。一方面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控制了患兒氣道炎癥有關;另一方面,中藥中部分藥物具有止咳、平喘、抗炎等作用,從而有利于肺功能的改善。如干姜-細辛-五味子能通過抑制支氣管氣道重塑、抗炎、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功能從而發(fā)揮止咳平喘作用,進一步改善肺功能[20];麻黃多糖對豚鼠離體氣管具有松弛作用,這與麻芍平喘湯促進患者肺功能改善存在一定關聯[21]。
綜上所述,麻芍平喘湯治療兒童哮喘急性發(fā)作期冷哮證能較快改善、控制相關癥狀,改善肺功能,提高近期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