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雯琦,劉淑集,李水根,蔡水淋,路海霞,王茵,劉智禹*
(1.福建師范大學,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國家海水魚類加工技術研發(fā)分中心(廈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養(yǎng)殖與高值化利用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資源開發(fā)利用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福建 廈門 361013;3.福建省海洋職業(yè)技術學校,福建 福州 350000)
菲律賓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又稱花蛤、雜色蛤等,北方俗稱蛤蜊,隸屬于雙殼綱、蛤蜊科,廣泛分布于遼寧、山東、福建等南北海區(qū),是我國近海四大養(yǎng)殖貝類之一[1],其產量大、價格不高,且肉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已成沿海地區(qū)百姓餐桌常見的一種水產品。目前,菲律賓蛤仔主要以生鮮形式銷售,少部分加工成罐頭等形式,產品附加值低。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菲律賓蛤仔可入藥,《中華本草》中也記載其藥效?,F(xiàn)今已有大量研究報道,菲律賓蛤仔富含多肽、多糖、糖胺聚糖、糖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質[2-4],具有抗氧化[5-6]、降血糖[7]、降血脂[8]、抗腫瘤[9-10]、抑菌[11]、抗凝血[12]、促進鐵吸收[13]等活性。
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屬于一種雜多糖,是一類由重復的二糖結構單一組成的帶有負電荷的長鏈大分子,具有羧基和硫酸基團[14]。學者認為,多糖的生物活性與它的分支度、溶解性、空間結構、取代基種類等因素密切相關[15-16]。GAGs結構特殊,其二糖單位為己糖醛酸和己糖胺,具有較強的生物活性[17],成為生物高分子中的研究熱點。近年來,國內外已從海參[18]、牡蠣[19]、扇貝[20]、合浦珠母貝[21]等海洋生物中分離到了GAGs。因此,本文以養(yǎng)殖菲律賓蛤仔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GAGs,并通過離子色譜、紫外光譜、傅里葉紅外光譜及核磁共振技術對提取到的GAGs進行分離純化與結構表征,為該GAGs的結構研究奠定基礎,也為菲律賓蛤仔等海洋貝類的高值化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旋渦混合儀(XW-80A):海門市其林貝爾儀器制造有限公司;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5810R):德國Eppendorf公司;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3200):上海美譜達儀器公司;程控全自動部分收集器(CBS-B):上海滬西分析儀器廠有限公司;電子分析天平(BSA8201):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蠕動泵驅動器(BT100J-1A):慧宇偉業(yè)流體設備有限公司;旋轉蒸發(fā)器(R系列):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冷凍干燥機(SCIENTZ-10N):寧波新芝生物科技公司;傅里葉紅外光譜儀(380FT-IR):美國 Nicolet公司;核磁共振儀(Bruker-AVANCE600):德國 Bruker公司。
1.3.1 菲律賓蛤仔GAGs的制備
稱取50 g菲律賓蛤仔勻漿后,添加9 800 U/g中性蛋白酶,按料液比1∶1(g/mL)加入去離子水,50℃下酶解5 h,所得酶解液煮沸10 min滅酶。冷卻至室溫(24℃~26℃)后,10 000 r/min離心 10 min,收集上清液。調節(jié)上清液的pH值為7.0,加入95%乙醇(3倍體積),混勻,置于4℃下24h。后 4000r/min,離心15min,取沉淀。冷凍干燥得到菲律賓蛤仔GAGs粗品,得率為1.04%。用阿利新藍法[22]測定糖胺聚糖含量為7.13%(以干基計)。
1.3.2 DEAE-650M離子交換色譜分離純化菲律賓蛤仔GAGs
用去離子水清洗去除DEAE-650M中的細小顆粒,配制成凝膠,脫氣,裝柱,以去離子水為溶劑,以流速1 mL/min平衡24 h。
將GAGs粗品用去離子水配制濃度為90 mg/mL的溶液,過0.45 μm濾膜除雜、上柱。依次用去離子水和 0.25、0.50、0.75、1.00 mol/L NaCl溶液進行洗脫,以1 mL/min的流速收集,每管收集5 mL,用阿利新藍比色法[22]檢測各管GAGs含量,每一濃度梯度洗脫至無洗脫峰出現(xiàn)。合并相同組分的洗脫峰、透析、濃縮、真空冷凍干燥得GAGs純化品。
1.3.3 紫外光譜分析
超高速動能武器對地打擊毀傷效應主要包括直接侵徹、撞擊成坑以及地沖擊毀傷[1,13-14] 3種。根據固體侵徹、半流體侵徹和流體動力學侵徹,分別計算侵徹深度、成坑范圍和地沖擊效應。
將所得的GAGs純化品用蒸餾水配制成1 mg/mL溶液,在波長190 nm~600 nm進行紫外光譜掃描,以蒸餾水作空白對照。
1.3.4 傅里葉紅外光譜分析
稱取GAGs純化品2 mg,加入干燥的KBr晶體200 mg,于瑪瑙研缽中研磨均勻,取適量壓片成透明狀,在4 000 cm-1~400 cm-1進行傅里葉紅外光譜儀掃描分析。
1.3.5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分析
稱取100 mg的菲律賓蛤仔GAGs純化品,溶解于600 μL的重水(D2O),在試驗溫度為 25℃條件下,應用Bruker-AVANCE 600核磁共振儀進行13C-NMR和1H-NMR圖譜分析。
菲律賓蛤仔GAGs粗品洗脫曲線見圖1。
圖1 菲律賓蛤仔GAGs粗品洗脫曲線Fig.1 The elution curve of crude GAGs from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如圖1所示,菲律賓蛤仔GAGs粗品經DEAE-650M離子交換柱層析分離得到2個峰,GAG-1和GAG-2,分別為 0.50、0.75 mol/L NaCl溶液洗脫部分。經檢測,GAG-1的糖胺聚糖含量較高,為89.56%,是粗品的1.82倍,而GAG-2含量很低。收集峰GAG-1,經透析、凍干后得淺黃色的菲律賓蛤仔GAGs純化品,顏色較粗品的淺褐色淡,說明DEAE-650M離子交換柱層析可以起到脫除色素的作用。
利用紫外光譜對菲律賓蛤仔GAGs粗品、GAG-1和GAG-2分別進行全波長掃描,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菲律賓蛤仔GAGs粗品、純化品紫外光譜分析Fig.2 The UV spectrum of crude GAGs,GAG-1 and GAG-2 from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由圖2可知,菲律賓蛤仔GAGs粗品、GAG-1和GAG-2 3個樣品的紫外光譜曲線基本重疊,在200 nm左右波長處有強吸收峰出現(xiàn),說明其含有羧基;在250 nm~280 nm波長處有小吸收峰,說明可能含有少量的核酸或蛋白質雜質[23]。而GAG-1和GAG-2在260 nm和280 nm處的吸收與GAGs粗品相比有所降低,說明經過DEAE-650M柱層析后除去了少量的雜質,起到了純化的效果。
紅外光譜圖上的每個特征吸收峰,都是由相對應的分子或原子或官能團振動引起的。對菲律賓蛤仔GAG-1在4 000 cm-1~400 cm-1進行紅外光譜掃描,其結構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GAG-1的紅外光譜圖Fig.3 The infrared spectrum of GAG-1
由圖3可知,GAG-1在3426.62cm-1和1071.27cm-1處有強吸收,是因為糖分子內或分子間氫鍵的O-H伸縮振動和O-H變角振動(一級),說明有糖環(huán)醇羥基的存在[23];在波數(shù)2 922.15 cm-1附近的吸收,說明是糖類的特征峰,存在糖環(huán)上亞甲基C-H伸縮振動[23];在波數(shù)1 645.99 cm-1附近有C=O鍵伸縮振動的特征吸收峰,說明結構中存在乙酰氨基[24];而在波數(shù)1 549.49、1 383.17、1 233.75 cm-1處均為羧基的吸收峰,分別是由C=O非對稱伸縮振動、C=O對稱伸縮振動以及OH變角振動引起;在波數(shù)927.03 cm-1處有吡喃環(huán)吸收峰,說明存在非對稱環(huán)伸縮振動;在波數(shù)848.32 cm-1附近的吸收峰,說明結構中存在硫酸基[25]。以上現(xiàn)象均說明GAG-1具備糖胺聚糖的基本特征[26]。由圖3分析可知,菲律賓蛤仔GAG-1含有羧基、乙酰氨基、硫酸基等。
一維核磁共振氫譜(1H-NMR)一般可用于分析糖苷鍵構型,大多數(shù)質子共振峰集中在化學位移δ 3.0~4.5,圖譜峰重疊較嚴重[27]。一維核磁共振碳譜(13C-NMR)可用于測定糖殘基數(shù)目、異頭碳構型、糖鏈的連接位置等,但因其測定的化學位移值范圍較大,致使其具有信號重疊少、分辨率高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多糖結構的測定[28]。對菲律賓蛤仔GAG-1分別進行1H-NMR和13C-NMR圖譜掃描檢測,結果如圖4和圖5所示。
圖4 菲律賓蛤仔GAG-1的1H-NMR圖譜Fig.4 The1H-NMR spectrum of GAG-1 from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圖5 菲律賓蛤仔GAG-1的13C-NMR圖譜Fig.5 The13C-NMR spectrum of GAG-1 from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在1H-NMR譜(圖4)中,化學位移1.99處的峰為GlcNAc的甲基信號[15]?;瘜W位移3.5~4.5之間是糖環(huán)上各氫信號;化學位移3.93和3.73處分別為GlcNAc和Gal的H2吸收峰;化學位移4.27和4.14處分別為Gal的H3和GlcNAc的H4吸收峰;化學位移4.50處為Gal H1吸收峰。由于化學位移4.95是α吡喃糖H1質子和β構型吡喃糖H1質子化學位移的分界點[29],圖4中沒有大于4.95的峰,說明菲律賓蛤仔GAG-1的糖環(huán)構型為β-構型[30]。
在13C-NMR譜圖(圖5)中,化學位移22.50處為GlcNAc-C2位上的乙酰基中甲基吸收峰?;瘜W位移61.02和68.66處分別是6-硫酸化-GlcNAc-C6和6-硫酸化-Gal-C6的吸收峰。而非端基碳(C2、C3、C4和 C5)未發(fā)生取代的信號在化學位移70.92~74.58,且共振峰重疊嚴重;化學位移77.34處的峰取代質子信號,表示樣品為1,4-糖苷鍵連接;化學位移104.30、103.71和103.56這3處峰比較強,分別是異頭碳的化學位移,且均大于103,表明這可能存在3個單糖[31],且都是β構型,這與1H-NMR分析結果一致。化學位移177.37、174.99、174.05處為己糖醛酸羧基或乙酰氨基的信號[32]。
因此,綜合1H-NMR和13C-NMR圖譜分析結果,說明菲律賓蛤仔GAG-1是以β-D-Glc(1→4)-為主要的連接方式。但是由于GAG-1的糖胺聚糖含量只有89.56%,純度不高,1H-NMR和13C-NMR兩種圖譜雜峰較多,無法精確判斷糖殘基的類型和相對含量。
本文采用水酶法從菲律賓蛤仔中提取了GAGs粗品,經DEAE-650M柱層析純化后得到GAG-1和GAG-2等2個組分,其中GAG-1的糖胺聚糖含量為89.56%,比粗品提高了82.43%,而GAG-2含量很低。通過光譜檢測可以判斷分離純化后的菲律賓蛤仔GAG-1的分子結構中存在羧基、乙酰氨基、硫酸基等基團,與王瑞芳等[33]的研究結果類似,她們分離的菲律賓蛤仔糖胺聚糖F-1-1主要含有氨基半乳糖、半乳糖、葡萄糖等。同時,通過NMR檢測分析結果顯示菲律賓蛤仔GAG-1的單體為吡喃型,并以β-D-Glc(1→4)-為主要連接方式,與范秀萍等[34]等分離出的菲律賓蛤仔糖胺聚糖RG-1相吻合,RG-1主要由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和半乳糖通過1→6、1→4或1→4、6鍵連接構成主鏈,在主鏈中還含有大量半乳糖醛酸。但是,本研究對于菲律賓蛤仔GAG-1的分離純化及結構分析還不夠,紫外光譜顯示還存在著微量的核酸或蛋白質雜質,有待于今后結合凝膠色譜等其他手段進一步純化,再采用二維核磁共振、高碘酸氧化、質譜、Smith降解等方法對其結構進行表征,以便為糖胺聚糖構效關系的研究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