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利,謝成瑤,張偉,黃雪芳,謝愛霞
(新疆克拉瑪依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胰島素抵抗(IR)是導致2型糖尿病(T2DM)的重要原因之一。IR指各種原因導致的胰島素促葡萄糖攝取與利用效率降低,常伴隨高胰島素血癥。相關文獻指出,早期篩查及診斷IR對預測T2DM發(fā)生風險具有重要意義[1]。通過空腹血清胰島素與葡萄糖濃度計算的IR指數(shù)(HOMA-IR)是評估IR的靈敏指標,但由于血清胰島素的檢測價格較高,臨床并未得到廣泛普及[2]。有學者提出了三酰甘油血糖(TyG)指數(shù)[3],即以血清三酰甘油(TG)與空腹血糖(FBG)為基礎評估IR的指標。但目前關于TyG指數(shù)與T2DM發(fā)病的關系,以及將TyG指數(shù)用于評估T2DM發(fā)病風險的價值研究鮮見報道。故本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T2DM病人的TyG指數(shù),以期為T2DM的早期防治提供參考依據。
選擇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303例T2DM病人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我院35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診斷標準:T2DM診斷標準參照《2型糖尿病基層診療指南(2019)》[4]。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確診T2DM者納入觀察組,同期健康體檢者納入對照組;③臨床資料信息完整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③1型糖尿病病人;④合并糖尿病并發(fā)癥者;⑤合并血液與免疫系統(tǒng)疾病、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者。對照組中男172例,女178例;年齡23~76歲,平均年齡為(51.56±10.69)歲。觀察組中男147例,女156例;年齡26~79歲,平均年齡為(59.34±8.89)歲。
1.2.1觀察指標 收集兩組研究對象臨床資料信息,包括性別、年齡、運動情況、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家族史、飲酒、吸煙和體質量指數(shù)(BMI)等基線資料;測量兩組研究對象血壓指標(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BP))、血脂指標(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肌酐、尿素氮、血糖指標(包括FBG、HOMA-IR、糖化血紅蛋白(HbA1c))、TyG、谷草轉氨酶(AST)和谷丙轉氨酶(ALT)等。其中,TyG指數(shù)=TG×FPG/2。
1.2.2分析與評價方法 ①影響T2DM發(fā)病的單因素分析:比較兩組性別、年齡、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病史、運動情況、飲酒、吸煙、BMI、SBP、DBP、TC、TG、HDL-C、LDL-C、肌酐、尿素氮、FBG、HOMA-IR、HbA1c、AST、ALT 和TyG等因素對T2DM發(fā)病的影響。②影響T2DM發(fā)病的多因素分析。③分析TyG指數(shù)對T2DM發(fā)病風險的預測價值。
兩組年齡、高血壓病史、運動情況、糖尿病家族史、BMI、SBP、DBP、TC、TG、LDL-C、肌酐、尿素氮、FBG、HOMA-IR、HbA1c、AST和ALT等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8.147~61.774,t=2.846~37.025,P<0.05)。兩組性別、飲酒及吸煙情況和HDL-C等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
觀察組病人的TyG指數(shù)(7.15±0.84)明顯高于對照組(5.37±0.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2.708,P<0.05)。
將發(fā)生T2DM作為因變量(Y),有賦值=1,無賦值=0;將年齡、高血壓病史、運動情況、糖尿病家族史、BMI、SBP、DBP、TC、TG、LDL-C、肌酐、尿素氮、FBG、HOMA-IR、HbA1c、AST、ALT和TyG等因素作為自變量納入,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大、有高血壓病史、未運動、有糖尿病家族史、TC與TG水平高、HOMA-IR高和TyG指數(shù)高等因素是影響T2DM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P均<0.05)。見表2。
經ROC曲線分析顯示,與TC、TG、HOMA-IR、TyG+TC和TyG+TG等指標相比較,TyG和TyG+HOMA-IR的特異度、靈敏度和準確度均較高,其中TyG指數(shù)取截值為5.86時,預測T2DM發(fā)病的ROC曲線下面積最大(0.827),其特異度為79.5%、靈敏度為96.1%、準確度為87.8%,但兩者比較TyG指數(shù)靈敏度最高,TyG+HOMA-IR特異度和準確度最高。見表3。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及血生化相關指標比較
表3 預測T2DM發(fā)病的ROC分析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官方預計,2030年全球糖尿病病人數(shù)將達到5.52億,其中T2DM構成比超90%[5]。目前關于T2DM發(fā)病的機制尚未完全清楚,普遍認為是遺傳因素、生活方式、環(huán)境因素以及行為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關系著個體對T2DM的易感性,而生活方式、環(huán)境因素以及行為因素等是誘使T2DM發(fā)生的外在因素。有多項研究指出,辣椒素受體(TRPV1)、人白細胞抗原-G(HLA-G)等基因多態(tài)性與T2DM發(fā)病風險具有顯著相關性[6-7]。提示遺傳因素在T2DM發(fā)病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的糖尿病家族史具有顯著差異,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有糖尿病家族史是影響T2DM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相關報道指出,糖尿病病人中30%~40%伴隨高血壓,而高血壓病人也易發(fā)生血糖異常[8]。本研究中,有高血壓病史是影響T2DM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與文獻報道相一致[8]。研究表明,約90%的T2DM病人在中年后發(fā)病[9],年齡增長能提高T2DM發(fā)生風險。本研究中,觀察組的年齡明顯高于對照組,運動情況差于對照組,多因素分析結果也顯示年齡大、未運動是影響T2DM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隨著年齡增加,機體代謝水平降低且運動減少,肥胖發(fā)生風險高,增加了T2DM的發(fā)病風險。
相關研究結果表明,胰島素分泌不足和IR是T2DM發(fā)生的關鍵所在,并且IR可能在T2DM確診前已經存在很多年[10]。IR程度一直以來被作為T2DM診療的重要標準。HOMA-IR是經FBG和空腹血清胰島素計算所得而反映IR程度的指標,具有較高靈敏度[11]。研究也表明,高TG、TC血癥是影響糖尿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12]。本文研究結果與其一致。TyG指數(shù)是由FBG和空腹血清TG計算所得,該指標檢測簡便且價格低廉,已被證實與高胰島素正葡萄糖鉗夾試驗測量的M值具有顯著相關性,可用于IR的評估中[13]。陳海靜等[14]對比分析TyG指數(shù)、BMI以及腰臀比等指數(shù)在代謝綜合征中的診斷價值,結果顯示TyG指數(shù)具有較高效能。艾比班·麥麥提牙克夫等[15]采用TyG指數(shù)評估類風濕關節(jié)炎病人的IR程度,結果顯示,TyG指數(shù)與LDL-C、C反應蛋白、紅細胞沉降率、HOMA-IR等均呈正相關,且具有較好相關性。張文等[16]根據不同TyG指數(shù)四分位數(shù)將糖尿病病人分為4組,結果顯示隨著TyG指數(shù)升高,T2DM患病風險隨之增大。本文研究結果顯示,TyG指數(shù)、TC、TG和HOMA-IR等增高均是影響T2DM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且經ROC曲線分析表明,與TC、TG、HOMA-IR、TyG+TC和TyG+TG等指標比較,TyG和TyG+HOMA-IR特異度、靈敏度和準確度均顯著增高,其中TyG指數(shù)靈敏度最高,TyG+HOMA-IR特異度和準確度最高。但目前部分基層醫(yī)院并不具備胰島素檢測條件,HOMA-IR在臨床應用上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TyG指數(shù)在預測T2DM發(fā)病中具有更高應用價值。當然,有些條件允許的地方TyG+HOMA-IR也是一種選擇。
綜上所述,TyG指數(shù)及TyG+HOMA-IR對預測T2DM發(fā)病均具有較高價值,但TyG指數(shù)在臨床中更為實用,可用于T2DM發(fā)生的早期監(jiān)測預警。本研究由于納入單中心樣本且量較小可能存在偏差,后續(xù)應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研究,以為臨床應用提供更可靠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