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會, 管正策, 吳亨進, 廖晨鷺, 王開猛, 李承波, 譙莉萍
(1.貴陽市農業(yè)農村局, 貴陽 550081; 2.貴州力合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貴陽 550027)
蠶豆是糧菜兼用作物, 在我國廣泛種植,其營養(yǎng)價值較高,蛋白質含量為25%~35%,還富含糖、礦物質、維他命、鈣和鐵[1-4]。此外,作為固氮作物,增加土壤氮素含量[5-9]。通過對不同蠶豆品種農藝性狀及抗性分析的研究,從中篩選出適應貴州生態(tài)區(qū)域種值的優(yōu)質、食用性好、高效的蠶豆品種,以期為特色產業(yè)發(fā)展和品種種植提供理論依據,同時通過不同蠶豆品種農藝性狀及抗性分析,加大秋冬種植免耕蠶豆宣傳和推廣力度,加快品種的推廣和更新。
試驗于2021年在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qū)黔陶鄉(xiāng)馬場村力合農業(yè)園區(qū)進行,地處北緯26°19′38.5″,東經106°45′34.1″,海拔1 100 m。試驗田前作辣椒,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土壤有機質含量為21.20 g/kg,速效氮含量為117.05 mg/kg,速效磷含量為25.18 mg/kg,速效鉀含量為69.78 mg/kg,全氮含量為1.89 g/kg,全磷含量為1.05 g/kg,全鉀含量為20.44 g/kg,pH值為5.69。
表1 試驗材料
試驗小區(qū)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設計,辣椒地免耕種植,于2021年10月10日播種,11月15日定植,廂寬(帶溝)130 cm,株距40 cm;每穴播種4粒種子,定植2株;種植密度為2 550穴/667 m2,3個重復,每小區(qū)30 m2,每小區(qū)4行。
生育期記錄:播種期、始收期、青莢成熟期。
植株性狀調查:于青莢成熟期采用5點取樣法,每個小區(qū)調查10株,記載不同蠶豆品種株高、每穴分枝數和單莢鮮重、鮮豆百粒重、產量、抗病性等。
采用SAS 9.0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在播種期相同的情況下,其中云豆早7號、貴農圓滿、通蠶鮮1號、七粒香、成胡10號、臨蠶9號、啟豆1號、大志蠶豆、貴農21號、貴農七星豆、云豆324、貴農3號、云南農家蠶豆等13個品種表現(xiàn)相對較早熟,播種期為2021年10月10日,青莢成熟期為2022年4月5—10日;黑蠶豆、慈溪大白蠶、鳳豆6號、日本大白皮豆、北斗七星豆、貴農33號、嘉禾蠶豆7個品種表現(xiàn)較為晚熟,播種期為2021年10月10日,青莢成熟期為2022年4月18—25日。
表2 不同蠶豆品種生育期
由表3可知,在植株株高方面,北斗七星表現(xiàn)最高,為170.40 cm;貴農33號表現(xiàn)最低,為87.80 cm;其余18個品種株高均在94.60~162.80 cm之間。在單穴分枝數上,黑蠶豆表現(xiàn)最多,為15.40個;貴農七星豆表現(xiàn)最少,為5.80個;其余18個品種株高均在6.70~15.20之間。
表3 不同蠶豆品種植株性狀
通過方差分析可知,在株高方面,黑蠶豆、成胡10號、云豆早7號、鳳豆6號、臨蠶9號、日本大白皮豆、北斗七星豆、大志蠶豆、七粒香、貴農七星豆、嘉禾蠶豆、貴農3號、云南農家蠶豆與慈溪大白皮(ck)相比差異不顯著;貴農33號、貴農21號、啟豆1號、通蠶鮮1號、云豆324與慈溪大白皮(ck)相比差異顯著;而北斗七星豆與貴農33號、貴農21號、啟豆1號、通蠶鮮1號、云豆324相比差異極顯著。在單穴分枝數方面,黑蠶豆、云南農家蠶豆、云豆324、嘉禾蠶豆相比差異不顯著;與其余品種相比均表現(xiàn)為差異顯著;且與貴農3號、貴農七星豆相比差異極顯著。
由表4可知,在單莢鮮重方面,日本大白皮、大志蠶豆表現(xiàn)最高,為31.00 g;鳳豆6號表現(xiàn)最低,為7.00 g;其余18個品種在10.00~25.00 g之間。在鮮豆百粒重方面,日本大白皮表現(xiàn)最高,為464.0 g個;鳳豆6號表現(xiàn)最低,為114 g;其余18個品種在141.0~283.0 g之間;在產量方面,云豆324位居第一,為2 001.75 kg/667 m2,其次是大志蠶豆,為1 887.00 kg/667 m2,再次是云南農家蠶豆,為1 721.25 kg/667 m2,慈溪大白蠶表現(xiàn)最低,為216.75 kg/667 m2,其余品種產量在561.00~1 670.25 kg/667 m2之間。
表4 不同蠶豆品種產量結構
通過方差分析可知,在單莢鮮重方面,大志蠶豆、日本大白皮與其他品種相比除貴農七星豆外均表現(xiàn)為差異顯著;而北斗七星豆、七粒香與成胡10號、黑蠶豆、云豆早7號等14個品種相比表現(xiàn)為差異顯著。在鮮豆百粒重方面,日本大白皮顯著高于其他17個品種。在產量方面,云豆324產量顯著高于云豆早7號、通蠶鮮1號、七粒香、貴農33號、貴農七星豆、貴農3號等6個品種,而極顯著高于慈溪大白蠶和鳳豆6號2個品種。
由表5可知,在赤斑病病級方面,成胡10號、云豆早7號、貴農圓滿、北斗七星豆、大志蠶豆、七粒香、云豆324、貴農3號、云南農家蠶豆9個品種表現(xiàn)為1級;黑蠶豆、日本大白皮、貴農21號、貴農33號、嘉禾蠶豆5個品種表現(xiàn)為3級,其余品種均表現(xiàn)為5級。在銹病病級方面,黑蠶豆、云豆早7號、慈溪大白蠶、鳳豆6號、臨蠶9號、通蠶鮮1號、貴農21號、七粒香、貴農七星豆、貴農3號等10個品種表現(xiàn)為1級,其余品種均表現(xiàn)為3級。在褐斑病病級方面,成胡10號、黑蠶豆、云豆早7號、鳳豆6號、日本大白皮、通蠶鮮1號、大志蠶豆、貴農21號、七粒香、貴農七星豆、云豆324、貴農3號、云南農家蠶豆13個品種表現(xiàn)為1級,其余品種均表現(xiàn)為3級。在輪紋病病級方面,成胡10號、大志蠶豆、云豆324、云南農家蠶豆4個品種表現(xiàn)為5級,而慈溪大白蠶、臨蠶9號、啟豆1號、貴農33號、嘉禾蠶豆5個品種表現(xiàn)為1級,其余品種均表現(xiàn)為3級。
表5 不同蠶豆品種抗病性
綜上所述,通過不同蠶豆品種農藝性狀及抗性分析,并結合當地農民生產、生活習慣和蠶豆市場分析,從所有參試品種中可以得出云豆324、云南農家蠶豆、大志蠶豆、貴農21號、貴農3號、貴農33號、七粒香、貴農圓滿 8個品種田間長勢強,生育期適合,產量高,商品性好,抗性強,建議作為貴州地區(qū)蠶豆品種在生產上加大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