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從欣, 朱容辰, 郭玉玲
(山東省臨沭縣農業(yè)農村局, 山東 臨沭 276700)
臨沭位于山東省東南部的魯蘇兩省交界處,因瀕臨沭河而得名。東、南方向與江蘇省贛榆縣、東??h搭界,西與臨沂市河東區(qū)接壤, 北依莒南縣,西南與郯城縣毗鄰。臨沭縣是典型農業(yè)縣,年作物種植面積9.07萬hm2,其中常年種植玉米面積達8 800 hm2。主要分布在西部潮土和砂姜黑土區(qū)域??販?號緩釋摻混肥料是臨沭中新農業(yè)有限公司研發(fā)的新型功能肥料,添加了對溫度比較敏感的碳基化合物,養(yǎng)分釋放速度能隨土壤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養(yǎng)分釋放隨溫度變化的曲線與作物生長需求基本吻合,起到精準控釋效果,能有效鎖定土壤養(yǎng)分,預防作物早衰。為驗證控溫1號緩釋摻混肥料在玉米生產上的增產潛力,為生產推廣提供數(shù)據支撐,開展本肥效試驗。
試驗地點設在鄭山街道官路村,土壤類型為潮棕壤,pH值6.1、有機質12.09 g/kg、全氮1.75 g/kg、有效磷11.6 mg/kg、速效鉀205 mg/kg。前茬作物為冬小麥,作物品種是濟麥22號。
硝酸磷肥(26.5-11.5-0)(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氯化鉀(60%)(中國農業(yè)生產資料集團公司),復合肥(18-12-10)(山東大龍化肥有限公司),玉米控溫1號緩釋摻混肥料(26-6-6)(山東中新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復合肥(26-6-8)(山東中新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
春風670。
處理1:施用硝酸磷肥[(26.5-11.5-0)40 kg+氯化鉀(氧化鉀60%)10 kg+復合肥(18-12-10)10 kg]/667 m2。處理2:施用玉米控溫1號緩釋摻混肥料[(26-6-6)40 kg+有機肥40 kg]/667 m2。處理3:施用復合肥[(26-6-8)40 kg+有機肥40 kg]/667 m2。
冬小麥機械收割,將作物秸稈粉碎5~10 cm后均勻地撒地面上,6月21日施肥耕地,施肥深度大約在20 cm處,所有肥料均作為底肥一次性施入。種子使用種衣劑包衣處理(含殺蟲劑殺菌劑成分),行距60 cm,株距30 cm。8月9日查看苗情,處理1和處理3無抽雄現(xiàn)象,處理2有少量的抽雄現(xiàn)象,9月28日測產,玉米地塊銹病較嚴重,只有上面5片葉子是綠色。每個處理測5株,重復3次,測株高、穗位高、穗長、穗粗、穗行數(shù)、行粒數(shù)和千粒重,重復3次,進一步測算單位面積產量。
從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施肥結構對小麥主要形狀影響不同,株高處理1最高,比處理2高7 cm,比處理3高9 cm;穗位高處理1最高,比處理2高10 cm,比處理3高13 cm;穗長的比較是處理2>處理1>處理3,穗粗的比較是處理2>處理1>處理3,穗行數(shù)的比較是處理2>處理3>處理1,穗禿尖的長度比較是處理1>處理2>處理3,行粒數(shù)的比較是處理2>處理3>處理1,千粒重的比較是處理3>處理2>處理1。總體來看,處理2的玉米群體結構較好。
表1 不同處理玉米主要性狀
從表2可以看出,處理2比處理1增產了114.11 kg/667 m2,增產率為32.72%,處理3比處理1增產了90.86 kg/667 m2,增產率為26.06%。從產量上來看,處理2的施肥結構優(yōu)勢明顯。
表2 不同處理玉米產量和經濟性狀
僅以肥料產投比對比分析。從經濟效益結果(表2)看,處理2比處理1的凈收入增加了128.37元/667 m2,處理3比處理1增加了109.76元/667 m2。處理2的經濟效益最高。反映在肥料價格上,使用控溫1號緩釋摻混肥料的投入要高于其他處理。雖增加了肥料成本,但有增收的效果。
本試驗證明施用玉米控溫1號緩釋摻混肥料[(26-6-6)40 kg+有機肥40 kg]/667 m2的施肥結構,效果最好,玉米產量增加114.11 kg/667 m2,增產率達到32.72%,增效128.37元/667 m2。通過玉米不同施肥結構肥效對比,控溫1號緩釋摻混肥料和有機肥配施,在改善植物的農藝性狀,增產增效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在典型種植制度為小麥-玉米的主產區(qū),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適宜大面積推廣。但是,鑒于各地土壤養(yǎng)分含量存在差異,該試驗所用的肥料大量元素的含量配比不一定完全適用當?shù)卦霎a需求,需通過試驗示范驗證后選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