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高 陸文龍
1.浙江數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30
2.紹興市柯橋區(q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 紹興 312000
路基填筑工程作為公路施工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對整個施工過程都有影響。由于山區(qū)的地形比較豐富,所處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也比較差,在施工過程中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路基斷裂、路基壓實不徹底這些方面的問題,不利于施工質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相關人員要重視路基填筑各個方面的工作過程,按照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施工,從而使我國山區(qū)公路路基填筑施工的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山區(qū)公路路基建設過程中對基礎設施進行優(yōu)化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出來。由于山區(qū)的公路地基穩(wěn)定性難以保障,而且建設過程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較大,山區(qū)公路的建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因此,在建設過程中要合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注重對機械設備的維護,關注填筑工作中的施工環(huán)節(jié),從而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此外,還要重視對施工隊伍的建設和培養(yǎng),提高建設隊伍的綜合能力。通過對公路路基填筑質量控制工作這樣的基礎工作進行完善,增強建設山區(qū)公路計劃的可行性與效率。
在開展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施工單位要對公路的線路進行復測,對填筑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核對之后才能正式開始填筑工作。此外,要做好施工沿線相關信息的統(tǒng)計和收集過程,如特殊條件的路基地質、特殊的土地以及地下水位等信息。施工單位還要統(tǒng)計記錄施工地段土石的種類和分布情況,可以通過對路基填筑的土源進行取樣,試驗土的液限和天然稠度等相應的指標,同時還須重視對臨時排水設施的建設以及維護。只有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才能提高山區(qū)公路路基填筑的質量與效率。
首先,要設計施工的工藝流程。要詳細研究并重視與施工相關的勘探工作、填筑前需要的準備工作以及對相關信息的統(tǒng)計與收集。同時,要對土體的性質與質量進行分析,對施工環(huán)境進行評價,對施工過程加以試驗。在路基的填筑施工過程需要重視填方施工、挖方施工、半挖半填施工以及排水施工和邊坡防護施工這些重要的施工過程。在填方施工中,要通過全斷面水平分層填筑進行逐層向上填筑的設計。在進行挖方施工時,要對不同的地質情況和特殊情況進行分析,采取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同時要重視其他施工過程的要點,根據規(guī)范的具體要求對施工的工藝流程進行設計,提高施工流程的可行性。
在山區(qū)公路路基填筑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路基會出現一些質量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會造成路基的下沉、出現裂縫以及坍塌這些現象。造成路基下沉的現象有:在進行填筑時,運用土石混合料沒有形成均勻的壓實效果;在運用路基填筑材料時,沒有發(fā)揮出材料的優(yōu)勢作用。造成路基出現裂縫的現象有:沒有完全按照要求進行路基的壓實工作,以及在填筑過程中不能保證臺階的適當寬度,導致路基出現一些縱橫裂縫。此外,由于路基經常受到沖刷,甚至可能引發(fā)路基的坍塌。上述這些問題對公路的施工的質量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需要對施工相關環(huán)節(jié)進行重視,從而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在對邊界處理的過程中,一般按照以下階段進行:填前地基處理、填方過程中的周邊處理和填前排水處理。由于原本的地面材料和填筑的材料不同,兩者擁有一些不同的性質,為避免這兩者的結合部發(fā)生沉降病害,需要對這種差異進行處理。同時,需要對進行施工的地面進行挖掘采集,對土壤的質量和狀態(tài)進行分析。如果這些區(qū)域存在一些軟弱區(qū),相關人員需要對這些區(qū)域進行相關處理。如果這些區(qū)域不存在任何特殊情況且狀況良好,對其中植被和垃圾進行清除之后就可以壓實施工。
填方區(qū)地勢較低,富含水源,因此往往需要對軟土層采取挖除全部軟土的方案。例如一些路段含有坡殘積黏性土,含有50-500 em厚度的軟弱層。此外,還需要根據地面的不同坡度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當地面橫坡或沿路線縱向坡度陡于1 :5時,還要在填筑之前根據要求形成土質臺階。而當地面橫坡或沿路線縱向坡度陡于1:2.5時,需要驗算路堤的整體性滑動情況。為了進一步確保填筑材料與地基表層土體有效契合,避免出現填筑材料滑動現象,要求施工單位在施工的過程中確保土質臺階向路基內側傾斜2%的坡度,寬度大于或等于1m。
一些工作人員往往會忽視對填方體周圍邊界進行處理這一施工過程。實際上,它對山區(qū)公路的建設存在著較為重要的影響。因此,需要嚴肅認真地對待這一過程。在處理時以規(guī)范要求為標準,在挖掘土質臺階時,要避免在土體結合后因為結合不緊密產生薄弱滑動面,要做好新土層和周圍邊界的連接工作。同時,要對臺階的寬度和傾斜度嚴格把關,按照規(guī)范數字精確實施。路段在施工時要意識到這一工作的重要性,為這一過程編制質量檢驗表格。
填前排水處理在邊界處理工作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填方區(qū)由于自身多處于地勢較低的位置,往往含水量豐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進行填前排水處理,地基在浸水的環(huán)境中容易出現沉降的問題甚至會出現填方體滑移的現象,容易造成安全隱患。
在排水設施施工過程中要采用多種施工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對地表水進行處理時,主要使用截的辦法。通過對施工方案進行設計,在填筑區(qū)適當位置開溝截水,從而將地表水引入到一些排水通道以及一些涵洞中。從而對地表水進行有效處理。對地下水進行處理時,需要對設計好的處理方法進行補充改善,可采取縱向滲溝、橫向盲溝或鋪墊反濾層這些排水措施。同時要維持這些措施在一段時間內的有效性,從而增強排水工程的實際作用。此外,在進行這些工作時,需要有相關人員對此進行記錄和總結,并定時對這些工程進行查驗,從而及時處理發(fā)生的問題。
3.2.1 要重視選料的過程
在對填料進行選擇時,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在填料的多個性質中利于壓實這一性質占據著選擇的首要地位。但是受現場實際條件的限制,如挖方材料、經濟運距、借方條件等等,不能完全按照要求進行材料選擇。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材料進行選擇,同時通過使用一些方法和技術達到填料的良好壓實。對填料選擇時需要在施工前進行填料試驗的相關測試,將獲得數據與規(guī)范數據進行對比,對材料進行選擇,使最終所用材料貼近規(guī)范的要求。同時要進行填方的相關試驗,了解目前的條件所能產生的壓實效果,掌握填料在現有設備和施工條件下的壓實規(guī)律。
3.2.2 恰當使用填方機具
在對壓路機進行選擇時,需要根據路段的特點選擇適用于這些特點的壓路機類型,保證設備選取的合理性,從而優(yōu)化路段的壓實過程,提高路段的壓實效果。目前我國山區(qū)公路在進行填筑施工的過程中會使用振動型壓路機(YZ20),采用分層壓實的方法對填筑材料進行壓實,結合壓實的情況對填筑材料進行一定的補充。施工單位在進行填筑施工的過程中應該按照路基的土體情況與填筑材料的情況進行分層、分段落的壓實,確保不同土體路基在壓實后,土體材料強度均勻。尤其對于一些含水量差異較大的路基地段進行填筑施工的過程中務必使用分層、分段壓實的方法開展壓實工作,避免在壓實后的填筑材料內出現水囊的現象。
在填筑過程中,要對不同性質的土體按照分層進行填筑,從而使其不同層次上的效果達到均勻狀態(tài)。尤其是透水的土與不透水的土這兩種性質不同的土體,如果沒有進行分層填筑,容易形成水囊這一現象,不利于路基填筑的實施。同時,在土體含水量與壓實機具不變的情況下,土層的厚度與壓實的效果成反比。因此,為確保壓實過程的有效性,需要運用一些設備改變土層的厚度,例如:推土機和平地機等,從而保證壓實的效果。
壓實機具對壓實過程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隨著壓實功的增加,土體中的最佳含水量減少,而土體的最大干密度增加。因此在水量相同的土體中,壓實度與密度成正比。在實際情況中,對壓實機具的選擇由填料的特點和環(huán)境的特點決定。當某路段的土體具有較少的細粒土時點,運用振動壓路機產生的壓實效果會優(yōu)于其他的壓路機,能發(fā)揮出最好的壓實效果,利于路段填筑工作的進行[1]。
3.2.3 對排水問題的處理
在排水工作中,為提高排水工作的可行性,要確保土體具有一定的平整度與路拱度。因此,要按照施工區(qū)域的實際條件和環(huán)境進行準備工作,提高排水效率[2]。在排水工作中,需要在填方表面邊沿做攔水處理,并沿路線設置泄水槽等相關設施,以避免雨水對路基產生破壞。同時,在陣雨來臨前做一些應急處理,減少填層的進水量,進而在雨后對土體進行翻曬和重新壓實這些工作。總而言之,要做好排水系統(tǒng)的設計和完善工作,確保排水設施作用發(fā)揮的有效性與及時性。從而保障填筑工作的進行。
在實際的填筑過程中,往往會因為一些人為的問題和施工方法的問題,導致部分路基不能按照總設計和相關的規(guī)范進行壓實,出現漏壓區(qū)這類現象,這類現象不利于路基的均勻沉降。以某個地形坡度比較大的路段為例,其環(huán)境不利于填筑的實施,容易引發(fā)一些質量問題。
總而言之,漏壓區(qū)的出現有以下幾種情況:在施工的初期,為保障施工工作的高效進行,施工隊伍開辟了一些通道,施工隊伍在地形陡峭處挖掘了過多地段,為突破地形限制,施工隊伍將挖方推至最低處等。這些情況出現的位置主要為交接處、半填半挖地段以及下?lián)鯄@些部分。
同時還有一些其他原因導致路基存在漏壓區(qū)。由于施工作業(yè)不當,造成一些路基出現缺口,且未按照規(guī)定對這些部位進行挖臺階和搭接。對路段監(jiān)理的人員未進行好交接就發(fā)生職位變動,導致新的工作人員對路段的情況不夠了解。部分路段已經過壓實或缺少反復碾壓,在經歷雨季后,施工隊伍忘記對這些路段進行翻曬以及重新碾壓。在填挖以及半填半挖的交接處,進行了不符合要求的臺階挖掘。在回填以及壓實這些過程中出現問題,導致地段的壓方效果與規(guī)范的要求不符。由于材料在場地上占據了部分空間,導致路基填筑產生缺口,之后的施工過程又未對這一情況進行更正。以上這些情況都說明了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填筑過程進行定期的檢查,對人員進行培訓與考核。通過觀察與分析,對記錄進行檢查,對可疑的現象進行試驗,對施工過程中的可能出現的漏壓區(qū)進行排除,從而提升填方的質量[3]。
由于公路地基具備的土體質量不同,在對填筑材料進行選擇時,需要根據土體的特點以及其他相關的要求對填筑材料進行合理的選擇,從而改善施工工作的效果。由于施工地點具體的土質情況、材料的輸送問題以及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施工隊伍對于填筑材料的選擇往往無法完全符合規(guī)范的要求。因此,可以使用相關的先進技術對材料進行壓實等操作。首先,施工隊伍要對施工區(qū)域的土體情況進行測試,確定出需要的填筑材料,結合相關技術使材料符合要求。其次,施工隊伍要運用部分填筑材料對相關區(qū)域進行施工試驗,從而幫助施工隊伍掌握材料的具體使用方法[4]。
如果填筑材料符合力學試驗中對工程的施工要求,這樣的填筑材料就可以用于路基填筑中。目前,我國在山區(qū)公路路基填筑中運用的主要填筑材料為云母英片巖、碎石土等,主要的填筑方式為填石、填土、土石混填等。當填筑材料中碎石的含量位于三分之一左右時,運用的填筑方式為填土填筑方式。同時,填土填筑方法對于土體含水量也有一定的要求。而土石混填填筑方式對碎石含量的要求要高于三分之一。土石混填填筑方式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點與要求,相較于填土填筑方式,可以提高路基與填料的結合程度。在填筑的過程中,填料中會含有一些比較軟的碎石,它們在壓實的過程中難以維持其原本的形態(tài),會變?yōu)榉勰畹臓顟B(tài)。因此經過壓實過程后,填筑材料的碎石成分減少[5]。
綜上所述,要從多個方面對山區(qū)公路路基填筑工作的實施過程進行分析、優(yōu)化。要加強對路基填筑施工質量控制工作的重視,同時,要將一些技術適當地運用到施工的過程中,提高施工工作的效率,推動施工工作的發(fā)展。施工單位需要結合山區(qū)公路的施工現狀,從環(huán)境、技術、材料等多個角度入手,明確山區(qū)公路路基填筑質量的控制要點,并進一步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從根本上提高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質量。本文通過對填筑過程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一些利于填筑施工的建議,希望可以對實際的施工過程起到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