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愛國
師:今天這節(jié)作文課我們先來探究一個問題,“觀看之道”的“道”是什么意思?
生:方法。
師:我們學習寫作文,要懂得觀看的方法。道不僅僅指“方法”,還可以怎么理解呢?
生:觀看的道理。(板書:理)
師:“道”不僅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道理。同學們,“道”還是一種規(guī)則、規(guī)律,更是一種境界。要學會觀看,你才會寫作文。怎樣才能掌握觀看的方法呢?怎樣才能領悟其中隱含的道理呢?怎樣才能領悟觀看的規(guī)則和規(guī)律呢?怎樣才能提升觀看的境界呢?這都值得我們?nèi)ニ伎肌?/p>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曹文軒的這句話,“未經(jīng)凝視的世界是毫無意義的”。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
生:沒有經(jīng)過仔細觀察的世界,你不能領悟它的美。
師:你抓住了其中的一個關鍵詞“凝視”,就是—
生:仔細地看。
師:只有仔細地看,才能領悟世界的美。
生:沒有經(jīng)過仔細觀察的世界,對自己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生:仔細看,同時要用心思考。
師:怎樣凝視這個世界,讓這個世界變得有意義?你需要融入這個世界。觀看之道,從凝視一棵樹開始。
(屏顯圖片一)
師:這棵樹就長在校園當中,怎樣來凝視這一棵樹呢?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感官來觀看這棵樹。(板書:多感官)可以通過哪些感官呢?
生:聽覺,聽聽它的聲音;視覺,看看它的形狀,它的色彩。(板書:形 色 聲)
師:還有哪些感官呢?
生:嗅覺。
師:嗅其味。(板書:味)
生:還可以通過觸覺。
師:通過觸覺來摸一摸,感受一下它的質(zhì)地。你能不能總結一下,多感官就是指通過哪些角度來仔細地觀察這棵樹?
生:從它的形狀、顏色、聲音、味道以及它的質(zhì)地來多感官觀察這棵樹。
師:你知道這是一棵什么樹嗎?
生:我覺得是杏樹、梨樹之類的。
生:我看樹上有粉色的花,覺得可能是桃樹。
生:我覺得是櫻花樹。
師:對,是櫻花樹,我們觀賞這美麗的櫻花,不僅可以通過多種感官,還可以通過多種視角來看這一樹繁花。我們可以通過哪些視角的變化來欣賞這一幅圖畫呢?(板書:多視角)
生:我覺得可以從正面、側面、上面來觀看。
師:還可以以什么樣的順序呢?
生:可以由宏觀到微觀,先從整棵樹寫起,再寫到一片一片的花瓣。
師:由宏觀到微觀,由整體到局部。整體觀看這一樹櫻花有什么樣的感覺?微觀有什么樣的感覺?大概描述一下。
生:整棵樹是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它給人一種美的體驗。
師:如果從細節(jié)來看一看—
生:每一朵花瓣都似被人用心雕琢過。
師:我們還可以由表及里來觀察,你知道如何由表及里來觀察嗎?
生:一片片櫻花構成了這棵樹,如果再往深看的話,我覺得可以延伸到櫻花的精神。
師:看櫻花,觀其形,嗅其味,觸其質(zhì)地,這都是它的外表。那么櫻花的神在哪里呢?道法自然。道在何處?道在自然中。我們要有一雙慧眼,你知道“慧眼”是一雙怎樣的眼睛嗎?
生:慧眼就是能發(fā)現(xiàn)事物美的眼睛。
師:不只是發(fā)現(xiàn)事物的美,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
生:還能發(fā)現(xiàn)它的規(guī)律。
師:慧眼能發(fā)現(xiàn)它的規(guī)律,這就是它的“神”。
師:你知道櫻花的神韻在哪里嗎?我們到古人的文字中去探訪一下櫻花的神韻。
(屏顯)
春風急,櫻花楊柳雨凄凄。
——﹝唐﹞薛昭蘊
梅花謝后櫻花綻,淺淺勻紅。
——﹝宋﹞趙師俠
柳色青堪把,櫻花雪未干。
——﹝元﹞郭 翼
一日得閑便山水,十分難別是櫻花。
——﹝清﹞黃遵憲
師:這是唐宋元清一路走過來的文人眼中的櫻花。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句讀一讀,談談櫻花的神韻在哪里呢?
生:我選擇“一日得閑便山水,十分難別是櫻花”,從“十分難別是櫻花”就覺得櫻花的綻放十分難得。
師:其實不單單是“難得”,櫻花總是跟一種情緒、一種場景聯(lián)系在一起。
生:離別。
生:愁苦,憂傷。
師:你再選擇一句講一講。
生:我覺得薛昭蘊的詩把櫻花、楊柳和雨結合起來,營造了一幅凄涼的畫面。
師:歷代文人筆下櫻花的神韻在哪里呢?傳遞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愫呢?我請一位同學總結一下。
生:我認為古人眼中的櫻花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凄涼,“櫻花楊柳雨凄凄”“十分難別是櫻花”這兩句都體現(xiàn)出詩人一種離別的愁緒。而二、三句“櫻花綻”“櫻花雪未干”,體現(xiàn)了櫻花之美。
師:櫻花具有什么樣的氣質(zhì)呢?
生:它具有一種高貴的精神。
師:我們一起把這四句詩一起讀一下。(生齊讀)我們再來探訪一下鄰國日本,欣賞一下日本詩人筆下櫻花的贊歌。這里有兩首日本詩人寫的詩,我們來請兩位同學讀一讀。你讀第一首。
(屏顯)
觀櫻啰
若問花何指/準答是櫻花/觀櫻啰/觀櫻啰!/好繽紛的櫻花雨/笑也任性/哭也任性
短短的春日/漫漫的長夜
——安藤宏信
師:你覺得這首小詩最傳神的是哪一句?
生:我覺得應該是“好繽紛的櫻花雨”,體現(xiàn)了櫻花的繁多和櫻花的茂密。
生:“觀櫻啰/觀櫻啰”用了一些擬聲詞,我覺得表達了作者在觀看櫻花時的喜悅心情。
師:你發(fā)現(xiàn)這首詩是從誰的口吻來寫的?
生:孩子的口吻。
師:詩中傳神的還有一句,誰能找找?
生:“短短的春日/漫漫的長夜”,我覺得寫出了櫻花生命的短暫。
生:詩里最傳神的一句是“笑也任性/哭也任性”,我覺得作者把櫻花開放時的這種神態(tài)傳神地表達了出來。
師:是的,這任性的櫻花顯示了生命的燦爛,我們一起把這首詩重讀一讀。(生齊讀)第二首詩誰來讀一讀?
(屏顯)
詠櫻花短歌
下榻山麓邊/慣看春來花枝展/夜深酣睡眠/夢中繁花猶再現(xiàn)/櫻瓣飄飄然
——紀貫之
師:這首小詩你覺得哪句最傳神呢?
生:“夜深酣睡眠,夢中繁花猶再現(xiàn)?!弊髡呦矚g櫻花,在夢里都滿是“櫻瓣飄飄然”的景象。
師:你給同學們描述一下這樣的場景。
生:粉色的櫻花瓣在微風中搖搖欲墜,一大片一大片飄落。
師:我們一起把這首詩再讀一遍。(生齊讀)
師:這幅畫跟剛才的不一樣,你發(fā)現(xiàn)了嗎?
(屏顯圖片二)
生:加入了一個人。
師:加入了一個少年。假如這個少年是你,你站在這一樹櫻花下,想什么呢?
生:我可能在想,在春日里微風吹起一樹櫻花,然后落英繽紛,會很美。
生:我看到這滿樹的櫻花開得十分茂盛,枝干非常長,顯得十分有力量,內(nèi)心會感受到一種生命的力量迸發(fā)出來。在這個春天,櫻花盛開得如此爛漫,我的人生也應該像櫻花綻放出光彩來。
師:你讀懂了這位少年的心聲。
生:我發(fā)現(xiàn)這幅畫中其實并不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春日,反倒像一個陰雨天。在一個陰雨天,這一樹櫻花仍然綻放出了它的光彩。我如果是這個少年,可能會感受一首磅礴的生命之歌在心底唱響,譜出了一首春日之曲。我有可能也希望自己的生命像櫻花一樣充滿力量,也向往和擁抱大自然。
師:這一樹櫻花就像一首生命的贊歌。如果讓我們給這幅圖擬一個標題,你會擬一個什么樣的標題呢?
生:我會給它擬個標題“天長地久”。
師:為什么擬這樣的標題呢?
生:因為櫻花開了一年又一年,我也在慢慢長大。它陪伴著我過了一年又一年,每一年春天都能看到它如從前一樣綻放。
生:我擬的題目“雨打花更燦”,因為是陰雨天,不管雨下得多大,櫻花依然會傲立枝頭,會給人一種不怕挫折、不怕困難、積極進取的勇氣。
師:這個題目激發(fā)了我們生活的信心。
生:我擬的題目“櫻花與少年”。
生:我擬的題目是“偶有山來雨,日下花正開”,因為正好下了一場春雨,但是花還正在開,所以我們遇到困難不能放棄。
師:好有意境!同學們,今天我們完成課堂第一個寫作練習。假如你是賞櫻的少年,此情此景觸動了你的內(nèi)心,你寫下一首小詩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思,題目自擬,不少于10行。下面開始動筆。(生寫作后擇優(yōu)分享寫作成果)我們用掌聲歡迎小詩人。
(生展示并朗讀)
望櫻
春日的雨滴
喚起了我內(nèi)心的生機
走出家門踏上小徑
路上無感雨水滑
只見櫻花瓣瓣落
望櫻,望櫻,春日的舞
在陣陣春風中擺掉點點雨水
望櫻,望櫻,春意的贊
用它的美表現(xiàn)春的生機
望櫻,望櫻,生命的頌歌
雨雖擊我身,我猶挺磅礴
是春雨是陣風,是我對生的渴望
雨滴順著花瓣滑到臉頰
這不是雨水,是生命的源泉
師:朗誦的時候,這邊有位同學在不停點頭稱贊,好在哪里呢?你點評一下。
生:我覺得她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讀起來特別朗朗上口;二是特別有畫面感,她在讀的時候,我特別能想象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和意境。我感覺她用了象征手法,但不太確定,我覺得寫得非常好!真的!
師:你就是一個專家,比我的鑒賞水平還要高呢!她不僅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還用了象征手法,詩里面還有意境的塑造。詩歌是用想象展示畫面感,這樣就營造了一種意境。你在點頭稱贊,其實不單單是為她,也為他們點贊!把掌聲送給分享的小詩人!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看一看一樹繁花下的這位同學寫的詩?
(屏顯)
櫻花樹下
衢州高級中學 許葉煊
行走在時間的河流里
難免會有些迷茫
出生在這樣的時代里
我在想,我的生命應該是什么樣子
可問題的答案就像散落的泡影
飄浮著,落不定
來到櫻花樹下
聽聽它的聲音
它默不作聲
只忙著開花
花瓣里
蜜蜂忙碌無暇
明了
那就努力吧
為了能綻放在夏天
師:讀完這首詩,你讀出了這位同學怎樣的內(nèi)心變化過程呢?
生:他先是迷茫,然后看到了櫻花,可能明白了一些事情,為了自己的未來而努力。
師:你朗讀得很好,解讀得也很有特色,那花下的少年仿佛就是你。
師:我們在這個大千世界,常常在看,也常常在被看。你在樹下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車中看你,是誰在看少年呢?是這所學校的校長。校長開車路過這里,不想按喇叭驚擾他,于是停下車來,搖下車窗,用手機拍下了這張照片。校長隨手把這張照片發(fā)到了朋友圈當中,引來了大家點贊?,F(xiàn)在我想請你為校長朋友圈的這幅圖寫一段話。注意你的身份是校長,你會在這張圖上配上怎樣的文字呢?
(屏顯圖片三)
生:且聽風吟,靜待花開。
師:“且聽風吟,靜待花開”,多有詩意啊!這位校長還是一個詩人。
生:你仰望花,我凝望你,細雨中,聆聽花開的聲音。
生:定格在春日中的美好,愿他如櫻花般盡情綻放。
生:那年春日,細雨連綿,櫻花在綻放,少年在仰望。
師:我們來看看這位校長寫的文字。
(屏顯)
看你站在路中間,久久地仰頭賞花,根本沒有注意到有車子過來,那么專注,我不忍心按喇叭驚擾你,就拿出手機拍下這美麗的瞬間。
在今天的教育環(huán)境里,學生被沉重的課業(yè)負擔壓得根本無心關注身邊的美好,所以你凝神賞櫻的姿態(tài)瞬間打動了我,這不就是一個少年在春天應有的樣子嗎?
師:校長這段話有哪些觀點呢?
生:大部分學生根本無心關注身邊的美好。
生:這凝神賞櫻的姿態(tài),就是一個少年在春天應有的樣子。
生:靜靜沉思,去尋找身邊的美。
生:我覺得應該在繁重的學業(yè)之余,留意身邊的美好。在春天生機勃勃的時候,不應該只是學習,一味地讀書寫卷子,而應靜下心來尋找身邊的美,體會身邊的美。
(屏顯圖片四)
師:校長拍下了少年賞櫻的圖片發(fā)到朋友圈,也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全國各地的電視臺、抖音號、微信的朋友圈都在圍觀。當下信息社會,我們在觀看的時候,還要多一些理性,要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這件事會引發(fā)我們哪些思考呢?保定電視臺新聞主持人打算發(fā)表一段評論。(播放媒體主持人視頻)如果你是一位主持人,請你為保定電視臺“媒體快評”欄目寫一段時事評論,觀點鮮明,言之有理,200字左右。我提供了一些評論角度。第一,你可以從“少年賞櫻花”的角度來評論;第二,可以從“校長贊少年”的角度來評論;第三,你還可以從“眾人來看今天的教育”這一角度來寫評論。當然,你還可以從其他角度寫下你的思考。保定電視臺招聘主持人,將請小主持人發(fā)表你的快評。
(生寫作7分鐘左右,師巡視指導)
師:下面請保定電視臺剛剛招聘的小主持人靚麗登場,大家歡迎!
生:大家好,我是保定電視臺的一名記者,下面播報一條消息:
近日,衢州一位校長發(fā)在朋友圈的一張照片引發(fā)了網(wǎng)友的熱議。圖片中的少年站在一棵櫻花樹下,久久地仰望著樹梢上已經(jīng)開放的櫻花。網(wǎng)友們紛紛贊嘆:“這才是少年在春天應有的樣子!”其實,這張圖也準確反映了當代教育的現(xiàn)狀,學生們課業(yè)負擔過重,很少會留心觀察大自然的奇妙之處,感嘆世間的變化。因此,照片中的少年也被許多學生羨慕。這則圖片告訴我們學生應該多觀察大自然。
(生鼓掌)
師:我們聆聽了保定電視臺主持人發(fā)表的快評,最后做一個總結。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你對寫作中的“觀看之道”又有哪些新的感悟呢?
生:我們在觀賞平時生活中的美的時候,應該從這些美中有所領悟,比如說感受這些櫻花中蘊含的精神,品味美好意境下的生命意義。
師:這個“道”,不僅僅教我們寫作文,也教我們做人,你領悟得很深刻。
生:曹文軒說的“凝視”,應該不僅僅是看事物的表面,更重要的是看它的內(nèi)在精神。一開始我們只看到櫻花的美,但更深入,我們就能看到櫻花的憂傷、堅韌等精神和品質(zhì)。同時觀看它的人,也會由櫻花獲得一些感悟。這不僅是人從櫻花中得到的意義,也應是我們從這幅畫面中能收獲和感悟的一些意義,就像看櫻花的那位少年,從櫻花感悟到了生命的努力,而我們看他,感悟到應該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只有這樣,才能感悟到生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師:觀看之道也啟發(fā)了我。寫好作文,不僅要發(fā)現(xiàn)外在事物的內(nèi)涵,還應該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有內(nèi)涵的人。觀看之道不僅僅是方法,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最后,請幾位小主持人做一個總結。
生:觀看之道不僅是要用眼睛去看,更重要的是靈魂的相遇。我們應該卸下一切主觀意識,用我們的心去看物品,就像《齊物論》里面的莊周夢蝶,最后我們不知道是莊周變成了蝶,還是蝶變成了莊周,最高的就是“物我合一”的境界。
生:我們不僅要觀看事物的表面,還要觀看事物的內(nèi)在美。就比如說觀察大自然這一件事,我們不能只看大自然這些外在的東西。以櫻花為例,我們應該觀看櫻花的內(nèi)在美,它堅強的性格,還有生命力頑強的品質(zhì)。
生:我們在平常的成長當中應該停下腳步,觀察身邊的事物,品味它的美,體會它的精神,并從中學會一些道理,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師:觀看的“道”不僅僅是一種方法,還隱含了某一種道理。觀看的道理不在于我們這一堂課的領悟,還需要我們在尋常的日子里不斷地修煉。只有你的目光變得更加敏銳,擁有了一雙慧眼,這個世界你才會看得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