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芳芳
(綿陽市中心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四川 綿陽 62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常表現(xiàn)為患者出現(xiàn)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隨著現(xiàn)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吸煙、老齡化等問題,本病發(fā)病率在全球范圍內(nèi)逐漸上升。有研究表明,中國40歲以上成年人發(fā)病率在8.2%[1]。且WHO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COPD病死幾率在全球范圍內(nèi)最高[2],占比全球全部病死數(shù)目的接近1/3[3]。同時根據(jù)中國疾控中心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COPD僅次于心腦血管病,排在慢性疾病致殘疾病第二名,其嚴重影響個人、家庭的生活質量以及社會發(fā)展。而本研究通過呼吸訓練聯(lián)合綜合護理,為肺功能的改善起到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到如下。
選擇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我院的COPD患者共9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男性27例,女18例,平均年齡在(69.93±5.83)歲,平均病程(8.11±1.10)年;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15例,平均(70.94±6.14)歲,平均病程(8.18±1.22)年。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等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
①診斷相關診斷標準;②年齡小于80歲;⑤簽署知情同意書。
①有嚴重的腫瘤、臟器功能不全、長期臥床患者;②精神、認知、視力、聽力障礙病患者;③服用其他藥物或參加其他研究者;④研究人員認為不適宜入組的患者。
1.4.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根據(jù)醫(yī)囑為患者佩戴面罩,告知患者與家屬呼吸機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
1.4.2 觀察組
觀察組給予呼吸訓練聯(lián)合綜合護理,呼吸訓練采用縮唇-腹式呼吸訓練[4],患者一般取半臥位,縮唇指的是用鼻緩慢吸氣,而用嘴縮成魚口狀,再悠長出氣;腹式呼吸指的是吸氣的時候,腹部膨脹起來;相反呼吸時候腹部凹陷下去。而本研究將兩者結合,囑咐患者熟練后,每日鍛煉10min,早晚1日2次。而綜合護理則是從心理、飲食、宣教等各種方面進行護理:①宣教,對患者進行“三全理論”即全程地、全方面、全家庭的健康知識教育,讓健康教育貫穿始終,讓健康教育覆蓋各個維度,讓健康教育不僅局限于患者本人,還通過手冊、線上推送文章等形式覆蓋其主要的照顧者;②呼吸道指導,指導患者咳嗽、排痰的相關技巧和方法,患者痰多一般提示病情可能加重,應及時干預;③心理安撫。本病病程較長,患者在治療中常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要求護理人員耐心安撫,多了解患者感興趣的事物,予以適當?shù)男睦硎鑼c鼓勵,緩解患者心理壓力;④飲食干預。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以及是否有其他基礎疾病為其制訂個性化的飲食方案,老年患者除了伴隨COPD外,還可以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因此堅持一人一餐、一人一指導的思路;同時結合中醫(yī)相關的藥食同源理論,建議多食用銀耳羹、秋梨膏等食物,平時多食用高蛋白、新鮮水果與蔬菜等[5]。
兩組共干預4周。
癥狀評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將呼吸困難、咳嗽、咯痰、哮鳴音的癥狀和體征按照嚴重程度從無到高分別計予0~6分。
生存質量評價,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評估,本量表包括呼吸癥狀、活動能力、心理一共三個方面??偡?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病情預后越不好。
血氧指標:對干預前后的COPD患者進行血氧指標采集,采用血氧測量儀測量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以及血氧飽和度(SpO2)水平變化。
在干預前兩組在的“呼吸困難”“咳嗽”“咯痰”“哮鳴音”的積分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4周后,兩組的“呼吸困難”“咳嗽”“咯痰”“哮鳴音”的積分均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觀察組在“呼吸困難”“咳嗽”“咯痰”的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哮鳴音”的積分,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s,分)
注:與干預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時間 臨床癥狀積分呼吸困難 咳嗽 咯痰 哮鳴音對照組 45 干預前 4.72±0.53 4.82±0.82 4.91±0.81 4.71±0.49干預后 2.94±0.32* 3.62±0.80* 2.59±0.33* 3.73±0.42*觀察組 45 干預前 4.81±0.37 4.87±0.61 4.89±0.69 4.82±0.25干預后 1.10±0.11*# 1.89±0.25*# 2.07±0.38*# 3.62±0.35*
在干預前兩組在PaO2、PaCO2、SpO2以及圣喬治問卷得分的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4周后,兩組在PaO2、PaCO2、SpO2和圣喬治問卷得分均優(yōu)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組間比較,干預4周觀察組在上述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圣喬治問卷得分與血氧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圣喬治問卷得分與血氧指標比較(±s)
注:與干預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時間 血氧指標 圣喬治問卷得分PaO2(mmHg) PaCO2(mmHg) SpO2(%)對照組 45 干預前 74.92±4.77 60.16±3.16 87.36±2.12 43.43±2.17干預后 80.93±3.85* 53.93±3.19* 92.18±2.41* 38.38±2.01*觀察組 45 干預前 75.08±4.61 59.81±4.49 86.81±2.37 44.04±2.28干預后 88.71±3.21*# 48.37±3.25*# 95.37±2.21*# 30.63±1.81*#
COPD 屬于一類老年性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氣流受限,其基礎疾病多因由慢性支氣管炎等炎癥疾病,由此產(chǎn)生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增加,長期刺激呼吸道,會使得致使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加重病情。
本研究應用到了綜合護理模式,綜合護理,即綜合各個維度的護理措施,全方面、多維度地進行護理干預。綜合護理是對患者采取心理干預、飲食指導、健康宣教等護理,從而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其中,本研究在綜合護理中創(chuàng)新性的提出“三全理論”,即全程地、全方面、全家庭的健康知識教育,讓健康教育貫穿始終,讓健康教育覆蓋各個維度,讓健康教育不僅局限于患者本人。除了健康教育,在飲食指導等方面,本研究也強調(diào)個性化、針對性的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患者具體護理。近年來,綜合護理模式在COPD治療中廣泛應用,且療效顯著[6-9]。另一方面,本研究將綜合護理與呼吸訓練相結合。呼吸訓練能夠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已然得到大量文獻以及循證醫(yī)學的證明[10-15]??s唇-腹式呼吸訓練,縮唇能夠加大呼吸阻力、提高呼吸肌的肌力和呼吸功能,而腹式呼吸主要鍛煉的是人體最大的呼吸肌——膈肌,對肺功能通氣功能、換氣功能、血氣變化進行改善[16]。而從最后數(shù)據(jù)來看,觀察組在呼吸困難、咳嗽、咯痰、哮鳴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在在血氧指標(PaO2、PaCO2、SpO2)和圣喬治問卷得分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梢?,觀察組護理效果較佳。
綜上所述,呼吸訓練聯(lián)合綜合護理干預COPD,能夠緩解其相關癥狀,改善血氧指標和生活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