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峰
在現(xiàn)有的教學制度下,大多數(shù)教師的教學模式存在局限性。如果教師的教學模式不改變,照本宣科地對學生進行單一的教學,不僅浪費時間,還會限制其思維發(fā)展。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近年來,集智備課以一種新型的方式躍然于大眾眼前,其可以使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交換自身的真實想法,使教學的模式更趨多元化。這種方式對初中語文教學而言具有開放性,而不是像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一樣單一地進行教學,可以更好地促進語文教學的開展。
集智備課對于教師而言,并不是一個人的努力,而是屬于一個團體在集體發(fā)力。在備課的過程中,每一個教師都必須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經(jīng)過討論確定課文理論框架、概念以及課文中的重難點、基本觀點。集智備課這一過程不是將所有的教師教學理念和方案都統(tǒng)一,而是把集智備課作為一種提升自己教學能力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通過教師之間的互相學習來取長補短。在高效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教師以及教學方式三者不可或缺。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把這三個因素有效地結合才能夠使得教學效果得以最大的體現(xiàn)。集智備課是對這三個因素強化的過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老師獲得新的體驗。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篇課文中,教師首先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其先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其次再讓學生提出課文中不認識的字詞,如“征于色”“拂亂”等難以理解的詞語加以解釋。最后在進行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中,讓學生明白文章的道理:“牢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真理,提倡自覺磨煉的精神,只有自覺經(jīng)受艱難困苦的磨煉,才能擔當起迎接偉大民族復興的重任?!?/p>
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每一個教師會根據(jù)自身的想法進行教學,在備課的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xiàn)分歧,這時可以把各自的觀點表達出來,用來說服對方。然后雙方教師可能會在無形之中受到對方觀點的影響,而有效地把兩者的觀點融合在一起進行教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方法與授課手段也是集智備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在課堂中,每一個教師所運用的教學方法不盡相同,這可能與教師的性格相關。有些教師比較幽默,善于把課堂的氛圍營造得很熱鬧;而有的教師比較內(nèi)向,在上課的過程中基本不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在語文的課堂中,教師面對的是具有生命力的學生,而不是沒有思想與個性的機器,每個學生的性格是互不相同的,教師若想讓自己的課堂教學達到理想的效果,就應該從學生的心理、性格,還有現(xiàn)階段的學習成績?nèi)齻€方面出發(fā),對其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在集智備課中尋找更好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例如,教學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蘆葦蕩》這篇課文,教師可以通過集智備課先對文章的寫作背景進行深入了解,在了解的過程中就會知道,其講述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發(fā)生的事情?!缎”鴱埜隆愤@部電視劇就是由此改編拍攝的。在進行這篇文章的教學前,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或者幻燈片,截取《小兵張嘎》電視劇中的相關片段供學生觀看,進而激發(fā)其興趣,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以提問的形式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如“在那個時期白洋淀的蘆葦蕩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怎么樣的事情?”等問題。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所擅長的教學方法,但是在應用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誤區(qū)。而集智備課不僅能夠增長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還能夠?qū)崿F(xiàn)教學方式的革新。在集智備課中,要力求創(chuàng)新,如何幫助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呢?如何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這些知識呢?這些都是集智備課時需要教師思考的問題。
在進行集智備課的過程之中,要嚴格按照備課研討、集體交流、形成教案、課后反思四個環(huán)節(jié)執(zhí)行。備課研討是提升課堂質(zhì)量的關鍵,是指集思廣益,交流教師的個人想法,產(chǎn)生新的觀點,是集智備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確保集智備課能夠真正地為課堂教學服務,教師要反復地查閱參考資料,提出自身想法進行交流溝通,共同確定教學目標,畫出教學的重點難點,對其進行研究。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進行相應的設計,并對備課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包括備課時間、人員、內(nèi)容以及討論的意見,形成教案。根據(jù)備課的內(nèi)容由主備課老師進行歸納整理,寫下調(diào)整意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充分利用集智備課的教學方案,將其帶入課堂,進而達到集智備課的目的。
例如,在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孔乙己》這篇課文的備課中,教師可先了解文章的背景,與其他備課教師交流自己的意見。這篇小說描寫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孔乙己,他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為小酒店里人們嘲笑的對象,從而暴露了當時的社會問題。教師在了解了文章大意之后,將文章的重難點畫出,如從孔乙己那可憐又可笑的個性特征及悲慘結局中,暗示舊中國廣大下層知識分子的悲慘命運,也是中國封建儒家獨尊下科舉制度“吃人”本質(zhì)的真實寫照。這一難點如何使學生更加輕松理解,教師要引起高度重視,進而通過這種集智備課方式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質(zhì)量。
落實集智備課要求教師做到“四定”“兩結合”?!八亩ā奔磦湔n周期、所用時長、討論交流、集體備課;“兩結合”則是指主、輔負責人。一個優(yōu)秀的主負責人能夠善于營造氛圍,調(diào)動教師們的備課積極性,并能夠適當?shù)攸c撥與指導,確保集智備課的質(zhì)量。為了加強集智備課的實效性,需要制訂相應的考核標準,對教師參與集智備課情況進行評估考核。
主備課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先確定備課所用周期以及時長,對備課要求進行整體規(guī)劃,提出具體要求,然后組織教師討論,分頭準備。第一次教案寫好后,再次組織研討,進行二次備課。
評估考核主要依據(jù)教師的參與度、材料準備、研討發(fā)言、修改建議、教案形成等方面進行。
綜上所述,集智備課,不僅完善了教案,優(yōu)化了教學手段,還培訓了教師,提升了教學質(zhì)量。
作者簡介:江蘇省海安市城東鎮(zhèn)西場初級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