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科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根據痔生長的位置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其中,內痔根據痔從肛管向外脫出的程度又可分為Ⅰ、Ⅱ、Ⅲ、Ⅳ4級。
痔瘡的發(fā)生與人們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作息不規(guī)律等不良生活習慣和不良環(huán)境因素等有關。一是辛辣飲食,長期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燒烤、火鍋、爆炒、冷飲、麻辣燙、油炸等食物;二是飲酒,長期大量飲酒會產生痔瘡靜脈炎癥,進而導致肛門周圍的血管壁出現纖維化和靜脈曲張,肛門血液循環(huán)不暢便會產生痔瘡;三是久坐的習慣,現在很多人工作、學習、生活都是坐著的,比如白領、司機、行動障礙人員以及學生等,一坐就是大半天,長時間的坐位容易影響到肛周的靜脈血液回流,易致痔瘡發(fā)生;四是肛門周圍衛(wèi)生習慣差,肛門周圍易受排泄物及其中細菌的污染,若不注意清潔就可能誘發(fā)感染出現痔瘡、肛周濕疹、肛周膿腫等問題。
早期痔瘡患者可無任何癥狀,此期的治療一般以改善生活習慣為主。有癥狀的患者可表現為出血、肛周瘙癢、疼痛等,可偶爾發(fā)生,也可反復出現。對于有癥狀的患者,除了要改善生活習慣,還要積極治療,治療目的在于減輕和消除癥狀。
西醫(yī)治療痔瘡的方式包括藥物治療、硬化劑注射、膠圈套扎療法、紅外線凝結療法等,嚴重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1.藥物治療。分為局部外用藥物和口服藥物,外用藥如氫化可的松等糖皮質激素藥膏,可改善瘙癢;利多卡因等局麻藥藥膏可改善疼痛;口服藥如對乙酰氨基酚能緩解疼痛;繼發(fā)感染時可應用紅霉素等以控制感染。
2.硬化劑注射。通過注射固化劑,使痔塊及周圍組織纖維化,適用于早期的內痔患者。
3.膠圈套扎療法。將特制膠圈套扎到內痔根部,阻斷痔的血運,使痔缺血、壞死。
4.紅外線凝結療法。是通過紅外線讓內痔變硬或萎縮,治療早期內痔的效果較好。
5.手術治療。針對長期保守治療沒有效果的患者,一般都是采用手術治療的,有剝離術、環(huán)切術等。
中醫(yī)學對痔瘡疾病的治療已經積累了上千年的實踐經驗,通常是采取內外兼顧的方法,協同應用,可以提高療效。
1.內服中藥湯劑。中醫(yī)將痔瘡歸于“痔瘺”范疇,認為是長期的不良飲食習慣導致濕熱內生,患者體內氣血虛弱而血虧,情志失調而濕熱內生,外邪入侵導致氣虛下陷進而產生疾病。中醫(yī)辨證治痔瘡,將其分為濕熱下注型、風傷腸絡型、脾虛氣陷型、氣滯血淤型,治療時需先找出病因,予以對癥治療。
2.中成藥??诜挠辛断唐⒒苯峭?、痔康片等,也可外用馬應龍痔瘡膏/栓、消痔軟膏、熊膽痔瘡膏等。
3.坐浴。溫水坐浴可以改善肛門周圍的血液循環(huán),緩解痔瘡。買一個坐浴盆,水溫37~40℃之間,讓溫水沒過肛周處,連續(xù)坐浴5~10分鐘。也可在其中加入金銀花、白菊花、苦參等。
4.熏蒸。熏蒸是中醫(yī)常用的外治方法,是將中藥煎煮后,利用揮發(fā)出的蒸汽對局部組織進行溫熱刺激,擴張病變處的毛細血管,促進新陳代謝,以達到治療疾病、養(yǎng)生保健的目的。
在治療的同時,改善生活方式同等重要。首先要做到起居有常,適當休息,合理工作,注意勞逸結合;同時要盡量避免久站、久坐、久行;不要久居潮濕之地;不能房事過度,尤其是發(fā)病和治療期間。其次要注意飲食調理,少食刺激性食物,諸如胡椒、辣椒、芥末、蔥蒜等;少飲酒;多食水果、蔬菜、多喝開水;飲食不宜過分精細,要食五谷雜糧,葷素搭配;而且飲食要有規(guī)律,不可過飽過饑。三要養(yǎng)成正常的排便習慣,定時如廁,排便時不可讀書看報,不要濫用瀉藥。最后,保持心情愉快,適當體育活動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