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慧強
(新鄭市人民醫(yī)院,河南 新鄭 450000)
急性胰腺炎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腹痛等臨床癥狀,若治療不及時,則可能會導致胰腺囊腫、壞死等并發(fā)癥[1]。目前,臨床主要通過生長抑素、烏司他丁等來控制炎癥反應,減輕病癥,但急性胰腺炎具有起病迅速、病情復雜及并發(fā)癥多的特點,一兩種藥無法達到相應的治療效果,故臨床上需要聯(lián)合用藥[2]。祖國醫(yī)學將急性胰腺炎歸于“腹痛”范疇,多因肝疏泄不及、氣機郁滯所致,治療以疏肝解郁為主。清胰湯具有疏肝理氣、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急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3]?;诖耍狙芯恐荚诜治銮逡葴訙p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腸功能及白細胞計數(shù)(Leukocyte Count,WBC)、血淀粉酶(Blood amylase,AMS)水平的影響。報道如下。
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0審(014)號],前瞻性選取2020-01~2020-12新鄭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診斷標準:①符合《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4)》[4]中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②中醫(yī)診斷符合《急性胰腺炎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5]中肝郁氣滯證:主癥:脘腹脹痛,腹脹得矢氣則舒;次癥:大便不暢,惡心嘔吐,善太息,噯氣;舌脈:舌紅,苔薄白,脈弦數(shù)。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②急性期發(fā)作患者;③首次接受相關治療。(2)排除標準:①接受過其他相關治療;②意識障礙者;③藥物過敏者;④胰腺腫瘤患者;⑤伴有行為無法控制或智力障礙者。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各46例。對照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26~60歲,平均(43.25±2.14)歲;病程1~2周,平均(1.48±0.07)周。觀察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28~61歲,平均(43.43±2.23)歲;病程1~2周,平均(1.46±0.12)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對比性。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方法: 對照組采取禁食、吸氧、胃腸減壓、抗感染等對癥處理后,采用注射用烏司他丁(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191221,規(guī)格:1mL:5萬單位)和注射用生長抑素(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191019,規(guī)格:3mg/支)治療,將烏司他丁10萬單位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靜脈滴注,靜滴2h,3次/d,隨病癥改善可逐漸減量;將注射用生長抑素以0.25mg/h的速度連續(xù)滴注給藥,靜滴2h,2次/d,連續(xù)治療14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清胰湯加減,藥方:蒲公英、菜菔子各30g,白芍、柴胡、黃芪、枳木、半夏及甘草各10g,發(fā)熱明顯者可加僵蠶及蟬蛻各10g,便秘者加火麻仁15g,芒硝5g。每日一劑,用500mL溫水煎煮取汁200mL,分兩次服用,無法進食者可經(jīng)胃管注入,連續(xù)治療14d。
1.2.2 評價指標:(1)胃腸功能:在治療過程中,記錄兩組患者排氣排便及腸鳴音恢復時間。(2)WBC與AMS水平: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4d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mL,3500r/min離心10min,離心半徑為10cm,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WBC及血清AMS水平,儀器選自北京普朗新技術(shù)有限公司,型號為600A/B。(3)不良反應:治療期間記錄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
在治療期間,觀察組腸鳴音、排氣和排便恢復時間均比對照組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WBC及AMS比較(P>0.05);治療14d,兩組患者WBC及AMS較治療前低,且觀察組更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WBC與AMS水平比較
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對比[n=46,n(%)]
急性胰腺炎具體發(fā)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與酒精中毒、腸道機械梗阻、高血脂癥等存在關聯(lián)。急性胰腺炎的實質(zhì)是炎癥反應發(fā)展的過程,在機體中炎癥因子水平越低,表明患者病情恢復越好[6]。故治療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關鍵措施在于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來抑制患者體內(nèi)炎癥反應。但急性胰腺炎發(fā)病迅速,且病情嚴重,僅用生長抑素、烏司他丁等治療,難以達到治療效果,可考慮中醫(yī)作為輔助治療。
祖國醫(yī)學認為急性胰腺炎為本虛標實之癥,本虛包括氣虛、陰虛,標實包括食積、氣滯、熱毒、痰濁等,各因素均可致肝膽疏泄失常、濕熱中阻、氣機阻滯,治療以疏肝解郁、清熱瀉火為主。清胰湯中大黃為君藥,具有活血化瘀、利膽退黃功效;柴胡與白芍同為臣藥,其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解表退熱功效,白芍具有柔肝止疼作用;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尿脫毒作用,枳木具有疏肝理氣作用,半夏具有降逆止嘔作用,蒲公英可清熱解毒,菜菔子可順便通氣,五者均為佐藥;甘草為使藥,能調(diào)和藥性;隨癥加減中,僵蠶及蟬蛻具有清熱降火的功效;火麻仁和芒硝有順腸通便的作用;諸藥合用,可起到疏肝解毒、行氣止痛效果[7]。
WBC可反映機體炎癥程度,其水平高低與炎癥反應呈正比;AMS主要由胰腺分泌,急性胰腺炎發(fā)生時會異常升高。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14d,兩組患者WBC及AMS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治療期間,觀察組腸蠕動、腸鳴音及排氣的恢復時間均比對照組更短,表明在常規(guī)西藥基礎上用清胰湯加減治療可調(diào)節(jié)急性胰腺炎患者的WBC及AMS水平,改善胃腸功能。分析其原因在于,清胰湯加減治療中,大黃具有降低胰酶的分泌及活性功能,可保護腺泡細胞溶菌酶體膜,抑制炎癥因子的作用,中和并減少內(nèi)毒素,增強腸道屏障功能;枳木具有促進胃腸動力的功能,同時有抗菌、利膽及鎮(zhèn)靜的作用;柴胡具有對抗病原微生物,降低炎癥作用[8];白芍具有舒緩平滑肌痙攣的作用,有利于腸道的收縮與舒張,便于胃腸道生理功能的恢復;枳木也具有促進胃腸動力恢復的功能[9]。而烏司他丁和生長抑素具有保護胰腺器官發(fā)揮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通過抑制胰腺內(nèi)、外分泌功能來保護胰腺細胞。同時烏司他丁可以抑制多種蛋白酶,舒緩平滑肌,改善患者的胃腸功能。因此,中西藥聯(lián)合可強化治療效果,更快地減輕患者的炎癥反應,改善胃腸功能。
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差異,說明在常規(guī)西藥基礎上用清胰湯加減治療不增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不良反應,原因在于甘草具有調(diào)節(jié)藥性的作用,能夠保護肝臟不受其他藥物的毒副反應的損傷;同時清胰湯加減治療具有清熱解毒功能,且各中藥成分毒副作用少,安全性較高,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清胰湯加減治療有利于調(diào)節(jié)患者WBC及AMS的水平,恢復患者胃腸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應,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