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迪 曾祥榮 陳海龍
(康美醫(yī)院內三科,廣東普寧 515300)
反流性食管炎為臨床常見的胃食管反流病,經內鏡檢查,食管黏膜受損,則為反流性食管炎,若食管黏膜沒有損傷,則為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1]。患者常伴胸后骨不適、劍突下疼痛、燒心、發(fā)酸癥狀,反流物會損傷氣管與咽喉[2]。從中醫(yī)角度講,反流性食管炎屬“吐酸”、“吞酸”范疇,胸痛、胸悶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3]。該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別對其進行枸櫞酸莫沙必利與清胃順氣湯治療,探究對患者治療效果及復發(fā)率影響,希望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n=30)男16例,女14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40.3±1.5)歲;對照組(n=30)男17例,女13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40.2±1.4)歲。兩組資料有對比性(P>0.05)。
1.2 方法:對照組應用枸櫞酸莫沙必利治療,3次/天,5mg/次,7天為1療程,患者連續(xù)用藥4療程。研究組應用清胃順氣湯治療,藥方組成:黃連、陳皮、柴胡、砂仁、香附、黃芩、木香、青皮各10g,炙甘草5g,海螵鞘、厚樸、法半夏、枳殼各15g。依據(jù)患者具體癥狀,調節(jié)藥方,伴噯氣、呃逆癥狀,加沉香、旋復花各10g;伴舌苦口干癥狀,加梔子、蒲公英各10g;伴大便糖稀癥狀,加蒼術、茯苓各15g;伴劇烈胃痛癥狀,加延胡索、白芍各15g;伴反酸癥狀,加煅牡蠣、煅瓦楞子各30g。以上藥方加水煎至250mL,分早晚兩次服用,7天為1療程,患者連續(xù)用藥4療程。
1.3 觀察指標:兩組治療有效性與復發(fā)率,參照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對患者癥狀改善評價,共包含燒心、噯氣、胸骨后疼痛、反酸等指標;兩組MTO與PGE2水平對比,抽取空腹靜脈血3mL,以3500轉每分鐘速度離心處理10min,獲取血清,應用放射免疫法檢測MOT水平,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PGE2水平[4]。數(shù)值越趨于正常值,治療效果越理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有效性與復發(fā)率: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燒心、噯氣、胸骨后疼痛、反酸癥狀評分與復發(fā)率更低(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有效性與復發(fā)率(±s)
表1 兩組治療有效性與復發(fā)率(±s)
組別 n 30 30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燒心 噯氣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反酸2.2±0.7 1.3±0.8 1.6±0.5 1.2±0.4 2.3±0.6 0.7±0.5 1.5±0.6 0.6±0.2 0.824 16.354 1.857 14.925>0.05 <0.05 >0.05 <0.05 2.0±0.9 2.1±0.8 0.753>0.05胸骨后疼痛治療后 治療前3.3±1.2 3.2±1.1 0.712>0.05 1.1±0.7 0.6±0.3 15.026<0.05治療后1.8±0.7 0.9±0.3 17.635<0.05復發(fā)率23.3%6.7%6.381<0.05
2.2 兩組MTO與PGE2水平對比: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MTO與PGE2水平更高(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MTO與PGE2水平對比(±s)
表2 兩組MTO與PGE2水平對比(±s)
組別 n MTO(ng/L) PGE2(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230.9±80.2 232.6±81.2 41.4±10.1 57.7±12.5研究組 30 230.6±80.4 320.9±100.3 41.3±10.2 89.7±17.3 t值 - 0.523 15.742 1.635 17.528 P值 - >0.05 <0.05 >0.05 <0.05
當前經濟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生活發(fā)生明顯變化,人們飲食越來越不規(guī)律,反流性食管炎發(fā)生率不斷上升,食管內反流的酸性胃液、膽汁會增加食管纖維化、黏膜炎癥發(fā)生率[5]。反流性食管炎發(fā)病原因較多,部分學者認為食管括約肌受損為該病主要發(fā)病機制,食管括約肌受損使得食管中刺激性成分增多,受損食管黏膜屏障保護作用減弱,易引發(fā)反流性食管炎[6]。臨床常選用抑酸劑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療,枸櫞酸莫沙必利為臨床常見治療藥物,該藥物能夠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具有保護胃黏膜作用,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7]。雖如此,該藥物治療有效率相對較低,且會引發(fā)不良反應。研究證實,選用中藥治療效果理想,該研究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進行清胃順氣湯治療,藥方中法半夏可將患者胃排空,藥方中黃芩具有利膽保肝功效,可對多種菌種抑制。小檗堿為黃連主要組成成分,能夠對胃液分泌阻止,具有利膽作用[8]。柴胡皂苷為柴胡主要組成成分,具有抗脂肪肝與利膽抑酸功效,同時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藥方中木香可對消化液分泌速度加快,有利于胃腸蠕動[9]。藥方中枳殼能夠加快胃腸收縮速度,藥方中香附具有非常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保護患者肝臟功能。藥方中青皮可加快排除腸管內積氣速度,有利于順利分泌消化液,維持胃腸道平道肌組織舒張功能。
該研究探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清胃順氣湯治療的有效性及對患者復發(fā)率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燒心、噯氣、胸骨后疼痛、反酸癥狀評分與復發(fā)率更低;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MTO與PGE2水平更高。結果表明與枸櫞酸莫沙必利治療比較,清胃順氣湯治療可更大程度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安全性。另外,該研究探究清胃順氣湯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MTO與PGE2水平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清胃順氣湯可降低患者MTO與PGE2水平,改善胃功能。
綜上所述,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進行清胃順氣湯治療,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復發(fā)率與MTO、PGE2水平,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復。因此,清胃順氣湯治療應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