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才讓
在中學政治教育教學中,如何緊抓學生思想品德養(yǎng)成教育,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去思考的永久話題,其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出思想品德優(yōu)良的一代新人。
一、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人的行為是社會生活實踐中產生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有的人給他人帶來的是幸福,也有的人卻給他人造成損害和不幸。一個人的行為對他人和社會是有益還是有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思想道德。人的優(yōu)良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成長環(huán)境中積極向上因素的耳濡目染,沉淀積累,以及個人自我養(yǎng)成的品德升華。
我們通過英雄模范人物的優(yōu)秀思想品德來教育學生、熏陶學生。讓學生懂得正是英雄模范人物的高尚人格、優(yōu)秀品德,鑄就了他們的輝煌人生。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文化、專業(yè)、身心素質相比居核心地位,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就要重視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重視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就要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從而磨礪出健全的性格和完美的人格,去收獲人生幸福的命運。
二、為學生搭建良好平臺
(一)在與家長溝通中孕育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家庭是學生生長的土壤,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有什么樣的家庭土壤,就會孕育出什么樣的幼苗。試想,一個處處貪財,愛占便宜的父母,怎么可能教得出大公無私、樂于奉獻的子女?一個處處護短出口罵人動輒打人的父母,怎么可能教得出文明禮貌的子女?反之,健康的家庭就可能孕育出健康的人格。為促使家長的教育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符合良好思想品德養(yǎng)成教育的需要,學校通過家長會、與家長電話溝通等多渠道多形式,力求學校、家庭兩條腿走路,多管齊下教育同步。從而為學生搭建養(yǎng)成好的思想品德的良好平臺。
(二)在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學校是教書育人的神圣殿堂,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的主渠道。這座殿堂、這條主渠道作用發(fā)揮的好,就能使原本不少有問題的學生或思想品德不健全的學生,在這片充滿陽光雨露的沃土中得以滋養(yǎng),端正人生的坐標,從而健康茁壯成長。使原本思想品德比較健康的學生在這個百花盛開的地方,得以個性的張揚和思想品德的飛躍。
(三)通過日常校園生活規(guī)范教育端正強化學生的榮辱觀。通過每周更換“表揚與批評”及“校園風采”的櫥窗欄,及時表彰好人好事、宣傳亮點、活動掠影、文明學生的照片、全?!鞍嗉売嫹衷u先”結果及公布批評嚴重違紀的處分通告等,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光榮,什么是恥辱。從而端正和強化學生正確的榮辱觀,激發(fā)學生自尊、自愛、珍愛聲譽,珍惜榮譽的上進心,提升學生對違紀錯誤的認識深度,強化學生文明守紀,從我做起的決心。讓學生懂得應如何尊敬老師,關愛同學,善待他人。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促使學生科學的世界觀逐步形成。
(四)通過班主任例會,抓好班級工作。班主任會上,對衛(wèi)生、紀律、課外活動、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的情況進行通報,好的表揚,差的批評。各班班主任則在班會中,將班主任例會的有關內容進行傳達,并結合本班情況召開主題班會,對大家進行養(yǎng)成教育。
(五)通過開展主題活動,培養(yǎng)高尚品德。如三月的“學雷鋒活動月”、四月“文明禮貌月”、五月“歌唱祖國文化月”以及清明節(jié)祭掃烈士陵園暨新團員宣誓儀式等來錘煉廣大學生積極向上、甘于奉獻的高尚品德。
(六)通過政治教育和專題講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校應該多組織開展一些具有政治教育意義的活動,如紀律教育、國情教育、素質教育、抗震救災英雄事跡報告會、特優(yōu)生報告會,堅持每周一早上舉行升旗儀式等,形式多樣、不拘一格地教育,吸引廣大學生踴躍參加,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七)通過從小事抓起,養(yǎng)成良好習慣。堅持常規(guī)檢查,如對學生儀容儀表的普查、課余時間違紀檢查、對教室、清潔區(qū)、保潔區(qū)衛(wèi)生巡查等。堅持衛(wèi)生保潔制度,堅持每周對全校環(huán)境進行衛(wèi)生值周和保潔值周制度,并由老師帶領學生上好勞動教育課,培養(yǎng)學生講禮儀、講衛(wèi)生的習慣。
三、言傳身教的作用不容忽視
教師不僅是在教書,更是在育人,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能產生強有力的教育力量,影響育人的實施效果。中學生正處于長身體、學知識、立志向的重要時期,他們的可塑性大、模仿力強,極易受到他人和環(huán)境的影響。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教師的示范作用,使養(yǎng)成教育能“可見、可學、可仿、可行”,教師的行為、形象乃至人格都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響著受教育者道德人格水平的提升。教師應在道德人格、心靈、境界、情操等方面足以成為學生效法的楷模。為人師表應嚴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為學生的表率。因此,在養(yǎng)成教育中教師只有切實明白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自覺加強道德修養(yǎng),率先垂范,不僅能夠用真理的力量說服人,而且能夠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夠做學生學習的榜樣,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這就不僅要求教育者要有較高的理論知識水平,要有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更要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和高尚的人格;要熱愛學生,與學生交知心朋友,深入到學生中去,通過談心、咨詢等活動,指導他們處理好學習、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問題,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
總之,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千條萬緒,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緊緊圍繞培養(yǎng)學生素質、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為核心開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使之養(yǎng)成為一種上進的性格,升華為一種高尚的人格,促進全面發(fā)展。強化學校德育工作,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身心素質,從而成為祖國優(yōu)秀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