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紫薇
摘要:在初中階段,英語作為中考必考的科目之一,是教學科目中重要的一門。英語的教學都是圍繞著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來進行展開教學的,初中的英語教師在授課期間也要將這幾個方面深入的展現(xiàn)在教學當中,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去學習英語。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難免要對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通過這種方式去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去進行英語的表達。本文將會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當中的提問教學進行策略分析,讓初中的英語課堂當中的提問能夠更加有效的幫助教師教學、幫助學生提升。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教學
在新課改之后,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被重點的提出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難以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所培養(yǎng),想要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當中的缺陷就需要將以往教師作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在新形勢下要求課堂教學當中初中英語教師要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貫徹落實到位。在初中英語課堂當中,需要教師在相關(guān)的方面去深入研究,研究怎么讓課堂的效率提升還能夠讓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當前階段初中英語課堂當中學生不能夠深入思考問題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態(tài),想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需要老師在提問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重要性
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讓整個課堂的效率得到提升,還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去進行思考,同時也能夠讓教學的氛圍得到烘托,這在每一門課程的教學當中都能夠被體現(xiàn)。所謂的課堂有效教學就是在課堂當中教師自然而然的對學生進行引導,而不是教師逼迫學生去強制理解,最終學生在逼迫之下教學的結(jié)果肯定不能夠達到應(yīng)該的效果,有效的課堂就是教師能夠很好的與學生配合,讓課堂的教學過程既是一個傳授知識的環(huán)節(jié),同時還是教師與學生相互互動的環(huán)節(jié),然后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才能夠達到相對應(yīng)的教學意義。
課堂教學想要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去進行思考,達到鍛煉學生的效果,老師就必須設(shè)計好問題以及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到問題的時候能夠主動的去進行尋找答案,在這個尋找答案的過程當中學生還要能夠掌握一些英語知識的結(jié)構(gòu),那么這樣的提問才是真正的高效的提問。老師在更好的提出問題、提出更好的問題之后,英語課堂當中學生不僅能夠潛移默化的學習到相關(guān)的英語知識,同時還能夠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展開對英語的思考,這樣學生也就能夠在課后對所學的知識能夠有所利用,而不是像以往那般死板、僵硬[1]。
二、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1.剖析問題,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在英語課堂對學生進行提問之前,一定要先去對將要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藝術(shù)性,同時還要非常的嚴謹,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得到問題之后去正確的進行思考,其中出現(xiàn)任何的小細節(jié)錯誤都容易將學生的思考帶向另一個方向。比如在上八年級的課程時,在講解名詞單復數(shù)的應(yīng)用區(qū)別的時候,可以借助身邊的物品拋出問題,然后設(shè)計問題,比如“pencil和pencils”,可以這樣設(shè)計問題,老師提問“What is on your desk?”學生們回答“pencils”老師再提問“What do I have?”學生們回答”A pencil“,這樣學生們既能夠和老師進行充分的互動,教師的問題也是身邊的簡單例子,學生們也能夠更好的理解,教學的目的最后也能夠很好的達成。這樣提問不僅擁有藝術(shù)性,同時也是課堂高效的保障。
2.? 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角度設(shè)計問題
在新課改之后的英語課堂當中,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所以教師在設(shè)計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進行,讓學生能夠很容易理解自己提出的問題,比如在形容詞比較級的句式教學當中,教師上到一部分的時候,可以先將問題大眾化,將課本當中的人名改為課堂當中學生的名字,然后以兩個學生的比較進行引出句子“Li Ming? is more outgoing than Li Hua.”然后老師提問,“What does it mean?”,這時候肯定會有提前進行預(yù)習的學生出來進行解釋,在教師定過后,再讓學生自己去以此來進行造句,讓學生能夠一一的說出身邊的同等例子,這樣的課堂不僅親近生活,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有興趣去相互之間的進行交流造句,最終達到有效提問的最終目的[2]。
3.?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教師在以學生的角度設(shè)計出問題之后,肯定還會有一些深層次的識不能夠被體現(xiàn)出來,所以在講解完淺層次的知識點之后,還要繼續(xù)的去引導學生去更加深入的思考問題,最終讓學生自己挖掘出更加深層次的知識點,學生回答正確給予肯定和鼓勵,學生回答錯誤的話也要對其進行鼓勵,然后再去將錯誤指正出來,說不一定這一問題就是大家的問題,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調(diào)動學生獨立思考,還能夠?qū)㈩A(yù)先設(shè)計好的深層次知識點一并帶出來,然后再加以講解,學生肯定能夠很好的理解。比如七年級課程當中的“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很多的學生肯定能夠簡單的說到幾個活動,比如“do homework、play basketball”等,在學生回答完一些簡單敘述的活動之后,教師可以提問一些比較難的敘述,讓學生在由簡單到難的過程慢慢適應(yīng),讓學生去自己的根據(jù)簡單的問題去思考那些難的問題,最終才能夠讓課堂的提問變得有效[3]。
結(jié)語:
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師對于課堂的審視,教師的提問也是對于學生課堂上思考結(jié)果的驗收,同時還能夠讓學生思考到其他更深層次的問題,最終讓課堂變得簡單,讓課堂變得高效。教師對于提問的設(shè)計要有藝術(shù)性、要嚴謹、同時還能要將這一問題的更深層次的知識點設(shè)計好,一步步的引導學生去進行思考,最終讓有效的提問遍布整個課堂,讓老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輕松。
參考文獻:
[1]馬倩.初中英語課堂提問中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21):177-178.
[2]明水英.初中英語課堂提問中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0(38):36.
[3]白景文.初中英語課堂提問中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