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清敏
摘要:德育關乎學生的健康成長、事關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要樹立長遠的發(fā)展理念與高度的責任意識,重視對于學生們開展德育滲透,引導學生們更好的了解信息技術本質、培養(yǎng)學生們科學的信息技術認知能力,讓學生們不僅能夠系統(tǒng)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還能遵守信息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與法律準則。引導學生們通過學習信息技術知識來提升信息素養(yǎng),真正意義上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提升學生們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技能。
關鍵詞:小學生;信息技術;德育
一、德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立德樹人”是新時期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德”作為學生們學習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元素,對于學生們的全面成長意義重大。從小的角度而言,德育的開展有利于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從大的角度來看,德育工作關乎著一代人的成長、影響著國家的整體發(fā)展水平。信息技術作為一項時下熱門項目,已經成為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每個公民的必備技能,也成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受限于小學階段學生自身對于計算機、對于網絡的片面認知,不少學生認為電腦就是用來打游戲的,還有學生認為網絡就是方便聊天、方便追劇的,甚至還有學生對于網絡黑客產生崇拜心理,也有不少學生家長遭受網絡交友、電信詐騙的騙局……這些都是傳統(tǒng)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德育滲透不到位、學生們信息素養(yǎng)不足造成的。通過有效的德育滲透引導,就能夠讓學生們對于信息技術的本質、信息技術的運用、信息技術的價值有一個更為系統(tǒng)、全面的了解,這對于學生們的學習成長意義重大。
二、德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可行性
傳統(tǒng)信息技術中教師只是單純給學生們進行理論知識教育或上機引導,對于學生們缺乏充分的德育知識滲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們對于信息技術知識的全面理解,也影響著信息技術教學的整體效率。信息技術教學中有著眾多的教學契機、教學案例,能夠更好地對學生們進行德育滲透。例如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們在搜集、整理數據的時候能夠做到尊重事實、不隨意篡改數據;讓學生們能夠運用數據說話,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多媒體特點,善于運用表格、圖表等多種信息展示形式來直觀分析數據。實事求是地根據具體信息、對應數據、統(tǒng)計內容進行報告撰寫、總結,不粉飾、不吹捧,更好的發(fā)現問題、指出問題、提出建議,更好的實現信息技術的指導價值與參考價值。通過這樣的形式,我們既能夠引導學生們發(fā)現日常生活中對于電腦功能的理解誤區(qū),還能夠引導學生們科學使用電腦,培養(yǎng)學生們良好的信息意識與信息素養(yǎng),更好的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
三、信息技術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策略
鑒于德育滲透對于學生們信息技術科目學習的重要性與可行性,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就要采取有效的引導策略,關注學生們的學習過程與學習理念教育,培養(yǎng)學生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實踐運用能力,更好的提升學生們的信息綜合素養(yǎng)。
首先要端正學生基本認知: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小學階段不少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缺乏科學的理解,認為信息技術就是要掌握“黑客”技能,在課下討論的也往往是相關信息,導致他們缺乏科學的學習目標;也有不少學生妄自菲薄,認為計算機基礎語言是英文,就覺得我國的信息技術遠遠落后于世界,學習底氣不足;還有學生認為信息技術就是用在軟件辦公上面,對于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缺乏充分的認知,覺得信息技術用途有限……這些都是影響學生們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因素。教學中我們就要從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入手引導學生們進行學習,端正學生們的基礎認知,讓學生們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學習目標是更好的掌握基本信息技術知識,讓學生們能夠通過運用信息工具、信息資源來解決實際問題,并非用來搞神秘的“黑客網絡”;此外我們也要結合國內的信息化發(fā)展現狀以及發(fā)展案例,讓學生們感受到國家先進的信息化發(fā)展水平,讓他們認識到國家的強大,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意識與民族自豪感;此外我們也要結合生活中常見的智能手機、手機網絡、衛(wèi)星定位、遠程教育、在線視頻、動畫電影、航天飛行等內容,讓學生們認識到這些都是信息技術的體現,培養(yǎng)學生們能夠運用宏觀視野來認識信息技術,更好的深化學生們對于信息技術知識的整體理解。讓學生們感受到信息技術知識的博大精深,進而更好的激發(fā)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
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信息技術是一項綜合性的學習項目,也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信息技術涉及我們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涉及社會發(fā)展的各個領域。信息技術中有著獨特的計算機語言,也有豐富的編程語言、眾多的應用軟件,這些都需要學生們慢慢學習、逐漸掌握。而想要擁有良好的信息技術技能,就需要學生們能夠從基礎知識入手進行學習。不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恒心與耐心,遇到理論性較強的知識就缺乏學習興趣,甚至連鍵盤上的字母位置都分辨不清,最終只能學會基本的鼠標操作,嚴重制約著他們的信息技術提升。教學中我們就要引導學生們能夠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理念與學習信心,讓他們認識到“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的道理,從點滴知識入手進行學習,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們結合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如何快速從網絡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何系統(tǒng)整理自己需要的各種信息,如何避免網絡詐騙、如何遠離交友陷阱等等。引導學生們能夠結合自身需求、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來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探索實踐,養(yǎng)成敢于嘗試、敢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素質,更好的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
再次要引導學生實踐運用:德育不是簡單的喊口號、走過場,而是要真正意義上落實到學生身上,融入到學生心中。所以信息技術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過程中我們也要關注學生們的學習過程、重視學生們的實踐運用,讓學生們能夠將所學的德育知識、掌握的網絡道德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來,更好的發(fā)揮德育的價值,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例如在教學“逐幀動畫”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們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制作短動畫表達自己對于某(些)人的敬意。有的學生運用動畫的形式描繪了父母一天忙碌的工作狀態(tài),運用自己的學習成果表達自己對于父母的愛意;還有學生通過簡單的動畫形式描繪了教師在辦公室備課、閱卷、改作業(yè)時候的神情、姿勢,充分體現了教師的辛苦……這些都是學生們科學運用信息技術、發(fā)揮信息技術價值的鮮活案例,也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成果體現。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科目的育人價值,重視德育知識的滲透,做好學生們的學習引導。更好的凸顯學生們的學習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們的信息技術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讓學生們通過信息技術學會更多知識、掌握更多技能,促進學生們信息素養(yǎng)的綜合提升、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史亞芳.小學信息技術德育課程基本模式的有效構建[J].新課程導學,2020(24):1.
[2]匡偉.新課程背景下信息技術課堂德育滲透芻論[J].山西青年,2020.
[3]孫華.巧借信息技術提升中小學德育效率[C]// 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貴陽會場)論文集(四).2020.
[4]解世祥.讓德育與信息技術教育并駕齊驅[J].課程教育研究,20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