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彥抗聯(lián)張甲洲紅軍小學 劉眾鑫
第一幕:奉天(今遼寧沈陽)車站,獨自求學。
時間:清朝末年
地點:火車站
人物:周恩來、伯父
(旁白: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敗無能,中華大地內(nèi)憂外患,動蕩不安,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特殊的歷史年代,中華大地英才輩出。1910年的春天,周恩來獨自來到奉天求學。)
周恩來:伯父,伯父?。ò橹疖嚨崖暠持邅?,四處張望,忽然朝一個人跑去。)
伯父:(一臉興奮)總算等到你了,小小年紀能獨自闖蕩。真了不起??!來來來,咱們趕緊回家,這會兒家里人都等急了,你那妹妹怕是在門口巴望半天了。
周恩來:(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遠方)伯父,那兒可真繁華。
伯父:(神色一暗,指著恩來望著的地方,十分嚴肅)恩來,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
周恩來:(迷惑不解)為什么?
伯父:(沉痛)那是外國的租借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
周恩來:(疑惑)為什么呢?那不是咱中國人的地方嗎?
伯父:(低頭,無奈)唉!中華不振……
第二幕:目睹現(xiàn)狀,怒而奮起。
時間:清朝末年
地點:租借地
人物:周恩來、朋友甲、朋友乙、朋友丙、巡警、婦女、洋人、圍觀的中國人
(旁白:周恩來很好奇,租借地到底什么樣?為什么伯父不讓他去?有一天,周恩來和幾個好朋友來到了租借地。)
周恩來:我一直都不懂,什么是租借地,你們知道嗎?
朋友甲:我不知道??墒俏腋赣H告訴我,千萬別去那兒。
朋友乙:可不是,我爺爺也和我說了,不要去那里玩。
周恩來:為什么?我想去看看。
朋友丙:我也想和恩來一起去看看,你們?nèi)幔?/p>
大家:我去!我去!
巡警:去去去,你這個瘋婆子,再在警局門口鬧事,老子斃了你。
朋友甲:前面發(fā)生了什么事,走,咱們?nèi)タ纯础?/p>
【只見一群衣衫破舊的人圍著一個貧窮的婦女,婦女哭得十分凄慘。】
婦女:還有沒有天理啊,我可憐的孩子啊!你們這些巡警怎么顛倒黑白,是他,是他害死我的孩子!你們?yōu)槭裁床蛔ニ?,為什么不抓他?為什么?為什么?/p>
【一個大個子洋人雙手環(huán)抱,有恃無恐,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p>
巡警:(對洋人卑躬屈膝)沒您的事,沒您的事。
朋友乙:發(fā)生了什么事?
圍觀的中國人:唉,這位大嫂的孩子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能替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頓。這還有沒有天理了?
周恩來:我去和他理論!
圍觀的中國人:孩子,別沖動,憤怒的不止你一個,你看看周圍,只要是中國人,哪個不緊握拳頭?但是政府已經(jīng)把這地方租借給了外國人。這里現(xiàn)在是人家的地盤,誰又敢怎么樣呢?
周恩來:這里是我們的家,我們自己不能住,這里是中國的地方,可是中國人卻受欺壓。中華不振,這就是伯父說的中華不振!我懂了,我懂了?。嵽D(zhuǎn)領悟、痛恨的神情)
第三幕: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時間:清朝末年
地點:教室
人物:周恩來、校長、同學甲、同學乙、同學丙
(旁白:從租借地回來后,周恩來陷入了沉思。同學們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上課鈴聲響起。】
同學們:校長好。
校長:(不緊不慢)你們知道人為什么讀書嗎?你說。
同學甲:為做官而讀書!(校長皺起眉頭)
校長:你說!
同學乙:為掙錢而讀書。
校長:唉,你說。
同學丙:為明理而讀書。
【周恩來正靜靜地坐著,沒有搶著發(fā)言。】
校長:(雙手往下壓,做了一個讓大家安靜的手勢)周恩來,你為什么而讀書?
周恩來:(清晰而堅定)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校長:(不敢置信)你再說一遍,為什么而讀書?
周恩來:(大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校長:好??!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當效此生?。?/p>
【教室里掌聲雷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