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周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天水中學,甘肅天水 741000)
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名著閱讀教學的策劃和開展,不但可以為學生提供耳目一新的名著探究體驗,而且能從總體上優(yōu)化名著閱讀教學流程和形式,切實增強學生的名著閱讀能力和自主閱讀意識。因此,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師有必要細致分析其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引入先進思想和舉措創(chuàng)建更為完整的名著閱讀教學體系,使學生在名著閱讀活動中有所收獲,錘煉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揮文學名著的探究和教育價值。
名著閱讀是初中語文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板塊和內容,高質量的名著閱讀教學既能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思辨能力,也能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和思想教育。然而就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而言,還存在一些問題,致使名著閱讀有效性達不到預期水平。經過細致的分析總結,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的現(xiàn)存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學生參與語文名著閱讀的熱情不夠高。大部分初中生名著閱讀的時間都比較短,思想認識局限在單篇文本之中,缺乏豐富的整本書閱讀經驗。一些學生認為文學名著不僅篇幅長,而且內容深奧、復雜,因而在名著閱讀態(tài)度方面缺乏主觀能動性。面對名著閱讀活動,學生的認知經驗和閱讀能力承受著雙重考驗,這也使得學生參與語文名著閱讀的熱情不夠高,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名著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名著閱讀興趣。
第二,教師沿用的語文名著閱讀教學手段較為單一。教師是指導學生開展名著閱讀探究的領航者和啟蒙者,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主導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善于將名著閱讀和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手段融會貫通,才能從源頭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和閱讀興趣。然而分析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可知,教師沿用的名著閱讀教學手段普遍存在單一性、滯后性等問題,對學生名著閱讀興趣、閱讀思維、智慧潛力的引領和開發(fā)效果都不盡如人意,這也直接降低了初中語文名著教學的水準。
第三,家長沒有對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發(fā)揮輔助作用。家庭教育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名著閱讀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學習活動,需要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保持積極的文學探究態(tài)度,所以家長對名著閱讀教學的輔助作用不可或缺。然而綜觀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現(xiàn)狀,家長普遍認為名著閱讀教學是教師單方面的工作職責,而且教師也并未精心策劃有關名著閱讀的家庭教育項目,導致家長對名著閱讀教學的參與度較低,無法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職能和家長的輔助作用。
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看似復雜,實際上只要教師把握住其中的關鍵點,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實施和完善。高質量的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始于對名著素材的科學選擇,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題材、種類繁多,教師應該根據初中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名著閱讀經驗,為學生甄選針對性更強的名著閱讀素材,這樣一來可以為學生順暢進行名著閱讀探究打造一個良好的開端,二來也能增強名著閱讀教學資源質量,從而保障學生對文學名著的閱讀分析效果。教師在為學生甄選語文名著閱讀素材時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教師向學生推薦的文學名著難度要適中,書籍內容要積極健康,符合初中生的認知經驗,同時滿足語文教學和素質教育需求。如教師可以將“新課標”必讀名著作為主要的名著閱讀教學素材,這些書籍內容文質兼美、思想旨意深遠,閱讀難度也不大,是適宜初中生開展名著閱讀探究的優(yōu)質讀物。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個體的興趣愛好和閱讀認知能力,擴大名著素材的選擇空間,如一些近代文學名著、鄉(xiāng)土文學名著都具有趣味性和時代特征,也可以作為教師向學生推薦的重點名著資源類型。
第二,教師向學生推薦的文學名著應該和教材閱讀文本相對接?,F(xiàn)行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很多課文都是長篇文學名著的節(jié)選,教師在為學生甄選名著閱讀素材時就可以從這個思路入手。如結束某篇名著節(jié)選的課文閱讀教學后,向學生推薦對應的名著作品,這樣不僅更容易調動起學生對名著書籍閱讀探索的積極情緒,也可以促進學生從短篇文本閱讀順利向整本書閱讀過渡,通過課內外聯(lián)合的形式,全面提高學生的名著閱讀效果。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教材閱讀文本的內容和題材,為學生推薦相似主題的名著素材。如果課內閱讀文本的內容主要是寫人敘事的,那么教師所選擇的名著也應該在寫人敘事方面具備突出亮點,這樣不但可以鞏固提升學生的課內閱讀基礎能力,而且能使學生的語言知識和閱讀經驗得到進一步提高。
上面我們談到,學生對參與語文名著閱讀活動的熱情不夠高是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現(xiàn)存的突出問題之一,這看似是學情問題,實際上可以管中窺豹地反映出教師教學模式上的不足。所以,教師想要突破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這一困境,必須基于學生對名著閱讀學習的興趣期待,加強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名著閱讀情境,這樣一來可以營造充滿活力的名著閱讀教學氛圍,二來也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研讀名著的期待和熱情,從而培養(yǎng)學生樂于參與名著閱讀探究活動的主觀意識和積極心態(tài)。語文名著閱讀趣味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第一,多媒體音畫情境。多媒體音畫情境具有直觀性和生動性特征,聲色俱佳,能夠吸引學生的思維感官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名著閱讀探究學習活動中。古今中外很多文學名著都有其相關的影視作品和周邊資源,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操作中,可以從互聯(lián)網資源庫中為學生搜集和名著內容相關的歌曲、動漫和影視片段,創(chuàng)設畫面唯美、歌聲動聽、具有情節(jié)沖突的多媒體音畫情境,使學生的多重感官參與其中,激發(fā)起名著閱讀與探究的興趣。
第二,生活化情境。文學名著的創(chuàng)造靈感也來源于日常生活,其思想旨意也是為了傳達對生活和人生的感悟,雖然初中生的名著閱讀經驗還不夠完備,但是學生現(xiàn)有的生活體驗完全可以作為教師創(chuàng)設名著閱讀教學情境的突破口。在具體的教學操作上,教師可以根據文學名著的主題和內容,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相應的生活場景,或者將某個生活事件作為名著教學的導入話題,引導學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感知名著中所具有的生活情趣,從而增強學生的名著閱讀體驗和自主探究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感悟文學名著的思想旨意和其中的生活元素。
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改目標,追求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名著的自主閱讀和探究能力,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體的名著閱讀教學模式顯然有悖于新時期的教改精神。教師想要切實促進學生自主閱讀名著能力和意識的養(yǎng)成,必須基于教學主導職能,重視為學生設計名著導讀案,幫助學生掌握名著閱讀流程和思考探究方向,引領學生自主開展探究性名著閱讀,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名著閱讀分析能力和協(xié)同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語文名著導讀案的設計方法和思路主要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教師應該以微課形式為學生呈現(xiàn)名著導讀案。首先,教師在微課導讀案的開頭部分,可以應用圖文結合形式對名著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簡短介紹,使學生對名著閱讀的內容產生初步感知。接下來,教師可以在微課導讀案中運用思維導圖,為學生直觀地規(guī)劃和設計名著閱讀流程,如將名著每一章、每一小節(jié)的閱讀探究重點標注出來,這樣學生就可以井然有序地對文學名著開展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
第二,教師應該將問題導學貫穿于名著導讀案設計中。學生對文學名著精髓的內化理解大多源自思考,教師在設計開發(fā)名著導讀案時,應該在每個閱讀流程的前端設置啟發(fā)性問題,如:“主人公的行為意圖是什么?”“主人公這段時間在想什么?”“名著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語言風格是怎樣的?”這樣的思考性問題,能夠使學生跟隨導讀案的指引,帶著問題開展探究性名著分析,通過破解一個個閱讀問題,切實增強學生的思維張力,有效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對文學名著的自主閱讀能力和探究能力。
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強調的是“授人以漁”,教師畢竟不能時時在學生身邊指導,想要消解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心理,真正實現(xiàn)對學生自主閱讀名著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教師必須加強向學生滲透科學的名著閱讀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研讀文學名著的基本要領、方法和技巧,從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個性化的名著閱讀學習模式。有效的語文名著閱讀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第一,批注法。滲透這種名著閱讀方法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名著中將一些存在疑惑的詞句或者故事情節(jié)標注下來,留待教師在名著閱讀交流反饋環(huán)節(jié)進行細致的講解,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質疑能力和問題意識,也能更為精準地幫助學生攻克名著閱讀難點。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在名著的每個章節(jié)后批注總結該部分的主要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批注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使學生習得正確的名著閱讀批注法。
第二,摘錄法。文學名著中的文辭亮點是一種寶貴的財富,可以作為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的一個來源。教師在向學生滲透摘錄法時,可以指導學生將名著中的精彩詞句分類摘錄下來,如描寫人物形象的、描寫自然風光的,或者感悟人生的警示名言等等,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摘錄法開展名著閱讀的良好習慣,也能切實強化學生自主閱讀名著的能力。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中兩個聯(lián)系緊密的板塊,針對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來講,在初步突破閱讀目標后,教師有必要引領名著閱讀向隨筆訓練遷移,構建以讀促寫的名著閱讀教學模式,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對文學名著語言精華的運用能力,也能利用隨筆訓練為學生搭建一個表達名著閱讀見解和感想的平臺,從而升華學生的名著閱讀感悟,完善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各個維度。針對語文名著閱讀的隨筆訓練方法主要有兩種。
第一,教師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出示文學名著中的精彩段落,鼓勵學生根據段落的語言風格開展仿寫訓練。如果段落主要內容是寫景的,教師在學生仿寫中應該強調對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如果段落主要內容是寫人的,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將仿寫重點落到人物形象的刻畫和塑造上,從而實現(xiàn)學生對名著語言精華的積累和運用,提高寫作能力。
第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在名著閱讀中產生的個性化感悟,開展不限話題、不限題材的隨筆訓練,使學生將名著讀后感和自身的個性化觀點融合,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形成觀點鮮明、具有思想內涵價值的微作文,同步增強學生對文學名著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
上面我們談到,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家長方面的教學輔助作用沒有被充分發(fā)揮出來,這既和生活化教育思想相背離,也會削弱名著閱讀教學質量。名著閱讀是一項長期性的語文學習活動,需要教師、家長和學生形成三方面的合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初中生對文學名著的自主閱讀意識與習慣。因此,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入家校共育名著閱讀模式,使家長也能承擔起相應的教育職能,從而多措并舉培養(yǎng)學生的名著閱讀習慣。在具體的策略實施上,教師可以根據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目標,為學生和家長設計開發(fā)親子閱讀任務,然后在課堂教學上交流展示閱讀成果。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家長每天抽出睡前和晨起的半小時時間,和學生一起研讀文學名著,這樣既可以增進親子關系,也能循序漸進地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名著閱讀習慣,從而推動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問題來自學生、教師以及家長三個方面,阻礙了學生名著閱讀學習有效性的提升。針對這些現(xiàn)存問題,教師應該為學生甄選名著閱讀素材、創(chuàng)設名著閱讀情境、重視設計名著導讀案、滲透名著閱讀方法以及引入家校共育名著閱讀模式,對滯后的語文名著閱讀教學體系進行全方位的更新和優(yōu)化,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名著閱讀的熱情,高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