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萍,陶蘭芳
(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yī)院 脊柱外科,甘肅 蘭州 730030)
脊柱手術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手術治療方式,主要是用于脊柱疾病的治療,如脊柱腫瘤、腰椎骨折、頸椎骨折等疾病。這種手術的實施主要是根據患者的不同疾病類型,為其選擇對應的手術治療方案。該手術屬于大型手術的一種,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大,在手術開展前,為了避免患者的機體出現嚴重的應激反應,因此就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麻。在接受脊柱手術治療的患者中,由于全麻的作用,導致其在手術期間無法更換體位,并且長時間處在麻醉的狀態(tài)當中,需要保持同一體位在較長時間后完成手術,再加上術前禁食等多種因素,會導致壓瘡的發(fā)生風險逐漸上升。相關研究顯示[1],百分之二十五的壓瘡均與手術相關。壓瘡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其機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到壓迫,導致該局部位置長期處于缺氧、營養(yǎng)不良、缺血等情況下,從而造成局部組織發(fā)生潰爛,引起該部位的缺血性壞死。臨床上將壓瘡又稱為壓力性潰瘍、褥瘡等。壓瘡的發(fā)生會導致患者的局部出現明顯的疼痛感,給患者的術后恢復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在出現壓瘡之后,患者的臨床治療難度將增大,住院時間延長,還會增加風險和浪費醫(yī)療資源,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需要重視預防壓瘡。而由于脊柱手術開展的時間過長,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期間,極易出現局部受壓過久的情況,易導致局部壓瘡的形成,給患者的恢復帶來了較大的不利影響。因此臨床提出,在為患者開展手術治療的同時,還需使用優(yōu)質的護理方式做好防護措施,預防壓瘡的形成。精細化護理是一種將患者當做護理中心的模式,能夠為患者帶來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減少壓瘡的發(fā)生[2]。為進一步探究精細化護理的應用價值,本院對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脊柱手術患者進行了脊柱手術患者在預防術中壓瘡時使用精細化護理的效果的研究,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78例脊柱手術患者以抓小球分為兩組,每組39例。參照組男20例,女19例,平均(54.36±11.52)歲;實驗組男21例,女18例,平均(55.39±10.78)歲。納入標準:①患者和家屬簽署同意書;②意識清楚,能夠獨立清晰地回答各項問題;③不具有任何精神類疾病,可以配合。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感染性疾病者;②肝、腎等重要臟器發(fā)生病變;③存在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④存在全身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⑤溝通困難,臨床配合度極差者;⑥合并嚴重凝血功能障礙者;⑦存在相關手術禁忌證者;⑧中途退出研究者。資料對比并不明顯(P>0.05),能夠對比。
參照組患者使用的是常規(guī)護理,如環(huán)境護理、生活指導以及用藥指導等,給予實驗組精細化護理,方法如下。
(1)術前護理:①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之后需要為他們和家屬共同開展健康教育,講解與疾病和手術相關的內容,并告知壓瘡出現的原因和風險等,讓患者和家屬對其有更多地了解,提升對壓瘡預防的重視程度和意識,配合醫(yī)護人員完成工作。②心理護理,患者會因為疾病等因素出現較多的不良情緒,這并不利于壓瘡的預防,很可能出現抗拒等情況,對患者的臨床治療造成較大的影響,此時就需要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對患者的情緒進行疏導。在手術之前對產生不良情緒的患者進行有效的開導和安慰,讓他們可以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治療,消除消極思想。③評估患者壓瘡風險,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壓瘡風險評估,分為低、中和高三個等級,對于不同等級的患者,應該使用不同程度的方式去護理,如高風險的患者,在實際護理當中,將壓瘡的預防當做主要工作,及時調整護理方案,確保有針對性。
(2)術中護理:對患者手術時間進行評估,檢查他們的皮膚是否呈完好的狀態(tài),根據手術方式將患者調整到合適且舒適的體位當中,可以選擇水袋或者軟墊等能夠起到保護作用的物品墊在患者受壓的部位當中。手術的床單還應該干燥整潔,溫度和濕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中,不要過冷或過熱?;颊咴谑中g過程中如果出現了使用沖洗液和引流液外滲等情況,應該及時的清理,避免受壓的皮膚呈潮濕狀態(tài)。如果手術時間過長,在醫(yī)生同意的情況下且不會影響手術可以幫助患者適當的按摩肢體或調整體位,最佳時間為2h調整一次。高壓瘡等級的患者,在手術之前應該噴涂液體敷料,并在受壓位置下方墊上泡沫敷料等。
(3)術后護理:手術結束之后再次對患者進行壓瘡等級的評估,并及時地調整患者的體位和處理壓瘡情況。如果發(fā)現了已經有壓紅的部位,可以使用藥膏按摩,已經發(fā)生壓瘡需要及時和醫(yī)生聯系,做出針對性的處理。
觀察和對比兩組患者發(fā)生壓瘡的情況,護理前后疼痛評分和心理狀態(tài)。
壓瘡[3]:壓瘡一共分為四期,第一期為出現了紅腫、痛和麻木等情況,持續(xù)時間為30min;第二期為患者皮膚出現了紫紅和疼痛的高癥狀;第三期為患者皮膚出現破損和潰瘍的情況;第四期為壓瘡的潰瘍壞死期。
疼痛和評分成反比。
心理狀態(tài)和評分成正比[4]。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量表進行評價,分值為10分,以8~10分為滿意,6~8分為較滿意,低于6分代表不滿意。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F-36生活質量評分量表,本次對比4項內容,包括生理職能評分、情感職能評分、社會功能評分以及軀體疼痛評分。分數和生活質量成正比。
使用SPSS 21.0軟件將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
實驗組明顯比參照組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壓瘡發(fā)生情況的對比(n,%)
護理前,差別并不明顯(P>0.05);護理后有明顯差別(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評分的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評分的對比()
護理前,差別并不明顯(P>0.05);護理后有明顯差別(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的對比()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的對比()
實驗組明顯比參照組高(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實驗組明顯比參照組高(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n(%)]
在護理當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壓瘡,發(fā)生率較高,并且會對患者的疾病恢復產生影響。對于脊柱手術患者來說,因為手術中需要長時間呈一個姿勢,很容易導致壓瘡的形成,促使其問題存在于手術護理中,尤其是肥胖、體質差和手術時間的患者,發(fā)生壓瘡的概率較高[5]。如果在手術當中發(fā)生了壓瘡,對于手術后的護理和病情的恢復影響嚴重。在相關研究當中發(fā)現,壓瘡的發(fā)生和壓力、營養(yǎng)以及皮膚抵抗力等有著較大的關聯,所以在護理中需要注意這幾方面的問題,提升患者預防壓瘡的意識和重視程度,在圍手術期做好相對的護理措施[6]。常規(guī)護理較為傳統(tǒng),并沒有將患者當做護理中心,并且缺少針對性,無法將護理的效果發(fā)揮出來。雖然在實際護理當中能夠做好日常的護理工作,但是也無法有效推升患者依從性,導致其不愿意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容易出現不良情緒,這并不利于治療等工作的開展。精細化護理是一種將多種護理方式滲透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模式,能夠確保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做好數據化和精細化,從而幫助護理人員將自身的能力提升,并提升工作的質量,得到更為理想的護理效果。而在護理工作中,會對出現錯誤的環(huán)節(jié)及問題進行分析,找到原因,確保每一個小細節(jié)都不能忽略,以免嚴重后果的產生。在實際護理當中,護理人員進行壓瘡護理的時候,也是將護理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精細并精確。手術之前,護理人員會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將患者分為三個壓瘡等級,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手術過程當中,會防止摩擦力和垂直壓力等對患者的皮膚造成損傷,增加皮膚抵抗力。并且還會避免因為潮濕等而產生的刺激,減少壓瘡的出現。而在患者進行護理的手,還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疼痛和心理護理方案,讓患者在術后減少疼痛,也可以在術前和術后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這樣,這對于患者的康復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再加上護理人員和患者構建的良好護患關系,可以及時和患者之間溝通,讓他們得到更為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從而加快患者康復。需要注意的是,還應該提醒患者提升自我護理的意識,在日常生活當中注意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手術和之后的康復,保證效果的提升。在本次研究當中,實驗組各項指標均比參照組良好,這就說明在為脊柱手術患者應用精細化護理方式進行護理的時候能夠將其作用發(fā)揮出來,有效的干預患者的治療,讓其得到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減少疼痛的發(fā)生,讓其在優(yōu)質護理中完成后續(xù)的治療與康復,加快恢復健康的速度??梢?,使用精細化護理方式為脊柱手術患者護理時,能夠將預防壓瘡的效果提升,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和治療,能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更好地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
綜上所述,為脊柱手術患者應用精細化護理時,能夠有效預防壓瘡的出現,緩解疼痛和改善不良情緒,減少疾病和治療為患者帶來的影響,促進其恢復健康,值得推廣和應用。